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蒙尘的心灵

六月风

<h3>  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感觉自己的心灵常被一道道清泉洗涤,让自己的内心变得纯净,我想如果我们成年人也像这些孩子这样面对世界,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美好。我们也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少了好多的问题,无论走哪条道路写下的都是康庄。</h3><h3></h3><h3> &nbsp;</h3><h3> 1、给小树道歉</h3><h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走进青青的校园,只听见朗朗书声直袭人的耳鼓,除了几个高年级的孩子在打扫校园的操场,还有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最显眼,他正在校园的那几棵桂花树下转来转去,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更令我惊讶的是他突然跪了下来,十分虔诚地对着桂花树磕了三下头。并且依次每棵树都是一样的礼数。</h3><h3> 看着此情此景,我既感到惊讶,也不禁摇了摇头,我猜想这个孩子可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而且他的爷爷奶奶特别迷信,肯定对着什么神像经常磕头作揖,孩子耳濡目染已久,于是也极力模仿,便把这种行为带到学校来,当做游戏来开展。我正在思索的时候,这时从教室里又跑出几个孩子,他们也学着那个孩子,对着小树跪下,磕起头来……</h3><h3> 对于这种游戏我实在有些不能容忍,因为实在不雅观。于是,我便把他们喊进了教室。来到办公室便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说起了这件事。当我说完这种情形,老师们都笑了起来,这时他们的老师向我们解释,说道:“不是游戏呢,这件事只能怪我,昨天,他们用一根绳子捆着桂花树跳皮筋,我批评他们,告诉他们小树也是有生命的,并要求他们给小树道歉,谁知……”“哈哈哈”办公室里的笑声更大了,这时早上那个带头磕头的小男孩。只见他大声的告诉老师:“老师,今天早上我给小树道歉了,还有……”“好的,老师知道了。你过来一下,你是不是对着小树磕头道歉的?”“是的。”“今天老师告诉你,以后道歉只要鞠个躬说声对不起就行了,别磕头好不好?”只听到他的班主任老师对他说道。</h3><h3> 听着他们师生的谈话,我这才知道,孩子的心灵就像山里的清泉一样透明,我们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妄加推断。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h3><h3></h3><h3> &nbsp;</h3><h3> 2沉默背后的真实</h3><h3> 近段时间,突然心血来潮,把二十多年前的那份爱好又重拾了起来。胡乱地用水墨画了几幅国画,由于根底较浅,其实画出来并不怎么样。但对付小孩子的眼光还行,所以美术课我也能敷衍过去,没有显露自己是一个非专业老师的痕迹。所以孩子们都夸我这个老师是“画家”,我也一笑置之。</h3><h3> 又是美术课了,我为了节省时间,于是把自己近段时间画的一幅画挂出来让他们临摹。同时也引进了一些课外的美术知识,当我用展示台展示我手机里面一些收藏的国画时,我告诉他们这是某某画家的作品。他们一边欣赏一边发出阵阵惊讶的赞叹声“哦---哦---真是太美啦!”欣赏完之后,我便要他们开始临摹,便问:“你们说照着我的画难一些,还是照着刚才你们看到的那些画去画难一些?”“画老师的画容易一些。”“好,那么你们就认真的画好这些容易画出来的画,将来你们画得好了,再去画这些画家们的行不?”“行——”画完画,就下课了,我见他们交上来的作品,夸他们画得好。并且说我能画出来的你们也能画出来,是很棒的。他们听到我的赞美,都笑了。趁着这机会,我突发奇想,便问他们道:“那么你们说老师是画家,这个概念对不对呢?”原想我问的这个问题会有人说“不对”或者会说“老师是画家,别谦虚的”之类的语言的。可是下面居然没有一个人回答我的问题。</h3><h3> 这就是孩子,不要说他们不会安慰人,不要说他们不懂事,因为他们向你展示的是一份真,他们真实的内心,真实的看法,真实的感情。你不要去防范他们,因为在他们眼中世界是真实而简单的,不需要任何做作和装饰。他们看到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说安徒生笔下那个游街的皇帝没穿衣服只有孩子能说出来。</h3><h3> 有时候我感觉成年人的智慧还不如我们的孩子。</h3><h3></h3><h3> &nbsp;</h3><h3> 3、最受欢迎的车子</h3><h3> 四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出现了一道这样的数学题:寒假里,如果同学们出去旅游,你会选择哪一种交通工具,请同学们在班上做一次调查。1、飞机2、火车3、高铁4、公交车5、私家小轿车6、自行车。我把这道题写道黑板上,然后对全班二十来个孩子进行了一次调查。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选择坐飞机的有1人,坐火车的2人,坐高铁的2人,坐公交车的2人,坐私家小轿车的0人,骑自行车的15人。我感到有些奇怪,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有好多孩子家里有了私家车。出行很方便。可在这次调查中的结果是居然成了最不受欢迎的交通工具。</h3><h3> 出于某种好奇,我便问道:“喜欢小轿车的人怎么这么少,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骑自行车呀?”我刚把问题提出来,孩子们便纷纷回答我的问题。“老师,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呀。”“老师,骑自行车可以节约能源。”“老师,骑自行车不会有尾气污染环境呀。”“骑自行车环保一些。”“骑自行车可以让我们想去哪就去哪。”……听完他们的回答,我则说:“坐小汽车多风光呀,你们看,周围有多少人开着名车招来多少人羡慕呢。”他们便说:“那羡慕有什么用呢,污染环境。”</h3><h3> 这就是孩子想法 ,在他们眼中绿色环保,锻炼身体永远比那些名利地位重要。那些虚妄的东西在他们眼中一点价值也没有。只是生活中,我们很多的成年人却为了孩子眼中那些不屑的东西失去了生命,失去了健康,让我们的蓝天白云蒙上雾霾,让我们清澈的河流变成臭水池……</h3><h3> 有时候我感觉我们成年人的眼界还不如一个孩子宽广。</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