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上的我---献给41岁的自己

zsj

<h3>1995年09月大学军训中的我,那时还看不清医路是什么样的道路。小学、初中、高中12年的校园生活没有现在孩子那么辛苦,也没有什么人生的目标,边玩边学误入了医学院。18岁我无忧无虑,但还是有些不心甘情愿步入当年“并轨院校”,还要读五年大学,因为高中时没有努力学习考入一所父亲期望的大学。</h3> <h3>可能是从小学到高中没太刻苦努力学习,也可能是因为上的大学不理想,也可能是自己懂事了,还可能是走上了学医路,才开始比从前认真学习了,每天穿梭在学校的大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实验室、电影院等地。比起从前贪玩的自己还是认真对待大学校园的一切了!但比起那些更刻苦学习专研的同学还是差一些。期末评比时我不是班干部也不是那种考察课会去找老师要求高分的人,因此只能凭借自己获得二等或三等奖学金。连续四年均有收获,不仅仅是那150元,300元的奖学金,是在证明自己还不弱。可当时的奖学金也足够一个月的生活费,也算自己能赚钱养自己一个月了。虽然父母每学期总是多给我生活费,还有剩余。但对于一个没有为生计去劳作的我也有着特殊的意义。</h3> <h3>我更爱运动,无论运动会还是班级学年活动都非常积极参与,还被同寝室姐妹拉入期篮球队,虽没经过专业训练,也没投中篮筐,但能成为其中一员,奔跑一下也是荣耀的。贪玩的我大学之前没读过课外书,一是因为贪玩,二是因为家中也没有什么名著啥的,上学的书能读一读就己经算学习了。大学上图书馆借阅名著读,去图书馆占座的趣事也是一种难忘的经历。</h3> <h3>大一、大二的生活很快过去,经历了基础医学的学习似乎仅仅是为了考试通过不要抓补考,什么高数、革命史、外语、无机化学、计算机、细胞生物学、医用物理、人体解剖、有机化学、组织胚胎学、马克思主义原理、生物化学、体育等等。只记得最重要的是通过了俄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每学期考完试直奔家乡。同宿舍姐妹同进同出和睦互爱。</h3> <h3>大学寝室设计大赛,个人床头设计大赛留下的相片,那个时候有些胖,吃穿无忧的大学生活,三点一线的生活。</h3> <h3>当时还参加了党校学习成为了预备党员。</h3> <h3>九八年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抗洪在江梯上装沙袋背沙袋,感觉自己力气真的不够,还获得了“优秀团员”,但当年真不是为这证书才去的,当年可是热血青年呦!一切都是那么积极向上,有热情!</h3> <h3>医学从基础到临床不记得一共学过多少科目,生理、生化、病理、解剖、遗传、寄生虫、微生物、诊断学、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耳鼻喉、精神病学、流行病学、皮肤、法学、眼科、神经病、传染病、中医、心理、药理、康复等等,有考试课有考察课。但最喜欢老师考试给个范围,否则厚厚的医学书能看会学透不太容易,考试很难及格。</h3> <h3>大四临床课间实习练习缝合,打结。终于告别枯燥的理论学习。</h3> <h3>大五进入临床实习为了跟老师上台剖宫产早上四五点起床去佳医附院妇产科。为做个腹穿得自己去换消毒包。临床实习阶段能多看看能动手那是多么快乐和有动力的刺激呀,每天早早到科室打扫卫生和老师一起值夜班。不怕苦不怕累只想多学习点。</h3> <h3>毕业季每个人都照相彼此互赠相片。</h3> <h3>毕业获“优秀毕业生”,全期208名同学,我综合排名第三名,本可以留校工作,父母不同意就放弃了。当年考研没有太多复习资料,没有辅导班,就差几分没够段,这也许都是命运的安排。</h3><h3><br></h3> <h3>正是这些证书就业遇贵人才顺利就职妇产科。</h3> <h3>大学五年留下的不仅仅是这些证书,那种经历、那种付出后的收获记载大学中的点点滴滴。</h3> <h3>毕业推荐表,简历,评语及成绩。</h3> <h3>第三名,小学升初中班级考第三,初二学年考过两次班级第一名,初中升高中班级第三,高中考大学班级第三,大学毕业还第三。3是我的幸运数字。</h3> <h3>2000年毕业后顺利的进入妇产医院工作就职妇产科,见习医生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向上级医师、护士、助产师及各科老师学习,不仅仅是医学的理论和实践,还有一切正的思维与理念。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核,当时一边忙结婚一边忙考试,全凭大学的基础才能通过考试。</h3> <h3><font color="#010101">繁忙的临床工作,临床工作中勤勤恳恳,认认真真,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勤学勤思考勤总结,总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写病历按规范和教材写,做手术每完成一例都把当成艺术品,越来越精。但还是有些遗憾当年没能直接读研,所以还是一边工作一边读个同等学历硕士研究生。经常是夜班忙碌一夜,上下夜班也在写病历做手术。这种十几年如一日辛苦经历是我的宝贵财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了本领,有了收获。</font></h3> <h3>实习,工作期间把遇到的病和药品说明书都用笔记记录下来。加强记忆和自己的知识量。</h3> <h3>陈旧的笔记被翻出</h3> <h3>笔记记裁的是从医路上如何学习的自己</h3> <h3>拿到硕士证本想读博士,可又想还是脚踏实地些,晋了副主任医师,十余年的临床工作从没推委过患者,只要我在能力范围内的我都帮患者解决,收获了经验,成为了一名自认为还算称职的医生,正遇当年医院通过考试选拔进修人员,有幸去广州学习产科重症,在那里遇见产科各种合并症,并发症,也正是那时接触了产前诊断,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有了视野。在广医陈敦金老师那里2012年一切诊疗都是按规范指南进行,因为陈老师是制定产科相关疾病指南的成员之一。与国际接轨,真的感觉自己是“井底之蛙”,虽然妇产科教材第四、五、六、七版伴我工作十几载,真的感觉自己很肤浅,只是个会做剖宫产的工匠。</h3><h3><br></h3> <h3>北京学习,规范,北京大学的老师们为人正直,做事工作认真。老百姓都进京就医还是很有道理的。在那里,看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老们们做人、做事、做学问及工作的态度、勤奋和谦虚。</h3> <h3>2013年在领导的信任下我选择搞产前诊断,从事13年比较熟悉的妇产工作,虽然不断学习中进取,但又要多学一个遗传学科,又要重新不断学习。</h3> <h3>关于产前诊断的一切学习班和会议均参加,工作日忙出诊,休息日不断学习奔波在各个会场。朋友们总问我:你怎么总学习呀?我不学也不行呀!我现在从事的产前诊断工作不断更新,技术不断进步,我要把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于工作,帮助更多需要进行产前诊断的患者,学习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院士们都不断学习,何况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医生!</h3> <h3>感谢科主任的信任!</h3> <h3>2014年学习加油!湖南半个月培训,倾听国内顶级遗传学教授夏家辉亲自授课。</h3> <h3>2015年沈阳培训一周!学习加油!贺林院士主办的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培训班封闭培训一周,网络培训数月考试通过才获得此证书。证书获得不易,可大量的遗传学知识更是财富。</h3> <h3>我省产前诊断人也在不断努力</h3> <h3>感谢领导的认可和信任,前行的动力。</h3> <h3>感谢同行的认可,无论自己是普普通通的医生还是委员,都会与同行们共同探讨,互相学习。同事,同行无论问妇产科及产前诊断的相关问题,我都会毫无保留告之,经常在朋友圈发医学知识尤其是产前诊断方面的知识,希望更多的同事及同行的共同学习,帮助更多的患者。</h3> <h3>感谢领导的信任和支持</h3> <h3>国家重视预防残疾,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减少出生缺陷,虽力量微簿,但对每个家庭意义重大。</h3> <h3>证书</h3> <h3>多年的奋战,学习,奔波,勤奋,认真,努力获取这些证书,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所有学到的知识和付出的辛苦都使我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在尽职尽责的同时更能感受到那种付出背后的快乐---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获得患者及同行们认可的那种使命感及自毫感!</h3> <h3>不记得上学时是否认真记过笔记,可实习后每遇一个病都认真整理笔记,为的是更加透倾了解每一个病,从疾病病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到治疗原理,包括药物说明书都要留下好好读读贴在笔记上。</h3> <h3>其实大学课本上学过这些,可似“纸上谈兵”,可实习和工作中遇到还要真下功夫再“温故知新”甚至重新学习。</h3> <h3>其实,医学的疾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比如妇产科,如果仅仅是生孩子,还可以,可如果合并重肝,脂肪肝,心脏病及高血压等内科疾病时可致死,也可救人一命。产后出血也一样,可涉及外科补液,各器官失血后损伤再灌注及代偿等病理生理问题。一切一切都与生死相关,不容一点乎视。</h3> <h3>展示一下笔记,虽字这很难看,但内容还是终身受益。</h3> <h3>十几年妇产科,其间两次被派到120急救中心,自认为上学时心电图学的很好,可每次出诊还是提心吊胆,因为自己是妇产科医生,不是专业的急诊医生。自己担责是小,而因自己不专业耽误患者是大。</h3> <h3>无论上学学过什么,工作期间多努力学习,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患者是千变万化的,不是所有疾病都按教科书写的一样发生,个体化的方案来源是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h3> <h3>广州学习期间领略广州文化。喜欢广州的文化、开放、包容及文明。</h3> <h3>工作繁忙,可还是抽时间陪女儿旅行度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云南西双版纳,喜欢那里的原生态,气候,环境及纯朴的人。</h3> <h3>伊春</h3> <h3>桂林</h3> <h3>香港</h3> <h3>厦门鼓浪屿。</h3> <h3>辽宁</h3> <h3>四川九寨沟黄龙</h3> <h3>威海</h3> <h3>帽儿山</h3> <h3>留不住的时光,留住瞬间!</h3> <h3>多次坐客电视台只是宣传我们所做工作意义,普及知识,预防出生缺陷,减少缺陷儿家庭的痛苦!</h3> <h3>学术会上讲座,感谢领导们的信任和支持。</h3> <h3><font color="#010101">工作从不偷懒,不会就学,不损害患者利益,不损害科室及医院利益,从不为私利损害他人利益,正直、善良、责任是我从医路上的左右铭。能帮助更多需要的帮助的人是我最大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是我的荣耀。善良、正直、责任是父母遗传基因的作用和父母榜样的力量;还有是我们的恩师及一切敬仰的人的影响力在发辉牵引力。</font></h3> <h3>自从专职搞产前诊断不断学习,开会,培训,有关产前诊断及遗传病的书看到就想拥有,工作不忙时翻阅一下,遇到不常见的疾病要翻阅一下,染色体病上万种,单基因病七八千种,还有多基因病及线粒体病,可遇到患者时要知道在哪里找到。记得数位搞遗传咨询的老师说过:“医生不能翻书看病,唯有遗传学医生可以翻书看病,普通医生一天可以看70-200名患者,遗传咨询医生最多一天只可以看20名。可是意义胜过200名。”这些书与汇编及笔记都是我的工具和拐棍。</h3> <h3>永远认为“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真谛!所以我特别感谢信任我的病人。</h3> <h3>记笔记是为了总结归纳,更是为了加深记忆。</h3> <h3>选择医路,意味着肩负一份责任,使命感将促使医者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几百万医生中我只是一名小小的医生,但我同无数医者一样默默以善良的心,高度的责任感,践行一位医者的平凡的职责。感恩一路有您------------我的父母,我的恩师,我的亲人,朋友,我的患者,我的领导,我的母校,我的单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