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者简介:<h3> 吕润霞,女,1975年生,现供职于静宁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甘肃省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语文报》《甘肃日报》《飞天》《朔方》《延河》《伊犁河》《甘肃教育》《社科纵横》等报刊,散文入选《散文选刊》《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出版散文集《心如流水》,入选农家书屋。</h3><h3><br></h3></h3> <h3> ■再谈三类家长<h3> ■ 吕润霞</h3><h3> 曾因工作的关系,有意无意读过不少关于教育的专著和理论文章,这些来自他人的经验和说教,自己究竟吸纳应用了多少,不得而知。但其中有一条关于家庭教育的,时隔多年仍镂刻在心,且认同度越来越高。不记得言论者姓甚名谁,但对其观点记得很清楚。论者说:目前中国的家长,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懂教育,也极其负责任。这一类家长,他们的孩子极易成才;第三类,不懂教育,也不负责任。这一类家长,他们的孩子,也较容易成才;第二类,不懂教育,很负责任。这一类家长,他们的孩子,很难成才。</h3><h3> 许多人不是热衷于网络上发布的各种自我小测验嘛,这里不妨让我们也来做个测试,对号入座,看看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类家长。对三类家长,以下将从个人理解体会的层面一一认识。为免于晦涩和故弄玄虚,主要以事实来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h3></h3> <h3>教育孩子如同农民种庄稼</h3> <h3> 第一类家长,既懂教育,又负责任。无疑,这是一类最值得学习的楷模型家长,因为他们正确引导和教育的孩子大都很优秀。古往今来这样的家长不乏其人,仅举几例。<h3> 一是曹操。曹操父子,单从文学领域,史有“三曹”的口碑。“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从政治角度讲,曹操是个争议人物,但这个人其实了得,他的几个儿子也是了得。曹丕“博闻强识,才艺兼备”,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艺超群,就是早夭的曹冲,我们这代人从小也从课文《曹冲称像》中见识过了。曹阿蛮要培养的是治国平天下的万乘之才:“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在他的概念中,提供给孩子的正反面教材都很明晰:即便是敌手,也很值得儿辈学习。因为孙权属于“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大略,独霸一方,不臣曹魏,是让他又恨又敬的豪杰。而刘景升的儿子刘琮这个“官二代”,当年他挥戈南下还没打到荆州,那小子就缴械投降了,把老子创下的基业拱手相送,“若豚犬耳”,是要儿子们视为反面教材的。为实现教子目标,曹操整合最优的教育资源,选择最好的老师:择师标准是德行堂堂正正,“深明法度,就像邢颙他们那样”。邢颙,先被曹操点名辅佐他相当看好的曹植,曹丕做了太子后,邢颙又被选派当了曹丕的老师。除了邢颙,曹操还派了“秉德纯懿,志行忠方”、“国之重宝”的邴原和他本人很敬重的张范去辅佐曹丕。曹操很客气地对老师们说,我的儿子不成材,怕他难走正路,想请你们去匡正劝勉。“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曹操深谙其道。一次,曹操让曹彰领兵出征,临行前,他告诫曹彰:“居家为父子,受事则为君臣,待人处事须遵王法,尔其戒之!”言下之意就是你即使为将在外,一切也要按规矩来,否则,别怪我不讲父子情分。为了激励孩子发愤学习,他曾颁布《诸儿令》搞竞争:“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儿子们小的时候,我都喜欢,但长大了,我会量才而用,说到做到。对部下,我不偏心,对你们,我也公正,唯才是举,最有才能的人,才配当我的接班人。曹操主要忙的是天下事,但他对后辈的教育匠心和教育机智,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闲人借鉴?</h3></h3> <h3>教育孩子如同果农务苹果</h3> <h3> 二是苏洵。苏洵父子,也在文学领域享有“三苏”之美誉。《三字经》有云:“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苏老先生二十七了才开始发奋读书,即使到老也从来不后悔这件事做得太晚。所以,你们年轻人啊,更应该向老先生学习,勤奋读书。苏洵十九岁时跟当地的望族程家女儿成婚。古人云“成家立业”,可他事业一无所成,反而先成家了。后来考进士考了很多次都没考中,就做了一个独立自由的学者、思想家,读遍了《诗经》《楚辞》《孟子》等名家经典。他不但自己学而不辍,更是充当了儿子们的老师。苏洵悔于自己年少时玩世不恭,荒废了时日,为了让儿子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在苏轼和苏辙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他们,且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实施教育。比如,当两个儿子玩闹嬉戏时,他故意在旁读书,且不时笑出声来,儿子好奇,跑来问他看什么,他反而把书藏起来。如此,孩子的好奇心更重了,等父亲不在家,两人就把他的书拿出来偷看,久之,读书的趣味自然生成。苏洵和儿子们相处更像朋友,他经常把自己游学的所见所闻讲给儿子,以增加他们书本之外的知识学问。也经常教导他们不要“慕远而忽近,贵华而贱实”,而且一贯主张自然成文,不需要刻意矫揉造作,文章“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苏洵对儿子们的影响和教育不局限于文学修养,更在为人处世。苏轼曾感慨:“自少闻先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苏洵也很了解儿子们的性格,更鼓励发扬其个性。苏轼从小热情奔放,活泼开朗。苏辙正好相反,恬淡沉静。因此苏洵给苏轼起名为“轼”,“轼,车前也”,暗示张扬和超前之意,很符合苏轼的个性;字“子瞻”,有远望的意思,希望苏轼做事能够三思而后行。给苏辙起名为“辙”,“辙”本义指车迹,车轮碾过的痕迹,这符合他内敛的性格;字“子由”,当然是希望他能够自由洒脱。单从取名上,可见苏洵是一位怎样的父亲,既满腹经纶,又对孩子的教育细如巨微。苏氏兄弟的感情,如车轮和车辙,彼此相依相辅,患难与共。《宋史·苏辙传》中记载:“辙与兄轼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可见他们的父亲暗示教育的力量。“一门父子三词客”,位列“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仨当之无愧摘了这些名牌。苏轼苏辙兄弟不简单,苏洵这位父亲更是难得啊!</h3> <h3>孩子像含苞待放的花朵</h3> <h3> 再来看一下离我们不远的梁启超。这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学者和教育家,不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把九个子女都培养成为国家栋梁,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个个皆才俊”的家教传奇。梁启超的九个子女,有七位出国留学深造,成就最大的莫过于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位院士儿子。梁思成是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永是中国第一个接受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1948年与梁思成一道获选为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梁思礼是新中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的子女,如长女梁思顺是著名的诗词研究专家、次女梁思庄是图书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社会活动家等等。梁启超的家教理念科学而先进,他非常重视子女们每个成长阶段的教育:从早期幼教,到学校教育,到子女出国留学,再到学成归国、就业择业。虽然他社会事务繁多、学术与写作压身,但总会挤出时间对子女进行教育。他曾在《变法通义》中强调:“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为了从小培养子女的爱国之心,他还创作了著名的《爱国歌》,自己作为一名爱国者,以实际行动和卓然的文采,熏陶着子女成才。为了培养子女们的意志和毅力,他从不溺爱,鼓励他们在逆境中磨练品德,要求守住寒士家风门风。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从美国学成归国后,梁启超建议他们不要前往生活舒适的清华园,而是去条件艰苦的东北大学任教。梁启超很注重子女们的学业,常常提醒:“汝辈学业切宜勿荒”“欲汝成学之心尤切”。他虽然鼓励子女努力学习,但并不在意他们的考试成绩,最为看重的是学习态度和治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梁启超重视亲情的陶冶,常在家书中提醒儿女要孝敬、尊敬长辈,同时在“事亲以孝”上为儿女做出榜样。梁启超强调责任的重要,1923年,他写给长女梁思顺的信中说:“天下事业无所谓大小,只要在自己责任内,尽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梁启超曾自述信仰的是“趣味主义”,人生观“拿趣味做跟柢”。他曾说:“凡人必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捱过几十年,那么生命便成沙漠,要来何用?”在他的影响下,梁家人大多性格开朗,风趣幽默。梁启超在儿女们面前亦庄亦谐,亦师亦友,亦尊亦亲,扮演了亲情上的好父亲、心灵上的好朋友、学识上的好老师、人格上的好榜样等多重角色,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父亲,梁家子女“一门三院士,个个皆才俊”也就不足为奇了。</h3> <h3>孩子是大树的新芽</h3> <h3> 以上举的例子虽然都是些声名显赫掷地有声的历史人物,但当下我们周围一些寻常百姓中的优秀父母,照样也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孩子,只是知名度相对低些而已,故此处不再一一枚举。总之,能够让我们学习的榜样多得是。既懂教育又负责任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来说,真是“幸甚至哉”!在孩子的教育引导中,我姑且把这类家长定性为“具有建设性”的家长。</h3> <h3>甜</h3> <h3> 仰望了令人艳羡的优秀家长,再来看貌似老子“无为而治”的另一类极端的家长类型,即第三类:不懂教育,不负责任。方家结论是,这类家长,他们的孩子也较易成才。似乎不可思议,可这种现象历来存在:一些从来不懂教育也不管不顾不问孩子的家长,他们的孩子,确实不乏优秀的卓越的。奥妙何在?其实很简单:孩子自由成长的结果!举个很普遍的例子,包括70后和70后之前我们这几代人,父母多是文盲,终年也是陷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苦之中,根本无暇顾及,也没有能力顾及子女的教育和管理,他们的一些孩子,照样很优秀。因为不懂教育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恰恰享受了自由成长和不被一些错误的教育和管束方式束缚扭曲的红利,正所谓“无心栽柳柳成荫”——不懂教育也不干涉的家长,充其量让孩子像一张空白的纸页,至少不被乱涂乱抹;孩子发展的去向,完全取决于自身和外界的教育力量。你一定听到过,我们身边那些不懂教育也不管教孩子的家长,孩子一旦成才了,他们会不无骄傲地说:“好物是世下(生来)的!”其实正应了这个道理:自然环境中自由长成了嘉木良材。关于这类家长,听过一个有趣的笑话。当小学老师的朋友跟我讲,她们班有一个小孩各方面的素质都很好,一次家长会上,她随机让这位孩子的父亲发言,让给其他家长介绍一下自己的家教经验。结果这位父亲兴许是带着些酒意,涨红了脸说:我没有啥经验,只三个字,不要管!引得一班的家长哄堂大笑,当时我的朋友老师也很无语。我听了后则不以为然,认为这位家长无非说了一句大实话:既然不懂得怎么管,“不要管”可能才是最明智的做法。孩子遇到这一类家长,也算幸运。不懂教育也不负责任的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中,属于“没有建设性也没有破坏性”的家长,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就是,给孩子帮不了忙,也不帮倒忙。</h3> <h3>树与人</h3> <h3> 剩下的,最叫人头疼的,该是第二类家长了:不懂教育,很负责任。结论是,他们的孩子,很难成才,所谓的“有心栽花花不成”。<h3> 为啥会武断的否定这类家长,用最贴切的的一句话来阐明道理就是:方向错了,会越走越远!比如,你从咱静宁出发,想步行到京城赶考,你只有朝着东北的方向走会离目标地越来越近;要是打一开始方向错了,朝着西南走,走上一半年怕就到西藏了,别说到不了京城,就是当时呆在静宁不要动了,最终也不至于离目的地那么远吧?这样一说道理是不是很明了:家长错误的教育和引导方式,不但帮不了孩子,反倒会将孩子引入歧途,越走越远!假若我们把孩子的成长同样比作一张空白的纸页,第三类家长无所作为,孩子保留了他的空白,但第二类家长,不懂却热衷于干涉,乱涂乱画,硬是把孩子这幅画抹坏了,还怎么改?据说,人的命有两条,一条叫性命,一条叫慧命,这类家长伤害的,是孩子的慧命。为什么好端端一个孩子,越是在一些家长的严刑苛法和横加干涉下越来越不尽人意?试问,这些家长有没有反躬自省和悬崖勒马过?反倒是从不自知,只一味地把责任推卸在孩子身上,或哀其不幸,或怒其不争。其实呢,是家长自己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了。</h3></h3> <h3>孩子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养成的</h3> <h3>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前两类家长相比,这类家长的属性是,“没有建设性,只有破坏性”,通俗的讲就是,貌似帮忙,实则添乱。既然有破坏性,就需要好好的反观和改善自我。而要改造和转变的前提是,先要认识自我。<h3> 不懂教育却很负责任的家长,在孩子管教问题上的不当表现多多,这里只随便提说几种,但愿能够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h3><h3> 一种叫“拔苗助长型”。《伤仲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沦入普通人之列。故事的主人公仲永如果能有良好的氛围,接受了适合自己的教育,很有可能成为栋梁之才。方仲永没能成才的最大责任应该由他的父亲承担, 因为仲永父亲“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逐渐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同样,现代社会中许多父母不也如此?当初在幼儿园工作时,遇到这样的家长实在数不胜数。每到开学,好多家长强烈要求幼儿园开设学前班,以便让他们的孩子会写更多的字,学会更多的计算。有个哭笑不得的例子,有次一位家长非要将她的孩子从大四班调到大一班,问其原因竟然是,她觉得“大一班很大”!要是进了很大的大一班,孩子必定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一些家长,强烈要求幼儿园教学汉语拼音;一些家长,愤愤地指责小班的孩子上了一年竟然不会写一颗字……违背教育规律,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那些拔苗助长和急功近利的家长,孩子最后的发展,往往就是仲永的结果:“泯然众人矣”。</h3></h3> <h3>孩子的兴趣是培养的</h3> <h3> 一种叫“絮叨型”。老对孩子絮絮叨叨的家长究竟有多可怕,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里有个片段,虽然夸张,却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唐僧被牛魔王俘虏,绑在高架上,他便对旁边看管的两个小妖说道个不停。<h3> 唐僧:你有多少兄弟姐妹?你父母尚在吗?你说句话啊,我只是想,在临死之前多交一个朋友而已。 </h3><h3> 唐僧:所以说做妖就象做人一样,要有仁慈的心,有了仁慈的心,就不再是妖,是人妖。 </h3><h3> 唐僧:哎,他明白了,你明白了没有?</h3><h3> 唐僧:人和妖精都是妈生的,不同的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h3><h3> 小妖甲受不了了,口吐白沫,拔刀自尽。老唐继续说道,接着小妖乙烦疯了,崩溃地给自己拴了绳子,忙不迭上了吊。 老唐没有停歇,最后,众小妖晕倒一片。而最受不了唐僧说道的,是孙大圣。只要师傅在他的耳边一嗡嗡,猴头就疼炸裂了,比直接念紧箍咒还恐怖,这猴子就恨不得跳上去踹他师傅两脚……做家长的,要是天天在孩子耳门子上说:啊,你学习咋不行啊?说:啊,你现在要好好学习哩!说:啊,你看人家某某某,那时候学习还不如你呢,看看现在,你给人家提鞋子怕都不行哩!说:啊……没完没了。大文豪马克吐温有次听牧师演讲,最初感觉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没讲完,他决定不捐了。等牧师结束演讲时,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叫“超限效应”。父母无休无止的说教絮叨,孩子听得“头都要炸了”,不耐烦、反感,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和行为,纯属正常反应。家长何苦做这样的“反功”?</h3></h3> <h3>给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文化氛围</h3> <h3> 一种叫“暴力型”。有一个很早就流传的关于孩子考试成绩的黑色幽默,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孩子成绩考差后,不是男子单打,就是女子单打,或者男女混双。“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传统的教育观念支配下,一些家长总是乐于对孩子使用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通过暴力“惩罚”孩子,孩子因此受到身体的伤害倒在其次,而心灵的消极影响才是令人担心的。一个常被父母打骂的小孩,容易从父母的打骂行为那里学到暴力和攻击的手段,这样的孩子往往缺乏同情心,在同伴之间也会采用类似的暴力攻击。试问,棒下又怎能出孝子呢?有位司机朋友,在一次下乡工作中,愁眉苦脸的对我讲他打儿子的故事。这位司机朋友人高马大,身体壮实,虎头虎脑的儿子从小贪玩,学习成绩差,便常常吃他的拳脚,几乎是吃他的拳脚长大的。可到儿子初三那年,一次又因为英语考试不及格的缘故,当司机的爹冲上去准备给他一拳,当儿子的,虎虎生威地架住了他爹的拳头,同时也差点回了他爹一拳……这位司机朋友苦笑着说,自此他再不敢打儿子了,怕儿子反过来打了老子。但也从此对儿子束手无策了,孩子软硬不吃,再也不受任何管束。可见,长期被打骂的孩子,所受的劣性刺激太多而得不到良性的激励,身上的问题便得以强化,加剧了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产生,会“破罐破摔”,背离家庭,甚至触犯法律。</h3> <h3>孩子成长的环境是孩子的第一需要</h3> <h3> 一种叫“盲从型”。小孩子有篇课文叫《咕咚来了》,很形象地说明什么叫盲从:<h3>湖边有一棵树,树上结满了木瓜。一个木瓜熟了,从树上掉进湖里,咕咚一声,溅起了白色的水花。</h3><h3> 兔子听见吓坏了,拔腿就跑,边跑边叫:“快逃哇,咕咚来了!”猴子听见了,也跟着跑,边跑边叫:“大家快逃哇,咕咚来了!”这下子可热闹了。动物们全跟着跑起来,边跑边喊:“快逃命啊,咕咚来了!”</h3><h3>……</h3><h3> 一些家长,看别人家的孩子干啥,他必要让自己的孩子干啥。邻家的孩子既学钢琴又学拉丁还学奥数,自家的孩子为什么要少学两样?一样也不能少!别人家的孩子周末假期都去加餐补习功课了,自家的孩子敢落下?不能落!如此而已。本来,有意识的让孩子培养些兴趣爱好也是件好事,孩子某门功课薄弱了适当补补也不是不可,但若不符合实际地一味跟风,想把孩子既培养成钢琴家又培养成舞蹈家画家数学家……那就大可不必了。因为这些家长很少回头理性的想想,别说国际上,就国内,究竟有多少音乐家美术家和数学家呢?既然不多,何必一定要牺牲孩子的童年牺牲孩子的健康牺牲孩子的所有课余时间,去贪大求全呢?兴趣既要培养,却不是以翻几倍的成本来作为代价。因为我们的孩子,现在要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谈何轻松?从胎教开始,到婴幼教、中小学、大学、硕士、博士……光念书一项,就能把他们念垮!至于就业,买房之类,暂且不提了。</h3></h3> <h3>在绿色下成长</h3> <h3> 说得远了,三类家长的话题,也说了不少,就此打住。现在回到我开头的倡议:三类家长,你属于哪一类?请对号入座!如果是第一类,恭喜你,也恭喜你的孩子!如果是第三类,你可以就这样了,也还有从善或者趋恶的空间——有意的向第一类家长学习,会更好;若不能,千万别走近第二类家长的阵营!至于第二类家长,恕我直言,是需要好好的从观念上,从行为上,对自己有所认识,有所改造!<h3> 因为天下做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爱孩子爱得深切,爱得没有余地,爱得愿为他们付出一切!既然如此,让我们像要求孩子学习那样,先要求自己,学做一名优秀的家长,让孩子幸运的家长,又有何不可呢?</h3><h3><br></h3></h3> <h3>我爱读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