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莫高窟

晓晓

<h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很久以来,敦煌在我的眼里是个即遥远又神秘的地方,令人神往。2017年尾接2018年,我们终于踏上了这趟西行之路。<br>去敦煌,看千年前的石窟,看大漠孤烟,看沙漠清泉,也看西域不一样的景致。<br>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敦煌市东南不远处,在鸣沙山东麓的悬崖绝壁上,洞窟层层叠叠排列,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了,俗称千佛洞。 </h3> <h3>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这里铭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记忆,它的历史悠久,是一座由建筑、绘画、彩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br>经过了西北苍茫的长途颠簸,也看到了戈壁、荒漠、秃山,四周杳无人烟...到达敦煌,一阵兴奋,仿佛看到了古老的丝绸之路...听到了叮当叮当的驼铃声由远而近地传来...看到了远处的驼队正缓缓地向这边走来...</h3> <h3>走进了莫高窟,心情是激动的,亦是虔诚的。犹如走进了一方灵魂与美学集结的心灵圣地,走进了一个欲望与信仰的精神家园,走进了一个厚重与灵动交融的艺术殿堂。<br>进入参观就要严格遵守一些规定:不许拍照、不许触摸、不许大声喧哗。这是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所以,我们的照片都是在外边拍的。<br>我们有幸被安排参观13个洞窟,记忆深刻的96号窟,这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九层楼”所在的洞窟。洞中35米高的泥塑弥勒佛坐像,神态安详,耳朵垂肩,身上袈裟的褶皱塑的非常自然,塑像身后还绘有光圈,宛如一幅精致的工笔画。只见弥勒佛双手指尖略微上翘,右手抬起,意为好运连连;左手抚膝,意为一生平安。<br>还有第17号洞窟,也叫藏经洞,在这个不大的洞窟内曾经封藏过多达5万件的珍贵文物,1900年被王圆箓道士偶然发现,(个人不对王道士做任何评价)由于历史盗取事实,拥有上万本经书的藏经洞,最后只剩下了几百册,真是令人惋惜和痛心!</h3> <h3>再有印象深刻的是第148号窟,里面侧卧着一尊长15米的巨大睡佛,听导游介绍这是释迦牟尼80岁去世时的塑像,称涅槃像。在佛教里涅槃并非死亡,而是指生死轮回后的重生,达到了不生不灭的最高境界。只见大佛面部表情自然安祥,双眼半合半睁,一副安然入睡的姿态。身上的衣纹塑的很有动感,随体型而起伏变化。涅槃像后塑有众弟子,表情各异。悟性差的正在哭泣,痛不欲生;悟性高的知道佛并非死亡,意味着再生,因此表现出一幅坦然肃穆的表情。整体塑像生动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br>敦煌石窟艺术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部份还是壁画。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窟中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那么轻盈飘逸、潇洒自如、妩媚动人。尤其是那反弹琵琶的画像,神色形态都令人不禁欣喜、感叹、叫绝。</h3> <h3>在壁画中也有记录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事实,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世界对人类的发展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力。<br>一晃在莫高窟度过了难忘的两个多小时。当我们走出莫高窟的时候,思绪却似乎还沉浸在那远古的隧道里,是对古代人的敬畏?还是被古代人那种虔诚而打动?或许最令人着迷的是,她更像一本厚重的史记,记录着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境界,和艺术修养,她像一卷长长的画卷,展示着每个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br>再见了,神圣的莫高窟,你是我的骄傲!你是我的眷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