<h3>1915年,杭州西湖,孤独忧郁而又受伤的李叔同完成千古流芳的这篇《送别》,自己也出家去了:<br>长亭外,古道边<br>芳草碧连天<br>晚风拂柳笛声残<br>夕阳山外山<br>天之涯,地之角<br>知交半零落<br>一壶浊酒尽余欢<br>今宵别梦寒<br>长亭外,古道边<br>芳草碧连天<br>问君此去几时来<br>来时莫徘徊<br>天之涯,地之角<br>知交半零落<br>人生难得是欢聚<br>惟有别离多</h3> <h3>我肯定不会去出家<br></h3><h3>我只是一直想寻找一条回去的路<br>可最近发现根本没这条路<br>即使有<br>也都不一样了<br>所以要一直往前走<br>成熟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br>李叔同是这样<br>我们也是这样<br>我们来到这人世间<br>磕磕碰碰受了伤<br>烫了疤<br>长出茧<br>心尖上厚厚一层<br>七分的痛透过这厚厚的死皮只感到了三分<br>十分的欢喜要到心里也被挡去了部分<br>但总有一些人<br>执拗地掀走死皮磨去角质<br>露出血粉色的新肉<br></h3> <h3>执拗、敏感、细腻、偏激、脆弱、情绪化......。依旧是自己永不磨灭的印记,不肯就范或者说心胸狭窄这辈子都是自己的标签。</h3> <h3>行走在路上,社会飞速变化着,我们的青春似乎也在加速流逝。青春是什么呢?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敢、天马行空的幻想、永远不会冷的热血……<br>当这些一一消失,我们的青春也就不见了。</h3> <h3>看清了太多的世界现状,就不那么爱幻想了;跌跌撞撞被现实打脸好多次,知道疼了就不会那么勇敢了;努力过后发现还是失望,心慢慢就冷了。</h3> <h3>横眼看去,曾经我们被贴上“垮掉的一代”的Mark,轻狂、迷茫、离经叛道。如今大部分7080后都已成家立业,在职场和家庭里焦虑着奔波着。</h3> <h3>长发飘飘的同桌女孩已经远去、球场的豪情已消失、网吧迪厅的青春踪迹已经消散。不知不觉间,青春就这么散场了,似乎永远不会长大的少年就成了谢顶凸肚的大叔。偶然夜里醒来,想起曾经的闪闪发光的自己、那些轻狂往事,再看看自己松弛的肚皮和身边的老婆孩子,心里的五味杂陈只有自己才懂。<br></h3> <h3>少年的脸,鲜活饱满;<br>少年的眼,纯净明亮;<br>少年的气,春风得意。<br>它不是简单地靠白衬衫、球鞋、不显老的外表就能堆砌而成的,<br>更多是要有不老的赤城之心和不会冷的血、不管不顾的倔强。</h3> <h3>与此同时,世界翻天覆地,人民与时俱进。我也到了那样一个年纪,所有轻飘飘的,都摔到地上,冷酷地摆在面前。你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什么让你快乐,你能为它承受多少。前所未有的混乱,一切都坍塌了。那时,你什么都做不了,只有等待时间过去。修复,重建。就像治疗一场大病,或等一杯浑水变清。</h3> <h3>我想我身边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为爬一座山投入那么多感情和心力。后来连我自己也开始怀疑,这样到底对不对。道理是懂的,过分执着是源自某种愚痴。酒后偶尔我会和朋友聊起这些疑惑。<br>有个领导,年轻时是热爱音乐,他说,在80年代,他们称之为blood on the tracks。<br>好吧,既然放不下,那就做一个沉溺于幻像的人吧。</h3> <h3>我记得自己读中学的时候有本书这样描述煤的形成。有些树木凋落了,被埋在地下,漫长的时间过去了,他们经受着强烈的外力挤压,最终变成了煤。而另一些树,被埋在更深的地方,经历了更漫长的时间和更剧烈的挤压。他们变成了钻石。</h3> <h3>我没以为我是钻石,或是什么大天才临世。我还没那么狂妄。我的心智基本成熟。我相信自己是一粒煤。我为此而荣幸。尤其是在这个遍地塑料制品,缺少基本的爱和耐心的年代。我想我经受过那些挤压,坚持了下来,我没有回避那些不快乐。<br>于是,我不用刻意做什么。</h3> <h3>我不是一个自觉的人,如果重来一次,我也未必有勇气把这过去的经历再经历一遍。一切都是老天爷的安排。他如此慷慨,给予了神经质的曲折。我想,我还会继续户外爬山,但也许我不会再有一个情感这么冲动的故事了。</h3> <h3>每次酒后,一想到,可能再也找不到那个最好的自己,就会一下焦躁起来,陷入失控。但又想到,这的确就是目前的我自己,便心安了一些。</h3> <h3>就如身边他们的幸福快乐,也确实是真实存在,人家就是人家自己。</h3> <h3>有时候可疑寻找孤独的味道,<br>我打开办公室里空空的冰箱,想到,孤独应该是什么形状?<br>朴树说答案是三角形的。<br>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形状。<br></h3> <h3>谈到孤独,叼着香烟的汉达茶馆说,它就像天空中漂浮的城市,仿佛是一个秘密,却无从述说。<br>嗯,这句话,<br>都道出了虚无,却也少了一丝真实和肯定。<br>孤独,对于我,也对于平凡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需品。</h3> <h3>旁边双龙表示赞同。</h3> <h3>忙于收拾炉具的邂逅压根儿没空搭理我的对话。</h3> <h3>大风吹来了<br />我们随风飘荡<br />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br />我想回头望<br />把故事从头讲<br />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br />因为<br />没有什么是重要的<br /></h3> <h3>“没有什么是重要的”,<br>隐去的后半句是“除了爱、户外、和一颗永远年轻的心”。</h3> <h3>若想再现,那就等山谷里如洪流般的沼泽枯草来年春天再绿时。<br></h3> <h3>有些人生来就是站在崖边的。众生抬头看天看云,转头看芸芸万物,而他们,低头看到脆弱、恐惧、离散与无常,看命运的深堕。他们看到得更多,因此深知拥有的无稽。<br>感官的触角天生敏锐,创作来源于危险。正因为生命时刻处于即将失重的状态,才能在云端行走。他们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诅咒。</h3> <h3>当然也有人生来就是鲜花灿烂的,诱惑人到垂涎欲滴。</h3> <h3>别做梦,我们回家吧。<br>别做梦 ,我都已四十三岁了,<br>生活已经严厉得象传达室李老伯,<br>快别迷恋远方,<br>看看我家的米缸。<br></h3> <h3>能写出“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的弘一法师曾站在崖边,那么我此时也站在这里,唱“知交半零落”,唱“来时莫徘徊”,共享同一种下坠。</h3> <h3>我有那么多的理想 </h3><h3>我还有那么大力量</h3><h3>我要改变世界</h3><h3>任凭我想象</h3><h3>隔壁老张对我讲</h3><h3>年轻时我和你一样狂</h3> <h3>我还在等待着那种满足感。然而它一直没有来。这让我明白,其实我根本不愿离开我的kang哥户外队。梦有时不必实现,当它成为现实,便失去了所有的可能。<br><br></h3> <h3>我不装坚强,活的好像一直连滚带爬。</h3><h3>在兵荒马乱中举起长矛,像唐吉诃德一样向大风车和所有其它的假想敌冲锋,再一次一次倒下。 </h3> <h3>承认我太过追求完美,不好就推倒全部重来,不断反复。</h3><h3>我一直认为自己还算年轻,意气风发,娇纵,自命不凡,总想证明些什么,又想拥有一切。<br /></h3> <h3>其实,<br>永不再有的青春啊<br>从未兑现的誓言啊<br>都曾像屁一样地飘扬</h3> <h3>下山来回望2018首爬的招棋岽,<br>我恋恋不忘,<br>因为,<br>突然忘记了自己的故事讲到了哪。<br></h3> <h3>是的,反复离开队伍又再有组合的欲望,甚至关闭微信朋友圈的开口又再打开,<br>一步三回头,我表达出了矛盾世界里的依依不舍。<br>相比而言,我更能记住的是曾付出的和遭遇的。<br>他们给予了更多。 <br></h3><h3>而我,则过于自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