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踏雪寻梅 </p><p> 在那尘封的岁月中,味蕾记忆的大门依然敞开着,一道菜的味道依然停留在舌尖之上。是邻家大妈的味道吗?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味道吗?是奶奶的味道吗? 我的儿时是一个物质生活极为贫乏的年代,做为世代农民的家庭更要过节俭的日子。 往日的农村,过着秋收冬藏的日子。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勤劳的农民在这个季节最忙碌。收获花生、大豆、玉米、高粱、地瓜等农作物。把丰收后的农作物储存好做为生活必须品。冬日的农村就比较清闲,生活也比较惬意。当时,家家都有地窖。地窖温暖,湿度适宜。是储存地瓜、白菜、萝卜、芥菜等过冬食材的理想场所。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民就很懂得饮食和养生相结合的道理。在那个时代,勤劳的人民就拿简单的食材烹饪出让人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味道。 冬季是养膘的季节,在冬天养好身体为一年的劳作而养精蓄锐。邻家的大妈从地窖里拿出芥菜来,把芥菜的根须砍下来,去掉实在不能使用的须子,把稍微粗大的根和芥菜块茎留下来。大妈是很节俭的人。块茎盐咸菜吃。根洗净后用石碾碾碎了加黄豆粉一起煮,就做成了一道美味营养的渣腐,很好吃的。 在冬日,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做焖芥菜。就是把芥菜的块茎切丝,急火炒芥菜丝,然后放在容器里焖。放凉后,打开容器的盖子,会有一股呛鼻子的味道刺激着你的味蕾,让人留恋菜的味道。这道菜充分的利用了食材的本身的味道,利用焖的方式把食材本身的味道逼出来,发挥到极至。 这些菜我都很喜欢吃。但是都不是我魂牵梦绕的那道菜。那是一道在大年三十才能吃到的菜。记得在大年三十的那一天,奶奶拿出她看家的本领来做好的一道菜。菜名叫鸡瓜子。那是一道以芥菜为主料,鸡杂,果子(花生仁)为辅料的菜。鸡杂香有嚼劲,果子甜脆,芥菜丝清脆,三味合一,让人欲罢不能!菜一端上来,孩子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土红色的泥瓦小盆里盛着满满鸡瓜子。雪白的芥菜丝和花生仁,鲜红的鸡杂星星点点的散落在其中,像雪里隐藏着朵朵红梅,那漏在外面的就是一朵朵盛开的红梅!快手们(我的哥哥姐姐)迅速夹到一块鸡杂放到嘴里,有滋有味的嚼起来,我也不敢示弱专挑鸡杂吃,一会儿,鸡杂吃完了。我们就挑花生仁吃,花生仁甜甜脆脆的,口感好极了。最后花生仁也吃完了,我们小孩子的年夜饭也就吃得差不多了,大人们吃着我们剩的残羹剩饭。爷爷咂着小酒不时地发出声响,爷爷的山羊胡须跟着嘴巴的开合在动。爷爷的胡须上有时会挂着一根芥菜丝,他自己发现后会用手拿下来,然后把芥菜丝重新放到嘴里吃掉了。吃年饭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是一晃已经过去了30多年了,仿佛还是昨天。 这道菜随着奶奶的去世,而离我们远去了。我的父母及四叔伍叔都没有传下来这道菜。我奶奶也没有留下任何的照片,都太遗憾了! 我想找回这道菜来,自己试着做了多次都不成功,做菜上有解决不了的问题。花生仁,如何解决脆而甜的技术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总在寻寻觅觅找这道菜的做法。 在冬天的某一日,我去哥哥家玩。发现哥嫂在吵架,哥哥要嫂子做鸡瓜子这道菜吃,嫂子不会做,哥哥牢骚满腹,嫂子十分生气。原来哥哥和我一样还牵挂着这道菜。 今年与朋友吕姐聊起盐芥菜的事时,我问她会炒鸡瓜子这道凉菜吗?她不会做。但是她妹妹会做这道菜。吕姐的妹妹是跟80多岁的婆婆学的。吕姐打电话联系了她妹妹,我便得到了炒鸡瓜子这道菜的具体做法。 我买好了芥菜、鸡杂、花生仁等食材,开始做鸡瓜子这道菜。首选把干花生仁泡发透了,把芥菜切成细丝,把鸡杂切成小块待用。再把芥菜丝汆汤后捞出投凉。汆汤是去芥菜的苦涩味,投凉使芥菜脆爽。同样的办法把花生仁汆汤投凉,但是要注意花生仁汆汤时间要长些,因为花生仁质地坚硬。投凉后的花生仁去掉红衣待用。把切好的鸡杂炒熟入味。最后一步是锅里放适量的花生油加热出香味,放葱花姜丝炒出香味后,以次放鸡杂,花生仁翻炒,放适量的盐,最后放芥菜丝,放味精,翻炒均匀就出锅了,一道久违的菜就做好了。 端菜上桌。多美啊!芥菜丝和花生仁白似雪,鲜红的鸡杂似朵朵盛开的红梅花,好一盘踏雪寻梅。菜的味道充斥着我的口腔,也完成了我久违的梦想,让我的家人再一次吃到奶奶做的菜的味道。我做的这道菜传承奶奶做菜的精神,这道菜也寄托了我对奶奶的哀思! </p> <h3>我欲寻你千百回,</h3><h3>用尽心思三十载。</h3> <h3>一声叹息觅不回,</h3><h3>机缘巧合获其归。</h3><h3><br></h3> <h3>你在雪原独怒放,</h3><h3>一树红梅暖我心。</h3> <h3>一盘佳肴配美酒,</h3><h3>小酌一杯美滋滋。</h3> <h3>酒醉急书成菜谱,</h3><div>家家户户餐桌香。</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