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节日节气与我做的那些美食

亓文

<h3><br /></h3><h3> 节日和节气,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智慧,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实践中独创的文化遗产,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东方人的生活智慧,在每个时节都会给你丰盈而有趣的生活依据。</h3><h3> "看梅腮妆蜡,柳眼缄春,小寒交候"。2017年1月5日既是第一个节气小寒,又是腊八,应景地喝上一碗腊八粥便拉开了2017年的序幕。寻尽家中能做腊八粥的原料,放入家乡的牡丹黑糖,咕噜咕噜地熬成甜甜的一锅,入口香甜软糯,即使小寒霜雪交侵,也觉得生活也甜美而温暖!</h3> <h3> 年糕,花馍是北方人过年时都喜爱吃的。过年吃年糕,寓意着新的一年步步高升、有圆满甜美的生活。把年糕文火双面慢煎,看着它变软、滚烫,撒上些许晶莹的白砂糖,一定要就着热气下肚,外焦里嫩,美味无比。 "年二八,把面发"。过年的时候,传统面食花馍必不可少。从发面、揉面、造型,步步都是关键,第一次把面发成功,第一次自己在家蒸馍,据说面发的好,也就预示着一年的日子蒸蒸日上。蒸好的花馍白白胖胖,冒着热腾腾的蒸汽,满屋子都是暖暖的麦香。</h3> <h3>  进入2017年,好像更爱尝试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第一次将肉卷变幻成一蒸笼的玫瑰,玫瑰肉卷实验成功!</h3> <h3>  第一次烙烫面单饼,烙好的饼薄而劲道,扯起一张放在眼前,温暖的阳光好像透过来似的;在寒冷的冬日品味着小麦生长的味道,配上自制的羊肉汤,可以卡一枚限量版的美食印戳了!</h3> <h3>  周末的时候,看看冰箱里的食材,然后依着这些食材在"下厨房"App中找出喜欢的菜谱,支开摊子,比照着菜谱一步一步学做一款新菜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款菜俗名叫鲜香白菜包,过年的时候可以叫它的那个特别喜庆的名字——八宝财袋!</h3> <h3>  尝试着开了头,便变着法儿把自己想吃的东西都做一下,第一次做三明治,因为脾胃虚寒不能吃凉的东西,我就将面包片放在平底锅中两面烤一下,热热的皮儿焦焦的,夹上生菜和刚出锅的煎蛋,抹上千岛酱,配上牛奶,是不错的早餐呢!</h3> <h3>  第一次做意面,下面的时候注意放少许盐和橄榄油,配上儿子做的意大利面酱,美味不同寻常。开放式三明治颜值更高些,看似简单,工序比想象的要多些。儿子说他的美国同学对他吃面时发出的声音不理解,我问:他们吃面没声音么?儿子说:他们是用叉子吃面,及时咬断。体验一下下……嗯,果然!饮食最能体现一个地域的文化及传统。</h3> <h3>  第一次做奶油蛋糕卷,工具各种不凑手,好在结果还是美美的,味道也棒棒哒!我和儿子风卷残云……</h3> <h3>  第一次烤制满嘴蒜香的凯撒大帝。至今不知道这名字的由来,凯撒大帝!好牛气的名字……他老人家同意了么?</h3> <h3>  第一次自己做煎饼果子。相较于西餐,我还是更钟情于有地方特色的中式早餐,济南的清晨,你经常能听到饭摊前特别有韵味的喊声"老丝儿,煎饼果子来一套!"。为了想吃就吃,我购置了做煎饼果子的专用工具、杂粮面粉,油条是买的现成的,甜酱换成最爱吃的香菇肉酱,将杂粮面粉按比例掺好调成糊状,将鏊子加热抹油,将面糊摊开打上鸡蛋,撒上黑芝麻,翻面刷酱放香菜、葱末,放上油条卷好折起,站在锅边上吃刚做好的煎饼果子真是香啊……心满意足!</h3> <h3>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东风解冻,散而为雨。好雨时节,绿豆芽是春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清火养肝,脆甜清爽。春天也是吃韭菜的季节,"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头刀韭菜尤其鲜嫩。选用新鲜肥美的韭菜,加入鸡蛋、木耳等辅料做馅,开水烫面,做出来的韭菜盒子表皮金黄酥脆,内馅清香细嫩,咬下去一大口,满口韭香,有美食相伴,春天的味道更浓!</h3> <h3>  农历二月初二,也是一个传统节日。一般会吃炒豆和面棋,今年的面棋是自己做的,将原材料里的色拉油换成黄油,口感更好了些。让儿子应景去理了发,希望他抬"龙头",学业有成更进一步!</h3> <h3>  3月5日,惊蛰。阳光正暖,春色已浓,微风吹拂,柳色青青犹浅;蛰虫游走,花事依次绚烂。民间竟然还有惊蛰吃鸡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惊蛰时节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h3> <h3>  3月20日,春分。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食用有着旺盛生发力的绿色蔬菜,顺应天时最养人。中医讲究春夏补阳,而四季常青的韭菜又叫"起阳草",以春天吃为最好。韭菜性温,能补肾补阳,被称为"春天第一菜"。"用菠菜(养生通便)、韭菜(补肾健胃)、芥菜(补钙健脾)、芹菜(降压下火)、生菜等几种蔬菜做成的青菜粥,特别春季食用。</h3> <h3>   荠菜是春天里野菜中的美味,口感格外鲜嫩,有一股独特的清新香气,苏轼盛赞其味,"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陆游更是作诗多首"残雪初消荠满园,糁羹珍美胜羔豚""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勿忘归"。某天睡完午觉看闺蜜发朋友圈晒荠菜饺子,隔着手机屏我都能闻到荠菜的香味了……原本晚饭只想吃些水果的我,如何也忍不到第二天了,于是让儿子去菜市场买荠菜、肉馅、馄饨皮,摘洗、拌馅,三下五除二,以最快的速度包出馄饨,来不及吊蛋皮,一碗馄饨瞬间下肚,总算满足了那一颗急切的心。这是我第一次在二月份吃荠菜,口感格外鲜嫩,有一股独特的清新香气。感叹年轻时没有认真的生活,所幸还有余生可以认真地老去,珍视所有的爱亦不辜负每一道美食……早春的荠菜真是别有一番风情呢!</h3> <h3>  青团是清明时节江南的时令点心,以往的清明,基本上都是思念和眼泪与我相伴的。今年,我亲手制作了青团,用菠菜汁和糯米粉和在一起,包上豆沙馅儿,香香糯糯甜甜的,快乐美好的味道就是这样吧……清明时节做青团,除了品尝春的味道,也将一份哀思送给天堂的母亲……快乐美好幸福的我一定是她希望看到的!</h3> <h3>  端午粽子变身记:粽子寿司、蛋煎粽子。那些寻常日子寻常模样,一个小心思就会变得不一样。</h3><h3><br /></h3> <h3>  五一劳动节,回老家陪伴老父亲,嫂子带回一些半开的槐花,打开袋子,淡淡的素雅的清香便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小区的薄荷也长得茂盛,叶子肥肥大大的,日子越来越好,槐花、薄荷已然成为餐桌上的佳肴,将槐花加上鸡蛋、面粉,拌上调料,煎成饼。采摘的薄荷叶用盐水泡一下,清洗干净,控去水分,用盐揉一下,打一个鸡蛋,放面粉和淀粉,搅匀入油锅中,炸至薄荷脆脆的就可以出锅了。</h3><h3> 父亲赞不绝口,从味道到薄厚形状、松软酥脆的口感,我吃起来却无异于寻常。心里有些愧疚,陪伴在父亲身边的时候太少了,给父亲做的饭就更少了……父亲嘴里的美味,更多的是对小女儿的疼爱和想念吧!</h3><h3><br /></h3><h3><br /></h3><h3><br /></h3> <h3>  可以给朋友推荐另一个美食App,叫美食台。基本上你想做的美食都有视频操作过程,但做美食并不是熟悉菜谱就行,每款美食都考验着你的用心,火候、用料的微妙之处,都会在你做的美食中呈现,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蒸熟裹满淀粉的玉米粒必须用筛子筛过,下油锅煎制的时候才能粒粒分明,咸蛋黄的炒制要小火将蛋黄化开,开中火让咸蛋黄冒泡,略微凉一些再放入炸好的玉米粒。金沙玉米粒,会沙沙作响的美食,色香味俱全,更要加个"声"字,更是美了……</h3> <h3>  潍坊游玩回来,制作了潍坊特色菜~卷尖。可以自行查制作方法了……诀窍是蛋液里加少许淀粉,制作起来更加有型,口感也会更好一些……</h3> <h3> 有一日天气炎热的很,估计出门买菜我或者买的菜一定有一样会被炎炎烈日烤化了……冰箱里只有一个洋葱和一个土豆了,这又如何难得到心灵手巧的我呢!老办法,烙菜饼,这是我最常用的一招了。土豆洋葱饼,不要把土豆擦丝,土豆切宽条或方丁真的是经验之谈,稍加白胡椒粉,口感好了很多,不信,自己试一下!</h3> <h3>  香煎金蝉。这道菜是我回故乡必吃的一道美食,2017年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能回家乡饱食这道美味,索性到菜市场买了足量的知了猴,连吃了三天,余下的冻在冰箱里,至今仍有余货,我对这道菜的喜爱可见一斑了,是的,我把它叫做&quot;唐僧肉&quot;。</h3> <h3>  小暑时节,熬一碗绿豆莲子汤,让日子发出声响。</h3><h3> 《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将绿豆、干莲子浸泡些时候,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放入冰糖,继续用中火煮。待绿豆炸开皮开出花来,尝一颗莲子口感软糯之时,绿豆莲子汤就做好了。年岁已长,不敢喝太冰的东西,不刻意放入冰箱,可将煮锅放入自来水中镇凉。</h3><h3> 窗外太阳明晃晃地照着,远处的马路和楼宇被阳光照得闪亮;知了拼命地叫着,地下十年的黑暗在叫声里释放着……撇一眼那些聒噪,盛出一碗冰糖绿豆莲子汤,汤下面悬浮着从绿豆花里散落的豆沙,一口汤喝下去,清冽甘甜,绿豆莲子已被煮的软糯,煞是好吃,那是份夏日独有的味道……</h3><h3> 喝下它,心渐渐静下来,认真地擦拭厨房的每块瓷砖、每个角落,将冰箱里的东西整理得清清爽爽,一目了然,小暑时节的燥热就这样消除了。如果你想美好,日子便会美好而生动,不信么?送你几句瓦尔泽的诗吧!</h3><h3> 在夏天,我们吃绿豆,</h3><h3> 桃,樱桃和甜瓜。</h3><h3> 在各种意义上都漫长且愉快</h3><h3> 日子发生声响。</h3> <h3>  随心酸奶水果捞。随心就是你想放什么水果就放什么水果,将水果或切丁或用挖球器挖成球状,粉的桃子、黄的苹果和芒果、晶莹透亮的荔枝、娇艳的红色西瓜,浇上从冰箱中取出的酸奶,高颜值,口感立体,香甜醇厚顺滑,真是夏季必备之佳品!窗外暑气连连,蝉鸣聒噪,心内恬淡静雅,暑气顿消,这一口凉夏,真是妙不可言……</h3><h3> 随心也不是完全的随心,有些水果被酸奶浸泡后口感极差,就像有些人,如何都不能在一个频道上,不能相遇相融……</h3> <h3>  济南麻汁凉面,"酸酸的辣辣的麻汁大大的!"济南人夏季饮食的特别存在。凉面,古称为"冷淘",大诗人杜甫曾写有《槐叶冷淘》一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敷……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凉面。各地凉面做法不一,风味自然不同。</h3> <h3>  番茄炒年糕与菠菜肉丝炒年糕,一甜一咸,如同生活有苦有乐,番茄炒年糕更喜庆一些,菠菜肉丝炒年糕更契合日常的口味。做这些美食的同时经常会领悟一些生活的哲理,难怪有人说,修行要和生活并行,才能真正地成长……</h3> <h3> 丝瓜蒸瑶柱。小短粗的丝瓜品种更适合做这道菜,清淡无油烟,操作简单,很符合现在的健康理念。有意思的是,广东人把丝瓜叫做"胜瓜",聪明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h3> <h3>  黄瓜水饺、西红柿水饺一直是我想尝试做的,那么多的水份如何包起来呢……黄瓜虾仁水饺,经高人指点,味道果然不一般!用沥水菜篮盛馅、用蚝油锁水是其中的秘诀,试试看吧!</h3> <h3>  到大暑节气了,"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得悉南方有大暑吃荔枝的习俗,说起荔枝,自小对荔枝的憧憬便是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了吧!还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向往,忘记是谁描写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找不到更形象贴切的句子了。刚好家里有新买的荔枝,索性按图索骥做两款荔枝饮:清爽西瓜荔枝饮与荔枝玫瑰冻。有些细碎的美好无非是多一份用心,在杯口粘一圈绵白糖,放两片清爽精神的薄荷叶,漂浮的玫瑰花与晶莹剔透的荔枝各自生动,做的过程中满心愉悦满心期待,每每做好拍照,心下便觉得留存下来一份美好食光,日子便多了一份美好的记忆。"好吃好喝才是真谛",但我在味道之外,色亦是必须的标准,一人一心思,想多了就少了很多快乐……以简单纯净之心,时时存美好与希望,用心对待周围的人与物品,做好自己,与之相爱,体味平凡日子里微小而安稳的幸福,如此,就是我最幸的人生……</h3> <h3>  自制的第一根绿豆沙雪糕,给炎热的夏季添了一丝清凉。</h3> <h3>  姐姐做的豆角焖面是我记忆中飘散不去的美味!在我的记忆里,漂亮聪明能干的姐姐总是能变腐朽为神奇,普通的食材经她之手一定能变成美味!面是我用面条机自己轧出的,新鲜而劲道,我算出徒了吧?</h3> <h3><br /></h3><h3> 立秋食俗多,吃饺子、吃包子、吃肉、吃西瓜、吃桃、吃荔枝……"咬秋"的习俗不可或缺。秘制南瓜大包,加人了山西面食的做法,调料中放入了辣酱,我放的是川婆婆干煸辣肉丝微辣版,即使不吃辣的也能放开吃,满嘴的辣酱的香气又能稍微感受到辣酱对味蕾的刺激,配上酸甜可口的水果捞,真是妙不可言,改良成功!</h3> <h3> 糖三角是儿子最爱吃的面食,也是我记忆中有深刻印记的美味,将红糖掺些面粉包成三角形,蒸好的糖三角溢着红糖的香甜气息,一时下不了口,捧在手里,一点点咬过去,慢慢接近甜蜜的中心,有时候心急,免不了被流淌出来的红糖汁烫一下,仍拒绝不了热气腾腾时才能感受到的美味。</h3><h3> 麻酱花卷学习了堂妈小厨的做法,换一种拧法,瞬间颜值高了许多……酥茄子可干吃,亦可做成酥茄子汤,是故乡的特色菜品。</h3> <h3>  七夕乞巧祈福……据百度搜索: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生活是要用心,是要带上灵魂的……让生活有仪式感,对生活添一份尊重和郑重,与矫情无关,更不是想得瑟给谁看,每个平凡的日子都是自己的人生……</h3> <h3>  烘焙是个甜蜜的坑~~但这些小可爱与小美好让你甘心付出,自愿踩坑。</h3> <h3>  去闺蜜的田园里聚会,时值中秋,亲手烤制的桃山皮月饼和冰皮月饼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礼物了!我们在花一样的年龄相识,就吃着这些花一样的月饼回望一下我们青春的花样年华吧!</h3> <h3> 在闺蜜家田园里亲手采摘的南瓜,有机绿色健康无公害,低糖又富含纤维,早晨切开一块,放上泡好的银耳莲子,加上蜂蜜上锅蒸熟,即是很美味的早餐呢。</h3> <h3>  每次去咖啡店,必配的甜点都会有蜂蜜华夫饼,索性购置了华夫饼模,想吃的时候调好饼液,倒入模具,几分钟便烤制好,带着温度和爱的美食风味更佳。</h3> <h3>  ,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萝卜肉盒、白菜包,避寒藏暖,将最常见的萝卜白菜用心做成一道藏着温暖和美味的佳肴……</h3> <h3>   冬日,最爱……</h3><h3> 北方冬日,百姓人家餐桌上最常见的莫过于白菜豆腐炖粉条了,家常便是经典。</h3><h3> 记得小时候,物质匮乏,每到冬天,窗台上或者墙根下总是堆满了又大又肥的白菜,那时肉是要按票供应的,家里的大人更喜欢买肥肉多的肉,锅烧热了,一堆肥肉放下去,吱吱啦啦的响着,一会儿便炼出一汪猪油来,凉透了白而细腻。一次炼出的猪油要吃很多天。一般是用少许的猪油烹锅,白菜炖豆腐里是极难见到大块的肉的。也许那时总是上顿白菜下炖萝卜的,记忆中怎么也搜不出白菜特别好吃的样子来。</h3><h3> 日子一天天的好起来,餐桌上的菜越来越多样。就有了特别特别想吃白菜豆腐炖粉条的时候,每次一吃下去它,胃就像看到久违的老朋友一样,它们紧紧拥抱,相聊甚欢……那个舒服熨帖啊……</h3><h3> 余生,愿有一人如它在冬日温暖你的胃一样,温暖你的心……</h3> <h3>  &nbsp;记忆被时光割成碎片,爱与想念又将那些碎片如散落的珍珠一样串起……更美、更闪亮!今晚,充满了感动和喜悦,这些美食记录着2017年那些有爱有味道有温度的生活,感谢2017年生活中的美好时光,也感谢生活给我的所有磨砺,一粥一饭,都是生活的法器。生活的幸福感,是将自己融入到真实的生活中,懂得给自己一点一滴的妥帖,给琐碎重复的日常带来一些新奇的趣味,无数的小确幸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的人生。</h3><h3> 再见,2017!你好,2018!愿每一位亲人朋友以更优雅的姿态标注时光,愿你想要的明天都如约而至!祝每一位亲人朋友新年快乐,诸事顺遂,平安健康,永远幸福!</h3><h3><br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