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杂记

随心

<h3>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每年至少远游一次,这已成为我们家的惯例。不全是为了孩子,对我们也一样:增长见识,体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抛开没完没了的工作和作业,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温暖时光。</h3><h3>喜欢一句话:像生活一样旅行。所以,我们不想蜻蜓点水般在一个个景点赶场,而是愿意慢下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喜欢的地方多呆一会儿,哪怕有些景点没时间去了也没关系,留个念想,还有下次。不过今年暑假的旅行还是有点赶场:不算往返和在巴黎中转停留的几天,13天跑了10个城市,没办法,可怜的公休假不够用,时间紧任务重,去一趟西班牙不容易啊。</h3> <h3><font color="#167efb">我们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丽池公园。</font></h3> <h3>提起西班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足球、斗牛、吉他、海鲜饭、阳光海岸……但更吸引我的是西班牙多姿多彩的、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人文。</h3><h3>百万年前,人类在欧洲留下的最早记录是在西班牙(很好理解,现在公认人类起源于非洲,而直布罗陀海峡最窄处只有12公里)。后来,北非伊比利亚人、凯尔特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迦太基人、罗马人、日耳曼人、摩尔人都先后占领这片半岛,悠久的历史、各种文化的冲突融合造成了独特的西班牙,最重要的是,在这里,每个时期的历史都有迹可循。</h3> <h3><font color="#167efb">这次旅行的路线,本人手绘</font></h3> <h3>这次西班牙之旅顺利成行,首先归功于老婆大人的英明领导,她确定目标,在网上预定机票酒店,租车;我的任务只是制定每个城市的具体路线,司机兼摄影。😄</h3><h3>机票当然是越早订越好,暑假期间七月初和八月末相对又便宜些。很幸运,当时还不知道小徐什么时候放假,机票订在了他期末考试结束的第二天。</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街头,卖工艺品的商店</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公牛,力量和勇猛的象征,西班牙的图腾</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本文出镜为我家小徐)</font></h3> <h3>我们在西班牙的旅行从首都马德里开始。马德里发展较晚,真正建城约在9世纪,16世纪腓力二世定都于此,之后得以迅速发展,成为西班牙第一大城市。</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独立广场,阿尔卡拉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778年建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尔卡拉门位于市中心,是我们在马德里的座标,住的酒店就在附近,去哪儿都很方便。</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每到一地,基本上能不坐车(包括公共交通)就不坐,步行是游览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常常不经意间会发现在各种攻略、指南上没有的东西。(说到这,要表扬一下小徐同学,一路上充分发扬了一不怕热二不怕累的精神,跟着我们在大街小巷绕来绕去😀)所以挑选酒店时,我们首先注意的是位置,距离主要活动区域不要远,好在欧洲像巴黎那样的大城市不多,而且很多城市的主要景点都比较集中。</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马德里最多的是广场,据说大大小小300多个!所以,最佳游览方式就是闲逛。</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西班牙广场。1930年修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毫无疑问,这位是西班牙最有名的人—唐▪吉诃德,每座城市都能见到他。坐像是塞万提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街道的标示牌,很多都是图文并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太阳门广场,1782年修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熊抱树莓雕像,马德里的城徽。传说故事很多,自己查吧😜另外,西班牙的里程原点就在这个广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马约尔广场,15世纪修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红白相间的建筑包围着的长方形广场,最早作为集市,后来曾是斗牛爱好者的聚集地,异端分子的行刑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东方广场,紧邻王宫</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西班牙很多城市可以见到这种骑着平衡车的小旅行团队,不想步行的也是个好选择。</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西贝雷斯(大地女神,一说为丰收女神)广场,1782年建成</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皇马球迷的圣地,皇马夺冠后都在这儿狂欢。</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街头书摊</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一个小广场成为了阿拉伯集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集市上卖调料的摊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阿拉伯人的调味品真多,目测不少于百种。</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参议院,是不是寒酸了点?</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街头的骑警</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小徐上前要求合影,美女骑警十分友善,配合地摆pose。</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古埃及德波神庙</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这可不是西班牙抢来的。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大坝,附近一些古迹需要保护或拆迁,西班牙大力支援,后来埃及把这座拆迁的小神庙送给了西班牙表示感谢,一堆石块运到马德里又恢复原样。据说这里是马德里欣赏日落的最佳地点。</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一条斜坡街道,人们照样安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街头小憩,麻雀飞来吃小徐手上的面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马德里有两个博物馆推荐必看。一是普拉多博物馆,堪称西班牙绘画史大全,收藏有西班牙大师委拉斯开兹、戈雅、格列柯的大量名作,还有提香、拉斐尔、波提切里、鲁本斯等大师作品。重点是周一到周六下午6点至8点免费开放!二是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这里的收藏主要是19世纪以来的西班牙绘画,有毕加索、达利、米罗的大量杰作,在这里见到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近8米宽、3.5米高的巨作,震撼!重点是周末外每天下午6:30至9点免费开放!真是羡慕马德里人啊,每天傍晚去顶级博物馆里散个步,你能想象吗?😍唯一的遗憾是这两家博物馆内不允许对作品拍照,这一点应该向卢浮宫学习。</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下午六点左右,在西班牙见过的最长排队,等着免费时段入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中心<br></font><font color="#167efb">一座新古典主义的建筑,但临主街一面完全现代派。</font></h3> <h3>在马德里呆了3天,其中抽出大半天的时间去塞戈维亚,100公里左右,乘高铁往返(临时在网上购的票),单程只要半小时,省时省力的选择。</h3><h3>我们选了较早的一班车,早晨8点多就到了。此时游客很少,无数燕子、麻雀在天空中飞翔,漫步在古老、宁静的小城中,感觉真好,拍照也没人抢镜头了。</h3><h3>公元前一世纪罗马人就在此处高地上建立了要塞,如今,塞戈维亚古城和它的标志—古罗马引水渠共同名列世界遗产。</h3><h3>它的历史地位更是因为:西班牙乃至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伊莎贝拉一世,当公主时在此与阿拉贡王国的王子费尔南多成婚,又在此加冕成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女王,之后费尔南多也继承了王位,从此这对有为青年先是合并了各自的王国,接着展开了天主教光复并统一西班牙的大业,奠定了如今西班牙的疆域;然后,资助了哥伦布的美洲之旅,使西班牙成为了当时的霸主。伊莎贝拉的称谓一直是女王,而不是王后。</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古罗马引水渠</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最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建于公元50年前后,双层拱结构,最高处29米。全部由花岗岩石块堆积而成,没有用任何粘合物,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800米左右。</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古罗马引水渠</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主教堂</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始建于1525年,耗时近200年才完工,是西班牙最晚落成的哥特式大教堂。气势恢宏,却被称为“大教堂中的贵妇”,一直没搞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一栋老房子的墙和窗</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圣马丁教堂侧面的回廊</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据说这座教堂是西班牙最混搭的教堂,外表古罗马,钟楼罗马+穆德哈尔,内部莫萨拉贝风格,还有个巴洛克的尖塔……我晕!不过我超喜欢这个回廊。</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街头的老吉他手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后,为我们弹了一曲《茉莉花》。</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阿尔卡萨城堡</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位于古城边的山崖上,初建于11世纪,1474年,23岁的伊莎贝拉在此登上王位。19世纪遭火灾后重建。据说这是迪斯尼睡美人城堡的原型,其实它是一座军事堡垒。</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阿尔卡萨城堡里的彩窗,伊莎贝拉绘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从城堡的窗户看城外的原野</font></h3> <h3>离开马德里,正式开启自驾旅途。睡个懒觉起来,吃了早餐退房去提车。之前在“租租车”网上已订好(租租车又跟当地的租车公司合作),去提车时,店员告诉我们原来选的车型没有空余,直接给换了辆奔驰A系柴油版,不用加价。按店员指引在附近停车场找到车,崭新锃亮,点火一看,里程还不到2000km,油已加满,于是开车上路,直奔托莱多。(是否先加油可以在预订时注明;另外提醒一下,根据实际人数决定车型,欧洲那些古城的街道大多很窄)。</h3><h3>暑假去西班牙,不好的方面是太热,白天平均都在30℃以上,在托雷多和塞维利亚还遇到了近40℃的高温。好的方面是,由于夏令时的加持,晚上十点钟左右天才黑,大大增加了活动时间。所以一到晚上,西班牙各城市的街头热闹非凡,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第二天都不用上班。对我们来说,肯定要入乡随俗啊,常常九、十点钟才吃晚饭,开车上路多在中午,因为有空调,避开了最热的时间段。</h3> <h3><font color="#167efb">本次旅途的座驾。途中又加了一次油</font></h3> <h3>托莱多,距马德里70多公里,又一座本身就名列遗产的古城。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先后被古罗马、西哥特、摩尔人占领,在马德里之前为西班牙的首都,人口不过数万,因为是西班牙红衣大主教驻地,所以现在仍是西班牙的宗教中心,号称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教之都”。</h3><h3>托莱多的建筑也是各个时期风格混杂,古风犹存,城墙保存完整,塔霍河环抱着半个古城。</h3> <h3><font color="#167efb">托莱多,比萨格拉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古城主门,阿拉伯风格,内有防御用的瓮城</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托莱多,古城街道</font></h3><h3><font color="#167efb">通过城门,好像穿越到了中世纪。</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托莱多,古城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托莱多,太阳门局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穿过太阳门才真正进入内城。(顺便说一句,旅途中马约尔广场、西班牙广场、阿尔卡萨城堡……都碰到了好几个,西班牙人取名真没创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托莱多的土特产,很想批发点儿带回去😄</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古城里最多的就是卖冷兵器装备的店。</font></h3> <h3>参观完托莱多古城已是下午六点多了,但在西班牙,还很早。直接奔向350公里外的科尔多瓦,途中在一个大型加油站吃了晚餐。</h3><h3>西班牙的国土一半是高原,但中部到南部路况很好,山道不多,高速公路统一限速120公里,很多路段没有全封闭,中间多以夹竹桃等植物作为隔离带,监控探头好象只有在接近城市的路段见过几个,弯道、下坡等路面没有铺设减速带之类毁胎杀器,更没有密密麻麻的收费站(我们整个旅程只碰到过一个,交了4欧元),车也不多,所以开得很爽。(忍不住吐个槽,云南的高速,限速在80到120之间变来变去,开一会儿你就会迷糊限速到底是多少,明显挖坑收罚款,不时还来一段减速带给你醒醒神,怕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踩刹车,收费站更不用说了👿)</h3> <h3>夜里11点多到达科尔多瓦,找到预订的酒店入住。喝了杯水,发现我身体的发动机还没冷却,而小徐同学在车上睡了一觉也是精神抖擞,向窗外一望,古城就在旁边,于是决定夜游古城。事后证明,这个决定英明正确,古城的夜景更美。</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古城犹太区的小巷</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谜宫一样的老城,方向感差的同志们慎入😜</font></h3> <h3>科尔多瓦老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城市也经历了多次改朝换教,大约公元8-10世纪作为某个哈里发王朝的首都是最辉煌的时候,可以说除了耶路撒冷的地位无可动摇外,科尔多瓦是当时阿拉伯世界的两个中心之一(另一个是巴格达),也难怪科尔多瓦处处都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钟楼</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这是清真寺?不用怀疑,这就是超级混搭神作—科尔多瓦大清真寺,全世界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但它还有个名字是科尔多瓦主教堂。8—11世纪穆斯林在西班牙的鼎盛时期,在罗马神庙、西哥特教堂的基础上修建了这座清真寺,天主教光复后又改成了大教堂,后来又恢复清真寺,再后来两大宗教共用直到现在。我相信是出于对艺术(美)的热爱,后来者从没有将前人的作品推倒重来,而是不断地改装扩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大清真寺的一面</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古罗马桥</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横跨瓜达尔基维尔河,北端是大清真寺和古城区,南端有一座城堡(也叫卡拉奥拉塔),现在是一座博物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从古罗马桥上看大清真寺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大清真寺里的走廊</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大清真寺侧面的一扇门</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古城的城墙</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精美的阿拉伯风格窗户</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科尔多瓦,一所民居的门</font></h3> <h3>下一站,塞维利亚,行程约140多公里。</h3><h3>塞维利亚建城于公元前一世纪,现为安达卢西亚大区的首府,西班牙第4大城市,也是唯一一个有内河港口的城市(古称塞维尔,巴罗斯港)。1492年哥伦布从这里出发首次西行,他死后灵柩也供奉于塞维利亚大教堂。</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大教堂</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这座在清真寺基础上改扩建的主教堂是世界第三大教堂、第一大哥特式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希拉尔达塔</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大教堂的钟楼,明显的伊斯兰装饰风格。高近百米,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欧洲最高建筑。塔内没楼梯,而是坡道,便于骑马上去。</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王宫狮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王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始建于12世纪。</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西班牙最大的广场,旁边弧形扩展的建筑融汇了各种风格,大气而精美。为1929年伊比利亚美州博览会而建,但看上去你会觉得是几百年前建的。</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一条长廊贯通整个扇形的主体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一家酒店</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精美的伊斯兰风格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都市阳伞</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古城中的超现代建筑,四层木结构,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城市轨道交通</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黄金塔</font></h3><h3><font color="#167efb">13世纪初修建,阿拉伯风格。原是内河港口边的军事堡垒,因金色瓷砖贴面而命名(现已脱落得差不多了),后来的一种说法是:从美洲归来的船只满载的黄金白银,在此登记上岸,故被称为黄金塔。</font></h3> <h3>西班牙两大国粹,斗牛我并不喜欢,而到了弗拉门戈的发源地塞维利亚(更准确点儿,源于安达卢西亚地区的吉普赛人),怎能不看一场正宗的弗拉门戈呢?</h3><h3>一天下午我们在老城里闲逛,还想着去找某指南上推荐的弗拉门戈表演,忽然看到一家小旅馆有表演的广告,晚上8:00开始,果断地买了票。表演的场地就在小旅馆封闭的天井,舞台不到20平米,一位男歌手、一位吉他手、一男一女两位舞者便是演出阵容。伴着吉他和男子的歌声,通过节奏的急缓轻重,舞者表达出了种种情感,有爱情的幸福,有生活的热情,有孤独和绝望,更有一种对命运的不在乎和挑战,尤其女舞者,仿佛是历经沧桑后,豁达、骄傲甚至带点儿挑逗地对命运之神说:来呀,你能奈我何!</h3><h3>除了男女独舞、双人舞外,男歌手的独唱(称为“深歌”)、吉他的即兴独奏等节目也十分精彩,一个半小时飞快地过去。以前在电视上看过弗拉门戈的表演但没什么感觉,而这次,说真的,看得我热血沸腾,似乎也成了吉普赛人,感受着千年来迁徒流浪所经历的世态炎凉、喜怒哀乐。</h3><h3>如果去西班牙,我强烈推荐一定要看一场弗拉门戈表演,但要提醒一下:弗拉门戈不适合大舞台,一定要在小旅馆小酒店看;表演者一定不能年轻,弗拉门戈的精髓不是单靠技巧能表现的。</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我们看弗拉门戈的地方</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可惜演出开始谢绝拍照,只能以两幅广告代替了。</font></h3> <h3>接下来,塞维利亚到龙达,约120公里。</h3><h3>龙达是一座起源于古罗马时代的小城,却非常有名。一是它建于数百米高的山巅,一座石桥跨越120米深的峡谷连接了两部分城区,白色小屋的脚下就是悬崖,于是有了“天空之城”的美名。二是龙达有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场,现代斗牛的形式在这里确立,并且出过罗梅罗和奥德涅斯这样的传奇斗牛士(在西班牙那就是神一般的存在),可以说是斗牛士的圣地。三是由于海明威的几部小说取材于此,并且为龙达做了个广告文案:西班牙最适合度蜜月(私奔)的地方。😃</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悬崖上的城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新桥</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原先的老桥塌了,18世纪重建,故称新桥。横跨峡谷连接两个城区,下面是塔霍河。</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悬崖上的观景台边,一位女艺人在轻弹低唱</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向海明威致敬</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悬崖下的原野</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自驾一路上大多是这样的景象,应该是刚收割完一季农作物,显得有些荒凉。</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最古老的斗牛场</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斗牛场内</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龙达,市区里的一座教堂</font></h3> <h3>米哈斯,本不在我们的计划内,不过距龙达只有30公里左右,就顺便吃个午餐,休息一下。</h3><h3>这个位于西班牙南部太阳海岸附近的一座小镇,依山而建,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十多公里外就是地中海,镇上的建筑都是白色的墙,红黄的瓦,小清新的文艺风格,很像希腊圣托里尼之类的小岛,悠闲、宁静。(其实南部这样的白色、粉色小镇很多,并不稀罕)</h3> <h3><font color="#167efb">米哈斯,街头餐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米哈斯,整洁清新的街道</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花。</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米哈斯,民居</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本人对这张照片很满意😄)</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米哈斯,市中心广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米哈斯逛了一圈,毛毛细雨下酷暑尽消(我们在西班牙遇到的唯一一场雨)。下一个目的地本来是毕加索的家乡马拉加,不过看着灰云笼罩的海岸,临时决定跳过马拉加直接去更吸引我的格拉纳达。</font></h3> <h3>格拉纳达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更是一座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它是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的最后一个王朝的首都,它的陷落标致着摩尔人在西班牙近800年的统治终结,从此整个欧洲成为基督教的世界。终结者就是伊莎贝拉和费尔南多这对强人,此后他们把一个众多小邦国所在的半岛逐步统一。而哥伦布在这里觐见并说服女王资助他的伟大航程,奠定了此后数百年强大的西班牙帝国。这一切发生在1492年,西方文明史上至关重要的一年。<br></h3><h3>(摩尔人并不是某个民族或种族,而是泛指中世纪欧洲历史上的伊斯兰征服者,主要是来自北非、西非的阿拉伯人黑人等,那片地区更早时候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信仰伊斯兰教。伊比利亚半岛与非洲仅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因此,当摩尔人北上时,西班牙南部首当其冲。)</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格拉纳达,石榴浮雕</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如果你注意一下西班牙的国徽,会发现下方有一个小石榴图案,那是伊莎贝拉女王加上去的,格拉纳达,在西班牙语中就是石榴的意思。</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格拉纳达,阿尔罕布拉宫夜景</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摩尔人建筑艺术的典范。(以后要为它单独写一篇🤔)</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格拉纳达,市区的雕塑</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哥伦布觐见女王,奉上自己的计划书</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格拉纳达,老城区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格拉纳达,古城的一座教堂</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格拉纳达,一条狭窄的小巷</font></h3> <h3>格拉纳达到瓦伦西亚是这次自驾最后一段、也是最长的一段,约500多公里,我们在那儿还了车,改乘高铁去巴塞罗那。</h3><h3>瓦伦西亚在古希腊时期是个小渔村,古罗马时期建城,一直是通往地中海的门户,现在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第二大港口。老城区古迹众多,新城区则有前卫现代的建筑杰作—艺术科学城。另外,据说这里才是西班牙海鲜饭的正宗发源地。</h3> <h3><font color="#167efb">瓦伦西亚,斗牛场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瓦伦西亚,主教堂旁的广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偶遇一场露天音乐会。</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瓦伦西亚,艺术科学城</font></h3><h3><font color="#167efb">西班牙当代建筑大师卡拉特拉瓦设计,2005年完成,建在一条河流改道后留下的干涸河床上,但设计师以水为主要元素,所有建筑像浮在水上。分5个大区,有天文馆、艺术馆、科学馆、剧院、电影院等。</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瓦伦西亚,市中心的广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小徐吃撑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瓦伦西亚,火车北站</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感觉像苏联建筑?我们在这儿乘高铁去巴塞罗那。(继续开车的话,350多公里)</font></h3> <h3>巴塞罗那,西班牙第二大城市(至此,前四大城市算是游遍了),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加泰罗尼亚自治区的首府。由于历史的原因,加泰罗尼亚区总想独立,没事就想搞公投(最近又搞一回!🙄),这里的官方语言排第一的是加泰罗尼亚语而非西班牙语,街上也多是加泰罗尼亚的区旗而非西班牙国旗。巴塞罗那老城也是处处古迹,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各种宗教共处,古罗马、阿拉伯、哥特、巴洛克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共存。新城区则有不少现代的高楼大厦。</h3><h3>我们住的酒店在Las Ramblas大道附近,这条著名的林萌大道有1.8公里长,一头是市中心加泰罗尼亚广场(这也是老城新城的分界线),大道中间是宽阔又热闹的步行街,两边各留一条车道,另一头就到了海边,是港口和海滩,哥伦布像脚下的沙滩上简直人满为患……(我们回国后不到一个月,巴塞罗那发生的货车撞人恐袭事件就在这条大道🙏)</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拉,兰布拉大街上的“真人雕塑”</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哥伦布雕像,立在60米高的纪念塔顶端</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看着这雕像,让我想起老崔的一首歌:你问我要去向何方,我指着大海的方向……嗯,很贴切。(顺便说一句,哥伦布是意大利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港口</font></h3> <h3>虽然巴塞罗那的光芒被高迪占了大半(高迪这里就不说了),但除了高迪,还是有许多可看的,尤其老城的哥特区。</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主教堂内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初建于13-15世纪</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古色古香的哥特区</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就在兰布拉大道东侧。</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老城区</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近200年历史的餐馆</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这位“无头先生”很有意思,不过要是天黑了遇到……</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建筑师公会大楼</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猜猜大楼外墙上的画是谁画的?(答案最后揭晓,保证不是某顽童的涂鸦。😛)</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街头雕塑</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我给它取名“思想牛”😂</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一幢房屋的外墙,看得人眼晕</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旅程结束了,有满满的收获,也留下一些遗憾,如果假期再长些就好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最后再聊一点儿感受和经验,算不上攻略,可能更适合像我们这种旅行方式。</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旅行除了玩玩看看,其实也就吃住行的问题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行”前面都说了,提早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行程,一个地方哪些景点必去,然后提早预订机票酒店车辆甚至景点门票。另外,喜欢步行的,随身三宝:地图(一般酒店都提供旅游图,虽简单也够用了,或者找游客中心也有。有地图以后规划一条合理的路线)、指南针(在欧洲那些老城狭窄的街巷中再好的方向感也没用)、导航app(开始用的google地图,后来发现苹果自带的地图好象更省流量。驾车及市区里的路线都很准确)。</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一路走来,收藏了一堆地图</font></h3> <h3>“住”,除了酒店的位置外,还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否提供早餐,否则早起的话没有餐馆开门的。二,是否提供停车(如果自驾的话),公共停车场一天很贵的。三,是否预订的可以退,以免临时改变行程造成损失。对了,西班牙很多酒店不提供一次性洁具,要自备。至于热水壶之类,我们住过的都有,满足了喝茶的需求。</h3> <h3><font color="#167efb">马德里,一栋民居门上的把手</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想和它握握手吗?</font></h3> <h3>“吃”,其实就看自己了。西班牙最著名的几样:海鲜饭(吃了几次,我觉得一般),TAPAS(我理解就是小吃,各种材料都有,价钱和份量一般比正餐少)。伊比利亚火腿,重点推荐,价格从几十欧到几百欧一公斤都有,一整条火腿放在专门的架子上,切成几乎透光的薄片,生吃,味道鲜美!当然各地还有一些特色的名菜。不过我们还吃了几顿中餐,并没有刻意去找中餐馆,碰到了又恰好饭点就忍不住了。没办法,比中国心更难改变的是中国胃。😆</h3> <h3><font color="#167efb">西班牙海鲜饭</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维利亚,一家小酒馆</font></h3><h3><font color="#167efb">看着西班牙帅哥把火腿片下来,配上一杯鲜啤,酷夏的享受啊。(据说切片师是有职业认证的)</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美味的伊比利亚火腿</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塞戈维亚最有名的是烤乳猪</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西班牙版虎皮尖椒😂</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在巴塞罗那的一家西餐厅点的,端上来一看真像虎皮尖椒,就是不辣!</font></h3> <h3><font color="#167efb">巴塞罗那,五彩缤纷的糖果</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兰布拉大道旁的一个大型农贸集市内。</font></h3> <h3>西班牙的物价真不贵,当然不能折成人民币,要看同等币值的购买力,比如月收入都是3000,在西班牙,可以在四星级酒店住20多天,一家三口100块钱可以吃一顿很不错的西餐,柴油1块钱左右1升,更不用说日常生活用品。在我们这儿……得省着点儿花……</h3><h3>从旅途中可以感受到,西班牙这几年经济发展不错,人民安居乐业……(听着怎么这么耳熟😂)西班牙人很热情,虽然我们一点不懂西班牙语,但也不用担心,就是他们讲英语口音很重。我们也没碰到过各种偷啊抢啊之类(也许人品好?)</h3><h3>但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和保护,不多说了,对比之下,只能痛心疾首😭</h3> <h3>最后,推荐一本书。如果对西班牙的历史文化感兴趣,可以看看林达的《西班牙旅行笔记》,我们是带着这本书踏上旅途的。</h3><h3><br></h3><h3>2018,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呢?</h3><h3><br></h3><h3>(还记得巴塞罗那建筑师公会吗?画作者是毕加索。)</h3>

西班牙

马德里

塞维利亚

科尔多瓦

巴塞罗那

维亚

塞戈

广场

古城

龙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