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芳华-----致我们自己的芳华</h3><div>阅读 258</div><div>枣红马</div><div> 编辑整理: 付泮忠</div><div> 技术指导: 胡国桥</div><div> 顾 问: 姚庆和 </div><div> 照片提供: 三连战友们</div><div> 音 乐: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div><div><br></div><div><br></div><div> 芳华一一我们有自己的芳华。1985年3月,正当我们青春年少芳华正茂的时候,祖国一声召唤,我们义无返顾地奔向战火纷飞的南疆战场,用我们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血,履行了共和国军人神圣的职责和使命。</div><div> 打开尘封的记忆,撬开思绪的闸门,趟过时光的河流,让我们一起再次走回青春的岁月里……</div><div> 本相册收集了一百张我们连队当年的照片,再现了我们当年的青春年华,在2018年元旦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分享给大家,谨供战友们追忆和怀念自己的芳华!</div> <h3>这是我们三连的荣誉!看到你,我们感到无比自豪!你不仅仅是一面旗帜,你是三连所有弟兄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用我们的一腔热血和宝贵的年轻生命拼来的,你承载着我们三连所有弟兄的尊严和荣耀!你将永远长留在我们的记忆里。</h3> <h3>一张照片,一段历史的见证。这是32年前,解放军报社记者骆飞老师和车夫老师所拍下的照片;这激动的时刻,瞬间成为永恒!它也成为三连弟兄和骆飞老师、车夫老师相互的想念的纽带;虽远去了三十多年,彼此断了联系,但每次看到它,我们都会想起对方。今年的11月19号,我们又终于相聚在雄伟的泰山脚下的泰安城,我们彼此相拥,互相问候,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思念之情啊!骆飞老师来了,带着这张放了好大的照片,可车夫老师没有来,他再也不会回来了;骆飞老师讲:车夫老师几年前就病逝了……睹物思人,车老师已远走,空留思念在心中。</h3> <h3>这张照片上的弟兄们是幸运的!在1985年的11月19号,你们光荣的完成战斗任务,从老山前沿那拉口的战场上撤下阵地;那里是当年同敌军交战最为频繁、生存环境最为恶劣、战斗保障极其艰难的几个阵地之一;从你们的身上还能嗅到炮火硝烟的味道;残酷战斗的折磨和疲惫伤痛的身躯,已无法掩饰你们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胜利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骆飞老师用相机把它拍摄下来,你们是我们三连所有弟兄的代表啊,这激动难忘的时刻,化作了永恒,成为永远!</h3> <h3><font color="#010101">战友们,看到它,你是否嗅到了那悠长而淡淡的香气……</font></h3> <h3>看到你,我们的心中无法言语。就让我们再次回望过去的时光,回忆那一个个难忘的日子、亲吻、抚摸我们曾经的青春岁月!108个日夜,我们始终坚守、奋战在老山前沿那拉口166、166无名、168、147四个高地33个猫耳洞里,双方的炮火将山头炸的雪白,站在高处远远的望去,就是“白雪堆”,因此,那拉口阵地被称作:“屠宰场”“绞肉机”;敌军的炮火日夜不断到处轰炸,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偷袭都被我们粉碎;白天,猫耳洞里高温酷热难耐,汗水不断,血水汗水混在一起,细菌滋生,伤口化脓红肿、人人烂裆,肿疼奇痒,抓挠不得,反复烂裆脱皮;夜晚,蚊虫乱飞,虫盯蚊咬,雪上加霜,生存环境真是苦不堪言;还有,战斗供养保障十分困难,敌军炮火封锁非常严密,艰难时大家靠顽强的毅力坚持,军工队就趁着黑夜,用一双手摸着石头走路,背送战斗给养,护送战友、抢救伤员……我们胜利了,我们回来了,我们是幸运的;可我们的好战友李广柯、刘文平、张建业、张玉贵、王建军、还有战友李恒亮、张向东(一机连配属我连)却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的奉献在这里……</h3> <h3>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时刻注视着敌人,只要敌人敢动,就送他立马上西天。</h3> <h3>雷军医和曹军医。军医在阵地上,就是伤员的救护神,三连的伤员大都是他们首先在阵地上及时进行医护、抢救;他们是我们的好战友、一生的好兄弟!</h3> <h3>雷伟战友,你就是个“雷大胆”!要知道,你的身后边阵地上,有敌军小鬼子的眼睛在窥视呐。小心了,他们的“寡妇”军非常喜欢你这一身小“鲜肉”哦!</h3> <h3>这是雷伟医生在紧张地抢救受炮弹炸伤“气胸”的纪洪新战友,三排长张方正在旁边当助手。</h3> <h3>这就是当年我们连续坚守108天的猫耳洞,阴暗、潮湿,狭小的空间,坐直不起腰,躺伸不开腿。</h3> <h3>这张照片是烟威警备区守备四师直属连队等抽调的参战人员共22人,他们于1985年7月23日从原部队出发。其中有部分战友9月5日晚来到三连哨位。就是照片里的:1李德生、2胡佳平、3杨明政、4季乃寿、5于世能、6孙卫东、7柳仁亭、8武振峰、9李进国。他们从此成为我们三连队列的一员,生活战斗在一起……</h3> <h3>这是付泮忠当年走下阵地到达船头安全地带时,被摄像机拍到的镜头,这截取的只是一个画面;非常真实,我们连好多战友下阵地时,都是穿的这个“蛇皮带”。为什么呢?因为酷热汗水湿衣沾身、雨季雨水不停衣服潮湿,烂脚、烂裆、身上到处还有伤口流血流脓,穿衣服还没有不穿的好、舒服,所以我们是裸体战士;上阵地穿的衣服有的霉烂了、有的被炮火烧焦炸烂了;等到胜利撤出时,就只好拿起蛇皮带子,挖了三个洞套在身上,他说这就是最美的“风采”!</h3> <h3>左侧三人:他们是见习排长胡国桥、王树军、冯国华。</h3> <h3>这是《十五的月亮》和《望星空》两首曲作者铁源来我连采访,与官兵交流、畅谈这首歌的感受和体会。</h3> <h3>这是孙喜发连长和姚庆和指导员在看《解放军报》刊登的我连战斗事迹。</h3> <h3>这是姚指导员和见习排长林广龙战友,快乐在心中流淌,舒心的笑容在脸上绽放。</h3> <h3>马兴,你可跑的真快啊!趁大家一不小心,你就穿越了时空,和三十二年前的自己互相敬个记!牛!!!</h3> <h3><font color="#010101">结束语 值此元旦春节到来之际,我们将此相册奉献给战友们,尽管照片的数量和涵盖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但从不同程度和角度都显现了我们当年的青春风貌和灿烂的年华,这就是我们自己的芳华! 诚然,由于时间久远,加之筹备的时间较短,收集到的照片有限,又因此相册有张数限制,难勉有不足之处,特别是战中阵地上的照片,因战场条件所限少之又少,有些能反映当时现状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照片未能全面收入册中,在文字注解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差错,未能满足战友们的要求,希望战友们见谅,也诚恳地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烈士英名永载千秋史册!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勇士壮志铸就一代芳华! 2</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017年12月31日</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