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对大多数朋友来讲,人过中年就要学会独处,别太爱凑热闹了,命运可摧残一切光鲜的皮囊,却杀不死坚强乐观的灵魂。英国心理学家对年轻人的生存环境、健康状况、智商及交往作出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人,居住于大城市的舒适感,低于其居住于乡村,与朋友交往越多越快乐。而智商高的人,则喜欢居住在城市,与朋友交往越少越快乐。这也可以解释文学作品中,对乡村的描写多正面,对城市的文字多负面,即情感和智力的返祖现象。</h3> <h3>技术进步首先出现在城市,凡觉得有机会的人,都愿意谋生于城市,这种环境适应于聪明群体。当然,同样的事会有不同的分析角度,但无论哪个角度,如果你宅在城市里快乐,就充分享受这种状态,与之相反也一样。像我这样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人,还是待在乡间更快乐。积肥、开荒、种菜、养鸡、修剪果树,不一定是事业,但起码是喜欢做的事情。</h3> <h3>住在山村,可以无视世俗的法则,抖落一身的庸俗,有一种天真又认真的力量,以主人的姿态,用最单纯的方式还原生命的本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于平淡中过滤出快活来。这种快活是把忍受变为享受,即所谓的无欲无求或无欲则刚,失之东隅收之桑榆。</h3> <h3>人总是需要些精神的,借以缓解生活的劳顿和寂寞,贫穷精神就是一种自强精神,由此产生的力量巨大,像万有引力一样。生活不在乎你知道多少,而在乎你遗忘多少,遗忘之后烟消云散,舒舒服服过日子,让平淡的生活发出光彩。</h3> <h3>随遇而安是一种素质和心态。随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气质,温和而有耐力,谦卑而有内涵,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即便遇到些暂时的困难,也能坦坦荡荡走自己的路。</h3> <h3>我并非拒绝物质,但与物质所得相比,更看重内心的安逸。重新规划一下日程,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把生活、劳动、读书三者合一,闲着没事要么看书,要么劳动,要么就发发呆,很多思想是在寂静和沉思中诞生的,心灵由此变得纯粹与自由。如果说世上还有率真的话,那一定是自由的声音,它不同于幸福,但最接近于幸福,如刘禹锡的“何陋之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