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通往永泰云顶景区的公路上,青云山脉一路层峦叠嶂,风景秀丽,这是一条开启神秘古城堡的探奇之旅。</h3> <h3>沿着盘山公路而上,位于云顶景区核心处的永泰县岭路乡对山村一带,满山叠翠,绿意盎然,四季如春,清新空气迎面扑来,令人心旷神怡。</h3> <h3>从高空俯瞰,在云顶核心景区的西南角,有一座危岩巉巉的山头,垂直的峭壁高有两三百米,山上林木葱郁的茂密林间,镶嵌着一圈由残壁断墙围成的长方形黑色带状物,这就是传说中神秘的九山书院遗址。书院何以建在如此偏远处?又为何孤悬在悬崖峭壁上?这个谜,直到今天还没有确切的答案。</h3> <h3>这里三面悬崖,仅南坡相对平缓,曾有小路连接山脚下的寨下村,如今就地取材刚修了一条米宽的石板路直通山下的对山村。</h3> <h3>书院西北门上“九山书院”四个巴掌大的楷书清晰可见,镌刻在一米半还宽的眉批方整条石上,石条上还依稀可见年代久远留下的苔痕印迹。</h3> <h3>石寨南北角各有一寨门,结构保存完整。关隘都修建于古代藤山地区的交通要道上,坚固宏伟,为易守难攻之要塞。</h3> <h3>山寨四面仍保存较完整的石砌寨墙,寨墙平面呈菱形,南北宽约60 米,东西宽约80 米,墙高3米~4 米,墙顶厚约1.2 米。</h3> <h3>书院所在青云山一带,山深林密,自古匪患频仍,流寇不断。</h3> <h3>寨堡这种防御式的建筑既可避乱,又能防匪。这里远离尘嚣,又成为士子专心攻读的好地方。</h3> <h3>相传,南宋乾道年间永泰三状元之首的萧国梁曾在九山书院读过书。如此可推断书院建成的大致年代,应在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但是,至今依然没有找到确凿的文字资料,这些只能说是后人的猜测而已。</h3> <h3>又说传说,自建了书院,吸引了众多莆田、仙游、永泰弟子来此求学,继萧国梁之后,此后连续两届科考状元,都由永泰人郑侨、黄定分别摘得,九山书院“三位状元”的传说更添浓厚的神秘色彩。</h3> <h3>如今,对山村所处的4A级景区的青云山和云顶,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悬崖上的书院”的神秘面纱期待揭开的那一天。</h3> <h3>青云山自然风景以峡谷瀑布、佛光、峭壁悬崖、深潭碧水、奇峰幽洞、珍奇植物、石林石像、生态森林、高山草甸而闻名,行走对山村,历史传统文化与生态景观和谐交融,是旅行途中的最美收获。</h3> <h3>如今,在云顶景区停车场间的马路边,自一片竹林的石板小路上去,已经修好了木栈道和石板路直通山顶的九山书院古石寨。</h3> <h3>行走青翠竹林间,一路鸟语花香,阳光透过枝叶照耀得林涧斑驳迷离,久居城市的疲惫欣然释放。</h3> <h3>也许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美好,在这里得到完美展现。</h3> <h3>都说旅行中,最激动的莫过于与突如其来的美景来一场不期而遇,在对山村,遇上了柿子红满枝,便是这样的欣喜!</h3> <h3>对山村位于云顶景区入口处,因山前山后两对圆形山包遥相对应而得名,明朝嘉靖29 年(公元1550 年),张氏始祖一脉迁居对山,至今已有近500 年的历史,据说原来这里划属莆田地区,至今这个村的村民还说着一口纯正的莆仙方言。</h3> <h3>在这个冬天,偶遇对山村的红柿子,为旅途增添了惊喜,看那乡村白墙黑瓦的古朴屋子,依偎着如挂满小小红灯笼的柿子树,那是怎样的世外桃源可比拟呢。</h3> <h3>北宋诗人张仲殊这样赞美柿子︰"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h3> <h3>有诗曰“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鲜”;“欲问谁家怎不摘,等到风霜甜不溜”。满满的诱惑不禁挑起了游人满满的食欲。</h3> <h3>对山村的冬天是华丽的,她既有冬柿含霜挂枝头,枫叶燃遍山野红,又有青山绿水瀑布流,是一处远离喧嚣,放松心情的好地方。</h3> <h3>借以美图感谢长期关注“福建旅行摄影”微信公众号的朋友们,向您们说声:“谢谢!”。</h3> <h3>悬崖上的九山书院视频。</h3> <h3>“福建旅行摄影”公众号,给你最美的心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