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们的母亲

大虾

<h3>母亲雷安萍 曾用名 雷爱兰 安萍</h3><h3>陜西省华县郑家堡人</h3><h3>生于1923年3月12日,卒于2018年1月16日</h3><h3>享年95岁.</h3> <h3>母亲是雷家老幺,深受其父母的溺爱,没有给她裹小脚成天爬高上低匪的很,把家门口的一棵枣树,爬磨的光溜光溜的.她的姐姐没有读过书,却送她读书直到高中.郑村有个郑姓校长是华县的老共产党员,母亲受其影响在1937年12月参加了民族解放先峰队,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h3><h3>她在凤翔县竞存中学读书的时候,张寒晖(松花江上的词作者)是其班主任.</h3><h3>1939年7月1日在华县少华女中,由闫汝员介绍加入共产党,没有候补期即在地下党任支部书记.</h3><h3>注:此照片于1939年系16岁时所照</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此照片摄于1940年夏季,背面写有:莲来霞惠雲兰六个字,系照片中6人的名字,最后的兰字指母亲本名的最后一个字</h3> <h3>1941年9月进入陕甘宁边区(俗称去了延安)</h3><h3>抗日战争时期,陜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所在地。习仲勋是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任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其前妻郝明珠在环县妇女工作部工作,还在中央妇联工作过。</h3><h3>1941年~1943年母亲在边区赤水县、新宁县任妇联付主任。</h3><h3> </h3><h3><br /></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1943年~1946年 在清涧县三个完小任教务主任兼 教员</h3><h3>1946年~1948年 在清涧县政府县委任文书、秘书</h3><h3>1948年~1949年9月 在绥德分区妇联任组织部长</h3><h3><br /></h3> <h3>1943年12月13日 老大王小兰在清涧县出生,名字中的兰是取自于母亲的名字 - 爱兰. 后来大姐自行改为王岚<br /></h3><h3>母亲43年至48年均在清涧工作,以该照片小兰的年龄推断此照片应是那时所摄<br /></h3><h3>我和大姐之间还有一个姐姐,比大姐小1岁。当时还处在战争中,随时可能要打仗、转移,为了他们的未来和安全着想,孩子出生后一般都会把小孩送到地方去抚养,暂时离开父母,听爸妈说老二出生后就送给当地老乡了.如果以此推断,这个姐姐也应该是在清涧出生并永远留在了清涧</h3><h3><br /></h3> <h3>这张照片是小兰在延安保育院和一群小朋友们的合影,其中有习仲勋和前妻郝明珠的儿子习富平(后改名为正宁)</h3> <h3>1941年5月13日,中央决定将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合并为中共西北中央局,高岗任书记。</h3><h3>1950年2月,中央重新批准西北局领导班子,彭德怀为第一书记,习仲勋任第二书记,这一组合直到1954年12月西北局撤销都没改变过。1960年11月重设西北局时由刘澜涛任第一书记。中共中央西北局从1941年5月成立到1966年10月停止办公</h3><h3><br /></h3><h3>1949年3月~1950年10月 在西北局组织部任干事</h3><h3><br /></h3><h3>据姐姐回忆,那时西北局的家属都住在一个大院里,彭德怀非常喜欢孩子,见到他们都会和他们玩一会,还把她扛在肩上。</h3><h3>注:照片中是母亲和姐姐<br /></h3> <h3>1950年9月22日我在西北局出生,小俠中的俠字取自于姨妈雷爱俠,姥姥姥爷总是疼爱的叫我"小虾米"。打记事起每每路过西北局旧址,长辈们都会指着那个院墙告诉我:你就是在那里出生的。<br /></h3><h3>我的原名叫王小俠,63年迁入兰州时,段叔叔经办的户口,错误的认为所有的孩子都姓雷,把我的名字写成雷晓霞,后来又及时的改为王姓,但名字就将错就错,大名王晓霞至今。</h3><h3><br /></h3><h3>照片中的那个洋娃娃就是我,亲妈妈为我撑着遮阳伞</h3> <h3>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949年底铁道部成立。为了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加强中国工业化,父母均被调动到西安铁路分局支援铁路建设</h3><h3>1950年10月~1953年3月 在西安铁路分局组织科任付科长、机关党委任总支书记、铁路医院任政委</h3><h3> </h3><h3> </h3> <h3>于1952年荣获西安市首届工业劳动模范。</h3><h3>此为1983年由陕西省总工会审批补发的,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证书。1952年西安市属直辖市,故首届工业劳模按照省级劳模对待。</h3><h3>应享受的待遇包括4项:即发给1万元奖金;在职时可奖励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或薪级工资;退休后每月享受80元荣誉津贴。</h3> <h3>1953年3月~1958年3月 第八、第六铁路工程局政治部任组织部部长、秘书长<br /></h3><h3>注:1953年5~10月期间组建铁路第八工程局,去东北宜春县修铁路,后因铁路工程下马而回西安。</h3><h3>回西安后,八局还有抗美援朝下来的铁道兵和六局合并,成为第六铁路工程局。</h3><h3><br /></h3><h3> </h3> <h3>53年从东北宜春回到西安后,全家搬迁到宝鸡,参加宝成铁路的建设。</h3><h3>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由铁路第二、第六工程局、隧道工程局及第四工程局的第一、第二工程处、第一工程局的部分工程队从多处齐头并进施工。</h3><h3><br /></h3><h3>1953年9月23日小明在宝鸡上马营出生,取老爸王佑铭最后一个字的谐音为小明,大名王阿明,姥爷喜欢叫他明明。后来从西宁迁往兰州报户口时随了老妈姓雷,又后来自行改名为雷鸣</h3> <h3>1956年宝成铁路通车后,父母携家眷四人去成都游玩,据柳州铁路局许叔叔说,当时为这件事情父亲还受到了组织上的批评</h3><h3><br /></h3><h3><br /></h3> <h3>1956年6月6日百鸣在宝鸡上马营出生,那时正值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之时,所以取名百鸣姓雷叫雷百鸣。60年代后随养父刘汉荣姓,改为刘百鸣。</h3> <h3>1957年11月7日 老五在西安五路口医院出生,当年正是共和国开展整风-反右运动,"大嗚大放"是新出现又风靡一时的政治语汇。那时母亲和住在对门张新民的妈妈都有孕在身,她们说好孩子出生后便一个叫大鸣另一个叫大放,后来大放夭折。大鸣随小明的明叫雷达明。大的叫小,小的叫大,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朋友们,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h3> <h3>冬冬哥是姨妈的二儿子,其父亲是</h3><h3><br /></h3><h3>此照片摄于57年大明刚满月吧,爷爷抱着他,那时奶奶还在世,不知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照片里。</h3> <h3>1958年3月~9月 在各行各业支援地方建设的号召下,去"新线"西北国棉五厂党委任付书记。那时住幸福五楼一层,小兰姐上初二放暑假时,曾在织布车间劳动过几天。<br /></h3> <h3>这张照片显然是在国棉五厂时照的,以前也听老妈说过,照片中的小女孩是我,居然还发现了六爸!</h3> <h3>小李嫂那时在宝鸡新勤纺织厂上班时结识了王仁哥</h3> <h3>1958年9月~1963年4月 西宁铁路局教育处任处长</h3><h3><br /></h3><h3>6局一分为二一部分畄在咸阳,一部分去了西宁,六局分解为主要部分成立了建厂局、西安昆明武汉各有工程处</h3><h3><br /></h3><h3>兰宁线建成后58年8月成立西宁铁路局,及建厂局,61年西宁铁路局撤销</h3><h3><br /></h3><h3>西宁铁路局同属铁道部管,61年11月开始为分局属兰州铁路局管辖</h3><h3>铁路局房建段付段长</h3><h3><br /></h3><h3>彭高习右倾机会主义,妈仅是受牵连</h3><h3>修宝成线回来</h3><h3><br /></h3> <h3>东关常仲锡和段冬青,也是亲戚套亲戚,我跟他们家孙子叫爷和奶</h3> <h3>姥爷雷润南,字印雪, 1888年生,生肖属鼠是科举考试制度下的秀才。卒于1973年冬季享年85岁</h3><h3>此照片底端是姥爷亲笔签名:印雪69岁肖像。</h3> <h3>雷家也是大户人家,经常去四川做生意,姥爷因下不了做生意的苦而选择了敎书,土改时因有卅十多亩地而定为上中农。</h3> <h3>姥姥袁艳卒于1960年,出生日期不详</h3><h3>姥姥的父亲是华阴县县令,当时曾有顺口溜:华阴县米儿面,袁大老爷升堂咧!</h3><h3>姥姥的兄长袁幼龙(舅姥爷)曾参加过辛亥革命。</h3><h3><br /></h3> <h3>舅舅雷爱化是雷家老大,1909年生,卒于1977年</h3><h3>曾在西安某中学任音乐老师,口琴吹的很好。共产党员,因性格比较懦弱和受姥爷的影响后来脱党。</h3><h3><br /></h3><h3><br /></h3> <h3>姨妈雷爱俠是雷家老二,生于1914年夏生肖属虎,卒于1996年3月享年83岁。</h3><h3>姨妈的前夫薛</h3><h3>刘汉荣和姨妈同年出生同属虎,1934年参加革命是陜北老红军,卒于2000年享年87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