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云南有个约定——十天九晚滇西北之行(下)

向阳而生

<h3><br></h3><h3><br></h3><h3>2017/04/26,高原第四天,离开迪庆去德钦。</h3> <h3>天空晴晴雨雨,白马雪山和金沙江如影随形,天高云低,远处的村落像上帝遗落在山岙里的碧玉。</h3> <h3><br></h3><h3>奔子栏镇,距离香格里拉20公里,穿山越谷而来的金沙江,由此水势更加浩荡,峡谷逐渐开阔,在即将冲出这川滇要塞之时,它似乎想先舒缓一下长途奔波的疲劳,于是放慢脚步,围绕着金字塔般的日锥峰潇洒地画了一个“Ω”字形的大拐弯——金沙江第一峻湾。</h3> <h3>观景台延伸到峡谷间,山风猛烈而凌乱,要很努力才抓得稳手机。</h3> <h3>山路曲折,不时有🐮 🐴 挡路,进入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开始下起小雨,前路遇上塌方,被堵半个多小时。</h3> <h3>走走停停,接近今晚的住宿地。下图左上角山顶上那两栋白色的屋子,就是我们在梅里两晚的酒店——松赞梅里。</h3> <h3>沿着陡直的土道爬上山顶,到达时,刚好是酒店的免费下午茶时间,换上酒店送的舒适手工布鞋,热热的酥油茶和醇香的咖啡喝起来。</h3> <h3>宽阔的客房里有大大的飘窗,正对着梅里雪山,不知有没有缘分见到神山真面目。</h3> <h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h3> <h3>松赞系列的酒店,住宿费用里都包含了一日三餐,中餐和晚餐均是定食制,菜品精致而味美,每天还不重样,酒水饮料全部免费。第一顿晚餐安排的是小火锅,和藏式火锅不同的是肉类减少,蔬菜和鱼类相对多一点,浓淡适宜,非常对我们的胃口。</h3> <h3>吃完饭在大堂的火炉边烤火,出门就是山顶,有满天的✨✨</h3> <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2017/04/27,高原第五天,徒步永明冰川。</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br></h3> <h3>早上天阴阴的,梅里雪山躲在云里雾里,去明永冰川的路上,经过飞来寺也是过而不入。明永冰川和雨崩一样,都是经典的徒步线路,考虑到时间和体力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前者。(下图就是群山岙里的明永村)</h3> <h3>明永冰川是卡瓦格博峰下其中一条长长的冰川,是一条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山顶冰雪终年不化。明永冰川藏语称“明永恰”,“明永”是冰川下村寨的名字,“洽”是冰川融化的水之意。六公里多的山路坑坑洼洼,走得气喘吁吁,猎猎作响的风马旗一路指引,终于看见白色泛蓝光的冰川。山中隐约有隆隆的声响,“神山”卡瓦格博峰沉寂如巨人,令所有朝拜者敬畏之余又莫名心安。</h3><h3> </h3> <h3>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它其实是和梅里雪山并列的太子雪山主峰,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最高的山峰。</h3><h3>卡瓦格博峰如今仍是一座处女峰。早在1902年,英国登山队就曾首次挑战卡瓦格博峰。自1987-1996年,日本、美国及中日联合登山队相继向卡瓦格博峰发起挑战,均败下阵来。1990年11月至1991年1月,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试图登顶,结果全部罹难,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惨案。17名勇士的遗骸直到1998年7月才被上山采药的当地藏民发现。</h3><h3>2000年,当地政府颁布法令,明令禁止攀登这座雪山。卡瓦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主峰卡瓦格博在藏族民间更充满宗教意味,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这座因信仰和文化而被尊重的山,将永远不允许被攀登。</h3><h3>(推荐观看纪录片《卡瓦格博》)</h3> <h3>“明永”在藏语中即火盆的意思,因该村四周山峦起伏,气候温和而得名。高原的春天最起码比其他地方晚两个月,但春意盎然一点都不逊于别处。徒步明永中攫取了路边的缕缕春意,分享给每个愿意亲近自然的朋友,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一息尚存,生命总是顽强地绽放!</h3> <h3>松赞酒店非常贴心,出门游玩的客人,如果来不及回来吃午餐,酒店会在早上出门时将现做的三文治、牛奶和水果打包给你带上。在高原的冷风细雨中徒步归来,酒店的服务员已经把滚烫的泡脚水送到房里,汤水中泛着药材的幽香,十分钟泡下来,身上的寒气和乏意顿消,然后,晚餐被我一扫而空。</h3> <h3><br></h3><h3><br></h3><h3>2017/04/28,从梅里到茨中。</h3><div> </div> <h3>德钦地区是整个云南省海拔最高的区域,但是距离德钦县城80公里的茨中,海拔陡然下降到2000以下,南下茨中的路上,植被明显丰茂起来,今天和大山一路缠绵的是澜沧江。</h3> <h3>  途径梅里十三塔和曲登阁,前者是梅里的迎宾塔,后者则是当地藏民转神山取钥匙的地方,也就是转山的信众在这里发愿,转神山,同时会获得方便的法门,“曲登”的意思就是佛塔,相传曲登阁为藏传佛教的天生水晶神塔,在藏地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朝圣之地。</h3><h3><br></h3> <h3>目的地茨中,在德钦前往维西的途中,雨渐渐大起来,道路泥泞,行车艰难。原先预计午饭前能到达,这会儿都已经过一点了,才刚刚看见那座架在黄褐色河水上窄窄的铁桥。按照前方酒店店长的电话指引,终于驶入茨中村。</h3> <h3>松赞茨中酒店,位于村后的高坡处,有着和松赞梅里相似的建筑风格。</h3> <h3>安顿下来已经快两点了,店长立马让厨房给我们现做了香喷喷的饭菜,松赞的每家酒店都有自己的菜单,运用当地特别出产的有机食材,精致而不奢华,为客人提供旅途中最熨帖的慰藉。</h3> <h3>细雨中的茨中村,雨水将村落冲洗得清新脱俗,村前村后,房舍整齐,檐角门楣都精心修饰,鲜花随处开放。少有人声,安静得像世外桃源。</h3> <h3>藏在大山皱褶里的茨中之所以有别于滇西北其他村落,是因为它拥有一座天主教堂。这座法国传教士建造的天主教堂,1909年动工,1921年修建完成,哥特式的教堂成为了“云南铎区”的主教礼堂。很难想象在藏传佛教兴盛的滇地,茨中村藏族、傈僳族、纳西族混居,居然有60%以上的村民是教徒。法国人除了把宗教带进云南,还带来了适宜在茨中生长的葡萄,如今玫瑰蜜和赤霞珠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恣意生长。可惜教堂的法国神父外出有事,不得一窥教堂内貌,只有庭院里的天竺葵,顶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在雨中怒放。</h3> <h3>回到酒店,照例是下午茶时间,从酒店宽阔的露台,可以望见浑黄的澜沧江。</h3> <h3>捧着暖暖的咖啡,窝进影像室,挑了以色列人拍的纪录片《转世小活佛》。窗外细雨朦胧,屏幕上画面流转,山中岁月,无知无觉,恍惚中已是暮色四起,晚餐喝到了芬芳馥郁的茨中红葡萄酒。</h3> <h3><br></h3><h3><br></h3><h3>2017/04/29,从茨中到维西。</h3><h3><br></h3> <h3>维西傈傈族自治县,是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通往印、缅、康藏的驿运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马互市”的汇集点。</h3> <h3>第一次用P9的慢门拍的溪流,手持,只曝光了1秒,勉强看看。</h3> <h3>来远寺地处维西县“三江并流”腹心地。维西县塔城乡其宗村,山清水秀,田园村舍倚山临江,掩映于各种果木的浓荫之中。村子东面约6公里处的高山,人称阿海洛山。此山树木葱郁,山顶有巨型岩崖,达摩祖师洞位于崖壁上。达摩祖师洞及洞外经堂僧舍为中心,山下的来远寺和达摩寺恰好在其左右,形成三足鼎立、互为犄角之势,成为远近闻名的佛教圣地。</h3><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烧香拜佛完毕,入住松赞旗下最美的塔城酒店,酒店位于腊普河谷,周遭气候温润,海拔下降到了1800,风光秀丽,大堂和餐厅都将整面墙开成大大的推窗,眼光驻足之处,宛然一派江南田园风光,酒店门口,海碗大的牡丹正绽放枝头。</font></h3> <h3>塔城周边物产丰富,定餐做得特别好吃,还有一盘被我吃完又讨“添头”的云南火腿片,因为太美味,来不及拍照就风卷残云下了肚。</h3> <h3><br></h3><h3>2017/04/30,从塔城到丽江。</h3> <h3>起个大早去滇金丝猴国家公园看小猴子。滇金丝猴是中国云南特有物种,属国家特级保护动物,生活在三江并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带,与大熊猫并称国宝。它是世间最美动物之一,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地区,松萝、苔藓、植物嫩芽、果实是它的主要食物,是本地居民心中精灵。</h3> <h3>去丽江的路上,路过小镇 ,品尝当地小吃。</h3> <h3>2017/05/01,束河铂尔曼度假酒店。</h3> <h3>又一次站在丽江的蓝天白云下,玉龙雪山静若处子,抬头可见。距离上次的丽江之行,中间隔了8年。那年在客栈的前台,第一次听到《滴答》这首歌,我记得是吉他的版本,前奏如流水般淌出,又像有人拿着根羽毛在心尖轻轻扫过,然后是磁石般深厚的女声,如临天籁,古城满大街去寻地下工场出的碟片。三年后《北京爱情故事》热映,那个叫侃侃的扬州女孩随即走红,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很久以前,我的一位朋友说过:美好的记忆是有价值的。时光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在暌违的8年里,走过的地方,认识的人,发生的事……如同这十天九晚的滇西北之行,记忆会像陈年佳酿,历久弥香,恒远珍贵,扎西德勒!</h3><h3><br></h3><h3><br></h3><h3> (END)</h3><h3><br></h3><h3><br></h3><h3><br></h3> <h3><br></h3><h3><br></h3><h3>番外一:松赞礼赞</h3><h3> </h3><div> “繁育于藏文明之中的松赞系列精品酒店,怀有传承和溯源文化的使命。松赞建造精品系列山居并营造出的“回家”的感觉,是为了唤起人们体验孩提之时被呵护的那种温暖。这与佛教中有关生命的轮回的观点相一致:每个人都可能是别人的父母,每个地方都可能是曾经的家。松赞品牌于2001年在香格里拉正式成立,旗下拥有5家藏式高端精品山居和1家藏式城堡酒店。一直以来,松赞以特有的方式接近于自然,阐述着藏区文化的内里。</div><div> 松赞的核心是每一位友善而周到的员工。</div><div>家的氛围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很多员工从松赞建立伊始就在这里工作。他们从周围的不同村庄到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家乡的故事。这些亲身经历会丰富和深化客人的旅行体验受。”</div><div> ——摘自松赞酒店官网</div><div> </div><div> 从德钦梅里开始,连住了四晚三家松赞系列的酒店,对这个高原山居精品酒店印象深刻,在每个酒店里,随机拍了几位服务员,都是一次成型,根本不用摆拍,镜头留下的每个笑容都自然而灿烂,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照亮了行路人的心。随想这一路来,每家酒店服务中点点滴滴的用心和妥帖,这种在其它酒店无法获得的温暖体验,难以言说,只得你亲身经历,方可体会。</div> <h3><br></h3><h3><br></h3><h3>番外二:小伙扎西</h3><h3> 扎西是我从网上找的滇藏线包车旅游向导,有着藏族人标志性的黝黑皮肤,身材不高,眼睛亮亮的。出了迪庆开始,由他驾车带我们一路游玩。滇藏线山路崎岖,路上状况不断。幸亏扎西熟悉山路,沉着应对,总算有惊无险。一路陪伴,相谈阔契。从大山中走出来的扎西,凭着吃苦耐劳,自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成为迪庆少数外语导游之一。当我听他熟练地和外国客人沟通时,很难想象他的家乡,是个手机信号都不太好的偏远村庄。改变命运的除了知识,更是一颗向往外面的世界而生生不息的心。希望扎西未来能够走得更远,去到更广阔的天地,收获更丰富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