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前门的大街小巷

清茶

<h3>  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位于京城中轴线,北起前门月亮湾,南至天桥路口,与天桥南大街相连。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1965正式定名为前门大街。</h3> <h3>前门箭楼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距今已有450多年的历史。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包括箭楼和城楼,一般人们也把大栅栏叫做前门,所以说前门的概念是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h3> <h3>正阳门箭楼从它建成那天起,一直是老北京的象征。1915年改建后,更成了北京人游览的场所。1928年辟为国货陈列所,30年代增设电影院,1949年艺人魏喜奎等组织大众游艺社在箭楼演出。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此举行盛大的入城式。</h3> <h3>  铛铛车是老北京(北平)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因为它的车头挂了一只铜铃铛,司机只要一踩脚下的踏板,铃铛便会发出“铛铛”的声响,提醒行人闪避车辆。这也算是北京第一代现代化交通工具。</h3> <h3>1966年,前门有轨电车停运。2009年1月1日,改造后的新前门大街按照计划铺设了有轨电车的铁轨,使消失了50年之久的“铛铛车”重新开通。</h3> <h3>20世纪50年代初,前门地区共有私营商业基本户800余家。前门大街东侧从北往南有大北照相馆、庆林春茶叶店、通三益果品海味店、力力餐厅、天成斋饽饽铺、便宜坊烤鸭店、老正兴饭庄、普兰德洗染店、亿兆棉织百货商店、前门五金店等店铺。</h3> <h3>在北京南中轴线上,前门大街距今已有57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街”之称。在北京人心中,“前门”既是一座城楼的俗称,又是一个地区的代表,是北京城的象征。人们往往认为,到了前门才算真正进了北京的都城。</h3> <h3>北京人对前门的情缘,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它体现于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昔日北京人的衣食住行,就几乎件件都和前门有关:全聚德的烤鸭、都一处的烧卖、亨得利的手表、张一元的茶叶……现在这些老字号虽然在京城广开分店,但对生活颇为讲究的“老北京”们来说,则非得到前门的总店来心里才算踏实。</h3> <h3>前门,又是京味文化的发祥地:相声、北京琴书、京韵大鼓……土生土长的北京曲艺中,许多唱词选段里都有前门和前门的风土人情。</h3> <h3>全新亮相的前门大街成为集中展示民族商业精品、老字号和国际著名品牌的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区。</h3> <h3>修缮后的前门大街将依据其以及毗邻的南北向4条街和东南西北向为主的22条胡同将共同构建成“中华老字号传统前门大街商业及旅游商品区”“精品四合院体验区”等5大功能区,并将以传统商业、历史文化的集聚为特色,体现传统与时尚的交汇融合。</h3> <h3>中午十分,我们来到前门大街的北京坊北平花园用餐。北京坊是以劝业场为核心,耗时10年建成的华美建筑集群,地处西城区大栅栏历史文化保护区东北角,四至范围为西起煤市街,东至珠宝市街,北起西河沿街,南至廊房二条,整体呈现为“一主街、三广场,多胡同”的空间格局,占地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h3> <h3>北平花园是久负盛名的著名花园主题餐厅,一个随时都可以来喝杯咖啡,看看书,吃个面包,约个朋友,喝喝小酒的地方,像家一样轻松舒适。</h3> <h3>从此,一个可以用餐的“花店”,一间可以买花的餐厅,在北京坊明媚春光中优雅绽放,为所有追求品质、热爱美食的朋友呈上别具一格的法餐新体验。</h3> <h3>最值得称赞的是餐厅厨房,这个360度的全开放式厨房,让每位食客都能近距离目睹美食的全部诞生过程。行政总厨由在法国百年老店、世界首批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工作经验的Tom Chen(陈正曦)担任。从面包到意大利面,均由Tom带领的厨师团队手工烹制。</h3> <h3>北平花园素以满室鲜花、芬芳扑鼻而引人流连,新店的美学品味也是一脉相承。</h3> <h3>店内所有鲜花均由主人睫毛和高高亲自种植打理,遵循时令节气,时时更换造型,在每个角落都能发现主人用心营造的意境。</h3> <h3>在这个“没有设计风格”的空间。餐厅环境简约通透,除了花艺并无冗余装饰,只有触手可及的舒适,让人倍感温馨。</h3> <h3>离开北京坊慢慢前行,沿途的景观也令人心旷神怡...</h3> <h3><font color="#010101">美女们不畏严寒又白起了pose...</font></h3> <h3>走出前门大街,我们来到了三里河公园。</h3> <h3>此三里河非西城钓鱼台的三里河,它位于东城区在珠市口东大街,这里原来有条河,因距正阳门三里而得名,大家叫它东三里河。</h3><div><br></div> <h3>经查询《北京历史地图集·明北京城》图上标绘,三里河流经打磨厂、长巷头条西、穿芦草园、北桥湾、南桥湾、金鱼池、红桥,流入左安门护城河。<br></h3> <h3>三里河水系形成在1437年明代、到清末湮没。在北京市政府的努力下,经过改建,依据历史上水游的位置,走向还原了水绕胡同,院落的“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三里河水系美景,目前三里河水系将正式开街,迎接游客。</h3> <h3>遛弯。目前游人不是很多,大多是附近的居民,也有慕名而来的游人,还有一些原来住这里拆迁的人回来看看,寻找旧时的记忆。</h3> <h3>很多京剧名家如田际云,梅兰芳,程砚秋等或在这里居住或在这里演出。漫步在三里河古河道边,你可以想象梅兰芳,程砚秋曾经在这里走过的情景。</h3> <h3>2017年我们一起走过山山水水,一起看风起云落,用快乐当笔,用友情做墨,为即将过去的2017年写下了一个充满文化内涵、颇具小资情调的唯美句号,在崭新的2018年,我们还将携起手来,倾注我们的热情,去感悟美好的时代,去感悟美好的人生,因为生活在伟大的祖国里,一切都是这么的美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