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新焦点,真实镜头,记录新生。

猫头鹰

<h3>2016年12月16日,国内院线悄悄上映了一部纪录片,震撼了观影的每一位观众。</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生门》</b></div> <h3>导演陈为军在2004年以反映艾滋病家庭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获得多项国际大奖。</h3><div><br></div><div>之后凭借纪录片《请为我投票》入围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项,成为中国纪录片导演入围奥斯卡第一人。</div><div><br></div><div>而这部《生门》通过记录待产妇女生产过程以及背后的真实故事,揭开了传统观念下的中国人,对生命的渴望,欣喜以及纠结。</div> <h3>之所以是悄悄上映,是与同日上映的影片《长城》的44%的排片量相比,这部纪录片1%的排片量,可以说是隐性的存在。</h3><div><br></div><div>电影市场再次出现了票房与口碑背离的现象,斩获13.71票房的《长城》收获的是4.9的评分,是无数的嬉笑谩骂。</div><div><br></div><div>而仅有112万可怜票房的《生门》,却赢得了8.4的高评分,以及观众的交口称赞。</div><div><br></div><div>此处没有褒贬,只觉得可惜。</div><div><br></div><div>电影配置的阵容、特效以及宣传等等,辅以离谱的故事情节,就能达到良好的商业价值。</div><div><br></div><div>而纪录片以其小成本,小制作,没有明星,没有营销噱头而处于劣势。</div><div><br></div><div>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使得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一直处在一个怪圈之内,而无法自拔。</div> <h3>《生门》没有宏大的制作,甚至有些粗糙,穿插着毫无意义的广角镜头,以及突兀的背景音乐。</h3><div><br></div><div>但它以超越故事片的情节,探讨生命的价值,是一部生命交响曲。</div><div><br></div><div>生门,是生命诞生的每一个环节,从分娩室内的待产者到医务人员,从产妇的家人到手中攒着的每一张人民币,从人情冷暖到社会制度。</div><div><br></div><div>影片拍摄历时三年,在武汉中南医院,取得四十位产妇与其家人的授权,最后选择编辑了其中四位早产儿产妇的故事。</div><div><br></div><div><b>陈小凤</b>,30周先兆早产,双胎。患有医学上名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对胎儿及大人都有影响。</div><div><br></div><div>随时可能大出血,就像定时炸弹一样,如同医生所说:大出血是必然的,没有大出血是你的运气。</div> <h3>对她的家庭来说,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新出生胎儿转入儿科,一个小孩1万5,两个3万,加上大人的治疗费用,最少准备5万块。</h3><div><br></div><div>产前的住院治疗费的几千块钱都是丈夫东拼西凑借来的,还要准备5万,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但五万块能换三条人命。</div><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b>夏锦菊</b>,32周先兆早产。胎盘长在上次剖宫产的伤口上,穿过子宫肌层到达膀胱,医学上叫做凶险性前置胎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她是最为开朗的一个孕妈妈,几个月的卧床保胎,是在她嬉笑间说出的「全是煎熬」,煎熬中逐渐看到了希望。</font></h3> <h3>临产前爸爸、舅舅、姑父、婆婆会过来,唯独她最需要的丈夫,还在广州为了生意而无法赶来。</h3><h3><br></h3><h3>就是这个开朗的孕妈妈,被推入产房的那一刻,如同进入了鬼门关。孩子取出后的大量出血,让在场的医生始料未及。</h3><div><br></div><div>每分钟500毫升的出血量,让她必须做出一个决定,是否切除子宫。</div> <h3>她还在恳求着医生再努力一下,她才33岁,如果40多岁就无所谓了。</h3><div><br></div><div>她并不是一个器官完整主义者,而是非常清楚地知道切除子宫意味着什么,很可能30多岁就要承受着更年期引发的一切身体不适。</div><div><br></div><div>但是不切,连命都没了。医生非常坚定地告诉她的家人:你同意切,我也得切,你不同意切,我还是得切,你没有选择余地。</div> <h3>产房外的父亲顾不上看一眼新出生的孩子,他在担心着他的女儿。签完切除子宫告知书,就要签死亡通知书。</h3> <h3>手术期间的失血量是1万3千毫升,相当于全身换血4次。中间心脏停跳两次,如果心脏再停她就死了。</h3> <h3><b>曾献春</b>,30周先兆早产,凶险性前置胎盘,已穿透子宫,随时面临大出血,命悬一线。</h3> <h3>她已有两个女儿,但在农村必须要有一个男孩才能不被别人取笑,她宁愿「辛苦」点,也要再生个男孩。</h3><div><br></div><div>小姑子泣不成声:一家人为了保这个孩子都好辛苦。</div><div><br></div><div><b>李双双</b>,30周孕龄,停孕想要做引产。原因是在优生科查出胎儿发育迟缓,指标不达标,胎儿致畸风险很高。</div><div><br></div><div>引产是要在腹中把胎儿打死后取出。没有明显畸形以及胎儿死亡,取出胎儿后可以存活的情况,是不允许做引产的。</div> <h3>家人一遍一遍问着大夫致畸的概率,没有人能够保证。丈夫的纠结,在伦理道德和今后面临的生活质量上做着权衡。</h3><div><br></div><div>他不希望这个孩子的到来把未来的生活拖垮,他想要的是一个合格的孩子,而这个很可能是个残次品。</div><div><br></div><div>此时的产妇无力去跟医生讨论这个孩子存在的利弊,几个月时间早已生命相连,她无法决定孩子的生死,甚至都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死。</div><div>她只是躺在病床上哭泣,得到丈夫的一句呵责:哭什么,别哭了。</div> <h3>而剖宫产后,医生通知他们,对这个早产儿的抢救需要交纳1万块钱。危急时刻,丈夫却还能理智地考虑着要不要救。</h3> <h3>一边说着钱不是问题,一边担心人财两空。医生苦口婆心地跟他讲:这是一条人命,你总要给孩子一个机会。</h3><div><br></div><div>我想,如果不是摄制组正在拍摄,大概这个男人早就抱着孩子出院了,让这个不被一家人欢迎的生命自生自灭。</div> <h3>四位产妇面临着不同的状况,经受着考验和洗礼,她们只是千千万万个早产儿母亲的一员。</h3><div><br></div><div>迎接新生命的欣喜夹杂着心理上沉重的负担,以及身体上承受的痛苦。在进产房的那一刻,生命对她们来说有了新的定义,如同仪式一般神圣。</div><div><br></div><div>真实的生活比戏剧惨烈,手术室外,是已经沾染了无数血泪的家人,无数面对生死的无力感。</div><div><br></div><div>陈小凤的大伯哥试图抵押房产,贷款凑钱,终因程序繁琐和条件的严苛而放弃。借了几十家凑够了几万块的救命钱。</div> <h3>但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艰辛的债务偿还,以及今后三个孩子的抚养问题,她的丈夫也只能说出:慢慢来,苦一点,养大就好了。</h3><div><br></div><div>夏锦菊在一只脚跨进死亡大门后,经过医生努力以及她自身对生命的渴望,身体逐渐恢复,她说:自己死了无所谓,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家人怎么办。</div> <h3>曾献春走过死亡边缘,终于如愿以偿,有了一个令全家欣喜的男孩。在她看来,曾经受过的苦都是值得的。</h3><div><br></div><div>李双双的孩子终因抢救无效而夭折,这也许是对这一家人来说最好的结局。</div><div><br></div><div>每一个来到世间的孩子都是值得珍视的,也许对死亡未知,但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应当被敬畏。无论是有关于伟大的母爱、愚昧的思想、顽固的民俗以及落后的社会制度。</div><div><br></div><div>当然,我要说,这些经历苦难的女人无关于生育机器,也无关于思想绑架。而是基于人类本质的自由意识,最基本的情感,为了家人,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div><div><br></div><div>最后,引用片头的名言:</div><div>上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用奉献去拥抱!</div><div>——泰戈尔</div><div><br></div> <h3>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猫头鹰电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