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笔者生性淡泊,不喜热闹。即使面对当今炙手可热的电影《芳华》,也是纹丝不动。后来只是在夫人的裹挟之下,终未能免俗。但观后却是大失所望,不吐不快!</h3> <h3> 俗语云:世上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但看了《芳华》,却让我着实怀疑了一番!</h3><h3> 话说何小萍初来乍到文工团,按理与任何人都不存在丝毫的爱恨情仇,相互之间不熟悉最多也就客客气气而已。但在片中,她却莫名其妙的就被众人视为眼中钉,成了嘲弄与仇恨的对象,请问逻辑何在?又如刘峰对林丁丁那所谓的爱,不要说女主角难以接受,就连我们这些观众都觉得非常突兀!因为除了“犯事”那一瞬间,不知刘峰从哪些方面表现出了对林丁丁的爱?还有萧穗子对陈灿的爱,也是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也许冯导真的很想表达其中的真爱与真情,但如何表达?表达出来了吗?观众又真的感受到了吗?</h3> <h3> 同样的情景,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对露丝所表现出来的爱。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没有人会怀疑她们之间的真爱与真情!——毕竟有其内在的逻辑与必然啊,而且导演驾轻就熟、自然而然地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是爱情演绎中的经典之作!</h3> <h3><font color="#010101"> 文工团即将解散,朝夕相处的战友们难舍难分也属人之常情。但在最后的晚宴中,政委和分队长却激情难抑,相拥相抱(但表演得非常之拙劣)。老实说,我是怎么看怎么都别扭!——你想想:在那男女界限异常敏感的年代,刘峰只是抱了一下林丁丁,就被没完没了地上纲上线,最后被下放到伐木连作严惩!而以整风肃纪为己任的政委竟然可以毫无顾忌,当众引领下属集体犯错?拜托!你让做思想政治工作闻名于世的军队政工们情何以堪?糊弄三岁小孩呀?!更为可笑的是,众人狂醉后,全都瘫倒在地,而且还集体昏睡至天明!试问:这在现实中可能吗(小众不奇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难怪有人会说:冯小刚只是用了一群漂亮的脸旦和白花花的大腿来展示《芳华》。真可谓一语中的!毋庸讳言,青春的身段和肉体固然很诱人,但如果只是简单地一味堆砌,则毫无美感可言!其实剧本完全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并以工笔之妙,重点而又细腻地刻画刘峰与何小萍这条爱情主线,从而突出主题,体现繁而不乱、主次有序的艺术特色。可惜,即使这么常规而又老套的艺术手法,《芳华》也难于完美地诠释,更遑论其它鲜明的艺术特色了!</font></h3> <h3> 也许有人会说:即使《芳华》再不堪,那节节攀升的票房又该如何解释?我倒觉得:一点都不稀奇!因为《芳华》当初宣布被无限期推档时,就吸引了无数眼球,吊足了受众的胃口,积攒了惊天的能量(我甚至很怀疑,这本就是一个设计好的促销手段,因为稀疏平庸的剧情实在找不出有什么值得被禁的理由)。有时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微妙:你越不让看,我便越想看,不看就好象被虫子咬了似的——痒痒的。加上国人一贯喜热点、追潮流的固有习性,因此最终引发了这场羊群效应,高票房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这不正好说明:中国受众的观赏水平还处于一个非常原始的初级阶段么?</h3> <h3> 平心而论,与其说观众喜欢《芳华》,还不如说人们更喜欢追忆和缅怀逝去的年华。只是芳华难再,心结与思念便绵绵不绝……冯导洞若观火,敏锐地瞄准了大众之心,却不能精准地把握艺术之魂!不能不说,是个憾事!</h3> <h3> 不可否认,冯小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导演,曾给大家带来很多的美味佳肴。但看过《芳华》后,我又不得不发自内心地说:冯导,你老啦,歇歇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