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英国国家美术馆(英语:National Gallery)成立于1824年,该馆收集了从13世纪至19世纪多达2,300件的绘画作品。由于其收藏属于英国公众,因此美术馆是以免费参观的方式向大众开放的,但如果要借讲解器的话,要付4英镑,不过到了星期五就真正的全免啦,小帖士呵。</b></h1> <h1><b>意大利初期绘画的收藏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一大特色,所以这次欣赏到很多15世纪之前的作品,让我知道在文艺复兴早期乃至之前的绘画是怎样的面貌。当然,其中收藏的文艺复兴中后期乃至鼎盛时期的作品都是如雷贯耳,耳熟能详的,但当看到真品时还是有点小激动的。</b></h1> <h1><b>国家美术馆位于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的正北方向。</b></h1> <h1><b>穹顶</b></h1> <h1><b>进门后就是个很大的穹顶,阳光从穹顶直射而下,这个空间是通往美术馆各个展厅的"枢纽"。</b></h1> <h1><b>地面上有几幅漂亮的马赛克画,看到介绍才知道,也是名家之作。1928-1952年间,国家美术馆请俄裔马赛克艺术家Boris Anrep制作了四组马赛克地画,面积最大的一组创作于1933年,题为"缪斯的觉醒"。在东西两侧的楼梯过道也有两组马赛克画。</b></h1> <h1><b>铺成地面的马赛克瓷砖</b></h1> <h1><b>铺成地面的马赛克瓷砖</b></h1> <h1><b>《光荣圣母》--杜乔:他是锡耶纳画派的创始人,也是</b><b>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家,</b><b>他采用富丽高雅的色彩和优美的线条,成功的将拜占庭艺术的庄严感与锡耶纳画派的神秘性杂糅在一起,突出了画面的效果,加入了对自然的观察,祭坛画《光荣圣母》创作于1315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b></h1> <h1><b>《威尔登双折画》(The Wilton Diptych)--也叫双联画,创作于1395-1399年,作者不详,是英国或法国画家。这是为当时的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定做的圣坛装饰,左边跪着的就是理查二世,</b><b>当时的查理二世面容干净没有胡须,还很年轻,他的身边站着三位守护圣人,分别是埃德蒙、忏悔者爱德华和施洗者约翰(前两位均为前英国国王),右边是圣母抱着圣子基督及11位天使环绕着。查理二世和天使们均戴有金雀花夹项圈,这是查理二世所属的金雀花王朝的象征,衣服上装饰的白鹿徽章是查理二世的代表徽章,表明英国王室是受神庇佑的。天使们面容憔悴却柔美,衣服和天使翅膀的蓝色明暗渐变恰到好处,直观地显示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体态的优雅。</b><b>这幅画在1649年就首次记录在Charles Palmer爵士的艺术收藏中,直到1929年被国家美术馆收购。这是在经历了清教徒圣像破坏运动后幸存下来的,并且保存完好,格外珍贵。</b></h1> <h1><b>《圣母子和诸圣徒》--马萨乔:</b><b>此画绘于1426年,</b><b>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被称为"现实主义开荒者"。他的壁画是人文主义一个最早的里程碑,是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在他的画中首次引入了消失点。</b><b>代表作祭坛画《圣母子与诸圣徒》表现圣母朴实粗壮有如农妇,婴孩耶稣作吮吸手指的天真情态,和当时流行的宗教画完全异趣,说明马萨乔着重写实的特色;画中人物体态具有明显的雕像塑形感。</b></h1> <h1><b>《圣罗马诺之战》--保罗·乌切洛(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家),此画绘于1438-1440年,木板蛋彩画。他穷毕生的精力研究透视学,以表现立体空间与人物的远近关系。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三幅《圣罗马诺之战》,伦敦国家美术馆收藏的是其中一幅。</b><b>圣罗马诺之战是发生在佛罗伦萨市与邻邦之间一场战争,从画面上就能看出复杂的透视关系。</b><b>他像科学家一样整天专心致志地研究透视学,据说他为此常常彻夜不眠。他的作品,虽然画得十分精确,富有装饰性,但缺乏激情和艺术感染力。他的代表作《圣罗马诺之战》(1456-1458)被认为是运用透视学作画的典范。</b><b>画中有的以长枪的倾斜度来展示透视关系,有的从马的后臀撅起与其身子的透视比例作了深刻的描摹,目的尽在于追求透视法。当然,这样孤立地研究透视,势必忽视了形象的生动性,以致画面的真实感都丧失了,形象显得刻板、生硬,人物缺乏立体感。</b></h1> <h1><b>《基督受洗》--</b><b>皮耶罗.德拉.弗朗西斯卡:此画绘于1450年,</b><b>是早期文艺复兴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更多地继承了马萨乔的风格,尤其对处理绘画的空间关系有其独到之处,他把光线的明暗和透视有机地组合成一幅完美的画面,他的风格对15世纪中叶的佛罗伦萨以及北意大利诸城有极大的影响。</b></h1> <h1><b>《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安东尼奥·波拉约洛:创作于1475年,</b><b>这幅画是以圣徒被乱箭射死为题,采用三角环形构图,被认为是</b><b>15世纪后期美术发展的新动向。</b><b>波拉约洛</b><b>是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代表性画家之一,据说是最早进行尸体解剖以研究人体结构的艺术家,他的代表作就是这幅《圣塞巴斯蒂安的殉难》。圣塞巴斯蒂安是古罗马禁卫军队长,在三世纪基督教迫害时期,被罗马戴克里先皇帝下令乱箭射杀,被尊为圣人和瘟疫者的主保。</b></h1> <h1><b>乔瓦尼.贝利尼--《总督肖像》:创作于1501-1502年。画面中的洛勒丹曾在1501年到1521年间任威尼斯总督,</b><b>这幅半身画几乎是从正面表现的,只有头部微微转向右边,目光坚定地看向某个定点,方向正是光线射过来的位置。仔细观察能看到他所穿衣服是由珍贵的金银丝浮花锦缎制成,所戴的帽子通常是在庆典时才会戴,并以相同布料制成。胸前密密麻麻系着一排金色的纽扣,形状酷似核桃。脸部线条舒缓,带有略显忧伤的苦笑。执政官神情从容,但不乏傲慢和冷漠,这应该是他所任职务强加给他的。画面中人物保持静止姿态,通透的光线照射下来,使他显得更加立体。贝利尼将蓝色背景分层处理,画板上部更深,而下部更浅,与整个画面中的明暗变化相切合。</b><b>画面下方檐墙的正中间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贝利尼的名字。看上去这张皱巴巴的纸条是贴在画上,甚至有撕下了的冲动,但其实这是画家自己画上去的。这也体现了贝利尼高超的写实技艺。</b></h1><h1><b>在凡·艾克发明新的油画技法之后,贝利尼是第一个掌握这种技法的威尼斯画家,使得他的画呈现出不同寻常的写实效果:带有皱褶的纸条、白色袍服的光泽、脸上的皱纹、炯炯有神的双眼等。</b></h1> <h1><b>《橄榄园中的祈祷》--</b><b>乔瓦尼.贝利尼</b><b>:是蛋彩画,描绘了耶稣在克西马尼花园里作最后的祈祷。画中的耶稣正跪在一块突出的岩石山上祈祷,在他的下方,原本应当醒着的三名门徒彼得、雅各、约翰正在沉睡。黎明即将来临,耶稣将要面临苦难、被出卖与死亡。画面上的黎明曙光,不仅表示夜晚即将结束,还象征着希望、复活与救赎。</b></h1> <h1><b>《圣杰罗姆在书房里》--</b><b>安东尼奥·达·墨西拿:</b><b>是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的意大利画家,活跃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他的作品表现出荷兰早期绘画的强大影响力。</b></h1> <h1><b>《橄榄园中的祷告》--</b><b>安德里亚.曼特尼亚</b><b>:绘于1460年,</b><b>这是一个福音书中提到的场景,耶稣基督正在客西马尼园中祈祷,不一会儿背叛者犹大就带着一队人来抓他了。一直跟随他的三个门徒彼得、约翰、雅各则躺在一边沉沉睡去。就在这痛苦的时刻,只留下耶稣一个人接受上帝意愿的安排。</b><b>在早期文艺复兴众多艺术家中,安德烈亚·曼特尼亚算得上是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他是一位早熟的天才,17岁独担教堂中绘画工程的职责,潜心研究透视学,曼特尼亚在透视和明暗方面的成就对北意大利有着广泛的影响。</b></h1> <h1><b>《多恩三联画》--</b><b>汉斯.梅姆林:画于1475-1480年,画中</b><b>在圣母右边跪着的是威尔士人约翰,多恩勋爵,也正是这幅画的委托人,他的身后站着的是拿着宝剑的圣卡特琳娜,表明他将以斩首的形式殉职。圣母的左边则是约翰的妻子伊丽莎白和他们的大女儿安娜,他们身边站着的是圣巴巴拉。圣巴巴拉的旁边有一座塔,她父亲曾把她囚禁在这里,象征着她的殉教。约翰夫妇都带着象征约克家族的项圈,项圈上嵌着镀金的玫瑰花,并挂有一个象征爱德华四世的狮子吊坠。</b><b>两侧的画板上画着的是和委托人约翰.多恩勋爵同名的圣人传福音者约翰和施洗者约翰,施洗者约翰身后出现的身影,可能是画家自己。</b><b>画家将整个场景设置在一个光照充足的敞廊下,从画面尽头光亮的地平线映出缕缕微光和从正面照进敞廊的光线互相交织,碰撞,又万般协调,充满美感。</b></h1> <h1><b>《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扬·凡·艾克创作于1434年。这幅画不仅细致描绘了人物的外貌,而且对室内的环境、家具、装饰作了极其逼真的描绘,甚至可以说逼真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讲解器特地提醒,注意画面上的那面镜子,从这面小圆镜里,不仅能看到这对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画家本人。用镜子来丰富画面空间,正是这幅杰作的又一特色。可惜,拍下来的照片很多细节都无法看清了。</b></h1><h1><b>知道西方的油画是从蛋彩画演变而来的,而演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就是杨·凡·艾克。他改进并发明了油画颜料,用油来调制颜料以便涂到画板上,而蛋彩画是用蛋清来调制颜料,但是干的太快,色彩也不易相互转化以达到相互柔和。油画发明后,作画时不但可以从容的多,而且色彩更加丰富漂亮。</b><b>除了技法上的伟大发明,扬·凡·艾克在艺术上也是大师级的,</b><b>是15世纪尼德兰画派的代表性画家。</b><b>在伦敦国家美术馆欣赏到扬·凡·艾克的两幅画作,都是他重要的代表性作品。</b></h1> <h1><b>《戴红头巾的青年男子》--杨</b><b>·凡·埃克:</b><b>创作于1433年。</b><b>这幅画的作画风格也许是源于木雕,因为它运用细腻的手法表现出了服饰上的繁复褶皱,这也恰恰能够表现出画家精湛的技艺。这幅疑似自画像的木版画,是画家少有的留有原始画框的作品之一,在画作上方写着佛兰芒的一句格言"重要的是我能做什么,而不是我想做什么",下方有落款"于1433年10月21日,杨.凡.埃克为我创作"。画框就像是一扇窗,光线从这扇窗射入,让人物形象更具空间感,也更具立体感。深色的背景更加突显人物面部线条:人物略显异样的面容表现出了主人公凌厉坚毅的性格特征,还有主人公极具穿透力的眼神。繁复冗大的头巾占去了脸部很大的比例,像对待某个惊艳的静物那样,画家将其用显明的几何图形表现出来,使得真实存在的人物散发出浓浓的抽象美。他对缠在人物头上的红色头巾布进行了仔细研究,描绘细致到每一褶、每一圈,并通过旋涡状的明暗变化,让缠绕的头巾表现得更加生动逼真。</b></h1> <h1><b>《读经圣母》--罗吉尔·凡·德·韦登绘于1438年,这是一件祭坛画的右边部分残片。韦登是继凡·艾克之后,15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北欧画家,看到有人这么评价:"如果说扬·凡·艾克要表现的是新的写实主义所具有的客观、永恒的性质,他笔下的圣母是身居尼德兰村舍的贵族妇女;那么韦登追寻的就是人类的情感和精力,他笔下的圣母是暂时降落凡尘的天人。"欣赏这幅《读经圣母》,感受到的是一种圣洁的恬静。</b></h1> <h1><b>《爱神维纳斯与战神马尔斯》--波提切利创作于1485年前后。波提切利是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画面中,维纳斯凝神专注地看着沉睡中的战神,爱与和睦战胜了战争与冲突。战神不像是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征战之神,倒像是被爱所征服的青春少年,几个淘气的小天使,偷偷扛走战神马尔斯的长矛与盔甲、向马尔斯耳边吹海螺,给画面增添了喜剧性。这是一幅所谓追忆性的肖像画,画的是古代神话题材,但画中的的人物肖像却是现实中的人物,这是波提切利为劳伦佐·美第奇家族作的装饰画,画中的爱神和战神都是美第奇家族的成员。</b></h1> <h1><b>《普罗克里斯之死》--是佛罗伦萨画派另一位画家皮耶罗·迪·科西莫的名作,取材于希腊神话,说的是猎神误杀妻子的故事。</b></h1> <h1><b>《岩间圣母》--在1483年至1508年间,达芬奇创作了两个版本的《岩间圣母》,</b><b>画中圣母居图中央,她右手扶婴孩圣约翰,左手下坐婴孩耶稣,一天使在耶稣身后,构成三角形构图,并以手势彼此响应,背景则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点缀其间,洞窟通透露光。此画虽属传统题材,然表达手法和构图布局皆表明达芬奇的艺术水平之高深,</b><b>在1880年伦敦国家美术美术馆收购了此画。</b></h1> <h1><b>《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达芬奇:</b><b>这是伦敦国家美术馆的藏画中最珍贵且最脆弱的画作之一,这副著名的草图是根据原画作大小将八块纸粘在一起复原而成的。</b><b>这部作品构图非常复杂,人物之间如锁链般紧密连接在一起,组成金字塔结构。两位女性都露出充满母爱的微笑,仿佛她们的原型是同一个人物,而每个形象又都是通过悉心研究后用明暗关系勾勒出来的。还有一些部分仍未完成,如圣安妮的前臂指向上方,隐射出此场景的神圣,图中圣子离开圣母的怀抱,伸向施洗约翰,为他赐福;同时这一手势也预示着施洗约翰的未来。人物的体态和姿势都是相呼应的,让整个画面充满着和谐和自然。</b></h1> <h1><b>《手拿六弦琴的绿色天使》--达·芬奇的助手完成。</b></h1> <h1><b>《圣埃米丢斯的通告》--卡罗·克瑞维尔利</b></h1> <h1><b>《圣乔治和龙》--雅各布·丁托列托:说的就是圣乔治屠龙的故事。</b></h1> <h1><b>《亚历山大之前的大流士一家》--保罗·维罗纳:绘于1565-1570年,</b><b>这幅场面宏大壮观的作品讲述的是古代历史中的一个著名片段,</b><b>站在大流士三世母亲西绪甘碧丝面前穿着红色衣服的正是亚历山大大帝,他的手指向赫费斯提翁,暗指西绪甘碧丝认错了人。亚历山大大帝同时伸手向西绪甘碧丝示意,让她不必紧张,务必安心,尽管西绪甘碧丝此时已是一名战俘,但她和她的所有家人此刻却正受到无上的尊重。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左边站着的是他的挚友赫费斯提翁。画面中,大流士三世的母亲跪在他的面前,将他错误地当成了英勇的军队将领,亚历山大大帝则显得很和善,并没有把眼前发生的事放在心上。</b><b>亚历山大大帝在面对伊苏斯战役中战败的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全家时,所表现出的悲怜仁慈的态度,令所有人都难以忘怀。保罗.维罗纳正是借此场景,以大手笔描绘出这个熠熠发光的时刻。整个场景被安置在一个由白色石头建成的连拱敞廊里,拱廊上方阳台上的人群为整个敞廊增添不少生机,他们在炽烈的阳光下,几近透明。然而近景中的各人物则大多处于逆光的位置,和背景中炫目的光线产生强烈对比。</b></h1> <h1><b>《一个年轻人的肖像画》--安德烈亚·德尔·萨透</b></h1> <h1><b>《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布龙齐诺:又名《维纳斯、丘比特、罪恶与时间》,是画家以样式主义艺术趣味描绘的一幅典型的寓意画。 画面以维纳斯与其子丘比特为构图中心,前后加了一些象征性神话形象:伏尔甘、罗马诗人维吉尔、鸽子与面具等。他们象征嫉妒、诗意的美,平和、信念与虚伪的人生。丘比特与母亲在相吻,两个形象所表示的亲昵感情引起后人的非议,因为形象画得过于甜俗。母子感情失去常态(以现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这是恋母情结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情感中带有某种色情意味。丘比特用右手按在维纳斯的左乳上,这是画家表达性爱的一种构思,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地位。</b><b>尽管色彩很细腻,表现技巧也无可非议,但由于趣味低俗,而为后人所不耻。</b></h1> <h1><b>《爱神丘比特的教育》--科雷乔:这幅画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对肉体的讴歌。画面右侧的墨丘利,即为希腊神话中的赫耳墨斯,是宙斯和迈亚的儿子。传说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并首创字母、数字和天文学等。他正在耐心地教诲小天使丘比特。站在一旁的维纳斯神情喜悦,姿态优雅,所有人物被笼罩在一种艳丽的雾气中。画家不仅描绘了轻松、欢愉、富于肉体感、充 </b><b>满了娇媚与潇洒气质的形象,而且运用绚烂的色彩、强烈的光线和细致入微的明暗衬托,使画面洋溢着质朴、抒情的生活气息和田园风情,从而表现了画家对神话题材不拘绳墨的处理。</b></h1> <h1><b>《曼彻斯特圣母》--</b><b>米开朗琪罗一幅未完成的画作:</b><b>木板蛋彩画。画面上,基督的手指向圣母拿着的书,左侧两个未完成的天使呈沉思状,右边两位天使正在看书卷,据说这预示着基督未来的牺牲。</b></h1> <h1><b>《耶稣下葬》--</b><b>米开朗琪罗:</b><b>呈现的是耶稣基督遇难后下葬的场景,这也是西方美术史上很多画家都画过的题材。</b></h1> <h1><b>《花园中的圣母玛利亚》--拉斐尔</b></h1> <h1><b>《粉红色的圣母》--</b><b>拉斐尔:这是他最知名的一幅油画,</b><b>《粉红色的圣母》得名于画面上圣母与基督手上拿着的粉红色康乃馨,通过康乃馨,使圣母圣子之间建立起了自然的互动,这也使得这幅作品成为美术史上著名的一幅圣母画。</b></h1> <h1><b>《耶稣受难》--拉斐尔:绘于1502-1503年,画中</b><b>圣杰罗姆跪在十字架下,位置显眼,杰罗姆是忏悔教会的创始人,死于419年,拉斐尔将他画在这里与其他人一起见证基督受难,其余人分别是圣母、背后站着的圣约翰、跪在十字架下右侧的抹大拉的玛利亚。将杰罗姆画入是因为他是这座教堂的守护神,这幅画就是用来装饰教堂祭坛的。</b><b>拉斐尔并不着意描绘肉体上的痛苦,圣徒们以冥想的方式哀悼,与观者交流着悲伤的情绪。</b></h1> <h1><b>《安西帝圣母》--拉斐尔:作于1505年,</b><b>这副祭坛上的装饰画是由安西帝家族委托拉斐尔,在其短暂逗留佩鲁贾期间,为佩鲁贾的圣菲奥伦佐斯教堂所作。</b><b>圣母抱着圣子坐在宝座上,站在两边的分别是施洗约翰和头戴主教冠、手拿权杖的圣尼古拉。圣母有一只手伸向前方,放在膝头一本打开的书上。圣座旁边的施洗约翰裹在层层叠叠的红色衣料里,露在外面的身体部位,显示出拉斐尔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研究和创作过程中的精准把握,这使得整个人物形象稳稳地立在地面上。施洗约翰手中的十字架在光的照射下几乎是一根透明的细线。</b></h1> <h1><b>《圣亚历山德里亚的凯瑟琳》--创作于拉斐尔去往罗马教廷之前。童贞圣人亚历山德里亚的凯瑟琳是忠实的基督徒,她被罗马帝国皇帝马克森提乌斯以异教徒的罪名处死。画面上,</b><b>圣凯瑟琳姿态优美,身体呈螺旋式上升,她的披风因臀部的曲线而翻转过来,鲜黄色的里子明亮夺目;她的左臂依靠在车轮上,右手按在胸前,抬头看着天空中散射的光芒,</b><b>体态和谐优美,色彩丰富饱满。</b></h1> <h1><b>上图:去各各他的路上;下图:施洗者圣约翰讲道--拉斐尔</b></h1> <h1><b>《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像》--拉斐尔:这也是拉斐尔肖像画中最负盛名的一幅,尤利乌斯二世为教皇史上第218位教皇,1503年至1513年在位十年,被教廷认为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25位教皇之一。他任用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人从事美化梵蒂冈的工作,使得罗马成为欧洲艺术的中心。</b></h1> <h1><b>《拉撒路复活》--</b><b> 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这幅画至今仍是该美术馆的镇馆之宝!他出生在威尼斯,最初师从于乔凡尼·贝利尼,后又受乔尔乔内画风影响,26岁的他应罗马大银行家依奇的邀请,来罗马为他的别墅作装饰壁画,他那威尼斯画派特有的色彩效果,立即引起同在别墅作画的拉斐尔注意。就在这里又受到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思想和雄健的造型方法启迪,他的作品得到米开朗基罗的称赞,并在以后的年代里得到大师的不断关怀提携,作品中显示出米开朗基罗式的雄劲造型,但在整个作品的色彩处理上仍保持自身的特点。拉斐尔去逝后,皮翁博作为罗马一流画家而被教皇所重用。在他的创作中,把罗马画派的气势磅礴的造型方法和威尼斯的华美艳丽的色彩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罗马画界享有崇高地位。</b></h1> <h1><b>《老妇人》--昆滕·马赛斯:他</b><b>是比利时画家,画于1513年。画中妇人因为脸部骨骼和五官变形,相貌丑陋,其真实性几百年来一直受到质疑。前几年英国媒体曾报道,医学专家经过研究认定,画中人物真实存在,她相貌丑陋的原因在于患有一种罕见变形性骨炎。 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迈克尔·鲍姆和学生克里斯托弗·库克从医学角度分析后得出结论,画中妇人真实存在,只是容貌遭到一种罕见的佩吉特氏病破坏。鲍姆说,画中妇人的颌部、上唇、鼻子、眼窝、额头、下巴、锁骨和双手都因患病而呈畸形,在佩吉特氏病患者中极为罕见。"我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病例"。画像画工细致,似乎颇费画家心力。鲍姆判断,画中妇人确有其人,而且可能"颇有权势、甚至确实是一名公爵夫人"。</b></h1> <h1><b>《大使们》--汉斯·小霍尔拜因:他因这幅绘制于1533年的《大使们》,被认为是16世纪欧洲最好的肖像画家,也是欧洲北部文艺复兴绘画艺术的代表性画家。这幅画</b><b>是伦敦国家美术馆保存的最早的肖像画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收藏之一。在作品中除了两位主人公外,大师还对众多的物品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展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绘画技巧,但这些"琐碎"的描绘,并非只是用来炫技的,而是用来暗示两位外交家的年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和才能。比如,左边站立的丁特维尔是法国贵族,被派往英国伦敦担任大使,下面摆放的地球仪上标记着Polisy, 这是他的出生地;其右手剑鞘上标记着29,是他的年龄;右侧站立的塞尔夫,是法国驻威尼斯的大使,其右肘倚靠的书标记着25,是他当时的年龄。又是非常非常的遗憾,照片中这些细节都无法辨识出来!</b></h1> <h1><b>《大使们》这幅画原来是挂在楼梯上方的,看画的视角是仰视的,所以这张照片我是特意低下身子仰视而拍的,结果,画中下部的那条看似像鱼一样的玩意儿,就变成了一个清晰的骷颅头了,信不信?看图片吧。画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连观画者观画的角度都已经考虑进去了,不得不点赞👍!</b></h1> <h1><b>《松鼠、八哥和女士》--汉斯·小霍尔拜因:</b><b>这是画家一幅早期的杰作,我们不知道这位年轻女子是谁,也不知道这只松鼠仅仅是一只特殊的宠物,还是具有王朝象征的意义(八哥鸟,在英国它通常是家庭宠物)。她戴着时髦的毛皮帽,但衣着简朴,包括那白色的围巾及服装朴素的颜色。这是一张庄重沉思的年轻面孔,正专注于内心的思考。她是一位美人,有着长长的鼻子,但嘴却是坚强而敏感的。有一点指明了她戏剧性的个性:暗示着悲伤,这种暗示与那松鼠野性的活泼似乎有关,尽管她自己看来是庄重严肃的。画中的鸟儿好像也表达出了这位青年女子并不希望向我们展示的安静而忧郁的那一面。</b></h1> <h1><b>《一个穿棉袄的男子肖像》--提香的自画像:</b><b>画面底部的字母 "T. V." 是"Titian"的名缩写字。</b><b>他一生既有米开朗基罗那样的高寿,又有拉斐尔那样的一帆风顺。提香出生于威尼斯共和国北部边境小城的一个军人家庭,12岁到威尼斯,师从乔凡尼·贝利尼学画,在这儿结识了师兄乔尔乔内,并受到乔尔乔内画风的相当影响。乔尔乔内去世后,提香·韦切利奥替他完成了几幅生前未完成的作品。提香早期的作品同他师兄的风格非常接近,有优美、抒情和牧歌式的情调。</b></h1> <h1><b>《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提香:威尼斯画派最杰出的画家,</b><b>这幅作品也是提香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b><b>讲述的是希腊神话中酒神巴克斯与克里特岛公主阿里阿德涅一见钟情的故事。被希腊王子忒修斯抛弃的阿里阿德涅在海岛上悲痛欲绝,酒神巴克斯带着一群醉醺醺狂欢的人路过这里,巴克斯对她一见倾心。画面上,酒神巴克斯在半空中,扭曲着身体,朝向阿里阿德涅,但两人的身体是相互背离的,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这暗示他们并没有幸福的未来:最终阿里阿德涅飞上天空,头戴环状的星星,形成了日全食画面左上角的天空中有环状的星星。</b></h1> <h1><b>《阿克特翁之死》--提香:</b><b>《阿克特翁之死》是《狄安娜与卡利斯托》的续篇,《狄安娜与阿克特翁》讲述了年轻的猎人阿克特翁不小心闯进狄安娜和仙女们沐浴的场所,掀起了红色的帘子。头上戴着月亮装饰的狄安娜向他投去憎恨的目光。最后在《阿克特翁之死》中,狄安娜为了报复阿克特翁,把他变成一头鹿,并让自己的猎犬将他咬死。"这幅作品最后提香并未完成,一直放在他的工作室里。</b></h1> <h1><b>《裁缝师》--乔瓦尼·巴蒂斯塔·莫罗尼:</b><b>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肖像画家,《裁缝师》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虽然描绘的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裁缝师,但却能在平凡中展现出不平凡的魅力,是裁缝师处于工作瞬间的一种状态,他的神情似乎是暂停手中的活计,倾听顾客的叙说,冷静沉思地打量着对方,这一姿态表情体现了画中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他是我们生活中既陌生又熟悉的那种类型的人物。画家莫罗尼以单纯而富有真实感的笔触和色彩,描绘了人物的头部和衣着的质量感;站立的动势既有职业特征,又体现了形体的单纯中见变化,色调朴素高雅中见沉着稳定,人物形态的各种曲线交织和台面的直线刚柔相济,平凡中见杰出。</b></h1> <h1><b>《国王们的敬拜》--吉恩哥塞特</b></h1> <h1><b>《饮酒狂欢》--尼古拉斯·普桑:</b><b>他在法国17世纪画坛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无与伦比。如果说法兰西民族绘画形成于17世纪,那么普桑可谓"法兰西绘画之父"。</b></h1> <h1><b>《圣乌苏拉登船的海港景色》--克劳德:取材于宗教故事,圣乌苏拉(Saint Ursula)与1万1千名处女侍婢由英格兰出发前往科隆朝圣途中,被匈奴人杀害的传说。画面上,初升的阳光映照在海上,波光粼粼的海面向远方的天水一线处伸展开去,形成深远的空间感。海港两侧,建筑和大树相互对称,加强着风景的壮丽感。所以艺术史评论其作品:与其说他钟情于题材的表现,不如说他更对光和大气作用于植物和水的效果感兴趣。他企图调动一切绘画手段来留住光和色,这样,人物在他的作品中就无足轻重了,他们只是他画中"主题"的烘托。</b></h1> <h1><b>《红衣主教黎塞留》--菲利普·德·尚佩涅:绘于1639年,黎塞留是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红衣大主教,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卢浮宫黎塞留馆就因其得名。其主要功绩是对内压制贵族势力,加强了国王的专制王权。对外主导了三十年战争,威斯特法利亚合约的签订使得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衰弱,奠定了法兰西其后在欧洲两百年的霸业。尚佩涅的这幅肖像,是西方绘画史上肖像画的名作之一,如今许多关于黎世留的介绍都采用这幅画像。</b></h1> <h1><b>伦勃朗自画像--绘于1640年,说到自像画,首先会想起的是荷兰画家伦勃朗(Rembrandt)。一般的画家都会有一些自恋情结,可是却没有一个人会自恋到伦勃朗的境地,在伦勃朗传世的1000多幅画中有70%的作品里出现他自己的脸。该馆收藏的伦勃朗《34岁的自画像》(Self </b><b>Portrait at the Age of 34),是伦勃朗盛年的一张自画像,从画里面可以看到他意气风发,用自信镇定的眼神与我们对视着。他的构图是借鉴了自威尼斯画派大师级人物提香的一幅作品(也是提香的自画像,在本美篇中也曾提到),他也穿上了盛装,摆出和古代大师一样的姿势,向世人证明,</b><b>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物质上他已经是一个真正的贵族了。</b><b>他发明的伦勃朗光,是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独特的布光效果,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所以也称作三角光,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b></h1> <h1><b>《穿棕色和银色服的菲利浦四世》--迭戈·委拉斯凯兹:</b><b>他在西班牙绘画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1621年菲利普四世登上王位,委拉斯凯兹成为了御用画家。在宫廷中获得了显赫荣耀的地位。</b></h1> <h1><b>《镜前的维纳斯》--</b><b>委拉斯凯兹:</b><b>女子裸体绘画在17世纪的西班牙是极其罕见的,这幅画也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委拉斯凯兹唯一一幅女性裸体绘画。从古希腊到近现代,不知道有多少画家、雕塑家创作过维纳斯,委拉斯凯兹笔下的维纳斯娇小玲珑、端庄高贵,优美的曲线,充满了青春气息。画中描绘维纳斯对镜而卧、背向观众,小爱神为她扶镜观照,含蓄的构图明显是受西班牙宗教禁欲主义的影响。</b></h1> <h1><b>《苏姗娜·兰登肖像》--彼得·保罗·鲁本斯:被认为是鲁本斯最成功的一幅肖像画,又名《苏姗娜·芙尔曼肖像》,其实是一个人,本姓芙尔曼,结婚后夫姓兰登,是鲁本斯第二任妻子的姐姐。这幅肖像画色彩对比强烈,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性,高贵但不傲气。</b></h1> <h1><b>《带着施洗约翰头颅的莎乐美》--卡拉瓦乔:画中大盘子里正是卡拉瓦乔自己的头颅,此画被送给德 · 维格纳科特乞求宽恕。据说卡拉瓦乔在创作此幅油画之前,曾在意大利的南部城市那不勒斯,遭到一群不明来历的人袭击,在对抗中他把对方杀死了,之后,他受到通缉并逃走了。若干年后来也据说因他的这幅祈求宽恕的画画的实在太好了,而得到了当政者的饶恕。</b></h1> <h1><b>《弹小键琴的女子》--约翰内斯·维米尔:17</b><b>世纪荷兰风俗画大师,曾两度担任过画家公会主席。他绝大部分绘画的内容是他周围的日常生活,这就足以说明他风俗画的内涵与其特点了。他以德尔夫特(他居住的地方)中产家庭的妇女生活为主线,刻意去表现室内陈设,以及女性的闲情逸致的生活,或者是家庭主妇的杂务等。</b></h1> <h1><b>《石匠的院子》--卡纳莱托:</b><b>创作于1725年,在这幅名作中,画家用粗犷的造型,浓厚的色彩画出远处教堂的钟楼,河边的小船,院子里散放的石料,破败的楼房,从远处看是一片安静但略显破败的景象。镜头拉近来看,却有一种市井生活的热闹和喧嚣:运河上的船夫正等待一位匆匆赶来的商人,石匠们叮叮当当地凿着石头,妇人急忙放下扫帚跑去抚慰嘻耍摔倒的孩子,另一个妇人正从天台上探出身来呼唤着什么,窗口上站着一只大公鸡,一切都活灵活现、生意盎然,充满一种热气腾腾、活色生香的生活气息。</b></h1> <h1><b>《安德鲁斯夫妇》--托马斯·庚斯博罗:</b><b>此画</b><b>是画家早期的著名肖像画,画于1748-1749年。画中描绘了年轻的安德鲁斯夫夫妇悠然地坐在一棵大树下歇息的情景。安德鲁斯太太坐在树前的一个大铁椅上,穿着华丽的拖地裙,戴着一顶黄帽子。她的面带微笑,端庄典雅,她的丈夫戴着黑色三角帽,胳膊上夹着一把长枪站在妻子旁边,他交叉着双腿,表情随意、散漫。一只狗跟随在他身旁,正抬头往上看。画中的背景是一片非常开阔的田野,起伏不平的地势,远处有稠密的橡树林,也有零星地散布在田野上的橡树,他们的旁边是一块成熟的麦田。天空中布满了变幻莫测的云彩。安德鲁斯夫妇选择了行猎的途中或者特意假定的环境为自己作画,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赋予了这幅肖像画浓厚的生活气息。画中色彩处理得清淡调和,天蓝色的衣裙、黄色的麦田、青黄色的树叶、蓝黑色的天空,整个色彩比较相近,对比柔和,过渡自然和谐,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画中人物位置的安排,也很有独创性,并没有按照常规把人物居于画面的中心,而是位居一端。同以前的肖像画比较,手法变得灵活、多变,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b></h1> <h1><b>《威廉·哈雷特夫妇》--托马斯 · 庚斯博罗:他是</b><b>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和风景画家,</b><b>此画画于1785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b><b>他的作品强调光和奔放的笔触,加之精致的色彩,使他成为皇家宠爱的画家。他把肖像画和风景画很好的地融为一体,于风景画中画肖像,在肖像画中加上美丽的风景,笔触奔放,充满活力。</b></h1> <h1><b>《枣红马(Whistlejacket)》--乔治·斯塔布斯--他画了一辈子马,甚至还出版了一本《马的解剖学》。这幅画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创作于1762年,巨大的画布上没有任何背景,只有一匹骏马,正扬起前边的双蹄。英国媒体将这幅作品誉为"阿拉伯纯种马完美无瑕的巅峰之作"。看到单纯动物题材的写实油画,太逼真了,凑近看,竟有一种想要摸一摸它的冲动,不过你可千万不要踢我哦,哈哈。</b></h1> <h1><b>《无畏号战舰》--约瑟夫·马拉德·威廉·透纳:这幅油画表现了英国海军实力的衰落,虽然罗瑟希德在希尔内斯的西边,但画面中的无畏号战舰在向东行驶,背景是落日,透纳所关注的是唤起人们的失落感,而不是准确地记录事件。</b></h1> <h1><b>《雨,蒸汽和速度》--约瑟夫·马拉德·威廉·特纳 :伟大的西部铁路</b></h1> <h1><b>《干草车》--约翰·康斯坦博尔:他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在这幅画的左边是威利·洛特的别墅,在他的作品中曾多次出现;河边一位农妇正在淘洗;</b><b>画面中心干草车红色的马鞍起到了视觉引导的作用,</b><b>在农夫的吆喝声中它正在缓缓过河</b><b>;远处轻轻几点颜色表现干草工人,这是他的特色,在他的作品里很少有近距离表现农业劳作的辛苦;左下方的这只狗狗起到平衡画面的作用,它正寻声而望。</b><b>那种宁静、滋润、生动的乡间之美很轻易的浸人心脾,这里没有什么崇高的、伟大的或者激动人心的激越之美,有的只是普通乡间生活的平静与诗意。</b></h1> <h1><b>《年轻女教师》--吉恩·西缅·夏丁</b></h1> <h1><b>《蓬巴杜夫人》--弗朗索瓦·休伯特·多埃斯:</b><b>是法国画家,专门从事肖像画,他画的肖像有:法国贵族、外国贵族 ,作家和其他艺术家。 他的肖像画包括路易十五的最后两个情妇,蓬巴杜夫人和巴里夫人,他甚至画了年轻的玛丽·安托瓦内特。他是蓬巴杜夫人最喜欢的画家。</b></h1><h1><b>这幅《蓬巴杜夫人画像》,画作上面裙摆处那繁多的蕾丝,层层遮掩的半透名效果,无比真实,像是光线从伸手可触的实物之中绽放出来。</b></h1> <h1><b>《睡莲》--莫奈:他一生不知道画了多少幅睡莲,但最被人熟知的是绘于吉维尼花园的这幅,画面上最显眼的是那座拱形的日本桥。看到资料说,莫奈一共画了18幅有日本桥的作品,构图几乎一样,只是桥下的睡莲形态不一,莫奈也是蛮拼的。</b></h1> <h1><b>《格尔奴叶的浴者》--莫奈:画面中船只部分大面积涂抹的色彩,随便点几个点就表现在河中游泳的人。这种艺术上的创新和看似的随意,到现在,反倒是让人津津乐道。</b></h1> <h1><b>《自画像》--毕加索:西班牙画家,是现代艺术创始人,</b><b>20岁不到的毕加索,从这个时期的作品中,你能看到无数流派的影子,可见那时的他正在摸索自己的风格。这幅他自己的自画像想要向你表达什么?你能看懂吗?反正我看不懂,呵呵。</b></h1> <h1><b>《阿涅尔浴场》--乔治·修拉:他是印象派中很特别的一位,创造出点彩法。不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将几种原色直接"点画"在画布上,利用人的直觉经由大脑所转换的多种颜色的基点,在眼中呈现出某种色彩。运用"点彩",虽然没有在调色板上调出想要的色彩,只是原色拼接和融合,近看能看出各种颜色,但远看却融合到一起,观画者自己在大脑里将原色融合调色了。这幅作品创作于1884年至1887年,是修拉创立"点彩法"的第一幅作品。</b></h1> <h1><b>《椅子》--梵高:</b><b>椅子摆在斜线的地板上,那上面放着他一刻不离的烟斗和烟丝, 可是椅子上和周围都没有人, 他大概已经意识到高更将要离去, 而自己又要陷于没有欢乐也没有争论的孤独境地。这幅画所传达出来的悲凉情绪是如此之浓, 以致令人从中体会出梵·高孤寂落寞的眼神。</b></h1><h1><b>用他自己的话来说:</b><b>"空椅有许多空椅, 将来还要有更多的空椅……早晚总要除了空椅之外, 什么也没有。"(凡·高)</b></h1><h1><b>悲凉万分,无以复加!</b></h1> <h1><b>《两只螃蟹》--梵高:绘于1889年,算是梵高艺术生涯最后时期的作品。以前不知道梵高还画过螃蟹,在整个西方绘画史上应该也很少有画家画螃蟹吧。与他这个时期扭曲抽象的画风不同,这两只螃蟹画的很认真,很有质感,不是那种抽象的"写意"。</b></h1> <h1><b>《奥维尔附近的农场》--梵高:表现了奥维尔金色的麦田、绵延的山丘,乃至"古旧的茅草屋顶"。这幅画体现了梵高艺术最后几年抽象派的画法,笔触非常简单,直线、点、螺旋,还有浓烈的色彩。只有心中住着一位孩童,才能画出这么一个童话的世界。而梵高就是这么一个纯粹、有着孩童般纯真的人。他是如此的热爱这个世界,但世界上没人理解他,一颗孤独的行星!<br /></b><b>听说现在奥维尔还保存着梵高最后的住所,他的墓地也在这里。</b></h1> <h1><b>《向日葵》--梵高:插在花瓶里的15朵向日葵,是馆内最受欢迎的画作之一。有意思的是他把自己的签名直接"签"在花瓶上,竟然毫不突兀。这幅画旁边的介绍是这么说的:梵高把黄色与希望、友谊联系在一起,他建议用他的4幅向日葵来装饰阿尔勒的屋子,以表达一种"感恩"的想法。他似乎对这幅画特别满意,把它挂在客房里迎接他的朋友高更的到来。</b></h1><h1><b>他对友谊的执着催人泪下!</b></h1> <h1><b>《麦田里的丝柏树》--梵高:这一时期的画作,明显流露出激动不安,他的笔触不再是一笔一笔直直地涂抹在画布上,而是旋转扭曲的,仿佛火焰在燃烧。在他的画笔下,郁绿的丝柏在燃烧、金黄的麦田在燃烧、天空中云彩也在燃烧,让人能感觉到画家的内心也在燃烧。极度的焦躁啊,我能感受到。</b></h1> <h1><b>《海边的收获》--保罗·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画作色彩大胆,技法上注重和谐强调颜色和面积对比。高更是自由的,畅快的。他离开家庭,拍卖前期作品,走到小岛,那是他心中的天堂,在那里自由的创作,挥发自己的哲理光辉,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今天的现实中,我们有多少艺术人是这样坚持和纯粹的?</b></h1> <h1><b>《窗口前的水果 碗和啤酒杯》--高更:他是梵高的好友,</b><b>梵高在1888年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旅居,高更于10月来访,12月离去,随后梵高的左耳于1888年12月圣诞节被割去一大半。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梵高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这导致了梵高的精神失常复发,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b><b>关于这只耳朵是怎么弄丢的无人得知,不过实在也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当我看到梵高这张缺了一个耳朵的脸,实在是泪牛满面啊!</b></h1> <h1><b>《热带风暴中的老虎》--亨利·卢梭:法国后印象派作家,以原始、纯真著称,在略带孩子气风格的画风中,融入了超高的绘画技巧。</b></h1> <h1><b>塞尚的名作《大浴女》--</b><b>塞尚的名作,</b><b>塞尚晚年画了多幅浴女题材的作品,取名《大浴女》的就有两幅,另外一幅收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构图与这一幅差不太多。这两幅《大浴女》被认为是塞尚晚年艺术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他这一时期艺术追求的走向。从画面看,风景和人体都有几何、综合和简化的倾向,呈现出结构性和符号性特征,预示着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的到来。</b></h1> <h1><b>《波塞尔夫人肖像》--戈雅:他以细致的笔触和单纯的色彩塑造了一个西班牙年轻妇女的形象,那双明亮透露出自信的大眼睛,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她没有宫廷贵妇的娇媚和矜持,更没有珠光宝气,但充满着"自然美和饱满的生命力",是戈雅肖像画中的精品。</b></h1> <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国家博物馆是按年代顺序展出了从13世纪至19世纪期间多达2300件的世界顶级绘画作品,从达·芬奇、拉斐尔,到威尼斯画派、英国山水画派、法国写实派、前期印象派,直到塞尚、梵·高……</b></h1><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其中最为著名的的有梵高的《向日葵》,拉斐尔的《粉红色的圣母》,透纳的《战舰无畏号》、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和战神》和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以及莫奈的原作等等,等等,每一幅都是艺术的奇珍异宝!</b></h1><h1><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感官的体验,真实的享受,心灵的荡涤,艺术的熏陶,使我感受到了一种锤炼和升华。</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写于伦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2017年9月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也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