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 帕加马 以弗所 棉花堡——“埃及、土耳其之旅”游记三

小燕

<h3>土耳其是一个横垮欧亚大陆的伊斯兰教国家,被称为"文明的摇篮"。历史上的土耳其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中心,有着6500年悠久历史。</h3> <h3>  我对土耳其这个国家的认识,是在几年前看了视频"辽宁舰的前世今生",1999年乌克兰将瓦良格号出售给中国,在经过土国时被迫停留六个月。知道土国有一个叫博斯普鲁斯的海峡,不是很长,但它是一个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以及横跨欧亚大陆的神奇的博斯普鲁斯大桥,但我并不了解这个国家。尤其是近年来媒体报道土国恐袭不断,政变多发,与中国关系首鼠两端,出尔反尔,我始终认为土国是个不安定的国家。</h3><h3> 一次朋友聚会,有一朋友谈到她去土国旅游的情况,让我看了她拍摄的照片,美丽的风光、千年的古迹、奇异的棉花堡、神秘的伊斯兰风情等强烈的吸引着我,触动了去土耳其看看的想法。这次土埃之行也是偶然,由于对土国太陌生了,走前上网看了一些文章,恶补了一下相关知识。不明就里,糊里糊涂,跟着旅游团开始了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h3> <h3> 土耳其之旅,在埃及行程结束之后成行。从飞抵伊斯坦布尔后,以乘车长途奔赴"达达尼尔海峡"拉开了序幕。</h3> <h3>  土耳其,北临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并与希腊以及保加利亚接壤,东部与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缘政治战略意义极为重要。</h3><h3> 土耳其是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历史上多次遭到西边来的希腊亚历山大、罗马奥古斯都、东边来的波斯人等入侵,特别受到东西方的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基督教文明和阿拉伯文明等的影响,古代遗址多不胜数。</h3><h3>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不光是维吾尔族人,还包括塔吉克人、哈萨克斯坦人、吉尔吉斯人等)与属于欧洲人种的地中海原始居民的混血后裔。<br /></h3><h3>奥斯曼一世在十二世纪建立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灭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至十七世纪达到鼎盛,统治区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视自己为天下之主,它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1914年8月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战败。土耳其丧失了大片领土,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1919年,在国父凯末尔的带领下击退外国侵略者,1923年10月29日宣布建立土耳其共和国,由此开创了新的土耳其时代。</h3><h3> 博斯普鲁斯海峡把伊斯坦布尔从南向北一分为二,使其跨越欧亚两洲,土耳其国土面积只有3%在欧洲,97%的国土在亚洲,在地理上从来都属于亚洲,然而从历史文化上看,土耳其被认为是一个欧洲传统国家。<br /></h3> <h3>  土耳其是个拥有广袤土地的国家,从伊斯坦布尔至达达尼尔海峡约350公里的途中,大片的田野延伸至目不能及的远方,田地里有收割农作物的痕迹,这个季节看到的是黄色的草类植物,这样萧瑟的景色本应令人感伤,但在土耳其蓝天的映衬下却让人感觉温暖和美丽。</h3> <h3>海峡十分繁忙,据说,每天通过的大型船舶达100多艘。我们通过海峡,是去恰纳卡莱城参观"古城特洛伊遗址"。</h3> <h3> 达达尼尔海峡又称恰纳卡莱海峡,古称赫勒斯滂,是连接马尔马拉海和爱琴海的海峡,全长61公里,常与博斯普斯海峡统称为"土耳其海峡",是该国欧洲与亚洲部分的分界线之一。</h3><h3> 土耳其海峡是连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 </h3> <h3>土耳其海峡不管在地理学上还是政治军事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h3><h3>&nbsp;&nbsp;&nbsp; 首先,在地理学上,土耳其海峡是欧亚两洲的分界线。海峡西岸属于欧洲,东岸属于亚洲。</h3><h3>&nbsp;&nbsp;&nbsp; 海峡全长345km,整个土耳其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海峡的东北端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南端为达达尼尔海峡。两海峡之间是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两岸主权均属于土耳其。</h3><h3>&nbsp; 其次,政治、军事上的意义与地理学上一样重要。</h3><h3>&nbsp;&nbsp;&nbsp; 土耳其海峡是西亚、北非和南欧通往黑海的咽喉。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h3><h3>&nbsp;&nbsp;&nbsp; 近两个世纪来,欧洲列强为争得海峡的控制权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其中俄国为此曾几次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英法军队也曾占领过海峡地区。</h3><h3>&nbsp;&nbsp;&nbsp; 1936年,有关国家召开了土耳其海峡问题的国际会议达成协议,规定各国的船舶可以自由通过海峡,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也可以通过,唯航空母舰例外。</h3><h3>&nbsp;&nbsp;&nbsp; 当年,以一个香港商人名义购买的前苏联还未建好的瓦良格号,从船厂来到海峡时土耳其死活不让它通过。磨了六个月多交了不菲的担保金才让步了。瓦良格不远万里被拖回大连,又过了几年,才有了今天的"辽宁舰"。</h3> <h3>2017年11月24日,我们和旅游大巴车一起从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岸边上船,不到一小时就渡过了海峡来到亚洲岸边,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欧亚穿越!✌️</h3> <h3>渡轮很大,能载几十辆大小汽车。</h3> <h3>波光涟滟的达达尼尔海面。</h3> <h3>快乐的海鸥</h3> <h3>眺望</h3> <h3>渡轮到了达达尼尔海峡的东岸,我们便来到恰纳卡莱城。跟随导游来到"古城特洛伊遗址&quot;参观古城历史遗迹。</h3> <h3>特洛伊城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由古希腊人所建,有3000多年历史。它对欧洲文明的起源,以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对西方文明2000年有深远的影响和极大的作用。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h3><h3> 抵达特罗伊古遗址。进门处一个两层楼的木板制的木马,可以爬上去。这是当年拍摄电影《特洛伊》时的道具,现在成为一个著名的景观</h3> <h3>公元前9世纪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叙述的"特洛伊木马计"就发生在这里。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来到希腊斯巴达王麦尼劳斯宫作客,受到了麦尼劳斯的盛情款待,但是,帕里斯却拐走了麦尼劳斯的妻子海伦——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麦尼劳斯和他的兄弟决定讨伐特洛伊,由于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难攻,战争延续10年之久,史称&quot;特洛伊战争&quot;。后英雄奥德赛献计,让迈锡尼士兵烧毁营帐,登上战船离开,造成撤退回国的假象,并故意在城下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把木马当作战胜品拖进城内,当晚正当特洛伊人开怀畅饮欢庆胜利的时候,藏在木马中的迈锡尼士兵悄悄溜出,打开城门,放进早已埋伏在城外的希腊军队,结果一夜之间特洛伊化为废墟,荷马史诗叙述的这段事迹,成为西方国家文学艺术中传诵不绝的名篇。</h3> <h3>特洛伊战争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迈锡尼文明是世界早期较为发达的文明,兴盛于公元前15世纪~前12世纪,最鼎盛的时期在公元前13世纪左右。这支文明的创造者已被证实是古希腊人的一支,只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希腊人"的称呼,他们被称作阿卡亚人。阿卡亚人大约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从巴尔干半岛迁徙到古希腊半岛的中部和南部,并在那里建立起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迈锡尼王国。</h3><h3>公元前12世纪,迈锡尼王国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而跟小亚细亚西南沿海的国家发生冲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战争。10年的特洛伊战争消耗了迈锡尼大量的元气,让这个一度辉煌的国家变得千疮百孔。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这也是特洛伊战争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h3> <h3>&quot;特洛伊&quot;电影海报</h3> <h3>特洛伊油画</h3> <h3>特洛伊城遗址的发掘,始于19世纪中期,延续到本世纪30年代。</h3><h3>经过长期的发掘,考古学家在深达30米的地层中发现了分属9个时期、从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00年的特洛伊城遗迹,建筑虽已倒塌败落,但从残存的墙垣、石柱来看,当年气势相当雄伟。</h3> <h3>雕刻精美的大殿屋顶花饰。</h3> <h3>石柱</h3> <h3>石雕</h3> <h3> 25日一早,我们离开恰纳卡莱,坐车前往帕加马古城游览。</h3><h3> 沿爱琴海畔坐车约4小时,"远处碧水共长天一色"的动人画面一直伴随着我们。</h3> <h3>  帕加马古城,以拥有古希腊文化的王国遗迹而闻名。这里原本是围绕在爱琴海周边的众多希腊城邦之一,到了公元前二世纪,当时的国王励精图治,国家繁荣,并主持兴建了规模庞大的博物馆、宙斯神庙和阿西娜神庙等宏伟建筑,其中最令世人惊叹的是依山而建的堪称世界上最陡峭的欧式建筑风格的剧场,并加盖了医疗中心服务机构,这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建筑体系使帕加马成为当时拥有科学、艺术、文化和学术的高度文明城市。</h3> <h3>世界上最陡峭的欧式建筑风格的剧场</h3> <h3>结束帕加马的游览,我们在当地餐馆享用午餐,餐馆不豪华但装饰别致,有点像国内的农家菜馆。</h3> <h3>土耳其餐:烤鱼</h3> <h3>午饭后,我们沿海岸线继续前行,奔向爱琴海度假胜地库萨达斯,参观举世闻名的以弗所古城遗址,一路走来虽然已对古代遗迹都市并不陌生,但以弗所的宏大和精美仍令人神往。</h3> <h3>走进以弗所的第一感觉是震撼。无论是保存完好的还是散乱一地的廊柱、拱门、石块、地基,气势依旧恢弘,彰显着这座古代城市曾经的繁华。一个个惊艳的残垣断壁,记录着2000多年前以弗所人的美好生活。</h3> <h3>  很早以前,以弗所早已超越了城市定义的概念,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创造出一个巨大的高雅艺术品。</h3><h3> 行走在2000多年前石块铺就的街道上,感觉漫步在一首波澜壮阔的远古史诗当中。<br /></h3><h3><br /></h3> <h3> 规模宏大的三层楼的拜占庭式的修拉斯提卡浴场。当年热闹非凡的社交场所,现在己经是断壁残垣了。</h3> <h3> 曼努斯纪念碑。曼努斯为以弗所城知名的建筑师,也是罗马皇帝苏拉的孙子,他建立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曾经为了保护以弗所而被杀害的8万名罗马子民,建筑师曼努斯在市政厅附近建造了这个碑。</h3> <h3>哈德良神殿</h3><h3>哈德良皇帝是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皇帝,这座神殿就是为他而造,是目前修复完成最漂亮的建筑。上面美杜莎女王的头发根根是蛇,雕刻异常精致。</h3> <h3>完美的曲线和玲珑浮突的浮雕聚集了诗意和遐想</h3> <h3><b>塞尔瑟斯图书馆</b> 塞尔瑟斯是一个人的名字,是以弗所当时总督的父亲的名字来命名的,他去世以后,儿子为了纪念他的父亲,所以建造了这样大的一座图书馆。塞尔瑟斯图书馆充分体现了曾经影响过整个古代世界的希腊人和罗马人辉煌的建筑和不朽的技术。正面的壁龛里从左到右排列着四个代表美德的雕像,分别是仁慈、思想、学识和智慧。当时的人是如此重视学习,重视知识。图书馆最盛时期藏书达到一万二千卷,是当时世界第三大图书馆,也是世界第一座有双层保暖保湿墙壁的图书馆建筑和第一座凭索书单领取书籍的图书馆。规模仅次于贝加蒙图书馆。</h3><h3>世界三大图书馆,第一在希腊,第二在土耳其派格拉蒙,第三就是伊茨米尔的以弗所。</h3><h3>从石柱 、浮雕、雕像等处处能看到图书馆当年的辉煌,图书馆当年是学界权威、上层贤达青睐之所,建筑的辉煌似乎也折射出古罗马上层的威严庄重。<br /></h3><h3><br /></h3><h3><br /></h3> <h3>有趣的是这座当年只许男人入内的图书馆,相传内部暗藏着通往对面妓院的地道。</h3> <h3>图书馆右侧的砖墙建筑是妓院</h3> <h3>世界上最早的情色广告。当年来此寻花问柳的不仅仅是当地人,更有从世界各地随船而来的访客。外来客地理不熟,于是通往妓院的大理石路面上刻下了至今可见的最古老的妓院的路标兼广告:大理石面上刻一只朝向妓院的人脚印,脚印一边是女人头像,另一面是一颗心,心旁还刻有一个代表钱币的圆形浅坑,言简意赅地告诉那些在海上漂泊多日、寂寞难耐的水手船客们:带上你的钱财,顺着脚指的方向,就可找到温柔乡。<br /></h3><h3>关于该广告的解读还有另外不同版本。据说,因那脚印是成年人大小,若小于该尺码则不可进入。</h3> <h3>这是克利特斯大道,是一条商业大街,可直通古代港口,地面铺满石块,大道下方是一个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下水道,专门排污和废水,可见当年的城市规划和道路建设已考虑十分周到。街道两侧有很多商店,仍然能看到商店地面上的马赛克装饰.你很难想像2000多年前的商店装饰与现在基本一致,其工艺水平也相当高。</h3> <h3>地面上漂亮的马赛克地砖</h3><h3><br /></h3> <h3>路边的标示牌,让我们看到这片废墟上曾经的建筑物</h3> <h3>这个小女孩美若天仙</h3> <h3><b>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b></h3><h3>阿尔忒弥斯神庙,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可惜我们只看到神庙的一根柱子。据说,神庙内的大部分艺术品都被英国人带走,今天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神庙毁于火灾。</h3> <h3>古世界七大奇迹</h3><h3>图片中的第一个图就是阿尔忒弥斯神庙。</h3> <h3>当年的阿尔忒弥斯神庙</h3> <h3>街道两侧的石柱曾经都是街灯,不分昼夜地守护着这份喧嚣。</h3><h3>想想当年,这里该是何等的繁华,海面帆影点点,港口万船待发,大街小巷车如流水,马似游龙。</h3> <h3>以弗所遗址中最宏大的建筑是依山而建的露天大剧院,建于公元前三世纪,这里可以容纳25000名观众。这里曾是罗马时期的主要节日庆祝场地,经常举办各种戏剧和音乐表演,剧场呈半圆弧形弯曲结构,音响效果极佳,一人站在舞台中央说话,整个剧场都可以听到。</h3><h3>大剧院历经二千多年的风雨洗礼至今还在使用。这里是每年八、九月份举办以弗所艺术节的演出地点,帕瓦罗蒂曾经在此开过演唱会。</h3> <h3>这座伟大工程兴建时,是以当时百分之十的人口设计的。也就是说,以弗所在2000多年前的人口就达到了25万人,都市气象蔚为壮观。</h3> <h3>经学院遗址。</h3> <h3>经学院大理石门楣上篆刻着流传千古著名的凯撒大帝拉丁文的豪言状语:"我来过,我看过,我战胜过!"</h3> <h3>经学院大门廊!</h3> <h3>以弗所的兴盛很大程度是缘于其爱琴海良港的地位,最后被废弃也和港口淤塞不无关系。以弗所城的商业街原本直接通向港口,6世纪时,因海岸线西移,港口淤塞不再通航,居民逐渐迁出,以弗所城慢慢被废弃。无论曾经荣耀辉煌几何,终究躲不过沧海变桑田,不禁令人感慨万千。</h3> <h3>库萨达斯是著名的度假胜地,我们入住在风光秀丽的爱琴海畔五星酒店!</h3><h3>这里数千年来都是欧洲富豪名流的度假天堂!</h3> <h3>爱琴海神奇的火烧云。</h3> <h3>观落日</h3> <h3>夜色阑珊</h3> <h3> 26日我们离开库萨达斯坐车前往土耳其天然奇景的著名度假胜地梅花堡游览。途中,我们来到一个土耳其传统的皮衣店,参观皮衣展示秀,专家解说皮件品质鉴识窍门。</h3><h3>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畜牧发达,其出产的优质皮革触感细腻如丝,大量出口欧洲供给各大名牌。皮衣确实很漂亮,团里不少人购买。</h3> <h3>棉花堡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此地不仅有上千年的天然温泉,更有古怪的好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希拉波里斯古城,兴建于公元前190年的古希腊时期,后由当地的国王转赠给罗马国王。古罗马人非常迷信温泉的神奇疗效,这里丰富的温泉资源,使其成为疗养圣地。</h3><h3>  1988年古城与其脚下的棉花堡共同列入世界遗产。</h3> <h3>"棉花堡"有一个这样的传说:曾经,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盖住了整座丘陵,这便是土耳其民间有关棉花堡的美丽由来。</h3> <h3><b>波里斯古城</b>,是公元前二世纪时由帕加马王朝建造,公元2-3世纪发展至鼎盛时期,是著名的古罗马遗迹。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就在棉花堡所在山顶的另一边。</h3><h3>曾几何时,这里有宽阔的街道,设施齐全的影剧院,宽敞豪华的公共浴池,加之舒适宜人的棉花堡温泉,早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成为王室的度假胜地。</h3><h3>据传当年埃及艳后来这里泡温泉一个月,居然看上去年轻了20岁。</h3> <h3>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