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点心坊小插曲

埤幼ht

<h3>区角游戏时,点心铺又开始“营业”了,做点心的师傅做点心;老板负责清点食物、安排点心师傅制作点心;收银员负责售卖点心和收钱。</h3> <h3>视频中孩子们争吵的焦点是:谁做老板。</h3> <h3>张诗蕊(花衣服)边做点心边大声说着“今天我来当老板”,闫文馨(绿衣服)不服气了,说“为什么是你当老板?今天是我当老板”。两人就谁当老板的话题说了四遍来回,内容都是“我来当”。</h3> <h3>两个人边说也不停下手里的事情。闫文馨提议道“今天我来当老板,明天你来当老板”,张诗蕊犹豫一会,也试着劝服闫文馨让她今天当老板。</h3> <h3>在她们你来我往的交谈中,马忆辰不干了,她之前一直在整理着点心,听到她们讨论谁当老板,并且快要达成一致了,赶紧加入谈话,说道“今天我当老板”,三个人就谁哪天当老板说了一会儿就确定了今天马忆辰当老板,明天闫文馨后天张诗蕊。旁边的赵雨龙全程没有参与她们的谈话,专心做着自己的点心。</h3> <h3>观察分析:<h3>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根据《指南》的精神,我们班设置了社会性交往的区角“点心坊”,孩子们非常乐意到这个区角玩,不仅能够玩角色扮演,还能玩他们喜欢的黏土。这次的争吵可以说算不得争吵,孩子们能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安排好自己的角色。<h3>  《指南》中社会领域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中,5-6岁的发展目标是这样的“1.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2.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 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 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教师作为旁观者,没有参与她们的冲突,没有给予建议的前提下,视频中起冲突的三个孩子自己协商解决了问题,达到了指南提出的发展目标要求。</h3></h3></h3> <h3>反思与措施:<h3>  虽然孩子们解决了问题,从视频中也能找到我需要提升或者更改的空间。首先她们在一开始进区的时候没有把分工安排好,几个人坐下来玩了一会黏土才想起来谁要做什么。区角里也没有买东西的人,如果做顾客,是不是就只有买东西?那买完东西之后,顾客去哪里?做什么?</h3><h3> 针对以上问题我初步拟定以下整改措施:</h3><h3> 1.明确区角游戏的规则,引导幼儿了解每个角色的任务。</h3><h3> 区角游戏结束或者晨间谈话时,再次跟孩子聊一聊进区之后先做什么。先明确分工就不会出现做着做着,发现自己还想做别的工作。如果玩该区角的人不多,顾客也可以请点心师傅做。即使当了顾客,也可以应聘来当点心师傅。</h3><h3> 2.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h3><h3> (1)案例中的孩子能够解决问题,如果换做别的孩子呢?因此我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引导幼儿了解:当他们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h3><h3> (2)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h3><h3>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h3><h3> 把这次的视频分享给幼儿,让孩子们说一说如果是你,你会像他们一样解决问题吗?或者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同时提出我们常见的问题: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你会怎么办?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h3><h3> </h3><h3><h3> </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