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青春 正值芳华

追梦的雪子

<h3>  昨天,一个属于我们家的特殊日子里,和老公携小儿去观看了最近超火的电影,冯大导的《芳华》,他的伤痕文学,让我感到了青春的痛,芳华易逝的痛,迟迟不能消弥。影片中所呈现出的红色年代里那最质朴的青春,有活力、有迷茫、有正义、有叛逆、有激情、有脆弱、有人性的丑陋、有战争的残酷,有青春的阵痛……</h3><h3> 朋友圈里,这两天也被好友们的18岁青春涩照频频刷屏,《芳华》可能是勾起了我们一代人对自己青春年华的追忆吧,那些年,我们真的很美好,我也有点手痒,来重温一下我们的芳华。</h3> <h3><b>致初中的朋友们</b></h3><h3>那年我们初识,绒花初吐蕊,</h3><h3>校园里有我们的嬉笑打闹,阵阵读书声,</h3><h3>青山公园俨然成了我们的玩乐后花园,</h3><h3>后山上为探索世外桃源那惊魂的桥段,</h3> <h3>江边公园旱冰场上有我们多少摔下的跟头,<br /></h3><h3>那数个周末聚首的日子,漫画、美食、出游,</h3><h3><br /></h3> <h3>相机为我们定格下多少稚嫩的瞬间,</h3><h3>我们一起闹、一起笑、一起织着我们少女的梦。</h3> <h3><b>致中学的朋友们 </b></h3><h3>青春的你我,似绒花初放,</h3><h3>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一起起航,</h3><h3>跟着悠扬的旋律和着青涩节拍慢慢奏响。</h3> <h3>学习之外,还有一些青春别样的音符,<br /></h3><h3>每年校园舞台上,有我们舞动的身姿,</h3><h3>课堂上,有我们打闹恶作剧的身影,</h3><h3>篮球场上,有同学挥洒过的汗水。</h3><h3>当然还有一些自己的印记:</h3> <h3>花一周时间临摹一幅漫画,</h3><h3>去军校文艺演出,舞会上半路落跑,</h3><h3>江边篝火晚会变饥饿的、碳黑的原始人</h3><h3>……</h3><h3>我们青春的活力在此尽情肆洒,</h3><h3>豆蔻年华显现着青春的悸动、美好,</h3><h3>引领着我们为未来续航!</h3> <h3><b>致大学的朋友们 </b></h3><h3>追梦的我们聚首在中南财大,</h3><h3>我们似繁复的绒花开在最美的季节。</h3><h3>问我们都是怎样书写自己的青春?</h3><h3>思园的草地上有过我们弹奏吉他的身影,</h3><h3>喷水池旁的英语角有我们不太流利的口语表达,</h3><h3>校园图书馆有我们常占位的水杯,</h3><h3>2、3、31号楼有我们安静上自习的课本,</h3><h3>书包里的饭盒总陪着我们叮当响在校园的路上。</h3> <h3>课堂上的VIP休息区也偶会响起某位同学的呼噜声,</h3><h3>市场营销的老教授给每届学生都在讲销售"烧饼"的案例,</h3><h3>偷听注会班的课却被老教授尴尬提问并赠书,</h3><h3>南斯拉夫中国使馆被炸我们有第一时间组织游行抗议,</h3><h3>中国申奥成功我们在寝室里敲盆打碗,更有甚者披旗狂奔,</h3><h3>我们为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CPA考试抛头颅、洒热血。</h3> <h3>还记得,&quot;哆哆嗦嗦&quot;组合,总在上自习的路上,</h3><h3>和涓涓的组合总在校外网吧,麻辣烫处流连,</h3><h3>芳芳知心小姐姐,你总很稳地站在我后方。</h3><h3>如今唯有梅梅、艳艳,一起扎根在成都的一隅,</h3><h3>慢慢追忆我们逝去的芳华。</h3> <p>文|杨雪萍(原创)</p><p>和孩子一路撒下花瓣,会拥有一座花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