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 靖边县上古文化研究学者赵世斌等人为了确证“轩辕黄帝”,他们千辛万苦,走遍了靖边的山山洼洼、沟沟岔岔,终于在小河找到了“龙城寺”,在“龙城寺”有一石洞通向龙洲,和杨桥畔瓦渣梁“龙眼”相连,正和高家沟乡王沙湾村“轩辕黄帝原冢地”相互连贯,古人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为佐证靖边为黄帝原冢地再填筹码。</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地理位置 </font></b></h1><h1><b><font color="#ff8a00"> 龙城寺石窟位于靖边县东南50公里,小河乡向北4公里椿树塔村,坐东向西,现有人工开凿石窟五孔,暗道一处,并有一窟露出石碑,窟内石像保存完好,窟东1000米又有人工开凿石窟6孔,石碑保存完好,碑文记载是三教寺。窟对岸南100米有人工开凿多处石窟无法入内。窟100米西对岸有寺庙露出的痕迹,一角露出寺庙口并有多处石窟露出。</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历史传说</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龙城寺具体建于何年无人知晓,据当地民众口耳相传,那时的龙城寺香火旺盛,南来北往前来敬香者众多,不同方向现有10多米宽古道三处遗址,由于70年“深挖洞,广集粮”年代下,当地群众挖开暗道口,由于洞口阴森恐怖,中途退出。传说是‘转兵洞’。由于寺庙内僧人荒淫无道,玷污了前来敬香的妇女,因而触怒了神明,降下了雷霆暴雨,将这龙城寺化作了一片汪洋大海(现有地名雷岔村)人们由于失去了田地,饿殍遍野民不聊生。民众虔诚向神明祈求感动上苍,第二次降下雷霆将大山劈开了一个缺口,(现有地名前雷岔村)海水退出露出一根通天石柱,不知高有几何。当地人敬称之为“定海神针”.上帝降旨,将各路神仙分布各地。将此地封为三“山”一“关”。</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 第一座叫赐顶山,住持圆寂葬于此山封神(现已被盗),第二座年老僧人圆寂后葬于此山封神(怕被盗暂时保密),第三座年轻僧人圆寂后葬于此山封神(怕被盗暂时保密)。</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 一关(现有地名鬼门关)宽2米,高百余仗,当地人叫鬼门关传说荒淫无道者直接送入鬼门关。</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水退后村庄风调雨顺,民生富庶,相传当时还惊现各种神迹,于是人们纷纷兴建寺庙,敬奉神明,以谢上苍泽被之恩德,当地民众在石窟向东1000米处又开凿六窟石洞,建起三教寺,80年代因10公里处打了大坝,将此寺连石碑搬迁南3公里处改名建成观音寺。</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龙城寺的现状<br></b><b> 根据现状保存较为完整的龙城寺原址对面山上还有一部分石窟,但因年代久远造成坍塌,已经无法入内部作详细考证,只有塌陷处可以看到有寺院的轮廓,70年代省地县和半坡博物馆主管部门前来考察,因当时交通不便勘察设备无法进入此地,要当地村民轮流保护给予工资,可一去无影,去年因守护者几天未看护其中一座赐顶山却遭盗墓贼洗劫一空,如今的赐顶山留下了上千盗洞,一片狼藉。</b></font></h1> <h3>卫军近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