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武术六班:王科</h3> <h3>武术没有门派,没有界限。练武是思考,是自我反省,以武入哲。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br></h3> <h3> 传统武术里面,很多时候打法和练法是分开进行的,这在李仲轩老先生《逝去的武林》中特别提到过,而马步冲拳就是一种最基本的练法。</h3><h3> 一、增加手臂的强度。</h3><h3> 二、击打的稳定性。</h3><h3> 三、体会发力的感觉</h3><h3> 四、增强下盘的稳定性</h3><h3> 五、看孩子们坚毅的眼神</h3> <h3>中国武术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第一课并非学习武术,而是要学习抱拳礼。</h3><h3>中国武术抱拳礼的含义:</h3><h3>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h3><h3>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h3><h3>右手握拳表示勇猛习武。</h3><h3>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h3><h3>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h3><h3>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恭候师友、前辈指教。</h3> <h3>中国武术所推崇的刚健主要的是精神上的健康饱满和气质上的平和中正。《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者即是"刚健有为"的实践步骤,皆需含辛茹苦,一生苦为舟才能达到有为之彼岸。"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武术积极人生态度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br></h3> <h3>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br></h3> <h3>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br></h3> <h3>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r></h3> <h3>太极拳松沉柔顺﹑圆活畅通﹑用意不用力的运动特点,既可消除练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劲,又可避免肌肉﹑关节﹑韧带等器官的损伤性。既可改变人的用力习惯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当和呼吸不当引起的胸闷紧张﹑气血受阻的可能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