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已落下

逍遥生活五十年

<h3>长葛市后河镇有一座山,名为陉山,陉山不高,海拔330米。也不雄伟,远看近看都平淡质朴。她只是伏牛山脉最东的一个独立山体,即无泰山的巍峨,也无庐山的俊秀。红石山体,石壁嶙峋陡峭,是陉山独具的特质。</h3><h3>从长葛和尚桥向西北蜿蜒有一条铁路专线,延至陉山原郑州铁路局采石场,这是一条具有历史与战略意义的运石专线。</h3><div>该专线就是以运送陉山红石而铺设的中国第一条铁路专做运石料的专线。陉山红石独一无二,据专家考证和有关资料证实,就目前来说,陉山红石的韧性、硬度和耐酸碱度均居亚洲首位,是铁路、建筑、水利和以前做石磨的上等材料。</div><div></div><div>光绪二十三(1897)年,长葛就有了这条铁路支线,它为光绪二十八(1902)年修建京汉铁路用石料奠定了而修建。光绪三十(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长葛设车站,站名:和尚桥车站,停五分钟,设有线电话并引入当时的县城‘今长葛市老城镇’,从此长葛有了电话。)。京汉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南北大动脉。很显然,位居我镇的这条运石铁路专线至少早于京汉铁路全线通车九年时间,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年的历史了。一百多年来,陉山红石为社会的发展、为新中国的铁路建设、水利建设和抗洪救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国人称之为‘天路’的川藏铁路,陉山红石也默默的扛起道轨。 这条铁路进入我镇上山后,沿东山向北绕向东山西部至冯家閁止,陉山车站位于东山北部,距冯家閁一公里处。车站何时出现,格局如何,距今多少年,这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笔者见到了现郑州铁路局采石场的杜厂长,找到了已经八十六岁的退休老职工,原工区工长张双全老人,据他说,陉山车站1954年他上岗时就是现在这个样式的车站,依此言,该车站已经六十多年。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葛县志》载,光绪二十三(1897)年,长葛就有了这条铁路运石支线,为光绪二十八(1902)年修建京汉铁路用石料奠定基础。就此而言这个车站亦有一百多年了。有以下理由:一是京汉铁路工程浩大,铺垫路基所用的红石数量如山如海,应在铁路开工之前做好准备而不至于窝工,修路之前就应先行修建运送石料的专线。二是1897年已经开始运送土方和石料,因运至京汉全线,断定不是一辆或两辆火车,目前老车站门前的岔道可以证明,当时运送土方和石料的火车可以开到岔道等待。三是因为是单道行驶,而车辆的往返时间的确定、调岔等必须有专职人员固守调度,车站也必须应运而生。四是张双全老人讲站房的样式原来就是这样,据查这种建筑不是中国式建筑风格,而是比利时风格,在我们当地是没有这种建筑风格的。另,京汉铁路为清政府使用比利时贷款修建,比利时当时是工程监造方,综上所述陉山老火车站已经一百二十多年历史了。 儿时的记忆力里,周末常背着家人到陉山玩,也必到火车站,最喜把铁钉放置在道轨上,等火车过后,铁钉就被车轮碾压成一把锋利无比的小刀。也每每总见两米高的红石台阶上,耸立的车站站房,在我心中高大无比。别具一格的建筑,令人耳目一新,红瓦下的护木是酱色,铁路徽章下“陉山车站”四个字被红漆涂染得鲜红清晰,门框是红色,窗户是红色,满山的石头是红色,环顾周围,一个连一个的杂货铺、理发铺、小吃摊,甚至脚下的泥土,都浸在红的海洋里。如今的老火车站,孤独的立在那里,四周一片荒芜,而“陉山车站”四个字依然浑厚醒目,中国铁路标志在五星下清晰可见,像是诉说他曾经的辉煌。房舍格局依旧,墙基完善而门窗不堪,红瓦凋落,野草扑门,让人倍感历史沧桑。 一九六五年,随着东山将被采平,郑州铁路局采石场西迁到大南门北侧的婆婆石到将军崖之间,运石专线也从冯家閁向西延伸到现在的采石场。新的采石点资源丰厚,作业面宽,经郑州铁路局批准,决定购置大型碎石机,建造一座现代化作业场地——自流台。为保证自流台的建筑质量,铁路局决定从林县请来建造红旗渠的建筑工人施工。他们带着红旗渠的精神,更不愧是红旗渠的建设者,从配料到选材,精益求精。施工中他们把每一块石料加工浸泡后用钢刷去除泥尘,然后认真对接,真正做到了一丝不苟。严谨的施工态度铸就了铜墙铁壁的自流台,致使日夜沉浸在炮声隆隆、碎石声声、千击百撞的它六十年来完好如初,我们不得不敬佩红旗渠精神。自流台是把破碎机碎后的石块按规格从作业面直接倒入自流台的存料库内。火车在台下停稳后,拉开闸门,七八米高的台阶上,一斗斗红石块从天而降,隆隆作响,准确地流进车厢。颇有‘飞石直泻三千尺’的壮观。</div><div>自流台建造成功,摆脱了人力装车的历史,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每天中午和傍晚,爆破石头的隆隆炮声震得山摇地动,打破了陉山有史以来的寂静,而山体的缩小速度也随之加快。天公赐给人间的将军柱、磨裆石、擂鼓石以及栓马石等景观均已彻底消失。原来确定保留的婆婆石乃是天下一绝,然而,婆婆头上顶着的那块巨石,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拉风钻炸毁,并美其名曰:此举一是破除迷信,二是解放受苦受累的石婆婆,真可以说是滑天下之大稽!</div><div></div><div>一车车红石带着后河人民的美好愿望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红旗渠精神却像自流台一样永驻后河,红旗渠精神与后河文化融合,孕育出了勇于拼搏,踏实淳朴,无私奉献的《红石精神》,红石精神激励着当代的后河人,为圆中国梦,奋发努力,砥砺前行。</div><div>后记:</div><div>陉山老铁路、老车站重新进入我们视野,得益于后河镇党委、政府高瞻远瞩,用打造陉山文化旅游圈的新时代发展观,代替传统的落后发展观。据悉,近期已经有建业集团、天明集团、森源集团等航母级企业董事长组团考察陉山铁路旅游项目,并对开发后河陉山旅游圈表现浓厚的兴趣,已经有集团企业投巨资进行前期开发,在不久的将来,陉山旅游圈、陉山铁路、陉山火车站,将会成为中原大地上一个诱人的旅游胜地。</div> <h3>陉山,这棵树,有洞,有人放火,至今仍枝繁叶茂,不能不感叹生命的坚强不屈。</h3> <h3>这里就是老婆儿顶石头的原址?顶的石头被人为毁掉了,留下了老婆儿。巨石下,有人供奉,有人烧香。</h3> <h3>这就是那个将军?</h3> <h3>鸟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