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研2.0

树人树木

<h1><font color="#39b54a"> 前几天,在院里总结会上,我第一次提出了科研2.0的概念,那么,什么是科研2.0呢?</font></h1><h1></h1><h1><font color="#39b54a"> 过去,在申请科研项目时,我们很少考虑要围绕“大山、大河、大树、大生态”、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需求、围绕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关键和技术难点去选项目。一是没有竞争力,项目选大了,怕立不了项;二是接触实践少,选不出符合生产需求的好项目;三是有“小富即安”思想,觉得有项目比没项目强,不管项目有无实际意义,有个项目做就不错了。所以我们申请和承担了一些与生产结合不密切、甚至是脱节的项目,做了一些“无用功”或没有明显影响力的项目。这样做是“两张皮”,一张皮是我们的“自娱自乐”,一张皮是生产中的“风风火火”。时间长了,我们的科研与生产的距离越来越远,科研的路子也越走越窄,没有“为”,自然没有“位”,上级领导对我们科研的重视程度自然也越来越低。</font></h1><h1><font color="#39b54a">  现在我们要转变观念,一定要围绕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围绕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去选题。比如:我院正在研发的“爬树修枝机器人”就是一个符合生产需求的好项目,</font><font color="#ed2308">厅造林处长、科技处长时刻在关注着这个项目的进展情况。</font><font color="#39b54a">再比如,姚处长主持的“软籽石榴”项目,其研究成果能真正的让千家万户的农民群众受益,也是接地气的好项目。<br>  在高等学校四大基本职能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其中,“科学研究”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发动机、推进器,好的“科学研究”不但能真正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创造出实实在在的价值,而且能真正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达到真正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br> 说了这么多,什么科研1.0,什么是科研2.0,想必大家心中己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了吧!</font><br></h1><h1><font color="#39b54a"> 新权老师提出的科研1.0是温饱,科研2.0是小康,也很耐人寻味!</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