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17即将完整的踏入历史长河,回想起来这一年还算充实,也不能简单的叫充实,事实上今年做出了一些比较大的选择,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个过程中不仅体验到了充实,还有一些其他维度的东西,简而言之算是成长了一些。但在这里,我不打算就这些东西写下去,很多事情更适合去做,写起来没多大意思。我更想记录的是今年一个很喜欢的改变,那就是养成了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因而较以往多读了几本书。之前一部分是由于懒,更多的是因为一股拧巴劲,觉得到哪儿都端一本书有种装腔作势的感觉。因为十分的想撇清一些东西反而眼睛只看到这层漂在上面的浮沫了。生活中的寓言故事到处都是。 </h1> <h1> 现在理一理读到的比较喜欢的几本书。第一本是张爱玲的《重访边城》,这是一本她辞世之后出版的散文集。其实书中的绝大部分散文早已出版过,即使未出版的文章也仅有作为标题的《重访边城》是正儿八经的散文,其他的明显是拿来凑数的。看完了有种什么感觉呢,好比退役后的科比被邀请重返赛场,但仅打了五分钟又下场了。作为球迷有些怅然但也为那五分钟感到兴奋。</h1><h1> 当然还是高兴有这样一本书的。《重访边城》依旧是一贯的张爱玲笔风,她写世俗生活很是出彩,不俗气不啰嗦更不显油腻,这实在是难得的事情。恰好这篇是写台湾,不禁联想到侯孝贤的电影,第一次看《童年往事》,里面的一些长镜头几乎以为是纪录片,但那种真实的感觉又不妨碍它作为载体表达一些很难讲清楚又很触动人的东西。不过我并不是说他们是一类人,只是一个是用文字一个是用镜头,呈现的看似很寻常的生活场景都自带一种特别的光环。</h1><h1> 这里还想提一嘴张爱玲的小说,我的家人并不支持我看太多张爱玲的书,因为看一个人的文章或多或少总会受作者的三观影响,张爱玲的身上惯常的贴了孤僻、悲凉、冷漠等字眼。但这种印象主要来自于张爱玲的小说,她的部分小说是带有冷硬阴郁的特质,但是我以为从一个作者的小说揣测她的为人算不上客观。张爱玲小说里的人物,她自己有过解释,“因为他们最能够代表社会的空气,同时也比较容易写。”如果单纯从故事情节来讲,我也不太喜欢看张爱玲的小说,给人的观感的确不算愉快。但是里面的很多字眼却值得一读,好比不喜欢一件衣服的款式,但并不妨碍欣赏布料上精巧的花纹。我更喜欢看张爱玲的散文,里面不乏现在所谓的小确幸,温暖而别致,也常常会冷不丁冒出几句英式幽默。文人写起段子来都是高手。我喜欢看这样的文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远,可以随时读一读。当然了,浩瀚的中国古文化里,那些如万古长夜中闪烁的星一样的文字不在少数,它们比起张爱玲的文字不论是格局还是所寄托的情怀高的不止一个等级。</h1> <h1> 讲起张爱玲总能扯很多,就此打住继续下一本。记不清后面先看的什么书了,不过这个也不重要。就先讲毛姆吧,作为对张爱玲写作影响比较大的英国作家,我初次阅读毛姆的文字就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的确可以窥见张爱玲的用词受了毛姆一定程度的影响,包括她的英式幽默。今年读完了毛姆的《人生的枷锁》、《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三本书都很喜欢,尤其喜欢《人生的枷锁》,之前已经写过一点书评,就不再赘述了。《刀锋》和《月亮与六便士》的主角都是那种个性特别鲜明的类型,我觉得都很好,让苦楝树长成苦楝树,让天堂鸟长成天堂鸟。</h1> <h1> 尤其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主角是按照高更的原型来写的,可能也加入了作者很多的主观臆测,但是比起纯粹创作出来的角色还是要更有感染力。书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可能在文明的社会里并不讨喜,因为当他冲出困顿自己的生活轨道之后完全置文明社会的规则于不顾,但是我却被他那种炽烈的燃烧自己的活法深深的打动。我不觉得这是一个讲梦想与现实的故事,当四十岁的思特里克兰德决议抛下自己拥有的一切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也看不到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迹象,他更像是被内心一股慢慢积聚瞬间迸发的力量击中,成为一个被灵魂钳制住的人。当然这种被精神力量主导的活法在现实世界几乎是行不通的,所以才更显得迷人。</h1> <h1> 我想,看书的时候之所以能摒弃繁杂的规则标准仅被人性的一些东西吸引,这完全要归功于毛姆克制冷静的表达。因为故事的素材按照另一套标准来衡量完全就是一个混蛋的一生,但是,毛姆写小说总能置身事外,自己不过多的评判书中的人物,也就是他说的“作者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h1> <h1> 接着讲狄更斯的《双城记》,是看到同学那有借来读的。开篇关于时代背景的记述使人一下联想到《万历十五年》,像影视剧里的镜头铺陈开来,从肃穆的皇宫高墙到青石板街上的市声人语。当然还有那句著名的“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有人吐槽狄更斯在开篇剧透了太多后面的内容,的确小说中也有这种迹象,铺垫很明显,生怕读者猜不到结局似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看前半部分以为会是如今比较烂俗的梗,但是由于书中无处不在的英式吐槽也使人看的不亦乐乎,简直就是段子集锦。记得有人说看狄更斯的书总能笑的像个二傻子,网友诚不欺我。但是到了后半部分剧情走向变得开始有意思了,虽然大概能预料到结局,但是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自圆其说,倒也算惊喜。而且话题大而复杂,涉及人性,涉及法国大革命,在笑声中又能渐渐静默下来,思索点什么,你不能不说它是一本好小说。</h1> <h1> 上面提到的《万历十五年》也是今年看完的,书是去年买的,之前阿城推荐过,看到打折就一起买了。这本书也很喜欢,跟历史课本上正统的讲法不一样,有种活的质感。而且很多看法也颇有见地,对人物不是非黑即白的判定。当然,习惯了历史学科正襟危坐的样子,这种加注了很多个人口吻的解说让我对一些说法仍然持保留态度。但多了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去修正自己固有的看法,这绝对算件好事。想起来阿城说,像历史、哲学这种学科,是一生都做不完的学问,注家如蚁,派别林立,板砖如雨,有硬伤立刻就要出局。做学问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较起来小说真的只是消遣,以后应该多读些其他严肃点的东西。</h1> <h1> 好了,终于又要扯到阿城身上了,写看书感想不写阿城,总觉得像少了点什么。好在今年年末确实看了一本阿城的书,《洛书河图》。应该算是有意为之,书也是去年买的,一直没舍得看,真的,不是讲笑话,阿城出书极少,十几年来我能读到的仅有几个中篇和一些短篇,其他的还有几本杂文。当然也不是篇篇都好,但有《棋王》,有《会餐》,有《常识与通识》,有《闲话闲说》,已经让人觉得很满足了。从阿城的只言片语可以知道,他其实一直在写,只是出版的少,平时他也做其他很多事情。比如这本《洛书河图》,是八年前阿城被邀请做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时给造型系学生讲课的录音整理而来,也补充了校外同类讲座的录音内容。</h1> <h1> 书很好看,16开的铜版纸印刷比较重,不方便带到地铁上看,都是夜深人静时看的。阿城根据冯时先生的考证进行解说,七宿组成的苍龙星象从银河“跃”出,角度指向北极星,绕其昼夜旋转,形成“河图”。贵州苗族刺绣图案和商代青铜器纹样里同样藏有“河图”,根据它又演变成一张名为“天地自然河图”的图形,这张图跟我们熟悉的太极阴阳图非常相似,书中提到,赵㧑谦称太极图即为天地自然河图。那么,根据这种解说,在我印象里作为传统文化象征的太极阴阳图实际上是错的,它只有一个点,并不是对称的,保留的点即为北极星,貌似一条蛇的盘旋图案实际上是七宿星象围绕北极星的旋转。书中还根据《周易》和《史记》对七宿和北极星进行了解说,但是我已经看不大懂了,只能明白这些东西并不是很玄乎,大概讲的是节气和农时。但是初次看到天象藏于传统苗族服饰中,藏于商代青铜器中,一个看似简单的图形穿越万古洪荒从新石器时代传递到公元2017年,还将继续传递到未知的远方。那种震动,绝不比斥资上亿的科幻剧带给人的肾上腺激素少。</h1> <h1> 当然,这些观点太具有颠覆性,由于我自己知识储备的匮乏,我尽量持谨慎的态度来消化。虽然书中给出的每个说法都有从古至今的考证,也多是根据冯时先生《中国天文考古学》里的观点进行解说,我还是把这些当作一个引子,如同从帐篷里的一个缝隙窥探到外面灿若繁星的中国古文化。书中精彩的内容不止“河图”,我就不一一罗列了,关于洛书和天极的解说也同样带给人极大的震撼。还有关于孔子、老子的解读也十分带感,要是记笔记的话估计记得比原作还要多。</h1> <h1> 事实上这本书文字不算多,相比较作为资料信息的苗族刺绣和青铜器图片比较多。阿城是个很有分寸感的人,他用简单的话给这本书定了性,即必也正名乎的事由别人去做,他只是讲了一种意思。对于不同的观点,他也并不排斥。书中还推荐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感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系统研究一下。</h1> <h1> 至此,其他的书我就不详细记录了,印象也没有那么深刻。借用王朔的一段话稍作改动来结个尾。年轻的时候,因为知道的少,所以见到很多东西都觉得有趣,然后虚张声势地写下来。那时候,相信很多东西,也不相信很多东西,一年又一年,就这样,很多年都过去了,就像这个2017年一样,等到明天天亮了,它也悄悄的离开了。但是,没有什么遗憾的,2017,我走过,看了喜欢的书,走了喜欢的路,真正的农历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也能跟最爱的家人团聚了,重要的东西全都刚刚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