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3> 现代社会,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日新月异。于此同时,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平衡发展,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丁酉深秋,恰巧有机会游览了中国古代的二项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通济堰,由此产生了一些联想。</h3><h3>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全国著名旅游胜地的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岷江之上。是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上海市民参观都江堰,首先会有一份额外的惊喜:为了感谢上海人民在2008年大地震后对都江堰市的援助,凡持上海身份证的游客,原本90元的门票一律15元。</h3><h3><br /></h3> <h3><br /></h3><h3>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h3><h3> 我不是理工男,更不懂水利,但游览了两个古代的水利工程后,使我时不时地思考: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由此而被忽略或被遗忘的,可能就是我们祖先创造的科技奇迹;而恰恰就是这些上天留给我们的奇迹,似乎在悄悄地给我们现代人上着课,慢慢的叙述着什么。感悟有三:</h3><h3><br /></h3> <h3> 感悟一,科技發展要順應自然。無論是都江堰還是通濟堰,貫穿於工程建設的理念都是疏導分流,不炸高山不築高壩,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充分利用自然規律,凝聚著中國古代工匠的智慧。</h3><h3> 都江堰是在傳說中的古蜀國國王鱉靈治水基礎之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通過分流使得岷江分為外河和内河,并使上流的泥沙2:8分。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灌区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h3> <h3> 通济堰水利工程由拱形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灌溉体系。渠道则呈竹枝状分布,蜿蜒穿越整个碧湖平原,并多处开挖湖塘以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兼顾储泄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系统,使瓯江之水在整个碧湖平原万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并延用至今。</h3><h3> 中华文化的"顺天法地"、"道法自然"的精神在两个水利工程上体现得淋漓尽致。</h3><h3><br /></h3> <h3> 感悟二,科技发展应惠及民生。中国自古重农,"民以食为天"为天条。因此,历朝历代科技发展的思想基石皆是"以民为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灌溉、河防疏泛"则自然而然地成为历代第一要务。修建水利工程,促进农业生产;农业发展,国泰民安,江山社稷则安然;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则更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h3><h3><br /></h3> <h3> 正因为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由此而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有了通济堰,瓯江流域成了鱼米之乡。同样,广西灵渠、大运河、安丰塘、漳河渠、郑国渠等很多水利工程,灌田、水运、调洪、济水至今,历经千百年而不衰。惠民工程顺民心,诚然古今成奇迹。</h3> <h3> 感悟三,科技发展需揉合人文。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科技,无论历法、蚕桑、水利,还是耕作、畜养、测地……,发展动力皆以"实用"为出发点,而这种实用的基础是"善意"、"爱民"和"家国情怀",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李冰修建都江堰,为的是治理岷江,解除老百姓的痛苦;通济堰则一边是湖光山色、芦苇丛生,一边是古朴村舍民居、店铺栉比。我想,古人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中一定没有大规模的动迁吧?由此,人们为了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边修建了一座"二王庙"以永远纪念。通济堰湖边回廊旁,曾在丽水做过父母官的汤显祖、何澹、范成大、刘廷机等历代名人石雕碑文记载着老百姓的怀念。</h3><h3><br /></h3> <h3> 从人文的视角看,科技是冷的,有了人文关怀,便有了温度,有了灵性,才变得鲜活。我觉得,人文关怀的科技发展其实很简单,就是如何能让处处触手可及的现代生活中,能让老百姓内心有一些温暖,一些感动;如何能让老百姓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生活也能文气一些。</h3><h3><br /></h3> <h3> 余秋雨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因为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其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还摆着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至今还在为无数大众输送汩汩清流,如一位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h3><h3><br /></h3> <h3> 我想,秋雨先生也一定是从人文的视角发出这样感叹的吧!人们对古代文明的仰视和敬畏之心也应该是出于这种心理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