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总统府之旅感悟

海洋

<h3><i><b>编辑 海洋 </b></i><br></h3><h3><i><b>摄影 国庆</b></i></h3> <h5><i>总统府门楼</i></h5><h3><br></h3><h3>南京总统府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292号,是中国近代建筑遗存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群,也是南京民国建筑的主要代表之一,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遗址,现已辟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2018年初春,当我走进总统府仿佛穿越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隧道之中,历史距离自己是如此之近,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无声的接受着后人们对历史的凭吊。</h3> <h5><i>孙中山手书匾额</i></h5> <h3><br></h3><h3>总统府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初年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为江宁织造署、江南总督署、两江总督署。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朝宫殿(天王府)。清军攻破南京后,焚毁宫殿建筑,于同治九年(1870)重建了两江总督署。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刘坤一、沈葆桢、左宗棠、张之洞、端方等均任过两江总督。 <br></h3><h3>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制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又成为讨袁军总司令部,黄兴、何海鸣先后任司令。 <br></h3><h3>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军政主官有程德全、张勋、李纯、齐燮元、卢永祥、冯国璋、孙传芳、杨宇霆、张宗昌等人。 <br></h3><h3>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即于9月移驻这里办公。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辟国民政府东院(东花园)为行政院办公处,国府西院(西花园)为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和主计处。至1937年11月,谭延闿、蒋介石、林森先后任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宋子文、蒋介石、陈铭枢(代理)、孙科、汪精卫先后任行政院长;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蒋介石、程潜先后任总参谋长;陈其采为主计长。 <br></h3><h3>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先后成为日军第16师团部和伪维新政府行政院,以及汪伪政府的立法院、监察院和考试院;国府东院成为伪交通部、铁道部等机构;国府西院成为伪军事参议院。 <br></h3><h3>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这里仍为国民政府所在地。东花园成为国民政府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则成为国民政府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 <br></h3><h3>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br></h3><h3>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从此,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 <br></h3><h3>可以说,这里完整的经历了从中国近代的起点到结束的历史沧桑,总统府中珍藏的中国近代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成为这百年历史不朽的物证。</h3> <h3><br></h3><h3>总统府的门楼可谓标志性建筑,和印象里的高大威严有些差距,但历史悠久,也独具特色。大门临街的南立面是八根爱奥尼亚立柱,并镌有巴洛克线条,三樘拱形连顶缕空铁门,每拱两扇,向内开启,内向的北侧门楼却为方形,寓意“外圆内方”,又含“天圆地方”之意。<br></h3> <h5><i>孙中山宣誓就任大总统蜡像群</i></h5> <h5><i>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i></h5><h3><br></h3><h3>进入院内,彷如置身于文庙禅林之中,花草繁茂,樟树成荫,大堂内正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的“天下为公”黑底银字横匾格外醒目,也为天下人所熟知。虽然不见了太平天国时期“真神金龙殿”上红黄墙瓦,梁栋涂金,四壁彩绘,龙凤呈祥,富丽堂皇的气派,但敞开式的灰瓦红柱大堂依旧是那样的庄严肃穆,黑底鎏金的对联:“九万里舆图归属民权山河革旧,数千年历史废除帝制岁月鼎新”概括了总统府大堂上的风云变迁。</h3> <h5><i>花厅外一角</i></h5> <h5><i>南京总统府大堂内的“天下为公”匾额</i></h5><h3><br></h3><h3>熙园中至今还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太平池四周的四座楼榭: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和不系舟石舫,隔岸相望的东阁西楼,遥相呼应的南舫北阁,屹立水中的漪澜阁,稳如磐石的不系舟。池西岸边的夕佳楼,双层檐顶,三面临水,取名夕佳,意为黄昏赏景佳地。夕阳西下,登楼而望,整个林园无不光彩四射,水中倒影亦是摇曳生辉。如有佳人或轻歌曼舞,或轻拂团扇,或临水半倚,或遐思祈盼,夕佳楼的意境岂不更加美妙。</h3> <h5><i>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i></h5><h3><br></h3><h3>穿过大堂可见一组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整个府邸均有走廊相互连通。大堂东边的两江总督署大堂内除了乾隆御赐的“惠洽两江”匾额外,两旁有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所撰写的对联:“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友行修名立方尽我心”确是值得为官者认真揣摩寻味,借鉴诺行的。<br></h3> <h5><i>总统府会客厅</i></h5> <h5><i>熙园内的太平湖</i></h5><h3><br></h3><h3>走进熙园,一股江南风韵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熙园,更多人称之为“西花园”,作为与总统府连为一体的江南园林,其独特的历史渊源让我们十分好奇。一说此园是因明成祖次子朱高熙而得名,另一说是由清朝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的字号“煦斋”而得名,且“熙园”二字亦是由英和题写。熙园的布局也很丰富,院落、山石、亭榭、阁楼、廊桥、水岸、碑刻,应有尽有,各具特色,再现了园林的功能“真谛”。院落的高墙状若游龙,更体现出古人含蓄、不事张扬和财不外露的思维观念。<br></h3> <h5><i>行政院旧址</i></h5> <h5><i>国务会议厅</i></h5><h3><br></h3><h3>熙园中至今还保留有诸多著名的遗址景点,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太平池四周的四座楼榭:夕佳楼、忘飞阁、漪澜阁和不系舟石舫,隔岸相望的东阁西楼,遥相呼应的南舫北阁,屹立水中的漪澜阁,稳如磐石的不系舟。池西岸边的夕佳楼,双层檐顶,三面临水,取名夕佳,意为黄昏赏景佳地。夕阳西下,登楼而望,整个林园无不光彩四射,水中倒影亦是摇曳生辉。如有佳人或轻歌曼舞,或轻拂团扇,或临水半倚,或遐思祈盼,夕佳楼的意境岂不更加美妙。<br></h3> <h5><i>临时大总统办公楼</i></h5><h5><br></h5><h3>江南园林中的石舫颇为常见,而清乾隆将熙园太平池中的石舫称之为“不系舟”,却有着深刻别样的意义,我们不妨从唐太宗的一段话里找出答案。唐太宗告诫太子李治(高宗)说:“是以庶黎比做水,君王比做舟。水亦载舟,水亦覆舟。”就是说,要善待百姓,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可见,乾隆称其为不系舟,是期望自己的江山社稷稳如磐石。<br></h3> <h5><i>西花园 - 熙园</i></h5><h3><br></h3><h3>看着穿梭于熙园里的人群,恍惚中有一种时空倒流的感觉。康熙乾隆南巡的足迹可否能够寻觅?天王府上轰轰烈烈的瞬间可曾闻见?两江总督大臣的气派是否惊鸿一瞥?国民政府要员匆匆忙碌的身影今又何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br></h3> <h5><i>总统府大会堂</i></h5><h3><br></h3><h3>立于“西花厅”楼前,端详这座仿法国文艺复兴样式的建筑,怎能想象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情景,默默无言地见证了百年前那场激荡中华大地的辛亥风云,扬起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航程的风帆。<br></h3> <h5><i>熙园一角</i></h5> <h5><i>总统办公室</i></h5><h3><br></h3><h3>正是在这样简朴的会议室里,孙中山先生主持召开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设立了总统府的九大直属机构。如果说总统府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书,那么西花厅则是一部中国近代人文历史的精彩华章。正是在这里,中国从封建迈向了共和。<br></h3> <h5><i>西花园 - 熙园</i></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i>总统府大会堂</i></h5><h3><br></h3><h3>站在这组情景蜡像前,不禁想起中山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这样一座饱含着历史的建筑,就是如此的充满魅力,如此的发人深省,令人陶醉,也使我们感到震撼!<br></h3> <h5><i>孙中山塑像</i></h5> <h5><i>展厅蜡像 蒋介石 陈淑英 宋美龄 郭德洁 李宗仁</i><br></h5> <h5><i>熙园石桥</i></h5><h3><br></h3><h3>来到南京如果不去总统府,那到是很遗憾的。南京的古迹很多。但我感觉最能准确体现这座城市韵味的就是总统府了。没有哪座城市也没有哪个建筑能像南京总统府那样,见证了风云激荡的中国近代史、现代史。虽然它距现在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岁月却掩盖不住昔日的辉煌。<br></h3> <h5><i>临时大总统办公楼走廊</i></h5> <h5><i>熙园一景</i></h5> <h5><i>油画孙中山肖像</i></h5> <h5><i>陈列室雕塑</i></h5> <h5><i>陈列室国画</i></h5> <h5><i>陈列室雕塑</i></h5> <h5><i>陈列室国画</i></h5> <h5><i>孙中山蜡像</i></h5> <h5><i>陈列室油画</i></h5> <h5><i>陈列室雕塑</i></h5> <h5><i>洪秀全雕塑</i></h5> <h5><i>陈列室雕塑</i></h5> <h3><b style=""><br></b></h3><h3><b style=""><i>编者</i></b></h3><h3><br></h3><h3>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老年书画学会理事 环球翰墨文化艺术院研究员 北京中艺燕京书画院院士 淮南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淮南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一级书法师 中国百强书法家<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