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给时光的情书:京都秋事

平眼视界

<p>很多中国人对京都的钟爱多少受台湾比较文学家林文月女士的《京都一年》的影响。虽然是很多年前的作品,四十岁以上的旅游爱好者一定会被她的文学功底吸引。她用平淡而真实的语言,把京都介绍得淋漓尽致。</p> <p>高度发达的现代化,高水平的国民素质,整洁的街区,精致的美食,令人印象深刻;与此同时,现代与古老,谦恭与决绝,恬淡与狂躁,和平与杀机等等日本人特殊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甚至连《菊与刀》作者本尼迪克特都以为是不解之谜。</p> <p>想到京都,不是樱吹雪的漫天飞舞,就是红枫叶的漫山遍野,日本人爱樱花,因为樱花期仅七天,极盛之时,有转瞬凋零之美。他们爱红叶,因绚烂之极归于平静,落叶为毯,是对生命一个周期的最后祭奠。</p> <h3>日本人热爱红叶,爱得也极致。寺庙、神社、公园及居所都种满红枫,一年静等秋临,欣赏生命的炫极时刻。枫树疯够了,等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继续欣赏叶落归于大地的美。</h3> <h3>中国人对日本一直有着复杂而又矛盾的情愫,从激烈的反日浪潮到热情高涨的赴日旅游,变换最快的莫过于人心。踏上京都,看一看那个已经消失了的中国,沾染一袭其他地方久已消失的唐宋氛韵,中国人对京都的执着,或多或少都缘于对真正中国文化的无限热爱。</h3> <h3>京都这座城市中,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和禅院,在岁月的沧桑变幻中,迎接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倾听过无数个虔诚的愿望。</h3> <h3>京都的街道房屋挤挤挨挨,但它的格局还是像旧日的中国都城,是整齐方正的棋盘状。看地图称为某某条的都是平行的横马路,如二条、三条、四条,等等。</h3> <h3>在二条城金黄的草坪上,飘满黄叶的初冬。新郎捧起手中的酒杯,阳光下,一首缓慢、热情、充满幻想的曲子,被轻轻奏起。新娘灵巧的十指间,签上自己的今生的约定,他静静地望着她,她深情地望着他……</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简约而浪漫的日式婚礼,出席的宾客和中国婚礼相比,相对较少。</h3> <h3>那种作湖山一日主人,历唐宋百年过客的意境,在发源地的中国终成绝响,却在京都保留了一个完好的副本,这实在是一件另人感动涕零的事。看到有人曾感叹到京都好像是唐宋文化在世间托的一个梦,那种浸透在骨子里的儒雅和大气,我们是再也回不去了。</h3> <h3>人类最能感知温暖的颜色便是红与黄,而红叶恰恰需要经历由黄变红的过程,在萧瑟的秋季犹如一杯冒着白烟的心灵鸡汤,能让天性沉闷的日本人汲取到迎接寒冬的力量。</h3> <h3>每一个细胞被唤醒、活跃起来,当从大阪乘着新干线疾驰在田野上直达京都时,有了灵魂飞扬的感觉。秋天的田野上燃烧着激情,青山隐隐,幻想的气味化成了真实的气息笼罩在我的上方。</h3> <h3>用三步一寺、五步一社来形容京都的寺院神社,再贴切不过了。</h3> <h3>由神牛守护的北野天满宫是为纪念被尊为日本学术之神的菅原道真而建,类似国内的孔庙。</h3> <h3>站在红桥之上,望着满天飞舞的红叶,仿佛这个世界只有热烈与温暖。</h3> <h3>京都的金阁寺太过盛名。据说当时建造过程中,全国通力支持,上自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布施,唐代宗甚至下诏命全国十节度使助缘建寺,化缘僧分赴全国各地为建造金阁寺募集布施,工程历五年而竣。</h3> <h3>当挤身在人群中轻移脚步选择最佳角度拍摄金阁寺时,不由让人惊呼世上最美的存在。美轮美奂的建筑巍然耸立,火红的枫叶把层层叠叠的情感堆积。</h3> <h3>与金阁寺相比,银阁寺没有华丽的银箔外墙,但别出心裁的庭园、池塘及庭由白沙堆成的山形向月台显得格外清幽。</h3> <h3>观音阁前空地上铺了一层白砂及白砂堆砌的圆锥形,用意在于月明之夜,月光把银沙滩和银阁寺互相辉映成一片银白。</h3> <h3>夕阳西下,在寺院后方半山腰的小山道,眺望银阁寺的院落及京都,完美体现了人造建筑和自然空间的融合和辉映。</h3> <h3>喧嚣中的宁静,宁静中的孤傲。南禅寺依山而建气势巍峨,是日本天皇出家坐禅的寺庙,是日本佛教禅宗的最高所在。</h3> <h3>当年的日本龟山天皇,厌恶为皇位进行骨肉相残,将皇位禅让与皇太子后,自己出家到南禅寺。明治年间建造的西洋式砖石结构输水阁,现虽已经废弃,却仍是日剧外景的热门取景地。</h3> <h3>在京都到处都能看到唐宋的影子,永观堂乃日本净土宗西山禅林寺派的总本山。宽阔的院内释迦堂、开山堂、御影堂以回廊相连,寺中供奉宝物阿弥陀佛立像。红叶掩映下的殿堂寺塔,一种难以描述的东方寺院美。</h3> <h3>艺伎文化已经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粉白的面孔之上,娇艳的口红勾勒出的,樱桃小嘴显得格外醒目,如同洁白雪地上的一道血痕。</h3> <h3>布满浓妆的脸上几乎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顾盼之间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她们曾被称为日本文化与艺术的缩影。</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穿着和服的艺妓行走在大街之上,踩着一双木屐,踏着碎步,举止间透露着东方女人的内敛与温润,多么靓丽的一道风景线。</h3> <h3>京都的夜晚,秋雨潺潺。雨水顺着屋檐处银白色的瓦当滚落,成了断线的珠子。走在衹园的花见小路,见两位艺伎涂着苍白的脸、精致的唇,躬身钻进轿车,必是去赴一场秋月春花之约会。</h3> <h3>凄风冷雨的一个黄昏之后,要靠一场比枫叶还要艳赤的朝霞来打破乌黑的暝色,带来血红的黎明。</h3> <h3>京都这座城市中,有大大小小的寺庙和禅院,在岁月的沧桑变幻中,迎接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倾听过无数个虔诚的愿望。叡山电铁缓缓绕着京都行进,载着乘客小心翼翼的心愿和希冀,到达城市的各个角落。</h3> <h3>无意中溜达进光明院,庭园小而秀雅。透过人工的玻璃窗可以瞥见洁净的环境。挂轴、茶釜、株花、茶具、木炭,每一样物品,静谧摆放,和茶室共同呼吸融为一体,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氛围。</h3> <h3>唐人李商隐的诗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很微妙地表达了此景。霎时间,心沉静下来,松门寂寂,照见本心。</h3> <h3>日本的庭园,和中国的后花园不同,没有《牡丹亭》里才子佳人的惊梦,也没有百花争艳的娇媚。有的只是心灵的澄净与观望,以及生命深处的闲寂淡然。只可惜在日本始终没有机会参与整个茶道过程,来体验他们对于死生、刹那、寂静、敬重之美的独特理解。</h3> <h3>阴天的秋岚山,红叶少了阳光下的闪亮,而颜色愈加苍郁起来。沿静静的山间小径往上,在每一个清寂的寺院驻足,秋已荼靡,一地的红殇,倚窗枯坐廊前,可试听无边枫叶萧萧而下,天地悠然。</h3> <h3>二尊院因供奉本尊为释迦、弥陀二尊,故称为二尊院,二尊院的唐门结构非常漂亮,有祥云的纹样雕刻,和海浪般的层层叠叠的层次。</h3> <h3>从二尊院到常寂光寺也是短短十几分钟路程而已。常寂光寺是意外之喜。它的美,在于野趣,但与祗王寺那种寂寥荒凉的野趣不一样,常寂光寺的野趣是精致动人的。寺门直接就是茅草为顶,犹存残绿的茅草,映衬着红叶,美得雅致。官网上门口已经红枫如火。可惜去的时候已很寥落。</h3> <h3>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古刹常寂光寺坐落在红叶之间,浸染在红叶之间天高云淡,清风徐徐,吹得红叶之寺千叶红,这是一年里最让人心动、最有诗意的季节。这里既没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也没有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的是树树届秋色,山山唯落晖。</h3> <h3>鲜艳的橘红色是日本神社的主色,据说可以驱魔降妖,也寓意丰收的金秋。</h3> <h3>伏见稻荷山,两只狐狸石像如同门神驻守在大殿两旁,一个口含宝珠,另一个叼着钥匙,还有咬着稻穗。它们被视为神明稻荷的使者,守护着稻荷神,保佑风调雨顺与收获。无论春夏秋冬,伏见稻荷山永远是霞光万丈,祥云瑞彩起舞山间。</h3> <h3>鸟居是日本神社的标志,是神域与人类世界的分水界,开字型的艳红大门昭示着神的天下,代表神明之地的入口。</h3> <h3>伏见稻荷山成千上万的朱红色鸟居构成了一条通往神明的通道,经过无数风雨洗礼的褪了色的朱红,以及新置的光鲜明亮的橙红重叠在一起,大大小小,密密麻麻,蜿蜒而上,阳光闪着红光,撒下斑斑点点,壮观又神秘。</h3> <h3>清水寺建于公元798年,背依东山三十三峰,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可眺望市街全景。整个寺院建筑精美、结构巧妙,未使用一根铁钉。最令人称奇的是建在悬崖边、前部悬空高达数十米的戏台,下面由139根高大原木支撑。</h3> <h3>寺中曲径通幽、林木葱郁,有一流水清冽的瀑布名为音羽,据说寺名也是由此而来。</h3> <h3>清水寺外依山而建的曲曲折折上上下下的石板小巷里,是一大片古老幽深的日式木屋。两侧尽是出售土特产品和各种纪念品的小店铺,但一点嘈杂的声音都没有,卖货的大多是中年人,平和地望着你,并不招揽,更不吆喝,那份随意和安然叫人踏实从容,心情愈是随古寺深巷而沉潜滋润。</h3> <h3>想起丽江古城,它八百年的安泰平和如今还剩下几分呢?古老的东巴文化在喧哗与利益的冲击下还能挺立多久呢?</h3> <h3>  和服与京都的风景非常和谐。所以京都人兴起了一个租和服游的风潮。看到穿和服的女郎,可以判断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游客,当然也有少量的本地人。京都人是聪明的,让别人掏钱去装点自己的江山。</h3> <h3>仿长安建造的京都继承和发扬了唐的文化,展开了如诗如画般的唐风历史。京都是优美、悲美、壮美的古都,是日本魂的所在地,是最具有女人味的城郭。金阁寺、清水寺,到处弥漫着风韵妇风。</h3> <h3>古香古色是京都的特色,经过千年历史蕴色更加光辉光华、坚挺秀丽。庙宇、庭园、艺妓、和风、浑然天成的风采永不褪色,记忆永不消失,这是千年的美丽。</h3> <h3>京都其实就是在中国已经看不到的中华文化的复制版。有人说美军中有懂得珍惜文物的将军,二战期间盟军没有对京都进行空袭才有今天的文化京都。不过京都避免了那场战火的灾难,不仅给日本民族也给整个人类留下了文明的财富。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能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就是京都无法抗拒的诱惑。</h3> <h3>有人说京都是中国人的乡愁,唐风宋韵在这里停住脚步。一路走来,恍如隔世。</h3> <h3>坐在新干线上的列车往奈良方向狂奔,车厢内格外宁静,我的心却在噪动着,依然惦念着京都。京都就像是自己的恋人,每次都说再见,却一直又要去相见。那怕是挤出那么一点点时间也要去和她约个会。</h3> <h3>作者在日本京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