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绘本,共绘最美时光

乌吉沐

<h3> 松居直先生认为:绘本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孩子用耳朵听语言,用眼睛看画面,用耳朵听到的语言世界和用眼睛看到的语言世界,在孩子心里融为一体,绘本才真正产生。</h3> <h3> 在公园路小学转龙藏分校,我们的家长们在家陪着孩子读绘本,我们的老师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讲绘本。那种发现的快乐,那种沉浸其中的感动吸引和鼓励着他们走进绘本,同时绘本也走进他们的生活。我们教会孩子——渴望阅读!你们瞧~</h3> <h3>师生共读</h3> <h3>亲子伴读</h3> <h3>百日诵读</h3> <h3>读书角随处可见的读书身影</h3> <h3>  12月26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教研室闫晓枫老师和谭培霞老师来我校指导课题研讨活动。陈统老师和乌吉木老师以“对话”为习作训练点,依托绘本分别作了“二年级'合理想象,写清内容'”和“三年级'巧用提示语,表现怎么说'”绘本作文课。</h3> <h3> 陈统老师虽然刚刚参加工作,却在课堂中表现出了极佳的亲和力和讲故事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彩虹色的花瓣还会帮助哪些小动物呢?童趣盎然的点子俯拾皆是:给毛毛虫当软床,给蚯蚓当门帘,给仓鼠当毛巾,给小兔当领结……打开想象的大门之后,引导学生写下来就水到渠成了。</h3> <h3>《彩虹色的花导》导学单</h3> <h3>乌吉木老师作课《鼠小弟的小背心》。</h3> <h3>  从师生共读现场看,孩子不仅是快乐的,他们同时在进行着观察、想象、猜测、比较、发现、连接生活等思维活动。虽然涉及了提示语的位置和作用这一知识点,但因为是用看图画、听故事、演一演等自然而有趣的方式进行,孩子并没有觉得这是一种困难,而是师生一起在绘本星空下的漫游,收获满天的星光和晶莹的露珠。</h3> <h3>《鼠小弟的小背心》导学单</h3> <h3>  闫老师和谭老师对于将绘本引入中低年级的写话和习作教学的选题角度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当我们借助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后,绘本的使用,就可以从“无用之用”到“有用之用”。同时,两位老师还结合课题如何推进,这两节课的导学单如何更有指向性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为课题实验的老师们指明了方向。</h3> <h3> 闫老师指出:同一本绘本,不同年龄层阅读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同样,不同的年段使用也应有不同的目的。重点是如何依据课标恰当使用,这就是需要提升教师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的硬功夫。因此,做课题的过程受益的绝不仅仅是学生。</h3> <h3> 谭老师提到要重视绘本的图画。“不可道”的部分,会心一笑,交给画面去诉说;“可道”的一部分,则要“以文言画”,喜在齿间,或是笔尖。给图配文,把画面文字化,声音化,故事化。给学生创设比较真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孩子进行“二度创作”,为图画配文,创作后比之原文,看自己描述画面在可表达层面上的精准度如何。</h3> <h3>  接下来,我们每一位课题实验的老师要深入思考的是:</h3><div><br></div><div> 什么样的绘本,值得带孩子一读再读?</div><div><br></div><div> 怎样把优质的绘本带进课堂,通过图画、文字、文脉、空间语言,引导孩子全身心进入文本,体会阅读的乐趣?</div><div><br></div><div> 如何利用图文的呼应,弥补、改变、颠覆关系,作为进入文本的切入点,从而提升孩子的感受力、领悟力?</div><div><br></div><div> 如何设计分年段的导读与交流,再进行富有创意的整合与写作课程设计?</div><div><br></div><div> 牵手绘本,玩转读写课堂。牵手绘本,我们将和学生共同绘制一段属于我们独特的最美时光……</div><div><br></div><div><br></div>

绘本

老师

孩子

课题

学生

手绘

画面

阅读

如何

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