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明:本美篇照片借用了星星点灯、红袖添香、书女的不少照片。文字部分除部分来自网络外,较多的借用了志愿讲解员郭女士的讲解,一并表示感谢。因本人无佛学背景知识,难免生搬硬套,错误更是难免,望指正!) </h3><h3><br></h3><h3><br></h3><h3>佛陀是人非人,历史是真非真。</h3><h3><br></h3><h3>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国佛教徒众多。我们知道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一生的足迹都在恒河流域,从未涉及到位于印度河流域的犍陀罗,但为什么说佛像的故乡是犍陀罗呢?犍陀罗又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这就是本次展览要解开的谜题。</h3><h3> 佛祖释迦牟尼(一说生卒年为公元前563-前483;)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释迦指的是族姓,牟尼是指“圣人”的意思。他生活的年代,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战,百家争鸣。而印度也分成16个国家,思想有300个哲学流派。</h3><h3> 雅利安人统治古印度后,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和首陀罗 。前三个等级为统治阶层,婆罗门主要是指神职人员,他们信奉神灵。而在首陀罗这个阶级里,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整天生活没指望。幸亏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他们相信轮回转生。苦行求解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佛陀应运而生。</h3><h3><br></h3><h3> </h3> <h3> 这展示的是古印度的版图,印度河、恒河流域都是在其统治之下。红色标示的是古印度由16个比较大的部落构成。其中有四个国家(部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第一是乔萨罗。我们知道佛陀出生在迦毗罗卫国即现在的尼泊尔境内。而他出生不久他的国家就被乔萨罗所灭,所以它也是佛陀的出生地。佛陀一路向南,在摩揭陀的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他第一次说法在迦尸的鹿野苑,这是他初转法轮的地方。而最终佛陀在末罗国涅槃的。他的80年生命轨迹中,从没到达过犍陀罗。</h3><h3> </h3> <h3>第一部分:</h3><h3> “本生、因缘与佛传故事”展览单元展出了犍陀罗佛塔周围常装饰的描绘着释迦牟尼的雕塑,这是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题材。“本生”讲述了释迦牟尼前生修菩萨行的故事,“因缘”描述了佛教种种因果报应的故事,“佛传”则叙述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犍陀罗地区以佛传图像为主,本生、因缘故事图像则不甚发达。</h3><h3><br></h3> <h3> 燃灯佛授记浮雕</h3><h3> 这个雕像就是讲的“本生”的故事。内容为燃灯授佛记布发掩泥场面。佛陀本为迦毗罗卫国太子,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这个童子是释迦牟尼的前世之一。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向佛之心强烈,见到燃灯佛时,他把他身上所有的钱买了五朵莲花,然后卖莲花的女孩又把手上余下的两朵莲花送给了他。所以上面图像上共有七支莲花。他看见燃灯佛前行的路上有泥泞,于是解开发髻将头发匍匐于地,让燃灯佛行走。燃灯佛看到他成这么虔诚,就授记释迦牟尼,说他在多少多少年以后就会成为我的继承人。我们现在在大雄宝殿通常会看见三尊佛,他们分别是前世佛、现在佛和未来佛。前世佛就是燃灯佛,现在佛就是释迦牟尼,未来佛就是弥勒佛。</h3><h3> 雕像中燃灯佛立于中央,莲花散于头顶。画面左侧的门为印度风格。燃灯佛为过去古佛之一。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h3><h3><br></h3><h3><br></h3> <h3>乘象入胎浮雕</h3><h3> 注意浮像中的女子是睡在雕像的右侧的。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出生之前,是住在天国兜率宫的一位善慧菩萨。他决定投生人间成佛度化众生,于是选择了仁慈的净饭王夫妇作为父母。净饭王和王后摩耶夫人已经结婚多年,却一直膝下无子。一天,摩耶夫人在睡觉时,梦见一位菩萨乘着一头白色的大象,从空中而来,又从她的右肋进入了腹部。(这跟古印度是四大种姓制度相关,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属于第二阶层刹帝利的,它是由国王、君主等高级官员这样一些人员所组成,刹帝利这个阶层的出生也是从右手出生)。而这时,周围大放光明,天女散花,醒来后,她就把这个奇特的梦讲给净饭王听,国王也很惊异,于是请来相师,占卜说王后所怀的是位圣子,以后一定能让释迦族光耀。国王夫妇非常高兴。再注意中间的柱子是很典型的希腊风格。</h3> <h3> 以下的这两个浮雕都描述了太子从摩耶夫人右腋下诞生的情形。按照印度人的风俗,女子怀孕以后要回娘家生产。摩耶夫人回到娘家了后,在一棵树下发作,从右腋下诞下太子。太子诞生后落地即可行走七步,且步步生莲,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了最著名的一段话: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七在佛教中是个神奇的数字,在以后的雕像中还会提到。摩耶夫人的左侧是她的妹妹。摩耶夫人在生下太子七天后就去世,太子是由他姨妈抚养长大的。</h3> <h3> 本件描绘太子自摩耶夫人右腋下诞生的场景,王子属于贵族武士,右手是勇力的象征。摩耶夫人右侧是其妹摩诃波阇波提,帝释天在左侧接住太子。</h3><h3> 描绘佛陀诞生的浮雕较为常见,但本件为高浮雕,立体感极强,雕刻细腻精美,为此类浮雕中的精品。</h3><h3><br></h3><h3> 印度人崇尚丰乳肥臀。印度的传统雕刻,在女性形象上十分注意强调性征的曲线美,这是印度民族雕刻艺术由来已久的美学观。同一题材的两种截然不同风格的雕像在同一地区出现说明这个地区是多元文化交流之地。<br></h3> <h3> 这个雕像描绘了佛陀乘夜色离家出走的情形。太子出生后取名乔达摩•悉达多。大王为他请了一位相士。相士看了太子先是笑了后又哭了。相士说:“太子若干年后将成为一位大彻大悟的觉人,普渡众生,等了这么多年我终于等到了,所以我笑了。但可惜的是我等不到他成为觉人的那一天,不能亲自聆听他的教诲,所以我哭了。”大王知道后说,他将是我的接班人,怎么能出家呢?于是他用金钱美食美色音乐来教化太子,也给他娶妻生子,不让他能感受到丁点的不愉快。可是太子还是不快乐,他决定出城。大王知道后,命令手下人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是太子在东南西三门的路上先后遇着老人、病人和死尸,亲眼看到那些衰老、清瘦和凄惨的现象,非常感伤和苦恼。</h3><h3></h3><h3> 最后在北门外遇见一位出家修道的沙门,从沙门那里听到出家可以解脱生死病老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29岁(一说19岁)时,他不顾父王的多次劝阻,决定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于是他选了一个半夜,看了一眼妻子和儿子后悄悄出走。</h3> <h3> 这个描绘的是太子半夜出城的场景。他的身后是他的护卫,他骑着马,有个人托着着马蹄,不让发出声响。这个人就是印度教中传说的夜叉。</h3> <h3>佛陀断食苦行浮雕一一</h3><h3> 太子离家之后,先到王舍城郊外学习禅定,后又在尼连禅河畔的树林中独修苦行,每天只吃一餐,后来七天进一餐,穿树皮,睡牛粪。 6年后,身体消瘦,形同枯木。下面这张图版就描绘的是这样一幅情景。突然有一天他意识到即使这样,仍无所得,无法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便放弃苦行,入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体,沐浴后接受了一个牧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健康。之后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即菩提树)下,沉思默想。经过七天七夜的悟道终于成佛,于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称其为释迦牟尼或者佛陀。</h3><h3> 其实太子出城的时候大王派了五位随从护卫着他,跟着他一起苦修。现在五位护卫看到太子放弃苦修,沐浴更衣,以为太子终于放弃啦,于是纷纷离开太子而去。</h3> <h3>巴基斯坦的一幅雕像,跟上面描述的情景差不多。</h3> <h3>梵天劝请浮雕一一</h3><h3> 印度教中的三大主神分别是:创造之神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太子悟道成佛后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知道梵天是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在中国的传说中女娲创造了人类,而盘古开天辟地。而在印度教中,梵天创造了人类和世上的一草一木。梵天创造了人类,但是梵天劝请佛陀来教化人类。梵天说我虽然创造了人,但是我得请你来教他们守规矩,人不守规矩是不行的。于是佛陀便接受了梵天的劝请,准备来向大众传播佛法。于是由佛陀来教化人类也就显得无比的神圣。</h3> <h3>初传法轮浮雕一一</h3><h3> 佛陀开悟后,打开天眼,找到以前的五个随从在迦尸的鹿野苑首次宣讲佛法,标志着佛教的成立。佛、法 、僧三者缺一不可。佛即佛陀,法即初转法轮,僧,四人以上方可称为僧众。五个随从即成为他的第一批比丘弟子。图下方的鹿表示鹿野苑,轮子表示初转法轮。五个人表示他最早的五比丘弟子。</h3> <h3>初转法轮浮雕</h3><h3> 这个雕像也是初转法轮,区别在于是图中没有佛陀。最初佛教是不崇尚个人崇拜的,大约在五百年的时间里,供养人用一个一个地雕像搭建成一个苏堵坡,就是印度的坟冢,来表达到佛陀的怀念。比如用轮子表示初转法轮、用莲花来代表佛陀的出生,用鹿表示首次传道的鹿野苑等。</h3> <h3>佛陀返京浮雕</h3><h3><br></h3> <h3>摩罗佛耶献女浮雕</h3> <h3>阿育王施土因缘浮雕一一</h3><h3> 佛陀在王舍城时,入城乞食。图中穿袈裟的是佛陀,左侧的童子是阿育王的前世。阿育王正在玩过家家,他见到佛陀,就决定供养佛陀,可是一个小孩子,身无长物,就将泥土捏成的碗和米粒拿出来供养佛。佛教中说供养人的诚心与金钱多少无关。只有一块钱就供养一块钱与有一百块供养一块钱是不一样的。佛陀看阿育王向佛心重,预言说,既然你用土供养我,你就将传世成为阿育王,将拥有国土版图最辽阔的国家。</h3> <h3>降伏毒龙的佛陀立像</h3><h3><br></h3> <h3>佛陀涅磐浮雕——</h3><h3> </h3><h3> 在前面几幅浮雕中,大家可注意到摩耶夫人的睡姿,头都是向雕像的右侧,而这个浮雕中佛陀头面向雕像的左侧也就是头向着北方的。请注意在印度人们是很忌讳头向着北方睡的,因为北边意味着是阎罗殿的方向,只有死人才这样。而我国北方某些在雕像复刻时忽略了这个小细节。</h3> <h3>佛陀入殓浮雕一一</h3><h3> 按照印度的风俗,人死后是要沐浴净身后用布包裹然后火葬的。佛陀涅槃后,用五百寻的布匹包裹起来。古时寻和常都是量词。一寻相当于七尺,二寻为一常。五百寻布下有一铁棺,下面躺有一人,他就是须跋陀罗。他是佛陀最后一名弟子,他说实在不忍心佛陀先他而去,就在佛陀涅盤前先入灭了。</h3> <h3>荼毗浮雕一一</h3><h3> 当佛陀火葬时,出现了神奇的一幕。木材都已架好,但是火就是点不燃。佛陀的弟子说他一定在等他的第子大迦叶。佛陀涅槃时,大迦叶在苦修,没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等他赶到,佛陀的一支脚从缠得好好的五百寻白布中伸出,等大迦叶接足礼拜后,火才熊熊燃烧起来。</h3> <h3>八分舍利浮雕一一</h3><h3> 佛陀荼毗后,火化后的所有的东西叫舍利,舍利子是其中的结晶体。佛陀入涅后,大家都觉得佛陀的舍利十分珍贵,临近的八个国家都说见证了佛陀入涅想争夺舍利,剑拔弩张。出现了一个叫徒卢那的,他说这个局面肯定是佛陀不愿看到的,于是将舍利分成八份,八个国家各持一份,建了八个舍利塔。八分舍利建十塔的说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徒卢那把装舍利的瓶子拿回去,建了个瓶塔。而最后赶来的孔雀国的人把荼毗后的炭拿回去,建了个炭塔。</h3><h3><br></h3> <h3>第二部分 佛陀和菩萨像</h3><h3> 在“佛陀与菩萨像”展览单元,观众可以看到贵霜帝国时期,大乘佛教在犍陀罗地区兴起,希腊文明特征融入佛教,贵霜信徒接受了西方神像的观念和艺术表现形式,开始以人的形象表现佛陀和菩萨,因此犍陀罗地区亦被誉为佛像的故乡。</h3><h3> </h3> <h3> 佛陀头像的头发部分呈现希腊波浪式,他双眼微闭面容安详。长长的耳垂,又显示出印度式塑像风格。</h3> <h3>图为结禅定印趺坐的佛陀像,出土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交界的边境附近,佛像的脸部雕刻得十分优美,面容端庄秀丽,嘴角微翘,像是含着一抹淡淡的微笑。衣纹飘逸流畅,整体姿态祥和,堪称犍陀罗佛像中的极品。根据佛的大小推测,本件应该有一个高50厘米左右的莲花座。本件为灰泥佛像。灰泥技法公元2世纪后期至3世纪前期自罗马传至犍陀罗地区,在阿富汗的哈达(Haddha)及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Takkasila)尤为盛行。灰造像的制作方法是在木头上缠绕绳子,再抹上灰泥造型。犍陀罗地区常有制作灰泥塑像的刮刀出土。</h3><h3><br></h3><h3><br></h3> <h3> 再看一眼帅帅的侧面像!注意一下小细节,是不是身子长,腿短,显得比例不协调呢?接下来再看一个比例极佳的雕像吧。</h3> <h3>行走的佛陀</h3><h3> 这尊雕像,在比例结构方面,堪称完美!它是犍陀罗艺术与希腊艺术完美结合的一尊立像,也是学美术的学生必临摹的一尊雕像。所谓比例和谐,身高为七个脚长,或者身高为6个半头长。他肌肉感逼真,左腿向前迈出一小步,重心在右脚,头向左侧,整个雕像极为生动。</h3> <h3>本件为典型的犍陀罗最盛期的精美佛像,有着希腊风格的波浪发髻和流畅的衣纹。佛陀面部祥和,充满睿智,做禅定印,结跏趺坐于狮子座上,台座中央雕刻有弥勒菩萨,其周围有众多的供养者。台座的两端雕刻着雄壮的狮子,其正畅饮着仙女端来的葡萄美酒。通体残留有少许金箔。虽然佛像的鼻子和手指有少许修复,但如此高大精美的犍陀罗雕像实在不多,本件堪称犍陀罗佛像之极品。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也有一件类似的精美雕像。</h3><h3><br></h3> <h3>佛陀结跏跌坐于中央莲花座上,左右分别为手提宝瓶的弥勒菩萨和手持莲花的观音菩萨,其上方左右分别为帝释天与梵天。天使将花环戴于佛首之上。</h3><h3><br></h3> <h3>佛陀与供养者像</h3> <h3>本件应为三尊像的一部分,为手持水瓶的弥勒。弥勒菩萨交脚而坐在莲花台上。婆罗门出身的弥勒左手常持有婆罗门所带有的水瓶,其垂到肩膀的头发也是婆罗门的一个象征。</h3><h3>弥勒身旁的柱头上有两个牛头,这是伊朗的波利斯柱式(Persepolis Order),犍陀罗地区不仅受到了古希腊罗马雕刻的影响,其邻国安息的影响也是非常强烈的</h3><h3><br></h3> <h3>第三部分 其他诸神和众生像</h3> <h3>般阇迦和鬼母子神像 公元2-3世纪</h3><h3> 佛度鬼母,记载 《杂宝藏经》鬼母子有五百儿女,但凶残食人子女,佛陀把鬼母子最小的一个儿子藏起来,鬼母悲伤,求寻不得,后求佛陀,佛对鬼母子说法度化。</h3> <h3> 巴米扬大佛是阿富汗巴米扬省内的两尊具珍贵意义的立佛像,在巴米扬谷的一处山崖凿成,最有可能约于5至6世纪时建成,这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余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凿的佛像。其中两尊巨佛,西大佛建于公元五世纪,高55米,着红色袈裟,名叫塞尔萨尔;东大佛凿于公元一世纪,高38米,身披蓝色袈裟,名叫沙玛玛。</h3><h3> 它们为世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是多年来的文化地标,当地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h3><h3> 1998年,塔利班扬言一旦他们攻入巴米扬,必以火药将两座大佛夷平,巴米扬的这座古人类文明的遗迹,才又重新唤醒人类的记忆。1999年4月,他们攻陷了巴米扬。</h3><h3></h3><h3> 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装派别塔利班更是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动用大炮、炸药以及火箭筒等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h3><h3><br></h3><h3><br></h3> <h3>迦牟尼创立早期佛教,13世纪,佛教在印度渐趋衰落,大体上有下列几个原因: </h3><h3><br></h3><h3>第一,早期佛教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教义不彻底 </h3><h3><br></h3><h3>印度民族的思想基础是婆罗门教建立起来的.婆罗门教的一个重要观点,或者说是本质的观点就是"享受人生",强调纵欲的正当性,并神化纵欲过程中产生的快感. </h3><h3><br></h3><h3>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其理论核心就是针对"享受人生"而提出人生是苦海的理论.但佛教并没有完全抛弃婆罗门教的基本理论,因此佛教在禁欲和纵欲之间一直摇摆不定.释迦牟尼采取的是"中道"原则,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早期佛教在这个问题上模糊态度,造成佛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比如,佛教的某些教派仍然把性欲神圣化,作为成佛修行的一个法门,就是这个原因. </h3><h3><br></h3><h3>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特别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比较彻底地破除了性欲的神圣性,将世俗的东西完全消除,这样就为佛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h3><h3><br></h3><h3>第二,早期佛教的修行方式造成憎侣成为印度社会的负担,进而失去存在的基础 </h3><h3><br></h3><h3>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坚决反对僧侣从事生产活动,认为生产活动是修行的大敌.因此憎侣在印度的生存方式只能靠乞讨,这是唯一的生存方式.但大量的僧侣存在而又不从事生产,必然形成社会的负担.实际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看,早期佛教的这种修行方式,只可能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社会照此倾力维持,而最终整个社会生产水平和生产力枯竭,而导致民族灭亡,还一个是佛教被社会排斥而自己消亡.那么在印度的最终结果是,佛教在印度消亡. </h3><h3><br></h3><h3>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憎侣生存和修行方式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僧侣进行生产活动列为修行的必须功课之一.每个僧侣每天必须完成规定的劳动时间,直到今天仍然是这样.当然有些条件好的寺院可以不再进行田间劳动了,有些"腐化"了,但打扫庭院等内部还是必须的功课.要知道,就连这种活动,也是释迦牟尼坚决禁止的. </h3><h3><br></h3><h3>中国的佛教,由于僧侣门自己进行生产活动,有了其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这是印度佛教根本没有的一个主要生存条件. </h3><h3><br></h3><h3>第三,佛教领袖自释迦牟尼佛逝世后,后继无人 </h3><h3><br></h3><h3>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所提出的佛教理论,都是由其弟子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而释迦牟尼佛自己没有任何著述流传下来.口耳相传就造成了在流传和理解上的歧义.佛教后期宗派极多,有学者统计在五位左右,但每一派人数却不多.特别重要的是,当时缺乏一个具有领袖水平的缺乏领军人物能够改变这种局面. </h3><h3><br></h3><h3>实际上基督教在耶稣去世后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基督教出现了一个叫保罗的犹太人,是他引入希腊哲学改造了耶稣的思想,并整理了基督教内部文件,在这个基础上主持编写了<新约>,<新约>对统一基督教各教派的思想起了重大的作用.再如孔子去世后<论语>的编写也起到了这个作用.可惜佛教没有出现能承担这样历史责任的人物 </h3><h3><br></h3><h3>佛教的整个宗教体系并不完整,存在很大的缺陷,佛教内部混乱,缺乏领军人物,这也是造成佛教在印度无力抵御印度教替代佛教的一个根本原因. </h3><h3><br></h3><h3>实际上佛教在中国完成了最后的发展阶段.释迦牟尼佛提出实现涅磐要靠人自己的"顿悟",是所谓"佛者,觉也".但如何顿悟,释迦牟尼佛没说,大概他的本意是想让他的学生们顿悟一下.结果他的那些门徒学生提出了无数的办法,却没有一个人说到点子上.中国的禅宗,提出了"心"的概念,彻底解决了觉悟的途径和办法,可以说比较准确地体现了释迦牟尼佛"顿悟"思想. </h3><h3><br></h3><h3>不少学者认为,禅宗提出"心"的概念,是对佛教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发展过程.佛教理论的成熟和具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就使佛教具有了较强的战斗里,不会被论敌轻易击垮. </h3><h3><br></h3><h3><br></h3><h3>最后,佛教在印度的衰落与伊斯兰教有关。伊斯兰教的军队进入南亚次大陆后,对佛教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佛教徒大量被杀或被迫改变信仰,佛教寺院被毁,僧团财产被掠。因而,佛教所赖以存在的人员和物质基础被破坏。这是导致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的一个较直接的原因。</h3><h3> </h3><h3> </h3><h3> </h3> <h3>第四部分 舍利容器和佛塔</h3><h3> “舍利容器与佛塔”展览单元则展示了盛载佛陀火化后的佛陀舍利的容器以及佛教墓葬建筑佛塔。舍利是佛陀火化的遗物,象征着“遗教不灭”;佛塔原为一种墓葬建筑,佛陀亲自安排的葬仪中即有建舍利塔。佛塔为佛教徒神圣信仰的所在,是寺院的中心,对佛教建筑有重要影响。</h3><h3><br></h3> <h3>佛塔</h3> <h3> 大月氏(音肉支)人统治的贵霜帝国第一任国王丘就却崇尚佛教,推行佛法,所以在这个时期佛像有了很大的发展。</h3><h3> 汉武帝建元元年( 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虽然任务没有完成,但是打通了中原到达帕米儿高原及其以西的通道,使得西方世界开始了解中国,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佛像、佛教也是从这丝绸之路传入进来。所以说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贸之路、更是信仰之路、宗教之路、文化之路。在很长一段比较和平的时期,当时的四大古国: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以及中原的大汉帝国,共享这段繁华的丝绸之路。</h3> <h3>第五部分 贵霜帝国钱币</h3> <h3> 此次展览的社会背景贵霜帝国历史空白较多,除了极少数汉文史料之外,主要依靠出土钱币构拟君主世系,但其世系和各王在位的年代学术争议依然很大。展览展出的贵霜帝国钱币显示出其受希腊化时期文化影响较深,表面多铸有国王的形象、名号和诸神的形象。</h3><h3><br></h3> <h3><br></h3><h3> 犍陀罗位于现在的巴基斯坦境内白沙瓦地区,是古印度的一个重要隘口。犍陀罗地区地处沟通东亚、中亚与印度次大陆的交通要道,希腊人、塞种人、贵霜人、波斯人先后统治此地,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多元文化深刻影响了当地佛教,形成了著名的犍陀罗佛教艺术,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佛教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尽管释迦摩尼从没到达过此地,但是当地的工匠却在那里留下了释迦牟尼最美的微笑。</h3><h3> 犍陀罗曾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和繁华之所在,但是现在只留下拉废墟和贫穷。世界遗产巴米扬大佛,被自己人的炮火毁于一旦;可是我们的莫高窟却被人用来旅游、参观、研究和保护。所以说只有国运昌才有文化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不仅仅是谋求沿路国家的经济共赢,更是为了让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得到世界的认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