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往事(十三)在草原上养鸡和养猫

和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草原上养鸡和养猫</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康</div><div><br></div><div><br></div><div>一、蒙古包里养母鸡</div><div><br></div><div>我们在草原放羊时养过一只母鸡。</div><div><br></div><div>那时我和郭守仁一起放羊。那年在夏季牧场时,我去公社买粮,粮站孟主任送给我一只母鸡。我把这只母鸡带回蒙古包后,用小木箱给它搭了个窝,还省出我们的口粮——小米喂它。我们养的狗看到我们对母鸡很关照,因此也不伤害它,任它在我们营盘周围行走。这只母鸡很快就适应了新家,最初几天,夜晚就站在牛车的车辕上睡觉,后来就住在新窝里,白天就在我们蒙古包周围的草原上随意走动,自由自在。</div><div><br></div><div>这只鸡刚来到我们家时,喂它小米,吃得很欢。没过两天,不论喂它什么东西,都不吃了,对地上的小米看也不看。虽然不吃喂的东西,但每天早出晚归,头抬得高高的,神气足足的。我们很纳闷,这家伙是怎么回事,不吃东西还这么有精神?后来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它在蒙古包周围忙着吃草籽、虫子,也吃得很饱。</div> <h3>左二为石康,右三为郭守仁。</h3> <h3>又过了几天,不仅不用喂,还开始作贡献,下鸡蛋啦!刚开始,隔一天下一个鸡蛋,后来每天下一个鸡蛋,再后来,有时一天下两个鸡蛋,早一个晚一个,偶尔还会下一个双黄蛋。</h3><div><br></div><div>那阵子,隔几天我们就能吃上一顿羊油炒鸡蛋。我们从北京来到草原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过炒鸡蛋,甚至没有闻过炒鸡蛋的味。终于有一天,在蒙古包里,吃上一盘用我们自己饲养的母鸡下的蛋做的炒鸡蛋,那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div><div><br></div><div>记得第一次在蒙古包吃炒鸡蛋时,郭守仁强烈要求亲自撑勺。当他打碎鸡蛋,把蛋黄和蛋白下到锅里那一刻,炒鸡蛋的香味迅速弥漫了整个蒙古包。待炒好后,他非常小心地盛到碗里,生怕有一小块掉到地上,然后轻轻地放到小炕桌上。我把鼻子凑到碗边,深深地闻了闻,那时候真觉得这碗炒鸡蛋有一股久违了的、浸人心肺的香呀。然后我们相对而坐,看着这碗炒鸡蛋,开怀大笑,接着,一边吃着炒鸡蛋,一边聊着北京的“城南旧事”,在单调的放牧生活中那真是难得的开心时刻。</div><div><br></div><div>那阵子,每天捡鸡蛋是一件争着去做的活儿。当我们把新捡的鸡蛋,放入收藏箱后,总要数一数已经积攒了几颗鸡蛋,计算着离下次吃炒鸡蛋还有几天。那一刻,我们这些大老爷们都变成馋嘴小男孩了。现在想起来,真是一件又可笑,又有意思的事情。</div> <h3>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很少数其他知青吃过我们的炒鸡蛋,一方面由于我们俩人在吃鸡蛋这件事上确实有点抠门,虽然我们会向别人吹嘘我们养鸡下蛋的事,会向别人显摆我们攒的鸡蛋,但没有主动请别人一起吃炒鸡蛋,真有点舍不得呀!另一方面,鸡蛋数量确实有限,不可能经常吃,外人碰上我们吃炒鸡蛋没有那么容易。当然,如果真碰上,我们再抠门也还是会与客人分享的。<br></h3> <h3>左一为石康,右一为郭守仁。</h3> <h3>牧民得知我们的母鸡天天下鸡蛋,非常奇怪,多次问我们,没有公鸡,母鸡也能下蛋?他们很难理解,我们也很难讲清。</h3><div><br></div><div>后来从夏季牧场往秋季牧场搬家时,我们把母鸡用网兜兜起来,放在牛粪筐中用牛车拉着走。没有想到,半路上网兜破了,牛粪筐倒了,母鸡跑了。我们发现后赶快回去找,费了很大辛苦,结果连鸡的影子也没有找到,从此再也吃不上蒙古包里的羊油炒鸡蛋了。</div><div><br></div><div>这真是:草原上养鸡不用喂,天天给我们送美味。</div> <h3>二、我们家的小花猫和小黄狗</h3><div><br></div><div>我和郭守仁、贾小牛一起放羊时,还养过一只猫。这只猫是郭守仁去公社买粮食时带回来的,是谁给他的已经想不起来了。</div><div><br></div><div>这只猫,是一只中等身材,以白颜色为主,但有几块黑斑,非常普通的小花猫。说它小,只是由于它的体型比我们家的狗小,实际上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有时会因为找不到对象而烦恼。</div><div><br></div><div>老话说,猫狗不合。因此小花猫刚来时我们都担心狗会欺负它,每次它到蒙古包外面活动时,总有一人出去照料一下,生怕狗咬它。但过了几天,我们发现,也许狗知道这只小花猫是主人的宠物,也许老话对我们家的狗不适用,总之,每天这只小花猫大摇大摆地在我们家附近走动,狗根本不管它。有几次我还看见,大黑狗卧在地上休息时,小花猫过去蹭它,大黑狗并没有对它表现出反感,只不过高傲地抬着头,理也不理它。总之,虽然我们家的几条大狗身材强壮,是下夜、打猎的好狗,但在我们饲养这只小花猫的那段时间里,它们从来没有欺负过小花猫,始终相安无事。</div> <h3>中间为郭守仁,左二为贾小牛。</h3> <h3>最喜欢和这只小花猫玩耍的是我们家的小黄狗。小黄狗是大奥伦加布送给我们的。奥伦加布喜欢打猎,喂养了多条身条细长,颜色浅黄的猎狗。这种猎狗奔跑速度快,行动敏捷,是我们队那一带比较少见的狗种,喜欢打猎的人都非常喜欢这种狗,因此奥伦加布家猎狗每年生出的狗崽,都会被其他牧民预定后要走,他能送给我们一只,那真是把我们当朋友了。当然,我们这只小黄狗是猎狗与牧羊犬的杂种,身腰没有那么细,但比一般狗还是要苗条得多。<br></h3><div><br></div><div>小花猫来到我们家时,小黄狗也就半岁左右,眼睛大大的、亮亮的,眼神中充满了天真、和善、顽皮,没有一点凶意,但体形比小花猫大许多。小花猫和小黄狗都处在淘气的阶段,自然就成了好伙伴,每天在一起玩耍。它们玩耍的花样比较多,比如相互撕咬、相互追逐等,最有意思的当属相互追逐。</div><div><br></div><div>有时是小花猫追小黄狗,有时是小黄狗追小花猫。当小花猫追小黄狗时,小花猫短距离奔跑的速度还行,但距离稍微长一些它就追不上小黄狗了。一旦落下的距离稍远了一些,小花猫就不追了,停下来,用眼睛看着小黄狗。小黄狗见小花猫不追它了,也就不跑了,相互对视着,小花猫的眼神里好象传递出对小黄狗的小小怨气,似乎在撒娇;而小黄狗的眼神里好象表达着对小花猫的爱怜。过了一会儿,它们又和好如初,开始玩耍了。</div><div><br></div><div>当小黄狗追小花猫时就非常有意思了。虽然小花猫没有小黄狗跑的快,但小花猫比小黄狗灵活的多。一般它们围着我们营盘追逐,当小黄狗就要追到小花猫时,小花猫会在快速奔跑中立刻跳上牛车、水车、甚至蒙古上,小黄狗不敢跳,只能从牛车、水车,或蒙古包旁边跑过去,然后停下来,抬头看着小花猫。小花猫则居高临下,歪着头看着小黄狗,眼神中充满着自豪。小黄狗看着小花猫,好象很惊奇,还可能在央求小花猫赶快下来,继续一起玩耍</div><div><br></div><div>小花猫还有一个绝招。有时,眼看着小黄狗就要追上小花猫了,小花猫在高速奔跑中,突然来了一个将近180度的转变,也就是大调头。小黄狗没有这个本事,一下就被小花猫摆脱了。有几次,小花猫朝着蒙古包奔跑,小黄狗在后面追,当追到接近蒙古包的地方,眼看就要追上小花猫了,小花猫来了个大调头,小黄狗收不住脚,停不下来,重重地撞到蒙古包上,动作和神态都变了形,看上去好可怜。但它爬起来,抖抖毛,无怨无悔,又接着和小花猫玩起来。我们几位知青有时会站在蒙古包旁,静静地欣赏小花猫和小黄狗的玩耍,现在想起来那场面,仍然觉得很惬意。</div><div><br></div><div>自从小花猫来到我们家以后,我们家周围就出现它吃剩下的老鼠头。没过多久,蒙古包周围的老鼠基本被小花猫消灭光了,再想抓老鼠就要走出比较远的距离了。</div><div><br></div><div>也许小花猫担心自己走远了有危险,因此在老鼠基本消灭光后,开始抓小鸟吃。草原上的鸟可能没有遇见过象我们家小花猫这样的敌人,因此不会防范小花猫。但小鸟的警惕性还是很高的。为了抓住小鸟,小花猫常常弯曲着四肢,弓着腰,在地上爬行似地行走,一小步一小步,非常慢地接近正在草地上寻觅食物的小鸟,非常耐心,非常小心,从不盲目出击,总是尽可能靠近小鸟。找准时机,小花猫会非常突然地发起进攻。当然,小鸟反应非常快,一下子就飞起来了。小花猫反应更快,一下子跳起来,同时用前爪一挥,把刚飞起来的小鸟就拍了下来,随既立刻扑上去,一口咬住小鸟,可怜的小鸟瞬间就变成小花猫的美食。小花猫动作的迅速,真是一绝。也许这种扑食方法充分发挥了小花猫喜欢玩耍的天性,因此它乐此不疲,每每得手。每当发现小花猫要抓小鸟时,只要时间允许,我们这些人都会停下手中的事情,欣赏一下小花猫的表演。当然,看这样的表演,有时要等好长时间,也非常需要耐心。</div><div><br></div><div>小花猫不仅能抓小鸟吃,还能抓蛇吃。有一次,我们几位知青正在蒙古包里聊天,突然看见小花猫口中叨咬着一支足有三四十厘米长、大姆指粗、鲜绿色的蛇进来了。只见,小花猫的嘴咬着蛇头后面二三厘米的地方,蛇张着嘴,蛇身在小花猫的身上盘绕了两三圈,但绕的不紧,可能快死了,已经无力缠绕小花猫了。小花猫咬着蛇,大摇大摆地走进蒙古包,径直来到蒙古包里的北部,通常是上宾坐的地方,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蛇咬死,放在毡子上,从蛇头开始,一点一点地品尝起蛇来,是连骨带肉一起吃,蛇头也被吃进去了,干干净净,在毡子上没有留下一滴血、一块肉。最让人叫绝的是,当吃到最后,只剩下蛇胆及周边的一点肉时,只见小花猫用舌头,一点一点地把蛇胆上的肉舔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非常完整的蛇胆,然后,咂吧咂吧嘴,心满意足地走出蒙古包。小花猫走后,我们拿起它吃剩下的蛇胆,仔细观察,发现虽然只有黄豆大小,但一点也没有破裂。小花猫的这个本事,非常了得,让我们大开眼界,赞叹不矣,至今难忘。</div><div><br></div><div>在养猫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发现,草原上的猫和狗最大的不同之一是猫不喜欢搬家,狗喜欢搬家。我们在草原插队时,牧民还过着游牧生活,经常搬家。我们当然也要经常搬家。每次搬家,我们家的狗们都很兴奋,搬家的车队一动,狗们就高高兴兴地跟着车队出发了,在车队周围边走边玩耍,一会儿跑到前面去了,一会儿又跑到后面去了;一会儿在左边的山坡上抓旱濑子玩,一会儿又跑到右面的山坡上抓小老鼠,那兴奋的样子好象对新的居住地充满希望。但小花猫则不同,每次搬家都非常留恋旧居住地。当蒙古包已经拆开,装到牛车上了,小花猫仍然蹲在原来蒙古包内它每天趴着的地方。我们只能把它抓起来,装在一个口袋里,放在牛车里,拉到新营盘,搭好蒙古包后,再把它放出来。它看到新家后,还不满意,还要喵喵地叫上两天,才能适应新营盘的生活。</div> <h3>草原搬家</h3> <h3>我们最后一次带小花猫搬家,已经是草原上的深秋,气温已经很凉了,草已经全变黄。那次搬家,我们把蒙古包装上牛车,准备出发时,发现忘了用口袋装小花猫了。这时只见小花猫卧在原来蒙古包里放炉子的地方,在冷风中,倦缩着身体,喵喵地叫着。当时日常使用的东西已经全部装车,再找那个口袋非常麻烦,于是我就临时找了个网兜,把它装了进去,放在牛粪箱里,然后用一个木板压上,就赶着牛车队上路了。<br></h3><div><br></div><div>我本以为仍然会象往常一样,把小花猫平安带到新营盘。但是,到了新营盘才发现,小花猫咬破网兜跑了。我们估计,可能它又跑回原来的营盘了。当时天色已晚,新旧营盘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并且搭包、安家、放羊、下夜等许多事情都等着我们去做,根本不可能挤出时间,专门出一个人回旧营盘找小花猫。第二天,我跑回旧营盘找小花猫时,已经看不见它的踪影。按小花猫的习性,它不会离开旧营盘,但那天夜里会叫个不停。有可能它的叫声把狼招来了,它再灵活,也不是狼的对手呀。从此,这只可爱的小花猫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div><div><br></div><div>失去小花猫不久,一天夜里,狼群突然袭击我们的羊群。小黄狗虽然不满一周岁,身体还不够强壮,但仍然和大狗一起,勇敢地冲出营地,迎战狼群。混战中,我们好象听见离我们较远的地方传来小黄狗的几声惨叫,从此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了。为了保护羊群,小黄狗献出了生命。</div><div><br></div><div>这真是:花猫黄狗真可爱,只是环境太无奈,幼小生命难适应,不幸被狼当小菜。</div> <h3>当时草原放牧的条件非常艰苦,小母鸡很难在蒙古包里过冬天,小花猫过冬也很困难。不管怎么说,由于我们照顾不周,小母鸡、小花猫、小黄狗都早早地走了,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永远是那么鲜活。每当我们聊起草原牧羊生活时,总会想起这几位小家伙带给我们的欢乐、惊喜,还会想起我们家大狗们对这几个小家伙的宽容、友善。</h3><div><br></div><div>今年是我们插队五十周年,在我们队知青一起回忆插队生活时,曾经与我一起放羊的贾小牛提议写一写这些小伙伴,它们是我们插队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于是有了这段文字记述。</div><div><br></div><div>怀念一起放羊的郭守仁,相信他也不会忘记当年的三个小伙伴。</div> <h3>后排中间为郭守仁(1997年纪念插队30周年聚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