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辽源人,喜欢旅行,爱好本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为了写好此文,多次走进辽源历史博物馆、矿工墓陈列馆、日军高级战俘营、辽源图书馆等,查阅了大批的历史资料,收集了大量的古旧图片,还实地考察了“龙首山山城”、七一“城子山山城”和“工农山山城”等古城遗址。实拍和翻拍了大量的照片,写出的文章是真实的,引用的资料有据可查,但不能做史料研究,只供网友们茶余饭后消遣。</h3><h3><br></h3><h3>作者:丁立臣</h3> <h3>辽源市,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吉林省中南部,地处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的过度地带,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幅员面积5140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城区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46万。下辖两区两县。</h3> <h3>辽源市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丰厚。1985年初,吉林省考古所在东丰县西断梁山考古挖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存,说明辽源地区早在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h3> <h3>清代被辟为皇家围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设立县制,取名西安县,取平安之意。隶属奉天省海龙府。</h3> <h3>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城基于大疙瘩山(今龙首山)西侧。方圆1公里,面积541亩。从地图上看,城区不大呈正方形非常规矩,街路四通八达非常整齐。</h3> <h3><font color="#010101">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筑城垣,由商民捐资修筑4座城门,名曰东吉、西宁、南康、北寿。挖护城河1390米。城内设东吉、西宁、南康、北寿四保。</font></h3> <h3>西宁门位于现今的西宁大路与康宁大街交汇处(老公安局道口)。</h3> <h3>东吉门位于现在的西宁大路与龙山大街交汇处,(政协门前)。</h3> <h3>北寿门位于现在人民大街与福寿路交汇处(六条胡同口)。</h3> <h3>南康门位于现在的人民大街与健康路交汇处(联贸大厦南侧)。</h3> <h3><font color="#010101">县城建成之后,经济得到逐步发展。1911年,一个叫陈德财的农民打井发现煤炭,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人来西安投资建矿。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的1926年,境内已经有10余家私人商办的煤窑,不同程度的带动了西安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图片为1927年从龙首山上看西安县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投资兴建了沈海、吉海铁路支线――梅河口至西安铁路,煤炭大量外运,促进西安县经济迅速发展。再加土地大量开发,人口大增,成了奉天省闻名的农业集散地和轻工业基地。(图为当时的西安县火车站。)</font></h3> <h3>县城的经济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繁华地段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兴旺异常。(这是当时小什街的繁荣景象。)</h3> <h3>这是位于小什街东路南侧(现在明旺商场附近)的东盛宏丝房。</h3> <h3>这是西安县大什街的繁华地段。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楼房矗立在主街两侧。</h3> <h3>南北正街,青砖铺路,两侧商铺林立,大小商号,一片繁荣。后来辽源被称为东北的小上海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h3> <h3>这是1935年小什街西的人力市场,打短工的人们在那里边聊天边等用工的人来招工。</h3> <h3>这是小什街西段旧照。</h3> <h3>这是1933年西安县城内的饭店,那时候都是靠门头上的愰子招揽生意的。一个单愰表示饭店经营的是单一品种的小吃,如:包子铺、饺子馆等;两个愰表示有主食还有常见的炒菜;四个愰则表示饭店经营品种齐全,要吃什么就有什么。</h3> <h3>这是1935年县城里的菜市场。</h3> <h3>这是位于偏街上的低矮平房,还有铁匠铺子、挂马掌的。</h3> <h3>这是西安县城外最早的老房子。</h3> <h3>这张图片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衣着和精神面貌。</h3> <p>这是位于城外的民国时期的东山公园(现龙山公园)。</p> <h3>魁星楼始建于清光绪年间,西安县城外东山(今龙山公园)上,两层六角,青砖小瓦。内供奉有魁星神像。魁星,又称奎星,为古代星官的名称。由于魁星掌主文运,深受读书人的崇拜。古代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将其视若神明,每逢科考之前都要去烧香磕头,希望魁星点斗,金榜题名。</h3> <h3>从辽源一中老照片看,魁星楼的位置应该在陈树棠纪念碑北侧铁丝网院内,是龙首山最高峰。</h3> <h3>这是东山公园的乐育亭。</h3> <h3>这是三十年代龙山公园上的老房子 至今还遗存。</h3> <h3>三十年代从龙首山看南大桥,民房已经发展到桥头了。</h3> <h3>“九一八”事变后,1931年12月4日,以沈阳皇姑屯炸死张作霖事件的主谋河本大作为首的9人团,以武力强行接收了西安碳矿,从此,西安碳矿落入侵略者的魔爪。随后西安县也被日本侵略者占领。</h3> <h3>时至今日,河本大作的特甲级住宅还遗留在辽源东山日本街。</h3> <h3>西安煤矿最早的内燃机车。</h3> <h3>为了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装满煤炭的列车被源源不断的运往日本。</h3> <h3>在日本人的残酷统治下,他们采取以人换煤的政策,死难矿工的遗骨堆满了万人坑。</h3> <h3>“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在日本策划并操纵下,伪满洲国宣布成立,西安县也迅速组建了伪公署。日本还在西安县设立了领事馆,便于日本移民进入西安。(图为当时的西安县公署。)</h3> <h3>日本侵略者为了控制东北经济命脉,实行金融统治,1932年成立了伪满中央银行及各分行、支行共128个单位。图为伪满中央银行西安支行。</h3> <h3>这是北城外的西安碳矿医院。能来这里看病的都是把头、内勤、外勤等统治阶层的人,受压迫的劳工生病根本得不到救治,每天都有劳工死亡。</h3> <h3>四十年代的西安县民宅。青砖小瓦,三合院或四合院。直到解放后,南康城门外多数是这种民房。</h3> <h3>四十年代的古城西安县人口倍增,腰岭子以东,半截河以西,福镇和矿山都已经有人居住。古城墙在战乱中倒塌,只剩残垣断壁,有的已经拆除。</h3> <h3>1868年,英国人发明了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1923年在我国上海的英租界出现了第一盏交通信号灯。从这张照片上看,四十年代西安县大什街已经开始有了第一个交警和红绿灯管制交通。</h3> <h3>这是四十年代位于四百货以北的日本军高级战俘营“北大营”复原图。1944年12月1日至1948年8月24日,关压了以美国中将温莱特将军为首的七国高级将领和高级文职官员共计34人,是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的铁证,也是中国军队和盟国军队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h3> <h3>四十年代从龙首山看南大桥街景,照比三十年代又繁华了许多。</h3> <h3>三十年代发电厂。</h3> <h3>伪满统治时期的西安县发电厂。</h3> <h3>1947年西安县解放。1948年成立西安市,为了和陕西西安市区别,1952年改名辽源市,取东辽河源头之意。(这是五十年代的辽源市城区全貌。)</h3> <h3>1948年7月24日新成立的西安市人民政府为参加过解放东丰、西丰、西安、四平最后牺牲在开原的独胆英雄陈树棠举行隆重的追悼会。</h3> <h3>会后举行隆重的公葬仪式,灵车绕城一周,百姓走出家门,目送英雄灵柩,缓缓驶向龙首山烈士公墓。</h3> <h3><font color="#010101">陈树棠遗体埋在龙首山北坡烈士墓。1975年迁往红五星烈士灵堂 ,2008年迁往北环外新建的烈士陵园。</font></h3> <h3>解放以后,西安煤矿回到人民的手中,成立辽源矿务局,直接归煤炭部。1958年建立中央竖井,出产的第一车煤炭,开出中央竖井,工人们欢呼雀跃,掌声雷动。</h3> <h3>1968年在辽源体育场召开了首届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经验交流大会。</h3> <h3><font color="#010101">会后举行了盛大的游行,呼唤祖国山河一片红。背景是六十年代辽源发电厂。右侧是消防队。</font></h3> <h3>1968年,辽源文艺界在火车站广场隆重举行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大会。</h3> <h3>六十年代小什街利民副食商店。</h3> <h3>七十年代龙山公园,民国时期的“乐育亭”,至今还在,几经修复,面貌有所不同。</h3> <h3>七十年代小什街西侧,国营第三副食品商店,再往西不远二层青砖小楼是有名的老边饺子馆。</h3> <h3>七十年代小什街建筑。非常漂亮的红砖角楼。正门是东风照相馆。侧门是南康大药房。</h3> <h3>七十年代大什街。</h3> <h3>七十年代大什街南侧罈肉馆。</h3> <h3>七十年代从辽源市委楼上(现在地税局),看大什街东部还是平房。街路上还可以走马车。</h3> <h3>八十年代大什街百货大楼和新华书店。</h3> <h3>八十年代小什街北侧还是平房。</h3> <h3>八十年代小什街往北看主街。</h3> <h3>1978年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这里是吉普路露天轻工产品市场。</h3> <h3>这里是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吉春路农贸市场,出现了以个体经济为主的菜市场。</h3> <h3>八十年代个体经济繁荣昌盛。</h3> <h3>八十年代人们出行以自行车为主。</h3> <h3>1985年拓宽改造了北寿大街。(这是北部城市鸟瞰图。)</h3> <h3>1986年成立了吉春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h3> <h3>八十年代辽源火车站广场小人书摊,3分钱一本 看得有滋有味。</h3> <h3>1985年刚改造的大什街主路。</h3> <h3>1992年从龙首山看南大桥。</h3> <h3>1993年的照片,从东辽河南岸看龙山公园。还没建福寿宫,也没修东辽河。</h3> <h3>1993年从龙首山看东辽河,还没有魁星楼,也没有辽河半岛。</h3> <h3>这是九十年代辽源发电厂。</h3> <h3>这是现在的龙山公园东门。</h3> <h3>时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辽源经济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棚户区改造开始逐步推进,城区面积又扩大了一倍。再从龙首山上看,辽源市内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场经济,一片繁荣。</h3> <h3>现在的辽源火车站发生了全新的改变,修通了辽西铁路和辽长铁路。还开通了始发北京的旅客列车。</h3> <h3>这是现在的大什街街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高层建筑,商业用房。</h3> <h3>这是现在的小什街商业街街景。城市的功能有了巨大的改变,达到了防旱、防涝、防空、防震等多种功能。</h3> <h3>这是现在的小什街步行街!已经是今非昔比。</h3> <h3>现在,再从东辽河南岸看龙首山已经是这个样子。东辽河进行了全面整修,两岸护堤绿化,龙首山修建了东北最大的道观福寿宫,山顶修建了63米高的玄门第一塔魁星楼,成了辽源市的标志性建筑,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城,5公里之外都能看到。</h3> <h3>百张老照片揭示了辽源市的百年历史,让我们从城市的发展变化中 ,领悟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为了让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更好,一代又一代辽源人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习主席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让我们辽源人继续努力,把我们的城市打造成环境优美,秩序良好,宜居、宜业、宜乐的新型优秀城市。</h3> <h3>没经本人许可,本文所有文字和图片,不可另做他用,违者必究!</h3><h3>请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