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锻炼效果观察》是我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虽然,弃医从政已经多年,可是我仍然珍藏着。因为它记载了我曾经走过的路。<div> 那是一九七二年五月,师卫生科接到军区卫生部的通知:军区组成防冻科研组,从你部抽调一名军医,于五月二十日前到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报到。当时正好我刚吉林医学院毕业,对工作情况还不熟悉,于是,医院领导经过研究决定派我参加。</div><div> 解决东北、西北、华北战区部队在寒冷条件下作战保障问题,一直是总部机关多年关注的课题。六九年中苏珍宝岛边境摩擦,我师参战连队半数以上战士发生过冻伤,也是考虑到我师有寒区作战的经验,我才有机会参加了防寒课题的研究吧。军区防冻科研组总共有6个人。除了我和47师的老佟,穆棱野战医院的老李外,其他3人是医研所的。我们的任务主要就是研究口服防冻药物,捎带研究发热鞋垫和怀炉。发热鞋垫大致原理就是在鞋垫中间夹上铝片,利用脚汗的水分子与铝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其过程释放出热量。怀炉是制作方或圆的扁炉,内装50—80毫升无铅汽油,炉口放置乱丝状柏合金,点燃气雾状的油,无氧燃烧,放在怀里,能燃烧8小时左右。炉体表面温度可达到70----80度。长这么大,第一次接触科研,完全不象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倒象是小孩子玩游戏,我们三个私下商量,在这浪费时间,干脆回部队算了。医研所的领导大概看出了我们的想法,集体找我们三个谈话,那年头,帽子都是特号的。什么:打击帝修反的需要呀;党和人民的信任呀;加强部队建设的责任呀……压的你抬不起头,说不出话。还好,没多久,我们就转入主要课题的研究了。当时,也不知道是哪位首长说了一句话:如果能研究出一种药,给每个战士发几片,吃上就不怕冷,不怕冻,那该多好。话是好话,做可是难做啊。我们第一步,就是开始搜集民间防冻偏方、验方。每天,我们分成3个组,骑个自行车,满沈阳市溜达,主要就是找老中医,管他是江湖郎中还是坐堂先生,他们说什么我们就记什么,回来再整理。半个多月,真记了不少,加上我们听说的,书上记载的,电话了解的,部队上报的,我们归纳了几大类:高热量类如:巧克力、牛肉蛋白栋;维生素类;扩血管类如:654-2、各种名酒;强壮类如:人参、鹿茸、天山雪莲;不明作用类如:茄子根、辣椒秧;还有想象类,就是高寒地区的一些动、植物,它们为什么不怕冻呢?或许在体内有什么抗冻成分。如:高寒地带的动物肉、松树皮、菟丝子等等。经过筛选,第一批配成了防冻1--18号。有一段插曲,为了验证天山雪莲强心作用,需要蟾蜍的心脏,一般的个体太小,不能用,于是,就发动我们都去抓蛤蟆。研究所旁边就是友谊宾馆,专门接待外宾和中央首长的,我们几个自己把自己协商进去了。宾馆院子很大,还有一片平静的湖面,我们沿着湖岸走了半天,别说蛤蟆,连蝌蚪也没看见一个。我们扫兴的返回头,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水池,里面养了不少红鲫鱼。俗话说,贼不走空。我们一气捞了40多条,拎着桶就往回跑。真是房漏偏遭连阴雨,没跑多远,前面看见几个人在湖边钓鱼,还没等我们躲,就听他们喊:过来。走近一看,麻烦了,是军区唐副司令。我赶紧往后缩,偏偏那老头眼睛尖,叫我们过去,见面就说,你们上这干什么来了。我说抓蛤蟆。老头眼睛一瞪,我看你就是个蛤蟆,整天蹦啊跳啊,不干正经事,当兵的抓蛤蟆,成什么样子!我赶紧解释,和我一起来的也解释,老头半信半疑,我说,要不你去医研所问问。老头看看我们说,抓几个了?鱼不是蛤蟆,可不能看啊。我赶紧说一个也没抓到,空桶。可能我伪装的比较象,他在做了一番如何抓蛤蟆的训诫后释放了我们。</div><div> 药方出来了,第一批实验者也就出来了。检验效果有2种方法,一是观察局部末梢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间歇反应。用一种热电耦温度计,连接到手指头上,放到冰水混合的零度水中,为了取得绝对科学的数据,在盛水器皿中央安置一微型搅拌机,使水不停的旋转流动,防止手指头四周形成同温层。每次起码要冻30分钟,开始5分钟那才是针扎的感觉呢,到后来,没感觉了,我一边挨冻一边说:“早知道这样老妈咋没给我生个六指呢?冻掉了还省的手术了。” 老李也调侃说:“军区首长水平就是高,坐办公室就知道全区最傻的三个兵是谁。” 二是观察全身感觉。穿上全副寒区服装,衬衣裤、绒衣裤、棉衣裤(俺还偷偷加了个毛背心)皮大衣、皮帽子、皮大头鞋,服药半小时后,我们就在肉食品联合加工厂的急冻库里安营扎寨了,库房的温度是零下25度,II级的人工风,环视四周,一排排新宰的猪肉腾着白气。我们的胸口、四肢末端都连接着热电耦温度计,不能随便走动,2米远的旁边放个大水桶,权当是临时厕所。实验时间是4小时。不到半个小时,皮帽子的护鼻与护额和眼睫毛、眉毛便布满了呼吸的白霜。如果遇上吃好的配方,什么红烧肉,巧克力啦,光冷点也还不算什么。遇上吃扩张血管的配方,头涨的又晕又疼。尤其是喝茅台药酒那次,酒里是人参、鹿茸、雪莲萃取液、6542、多种维生素等等,一人1两,进去不到一个小时,感觉全身发热,但不是正常的暖和,而是一种难受的燥热,于是,我脱下皮大衣,</div> <h3>又喝了不少的凉水,等到有些凉快了,才重新穿上大衣,但是怎么也暖和不起来了,越坐越冷,没坚持到4个小时,就哆嗦成一团儿了。赶紧跑了出来,室外是零上25度,温差50度,经过这样的折腾,我躺了3天。</h3><h3> 到了年底,科研告一段落,医研所要留下我,被我婉言谢绝了,我可不想再当实验品了。回到部队,因为这一段的工作,军区又把耐寒锻炼的防冻科研课题下达给我们师,于是,我和一个64年四医大毕业的医生来到了师炮团蹲点。我们选择了2个连队,一个是实验连,一个是对照连。耐寒锻炼其实就是锻炼身体加上冷水浴。正常训练以外再增加每天10公里越野跑算是锻炼。从夏天开始,每天早晚用冷水洗浴,不能间断。基本要领是先活动10分钟,把全身淋湿,用干毛巾擦至皮肤发红,再用水冲。我们俩自然也不例外。8、9月挺舒服,兜头浇上一桶水,凉快!爽!进到10月就不那么舒服了,吉林地区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了,那些当兵的开始偷懒,装模做样的擦擦就穿上衣服,任凭你怎么说也不行啊。有一天,我把他们集合起来,先是做思想工作,然后,要求他们到洗澡堂,全体脱光,由我示范复习冷水浴动作要领。等他们脱光开始运动后,我拿起事先准备好的皮管子,打开水龙头开喷,那真叫开心,浇的他们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啊,喷会说话的和喷不会说话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语言交流的真实性一点折扣都不打。</h3><h3> 到了年底,开始实际效果检验了。我随炮团开进,进行机械化行军耐寒效果观察。比起徒步行军,那可真算是享了大福了。虽然坐着敞棚解放,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冻得象孙子一样,可心里甜滋滋的。车队开进的速度非常慢,一天也就200公里。我的任务是,行军途中每小时测一回肢体末梢温度,绘制曲线;驻训时观察徒手作业效率;同时,还要继续督促耐寒锻炼。一路上倒也基本平安,全团只出了两起事故,一次是翻车(幸亏没棚,车上的兵都被甩出去了),另一次是刹车失灵,车从坡上退下来,拖的加农炮筒子插进了后车的驾驶室。我们的驻训地是延边自治州和龙县的一个朝鲜族农村,百十户人家,村里的贫下中农对我们相当热情,我和一个70年的山东兵分在一户有三女一男的老两口家。那是我第一次住朝鲜族老百姓家,开门就脱鞋,进屋就上炕。由于我们师从延吉换防不久,很多老兵对朝鲜族的风俗语言比较熟悉,教给新兵如何尊重老乡,比如说话吧,见大爷就叫阿爸基,见大娘就叫阿妈尼,见大嫂就叫阿滋妈尼,哈那、度儿、塞、乃是1、2、3、4。也有拿新兵取乐的,告诉新兵,进门看见年轻女性应该礼貌的问候,说:“车牛的含噶基。”有的新兵鹦鹉学舌,搞的人家满脸通红,原来朝鲜话的意思是:大姑娘的有?老八路的光荣传统是背包一放,挑水、劈柴、扫院子,老八路的后代自然也是如此。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嘛。可没曾想,我们在外忙,老乡在家忙,我是十、一才换发的新被子,让房东阿妈尼拆了,用鲜族的方法放锅里用缄水一顿好煮,用棒槌一顿狠敲,楞是把墨绿的新被子洗成了白色的旧被子,还用半生不熟的汉话说:被子的,你的,干净。感动的我心里直恼火。休息了一天后,我们又开始了锻炼,野外条件不比营房了,每天早操后,跑到村边的小河,砸开冰封的河面,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北风,洗脸,洗头、擦身,年轻人就是爱闹,大冷的天,还用雪团打雪仗,连冷都不顾了,坚持了几天后,逐渐适应了寒冷,居然有人跳下河洗澡,我也试了一次,感觉不错,在岸上哆嗦,下去就不哆嗦了,冻僵的肌肉是哆嗦不起来的。洗完了澡,抱着衣服往回跑,跑回屋,头发都冻成了冰坨。但是,锻炼和不锻炼就是不一样,不管气温多低,就是不冷。以致于和寒冷有关的疾病,感冒、冻伤等等,都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σ≥5。实弹射击时。试验连很多人都没戴手套,而对照连却不行。这次射击对我来说是终身难忘。其一是第一次参加炮兵实弹射击,关键也是第一次成为炮击的对象。第一天,我上了炮阵地观看120榴弹炮射击,我也没堵耳朵,几发炮弹以后,耳朵隆隆的什么声音也听不见了。第二天我说什么也不去了,太难受。于是,我和外号“小日本”的连长带领侦察排上了观察所。阵地和观察所距离大约20多里,我们爬上山后通过电话指示了目标方位就躺在坡上休息。由于那天风挺大,我们就躺在背风的一面。恰恰是朝向阵地的一面。估算着快开始了,“小日本”连长突然说,我今天怎么感觉不对劲啊,咱们得换个地方,我问他,怎么了,他也说不清,就说咱们挨点吹吧,到前面坡上去。于是,我们转移了。过了不长时间,听到阵地方向“咚”的一声炮响,继而刺耳的声音接踵而至,那声音仿佛是空气被撕裂的感觉,“小日本”连长大喊“卧倒”话音未落,炮弹就在离我们刚才休息不到20米的地方爆炸了,后来查清,是阵地把密位搞错了。分毫之间,差点将观察所端掉。连长抄起电话,把副连长骂个狗血喷头。</h3><div>历时六个半月,我们的耐寒实验告以结束。后来,总结论文《耐寒锻炼效果观察》发表在74年《人民军医》第七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