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陈海兰

<p>英国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记录了英国专家对0—2岁孩子认知世界的发展情况,这个实验和上个世纪初美国“哈罗恒河猴子”的实验一样,是人类学一大发展,将会引来儿童教育变革。</p><p> 古人说,“三岁看大”,现在由于信息科技发展影响人类生活,就成“两岁看大”。</p><p> 不管目前科学研究怎样的结果,我们先看“三岁看大”的实证研究结果。</p>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 "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nbsp;&nbsp; <div>【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div><div><font color="#ed2308">1,脑量研究</font></div><div>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div><div><font color="#ed2308">2,智力发展研究</font></div><div>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做过对近千名儿童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为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div><div><font color="#ed2308">3,性格研究</font></div><div> 1980年,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研究者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nbsp;&nbsp;&nbsp;&nbsp;&nbsp;</div><div> 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结果如下: 当年被认为“充满自信”的幼儿占28%,小时候他们十分活泼和热心,为外向型性格,成年后,他们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40%的幼儿被归为“良好适应”类,当年他们就表现得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依然如此。 当年被列入“沉默寡言”类的幼儿占8%,是比例最低的一类,如今,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10%的幼儿被列入“坐立不安”类,主要表现为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如今,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和产生对抗情绪。 还有14%的“自我约束”型的幼儿长大后的性格基本和小时候一模一样。</div><div> 总之,到26岁时,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div><div>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div> <h3><font color="#167efb">【3岁大脑开发关键期 】   </font>  </h3><div>&nbsp;&nbsp;&nbsp;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font color="#ed2308">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font>.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div><div>&nbsp;&nbsp;&nbsp; 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div> <h3><font color="#167efb">【3岁学习事半功倍】 </font></h3><div>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div><div>&nbsp;&nbsp;&nbsp;&nbsp;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div><div>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div><div>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div><div>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div><div>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冲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div><div>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诸如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div><div>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br></div><div>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div><div>第七,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div><div>第八,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克诺夫说:“我们给婴儿看不同数量的点.最初他们注视着两个点,等到熟悉了以后就开始失去兴趣.但当我们接着展示第3个点时,他们的兴趣又来了.”她对13~14个月大的婴儿对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发现,如婴儿能够把用以前从未见过的玩具做出的复杂动作记住长达半小时之久,甚至还能模仿这些动作.      </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从上面的线索和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0~3岁是儿童大脑高速发展的时期,是儿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是怎样的呢?研究发现: </div><div><br></div><div>●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吃干食物的关键期; </div><div>●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div><div>●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其中50%在3岁前发生,由此可见,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关键期十分重要.  </div> <h3><font color="#167efb">【 3岁语言爆发期】 </font></h3><div>父母们有时会突然发现,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间词汇量有了迅猛增加.科学家研究表明,这很可能是一种“滚雪球”效应. 。科学家认为,孩子学习语言不是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学习,而是存在突然的“语言爆发期”现象.例如在2岁之前他们对语言的把握很模糊,但2岁之后突然某一天就能够很容易地掌握各种很复杂的表达技巧了.      </div><div>&nbsp;&nbsp; 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无论一种语言有多复杂,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本民族人都会熟练运用,比如拉丁语,现在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但那时候连罗马帝国的奴隶也会讲拉丁语,而且当时拉丁语的难度与现在几乎一样.      </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通常来说,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就会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会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或者连词,而且还会使用长句和分句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从无意识的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状态,而且已经建立了他所在的生存群体和特定社会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div><div>美国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认为,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大多是父母注意不到的,正是在这些不被察觉的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产生了令父母惊异的必然结果.      </div><div>6岁儿童的语言表述已经非常准确了,他们了解并且能够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可以说,到了这个年龄段,我们的孩子已经独立完成了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如果他们没有这种自觉、自然地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人类历史上就不会取得如此众多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正是语言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div><div>在孩子1~3岁期间,他们自己能够学习多个词汇,且学习的中等难度词汇比简单词汇多.这就意味着父母无需为各种声称能提高孩子词汇量的“新发明”而花费时间和金钱.抓住这一时期,多跟孩子说话、多读书给孩子听,才是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div> <h3><font color="#167efb">【身高增长取决于3岁】 </font></h3><div>几乎每个妈妈都有定期为孩子量身高的习惯.看着那条红色的身高线一点一点往上提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怀里的小宝宝一点点长高,慢慢长成少年、青年,每个妈妈的心里都充满喜悦.那么,孩子是怎样长高的呢?   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青春期,是人长高的两个高峰期.人从出生至成年体格的长成,其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共长28厘米,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个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5~7厘米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换言之,一个身高170厘米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形成的.所以说,3岁前如受到营养、疾病或药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其对身高的损害将大大超过3岁后.   </div><div>总之,无论从大脑发育、智力开发、身体增长、性格培养,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说,3岁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一人生成长的黄金期. </div> <h3>&nbsp;<font color="#167efb">【所谓“7岁看老”】</font></h3><h3> 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 当然,一个人的性格到成年又改变的情况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毕竟很少,而且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去改变,因此,这就要求父母抓好早教,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具备征战一生的能力和资本。</h3><h3> 卡斯比教授曾经强调说:在0~3岁,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孩子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规则系统。也就是说,此时父母的行为准则就是模板,它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所依据的行为准则。父母不但要在这个时期关注孩子的行为,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现在,大多数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教,但是更多的人只着重于对孩子知识、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看到孩子心理模式的发展,也不关注孩子性格的形成过程,致使早教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拔苗助长。</h3><h3>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心理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出生开始,到去世结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0~7岁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重要,它就如一座大厦的基础部分,直接决定了大厦的风格和高矮程度。父母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就能够给孩子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h3> <h3>&nbsp;<font color="#167efb">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对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影响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font></h3><h3>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h3><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1、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div><div>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他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遇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div><div> 成年:依恋型人格 </div><div> 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2、儿童:对拒绝的恐惧</div><div>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婚姻生活里有痛苦在等着他。&nbsp;</div><div> 成年:孤独型人格 <br></div><div>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他们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div><div><br></div> <h3>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他们的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开始要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他的周围空间了,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阶段。 这时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h3><div> 1、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br></div><div>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div><div> 成人:回避型人格 </div><div>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忙于各种事情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div><div><br></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2、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div><div>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div><div> 成人:追求型人格 <br></div><div>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三、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3-7岁)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将特定的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时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1、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 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很多父母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成年:古板的人格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这种人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伴侣,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但是这些性格特征很快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楚”,“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好好想想再说。” 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恋爱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nbsp; &nbsp; &nbsp;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nbsp;2、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另一些父母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参与孩子的游戏,不给予肯定,结果,孩子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成年:顺从型人格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nbsp;&nbsp; &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二)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nbsp; &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nbsp;1、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拿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是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笨。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他们在恋爱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笨。&nbsp; &nbsp; &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2、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但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nbsp; &nbsp; &nbsp; &nbsp;</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或用手段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们在恋爱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对方承认。</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