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校拓展课程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温州市章才岔名师工作室活动第7次

serendipity-SC0

<h3>  2017年12月27日和28日,我省金华、丽水和温州三地市联合举办了以"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与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参加这次活动的有三地市的教研员、开课教师及听课教师代表,章才岔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也有缘和大家相聚于北大新世纪温州附属学校的报告厅进行了学习与交流。</h3><h3> 27日下午,开幕式之后,金华市的陈清庆老师以《玩转24点》开启了这次活动,他的教学选题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数学游戏"玩24点"开始,通过"数的增加"(正有理数扩展到实数)、运算的增加(加、减、乘、除到乘方、开方)、个人赛到团体赛,不断的变换游戏规则,课程设计层层递进,活动组织紧张刺激,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要求,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也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在课堂中显示了主体性的作用,他们除了收获运算的通法,也收获了很多的创新。</h3> <h3>  紧接而上的是华师大副院长汪晓勤老师的讲座,从《HPM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讲座学习中,我们更加明确了HPM的含义,也就是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用HPM视角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即将数学史引入到教学当中,让学生以历史的角度看待一个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问题的演变、数学问题的应用等;汪院长通过《用字母表示数》、《直角坐标系》、《初数的概念》等系列的案例,让我们体验到了通过数学史的运用,提高数学教育水平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HPM关注的内容不光只是数学领域内的内容,它还关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多元文化数学、数学史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数学史与学生的困难、数学原始文本在教学中的应用等等。</h3> <h3>  (学生沉浸在核心素养拓展课中)</h3> <h3>  28日上午,给我们展示示范课的是丽水的陈颖老师,她以《做一把特殊的尺子》作为这节拓展课的主题。课的伊始,陈老师让学生用现有的工具测量给定的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让学生感受到去做一把能测量无理数长度的尺子的需要,从而展开了本节课的探索与学习。教学从"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做了有什么用?"来进行设计,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们通过构图法(构造直角三角形)和转化法(通过圆周长转化成π)制作了能测量无理数的尺子,并运用该尺子进行了运用。正如丽水莲都区顾育芬教研员所点评的那样,通过陈颖老师对本节课的活动组织,开拓了本节课堂的教学资源、开启了学生的实验探究,也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从这节课上,我们明确了拓展课要善于利用课本和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在内容上对知识进行广度上的补充和扩展,然后从结构上进行重新构建,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懂得因需而拓,为学生的成长助力。</h3> <h3>(丽水莲都区教研员顾育芬老师作点评)</h3> <h3>  温州市资深名师张于炎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了以《拓展思维空间,提升学习能力》的讲座。讲座中,张老师言辞犀利却不失幽默,他从身边的故事出发,引导大家发现,生活中时时都需要应用数学素养,没有数学素养的人是处理不好身边的事物的,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去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去表达世界。张老师还给我们展示了好几个精彩案例,案例分析时,张老师说,"教师就像是助产士",要学会用最有效的方式是引导学生"顺产",的确,老师每教授一个知识,都要关注学生的天性,教学的走向是让知识从学生心中走出来,而不是老师把知识灌进去。张老师的讲座在台下老师频频点头又不时爆发笑声结束了,大家都夸赞,张老师的讲座真是非常接地气的讲座。</h3> <h3>  下午,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的戚彤彤老师作为温州市的代表进行了《特殊三角形中的问题探究》公开课展示,她在课中通过"折等腰三角形是否存在等边三角形说理证明有没更大的等边三角形发现规律寻找应用"等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问题拓展归纳提炼结果价值"等教学过程。正如前温州市教研员黄新民老师所评价的那样:"戚彤彤老师的课不光结构美,而且思路清。即开放又内敛,一堂课通过"折、思、画、探"各环节的有机结合,完美的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探究过程中,戚老师还巧妙的应用了几何画板的动态展示及实际教具的折叠操作,直观性强,探索性强,让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h3> <h3>(温州市前教研员黄新民老师的精彩点评)</h3> <h3>  最后,金东区的教研员屠福春老师、北大新世纪附属学校的刘芬老师、金华市的教研员傅瑞奇老师分别就主题《基于分层的数学解题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问题的拓展性课程设计》分别进行了观点报告,为我们如何在拓展性课程的设计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引领和做法指导。</h3> <h3>(温州市数学教研员章才岔老师作总结性的讲座)</h3><h3> 核心素养究竟走向何方?温州市数学教研员章才岔老师在总结性的讲座 《核心素养下数学拓展与能力培养走向何方》中讲道,一切教育都是根据学生本身的需求,个性化需要而进行;拓展能力的培养是政策的导向,困为《省拓展性课程指导意见》就有强调,为了促使更好的办学特色,激发更高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必要开设拓展课程,事实上,拓展性课程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能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所以,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开拓拓展性课程。同时章老师还特别针对层次性原则问题,让大家明确,《意见》上提出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导向,体现学段的教学要求,尊重教学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合适课程,为适应不同学生为学生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便最终走向素养提升,这个提升的过程便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力。</h3> <h3>(章才岔工作室全体成员合影)</h3><h3> 通过这次培训活动,我们更深的理解了拓展性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关系,也更深的理解了章岔老师所说的:"过去,教材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材"这个观点。不论多样化的教材建设还是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一个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会思考,为了激发、鼓舞并驱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我们要更加用心的去发展学生的闪光点,并促进他们的发展。</h3>

学生

数学

老师

素养

教研员

拓展

讲座

培养

课程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