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两次了,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下雪了。<br></h3><div> 第一次下雪时,正是凌晨时分。早晨起来推开门一看,满眼洁白,雪已经停了,只是欣赏了一回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壮丽北国风光。很快的,因为地气尚暖,这些属于冬天的精灵们就消失于无形,除了让人们感叹今年雪下得太早了,然后就是道路的泥泞之外,好像没有留下什么影像。不过,手机上拍下的树木们银装素裹的雪景图,却吸引的网络上的朋友们点赞不已。</div><div><br></div> <h3> 今天却不一样,上午九点多一点,正是我这偏居世外的山野之人吃早饭的时候。</h3><div> 刚刚新蒸了一锅馒头,小小房间里,弥漫着水蒸气蒸发出来的浓浓的麦香味。让我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躺在刚刚收获的大堆麦粒之中,身下就是被太阳晒的发热的成熟饱满的小麦粒,扑鼻的麦香把我笼罩其中。盘子里,是自己种植的萝卜做的凉拌萝卜丝。呵呵,真正是赛过活神仙的小日子了------</div><div><br></div> <h3> 这时,从早晨就开始零星飘落的雪花突然加大加密,一眼望去都是浓密的雪花,大如鹅毛,小如一朵朵开放在山野里的雏菊,有的三两朵结成了一小团,密密麻麻地扑向大地的怀抱。也许是雪花变大了,下落的速度也变得比较快。再不是轻舞曼杨的优雅,而是匆匆忙忙地犹如赶着去幽会的情人。</h3> <h3> 我的耳边回响的是一曲名为《踏古》的琵琶曲,那些雪花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一铿锵琵琶曲的节奏,踏着乐曲急急而下。地表仍然不够冷,雪花落地就倏然而灭,可天空中密密的雪花编织起来的帷帐,好像整个地笼罩了大地,眼中只有匆匆飞舞的雪花。放眼望去,远山模糊、沟壑不见,整个成了雪花的世界。<br></h3><h3><br></h3> <h3> 看着满天的飞舞的雪花,我不由得想起了“燕山雪花大如席”的那句古诗。北风凛冽、雪花飞舞,只有那位万古不朽的伟大诗人才有胆量写出这样的诗句,只有这样的诗句才能配得上他那浪漫主义的伟大名号,也只有这样的诗句,才能状雪摹景。我想,在现代社会里,谁也没有胆量写出一句“雪花大的像床一样”的诗句吧!</h3> <h3> 雪还在下。虽然我们这里不是胡家天地,不可能八月飞雪,但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致我们前几天已经欣赏过了。而今天,上天又赐予了我们观赏雪花飞舞的胜景。雪花,是雪,也是花。只不过它绽放的时光短暂,也就在天地之间这一段行程之中。对于雪花来说,大地山川就是它生命的目的地,而天地之距,就是它的生命旅程。</h3> <h3> 常常听到人说,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奔着一个目标而去——死亡。感叹人生匆匆,了无趣味!和这些雪花比起来,人妄称为万物之灵了。我有时候觉得,大自然之中许多的生命和现象,都比那些无病呻吟的人强多了!是风就要吹动,是河流就要流淌,是山花就要开放,是小鸟就要鸣唱,同样的,是雪花就要在天地之间飞扬!</h3><div><br></div> <h3> 雪停了,漫漫山野里,白茫茫的一片。这时,我音响中也切换到一首名为《寒山僧踪》的古琴排箫曲。古琴清灵的弦音,一下又一下好像弹拨在了人的心灵间,就如那千山万壑中明明灭灭的雪光;排箫的厚重与沧桑,让我仿佛看到一个拄杖而行的老僧(肩上是否有蓑笠?)。</h3><h3> 空山寂寥,雪光明灭,山路弯曲,一身僧衣的身影在大自然中显得渺小而又执着,就那样慢慢地走过了一山又一山。当他走到沟凹时,就会看不见身影,排箫又呜咽着引着他出现在另外一处山上------就这样在天地之间彳亍而行,仿佛跋涉在人生之路上的人们。是你,也是我,我们都走在人生的路上。</h3><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