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五(3)班课本剧《金色的鱼钩》表演在实验小学“创想嘉年华”实践探究系列活动之“艺术剧场”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得知学校艺术专场要课本剧表演比赛,汪老师就一直在思考,选取什么样的题材、内容,对今天蜜罐子里成长的孩子有意义?经过多番斟酌,确定了《金色的鱼钩》这个长征途中真实的历史故事。 尽管题材离我们有点遥远,且看我们的红军战士如何精彩演绎吧👏👏👏 孙女(潘奕隽演)满心欢喜地看鱼引来爷爷(潘吉科演)对往事的回忆:爷爷的命是鱼救回来的。哇,原来您就是当年长征途中的小战士啊!这爷孙俩演得够入戏吧?瞧这个头,再看这姓,是巧合?更是缘份吧!故事就此拉开序幕…… 方烁诚演的老班长,别看我个子小,刻画得可是入木三分,语言、神态、动作全拿捏得到位。尤其老班长手拍小梁肩膀唱的:“一送里格个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顿时把我们带回1935年。老班长偷偷啃鱼骨头、为战士们钓鱼,正体现了老班长的担当啊。 邱彦涵,一个如此秀气漂亮的小姑娘,选她做小梁,她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听,她的声音清晰,穿透力强。瞧,她极具舞台表现力,每一个动作都是如此合适、到位,让人看着真是美的享受啊。 黄子菁、陈铭语、徐涵羽、邓姗台词虽然不多,但是表情和语气都能传神地表现出来,不得不为他们点赞!
老班长牺牲了,战士们一声声撕心裂肺地呐喊,让台下观众不禁落泪。瞧,战士们也泪流满面了!动情、走心的表演最感人至深! 陈高行虽然只是旁白,简简单单的两句旁白,也把我们带入佳境哦! 是的,孩子们果然不负众望,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老师们的认可,获得了观众阵阵掌声,今天的演出无疑是成功的!出彩的! 其实一个精彩的节目背后,我们也付出了很多汗水! 这是我们第一次排练!寒冷的早晨我们远离温暖的被窝,就为了抢占有利地形😛😛😛 换大操场排练,捏着稿子漫不经心地读着,似乎不在状态啊😜😜😜 换游泳池排练,先是拖拉剧本稿子没完成,再是没记主次,接着动作和语言僵硬,看到战士们的满不在乎,我们的导演科妈急啊! 科妈一点点教战士们练习动作,表情。一次次鼓励,一次次提醒,顽皮的战士还是嘻皮笑脸。你们真是急煞导演了! 明天要上台了,咦,小战士们开始进入状态了,惊喜! 马上上台了,汪老师挺着大肚子,还在做指导,让小战士务必抓准感人的地方尽情表现情绪,发挥情感,临战磨枪,说到心坎上了👏👏👏 妈妈们也是积极参与。科妈为了这节目可谓操碎了心,寻找稿子、设计背景、剪辑音乐、采集道具、购买服装、辛苦编排……方方面面工作全盘考虑、执行,甚至不顾发着高烧还是现场指挥着!您,就是新时期的老班长! 菁妈、跳妈、姗爸拉着背景,真是幕后英雄,手一定很酸了吧?
果妈全神贯注地控制切换音乐,有了音乐完美渲染,把节目非常自然地推向高潮!
羽妈化妆、扎辫子,手巧极了!
隽爸负责全程拍摄,留下精彩瞬间!
行妈负责记录难忘的表演! 可惜幕后英雄们都没留下工作照片,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红军默默奉献的精神! 鱼钩上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却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
在回首中铭记,在缅怀中传承,追昔抚今,继往开来,将红色经典故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将“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孩子们的血脉之中。 薪火相传终有继,实小五三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