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易逝,容颜易老,岁月难留,青春无悔,电影《芳华》观后感

戴光华

<h3>2017年年末,冯小刚导演的最新作品《芳华》正在各大院院热映,许多各个年龄层次的朋友纷纷走进电影院,与冯导和众位演职人员一起回忆自己的“芳华”时光。</h3> <h3>《芳华》这部电影最近占据了各大评分电影网站的头条,原因很简单就是这部电影的内容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共鸣。是一部有青春、爱情、怀旧等多种元素的文艺片,老中青年都能接受,受众覆盖面广泛。故事情节感人充分表现出了那一代人的坎坷命运。不只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感同身受,就算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看过这部电影也会被深深的带入其中不能自拔。</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年12月19日晚我在中影东方影城马鞍山店看了电影《芳华》,看后总感觉意犹未尽,因此在2017年12月24日晚上又去中影东方影城马鞍山店看了第二遍。</font></h3> <h3>我看完第一遍后,当时回味感不强,但这几天脑海里却不由自主一直在出现这部电影的画面……我觉得电影《芳华》像一壶好酒,愈久愈醇香。</h3> <h3><font color="#010101">《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 王天辰、王可如、隋源等主演的电影,该剧于2017年12月15日全国及北美地区同步上映。2017年12月8日,首届塞班国际电影节在塞班举行颁奖典礼,《芳华》获最佳影片奖。</font></h3> <h3>芳华剧情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h3> <h3>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质朴善良的刘峰因为经常为大家服务,在文工团被称为活雷锋万金油。从农村来到军队文工团的何小萍,因“不良习气”屡次遭到文工团女兵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等人的歧视与排斥。</h3> <h3>刘峰、何小萍、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人情感缠绕、交集,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每个人的命运大相径庭,却都拥有着出人意料的人生归宿。</h3> <h3>导演冯小刚和编剧严歌苓,也有着与影片主角们一样的军人经历,对于那段文工团岁月,冯小刚认为“那是我们人生最绚丽最辉煌的一段时间。”</h3> <h3>从字面上来看,这部关乎青春的电影似乎应该是美好温馨的。影片的内容反映了在那个缺衣少粮,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里,有一群相貌俊美的青年男女整日与音乐舞蹈为伴,他们在舒适稳定的体制内衣食无忧地生活,这样的青春时光让人艳羡不已。在影片中,包括郝淑雯在内的干部子弟的经历确实如此。</h3> <h3>《芳华》是内地著名导演冯小刚的又一力作。这部电影有宏大的历史叙述,也有个人命运的细腻表现;有大时代、大情怀,也有小温暖、小感动。</h3> <h3>也许,《芳华》才是冯小刚长久藏在心里的梦,一旦打开,喷涌而出的,必定是滤镜下的色彩,浓郁,深沉,还有着挥之不去的激情萌动。</h3> <h3>这梦,同样是严歌苓的。有过8年文工团经验的严歌苓,驾驭这样的题材,最大的困扰不是题材的累加,而是取舍。这是一个作家无法逃避的宿命。所以,我们在《芳华》中看到的肖穗子,明显带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她是见证者,更是亲历者,现在,化身为讲述者,不由自主会把人带入一段峥嵘岁月。</h3> <h3>在那样的岁月,谁不是一艘无舵的小舟,风来,浪来,雨来,人去不知要到何处去。</h3> <h3>这部军旅爱情剧情片,要说的太多,却不能一一表达。比如小萍和父亲的父女情,仅一封信就让人潸然泪下;比如那个年代”军令如山“的委屈,小萍受过,刘峰受过,更多的人都受过;比如刘峰对丁丁朦胧的爱,丁丁反感的是“被污染的纯真”;比如小萍对刘峰的喜欢,是共患难的真情?还是寒冷中被一丝温暖感动的爱?;比如陈灿和郝淑雯的结合,乍看是爱情,但似乎又带有ZZ联姻的因素。而这一幕幕,都是箫穗子这个战友眼中的时代变迁,而箫穗子的爱情呢?也许就是“被风吹走的秘密”吧……</h3> <h3>在这里我大胆猜测,该电影的编剧严歌苓老师,是否就是箫穗子的原型?</h3> <h3>然而,对于《芳华》里男女主人公刘峰与何小萍而言,青春之旅却没有那么顺利。在文工团时,活雷锋式的刘峰热心帮助周围的每一个人,可是在为爱情勇敢冲动后,周围被他帮助的人却落井下石。</h3> <h3>不合群的何小萍在团里饱受周围人的欺凌和歧视,在她对所在集体产生厌恶和绝望后,离开并做了战地的护士,在无意间成为英雄的同时,受到战争刺激的神经产生了严重的问题。男女主人公的遭遇让人感慨,然而难能可贵的是,在影片的最后,他们依然保持平常温和,笑对人生。</h3> <h3>冯小刚固执地把片名定为“芳华”,这就是他和严歌苓视角的不同,或者是对文工团这个特殊群体距离的不同。在影片中,冯小刚更愿意凭空给文工团生造一个游泳池,大段大段地把上个世纪中期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音乐铺陈于背景,等于给那样的年代涂抹上浪漫的亮色。</h3> <h3>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质朴善良的刘峰、因“不良习气”被集体歧视的何小萍以及林丁丁、郝淑雯、陈灿等情感的缠绕、交集。</h3> <h3>这部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以20世纪70、80年代为时代背景,讲述了一群正值芳华的文工团少年的青春过往。在不少青春已逝的人眼里,曾经的青春年华如此珍贵美好,让人留恋。有关青春的记忆似乎总是充斥着爱情、纯真、理想、信念之类的抽象物。对于有着同样在文工团生活经历的导演冯小刚和编剧严歌苓来讲,讲述那段激情岁月里的文艺工作者生活,显得顺理成章。</h3> <h3>影片中写毛主席逝世的这一段让人很震憾。巨大的黑色幕布风卷来盖住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这一幕,迅速把我们带到那个悲痛难忘的时刻。</h3> <h3>萧穗子作为影片的线索人物,也经历了爱情的转移,一心一意对小号手陈灿的爱慕,却遭遇了门当户对的挑战,当小郝说出与陈灿好上了的消息时,穗子默默地将情书撕成碎片,随风飘去。人生常常以喜剧开场,却以悲剧画上句号。电影《芳华》讲述了一代人的青春,只不过饱含了一种浓郁的情感,一种沉淀后的升华。</h3> <h3>有观众说一代人的芳华已逝,在时代大潮中面目全非。我想说的是,电影《芳华》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集体怀旧,更应该正视当下,珍惜时光,生活本就如此,年华永未老去,它存在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只有让生命洒满阳光,我们的芳华才更青春,更时代,更有意义。</h3> <h3>编剧严歌岺,导演冯小刚都是当年的部队文艺兵,剧中的人物身上都有他们当年的影子。影片中聪慧的才女萧穗子生活中的原型就是编剧严歌苓!</h3> <h3>很感动,飞扬的青春,美好的年华,真实的人性,血腥的战场,冰冷的现实,在大时代的车轮下,我们每个人都像是一粒尘埃,希望芳华失尽,还能拥有初心。被记住的应该是那些不论现实的丑陋,还愿意用鲜血去拼搏的人。</h3> <h3>这部片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严歌岺说,这部剧她写出了他们那时的真实生活。</h3><div><br></div> <h3>不过,既然是“芳华”,理应浓墨重彩的,就是最热烈绽放的时光,这一点,冯小刚几乎做到了极致。至于芳华谢后,一地落花,不过是无谓的凭吊而已。</h3> <h3>芳华易逝,容颜易老,岁月难留,而青春无悔——不管你年轻时做过了多少现在回头看看觉得令人扼腕也好、令人感到痛惜也好,或者多么“操蛋”的糗事,都是一份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宝贵的人生财富......</h3> <h3>刘峰的命运跌宕,看似偶然,其实有着更大的必然,与个人的选择无关,只因生在那个年代。那个年代,从标兵到流氓,中间只隔着一个抚摸。严歌苓的小说《芳华》,英文名原本就是《You Touched Me》,一个青涩而自然的“Touch”,让芳华刹那间一地冰裂。</h3> <h3>刘峰就这样惨淡地离开了文工团。那天,来送他的只有何小萍。真正的爱情在人患难时方能显现。小萍含泪送别刘峰。</h3> <h3>“明天我去送你!,“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离别那一刻,文工团门口,送别音乐响起,观众泪奔!</h3> <h3>何小萍认为文工团的一些人整了刘峰,对文工团的一些人产生了怨气和抵触。当领导叫她演出救场时,她装病拒绝了。</h3> <h3>领导用“激将法”让她上台演出。</h3> <h3>但是,何小萍和团体的隔漠让领导对她有了看法,在队前批评了她。何小萍被调出了文工团,去到一所野战医院工作。</h3> <h3>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影片后半部分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命运的多变。刘峰作为副连长带队运送物资,结果遭遇了敌人的袭击,最终失去了一条胳膊。小萍在战地医院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年仅16岁的小徐,如花一样的生命凋零了。同时,小萍因为表现突出成为了模范。正如电影中描述的那样,北方的大白菜冬天从户外一下子搬到了温暖的房间,反差太大了,小萍住进了精神病院。</h3> <h3>何小萍被调出了文工团,去到一所野战医院工作。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了。何小萍所在的野战医院参加了战地救护工作。</h3> <h3>刘峰离去后,小萍的情绪也受到了影响。一次去雪山慰问骑兵指战员,因为装病不演出,被处罚去了野战医院。</h3> <h3>战斗开始了,血肉模糊伤员涌进了医疗救护所。战斗的激烈程度从救护所里的血腥场面就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指战员们不惜流血牺牲保卫祖国的壮举,让何小萍受到巨大震憾!</h3> <h3>刘峰所在的部队也参加了战斗。他们负责用汽车或骡马运输战略物资。刘峰已经是副连长。连干部在执行战斗任务时,一定要走在前面。队伍遭到了敌人的阻击。刘峰和战友们奋勇反击。</h3> <h3>用生命保护好战略物资。在枪林弹雨中,刘峰负伤了。刘峰带伤继续指挥战斗。阵地上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冯导的影片中的战争场面很真实壮观。</h3> <h3>好人没好报,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很多人看完影片后,都说有一种好人没有好报的感觉,其实不然,就刘峰来讲,战斗中,他能够活着回来,不就是上帝在保佑他吗?尽管失去了一只胳膊,比起牺牲的战友们,这结果已经是一种回报了,何况剧情中说到,2005年刘峰得了一场大病,幸亏被何小萍接到身边,悉心照顾,才捡回了一条命,这也不能说不是一种回报。</h3> <h3>刘峰发现不远处有位战友掉入泥潭。刘峰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密集的敌火力来抢救战友。刘峰奋力拉出陷入泥潭的战友。但是已经受伤的刘峰己力不从心。又来了几位战友,大家合力把战友拉出泥谭。战友得救了。</h3><div><br></div> <h3>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影片后半部分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命运的多变。刘峰作为副连长带队运送物资,结果遭遇了敌人的袭击,最终失去了一条胳膊。</h3> <h3>刘峰向上级汇报战斗情况向上级请求救援。刘峰和战友们坚守在战场上,守护着战略物资。他说,就是死也要死在战场上。</h3> <h3>夜间 ,一辆军车拉来一些烧焦的尸体和残肢断臂,场面血腥。</h3><h3><br></h3> <h3>对越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胜利。文工团到各参战部队大唱英雄赞歌。丁丁在唱英雄赞歌。歌声久久在战场上回荡。</h3> <h3>此外,《芳华》颇为难得之处在于对于特定历史阶段的还原,这大概是近十年来国内影视作品第一次涉及对越战争这个敏感题材,现于银幕的战争血腥残酷,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和生活。对于那场战争的参与者而言,个中滋味,更与何人说。</h3> <h3>《绒花》原是1979年电影《小花》的主题曲,由刘国富、田农作词,王酪作曲,李谷一演唱。歌曲曾在1980“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中获奖。电影《芳华》以《绒花》开始,以《绒花》结尾,由韩红演唱,一路芬芳满山崖。电影的热映,让这首作品又爆火了一把。</h3> <h3>何小萍在这里遇到了文工团的战友箫穗子。现在的穗子是一名战地记者。小萍托穗子打听刘峰的消息。</h3> <h3>最让人感动的是影片片尾萧穗子的独白:“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h3> <h3>小萍和16岁小战士的对话听着让人格外心痛。小战士全身大面积烧伤,双目失明。</h3> <h3>当听到影片中只有16岁的小战士,委托何小萍转告亲人,让三个姐姐轮流来祭奠他,免得让身边的战友在天堂笑话他家中无人时……想起了至今还不知道亲人安葬在何方的烈士亲人焦急的眼泪,想起……泪水呀,你任意涌吧,涌吧……</h3> <h3>刘峰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了,立了战功,当上了战斗英雄,但是却永远没有了一支胳膊,成了一个残疾人。</h3><div><br></div> <h3>长期压抑的性格,突如其来的战争创伤,亲眼目睹战土的流血牺牲 ,小萍顶不住了,她精神失常了,住进了精神病院。刘峰到精神病院看望何小萍。看到何小萍这样,他的心好痛!</h3> <h3>战争结束了,文工团也面临着解散,在最后一次慰问演出中,小萍作为受伤英雄被邀请观看演出,看着看着,何小萍走了出去。军医跟过去,看到小萍独自在露天场地上跳舞。此时的她,面带微笑,找回了自我。这一幕,催人泪下。</h3> <h3>令人称道的是,患了精神病的何小萍在看文工团演出的舞蹈时,不由自主走出剧场,在偌大的草地上一个人独舞,堪称冯氏神来之笔,那种被抛弃的孤独,对群体和往日生活的回归,那种芳华破碎后的无助,你看到的不是舞蹈,是挣扎,是个性在暗夜中的独立。青春,总是这样倔强而独立,这,也是另一种芳华。<br></h3><h3><br></h3> <h3>有观众说一代人的芳华已逝,在时代大潮中面目全非。我想说的是,电影《芳华》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们集体怀旧,更应该正视当下,珍惜时光,生活本就如此,年华永未老去,它存在于我们的心灵深处,只有让生命洒满阳光,我们的芳华才更青春,更时代,更有意义。</h3> <h3>有趣的是电影《芳华》编剧严歌苓是我市(马鞍山人)!查阅她的简历:女,海外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作家之一,好莱坞专业编剧。安徽马鞍山人,1959年生于上海,在安徽的知识分子家庭长大,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2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文工团,学习舞蹈,从军15年。在部队里开始学习写作。严歌苓在马鞍山长大,中学就读于马鞍山市马钢红星中学,自小生活在书香世家。在马鞍山市严歌苓与弟弟严歌平在安徽省作家协会的大院里长大。20岁时,作为战地记者到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采访。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有人认为《芳华》是作者写的是自己的芳华,这部电影也是她的自传电影。</h3><h3><br></h3> <h3>文工团到医院慰问演出。报幕员报出下一个节目是《沂蒙颂》。文工团表演《沂蒙颂》。小萍听到这熟悉的曲子,看着台上那熟悉的舞姿舞步,那些已经失去的记忆和情感在慢慢地被唤醒。文工团的领导在认真看演出。小萍一个人悄悄地走到了剧场外,一个人跳起了《沂蒙颂》。这用心跳的舞蹈,很美!很震憾!看到因战场残酷现实经历精神失常的何小萍,在观看沂蒙颂时,独自跳舞时,我的鼻子再次发酸……</h3> <h3>萧穗子作为影片的线索人物,也经历了爱情的转移,一心一意对小号手陈灿的爱慕,却遭遇了门当户对的挑战,当小郝说出与陈灿好上了的消息时,穗子默默地将情书撕成碎片,随风飘去。 人生常常以喜剧开场,却以悲剧画上句号。电影《芳华》讲述了一代人的青春,只不过饱含了一种浓郁的情感,一种沉淀后的升华。</h3> <h3>文工团被宣布撤消了,团员们从此各奔东西。在告别宴会上,号手吹奏了一曲《驼铃》。大家含泪唱起了这支歌。</h3> <h3>战友情是一种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别看平时闹点小别扭,到真正要分别时,还是千般万般地不舍!</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看完电影《芳华》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虽然电影色彩一直很鲜艳明亮,但人物命运却是沉重灰暗的。当和平年代来临时我们的战斗英雄还被城管欺负着,让我们觉得心情沉甸甸的,觉得有哽在喉,无法释怀,电影中的主角活雷锋刘峰他经过多年后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手臂,当问他过得好不好时,他回答看是和谁比了,和睡在地下的战友比我不能再好了,他倒看得那个开。那个年代,看着刘峰那灿烂的微笑,无私的奉献,善良的好人却没得到好报,那个年代雷锋就是神不是人,正常人的七情六欲都不能表现,多么荒唐的年代。二个女主角都没得到爱情,一个没有说出口,一个被战友堂而皇之的横刀夺爱,多么现实,这就是生活。</h3> <h3>电影《芳华》:以女兵萧穗子的视角,讲述了男兵刘峰以及文工团女兵林丁丁、何小嫚、郝淑雯等人的命运遭际——青春荷尔蒙冲动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过错,由过错生出的懊悔,还有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刻画出了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构成了对于一段特殊历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变迁的复杂感怀。</h3> <h3>虽然这些文工团员从小就到部队,在军营里吃过很多苦,流过很多汗,但是,真要让他们离开军营,他们还是千般万般地不愿!</h3> <h3>这场告别宴会从傍晚一直开到了第二天清晨。这是一段很揪心的场面!</h3><div><br></div> <h3>电影《芳华》里面,出现了大量的经典歌曲。很多人以为这是一部剧情片,其实,它更是一部音乐片。芳华易逝,容颜易老,岁月难留,但音乐能把所有的故事和记忆永久封存。即便时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只要听到这些熟悉的旋律,一幕幕场景,一段段记忆,一个个故事便会跃然眼前。让我们在熟悉的旋律中追忆芳华,品味经典,思考历史!</h3> <h3>一位网友留言说,什么都抵挡不住时间的洪流,时代的变迁,但愿电影能凝聚这一瞬间,让芳华岁月永垂不朽,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年轻着。当我们这一代人的芳华逝去,我们又用什么来缅怀自己的青春呢?我想说,优秀作品是对人类生活情感中最真最善最美那部分的结晶,通过艺术的形式得以重现或升华,让所有受众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种族,都能得到体验,得到沟通,进而实现一次心灵上的净化或者洗礼!</h3> <h3>时间来到1991年,当年文工团中的舞蹈演员萧穗子真的成了明星,吹小号的陈灿成了地产商,独唱演员林丁丁胖成了“富婆”,而残疾的刘峰成了混得最惨的那一个;1995年,刘峰和何小萍去祭奠战友;直到2016年,影片的叙述者萧穗子,才得到了这对“苦命鸳鸯”走到一起了的消息。伤残军人刘峰为了谋生,做起了运输生意。可是他的车却被联防队员扣了,非要让他交1000元罚金。刘峰据理力争,却被联防队员殴打,把假肢打掉在地上。</h3> <h3>刘峰的战友郝淑雯看到了这一幕,愤怒地弯腰捡起了刘峰的假肢。郝淑雯气愤地大声喝道:“你们竟然敢打我们的战斗英雄!不就是几个钱吗,我出!”看到这里,我心里真难过!现在什么都是金钱至上,崇尚英雄、爱护英雄的风气已荡然无存!</h3> <h3>让我不明白的是,国家对伤残军人是有政策的,应该能够保证基本的生活,因为毕竟不是建国之前的解放战争期间,国家体制比较乱,对越战争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这一时期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比较完善的抚恤政策,他是怎么走到生活潦倒靠自谋生路来维持生计的,剧中交代的并不详细,让一个伤残军人为了生计而奔波,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情,那就是社会的悲哀。</h3> <h3>刘峰和何小萍不约而同地来到烈士陵园祭奠烈士。他们俩谈起了他们的青春往事。他们俩现在才完成了年轻时的一个心愿,那就是,紧紧地依偎在一起,同甘共苦,一同携手走人生路。他们俩终于走到了一起!</h3> <h3>十年后,小萍与刘峰的再次相遇,小萍终于说出内心深藏了多年的“抱抱我吧”,人生就是这么离奇,命运轮回,两个人相互依靠,互相依偎着成为电影最让人难忘,也最温情的一幕。</h3> <h3>已经剧终了,观众们还沉浸在对影片的回味中。我很喜欢这部影片,它把带到了军营,让我回忆起军营里那激情燃烧的战斗岁月。这是一部很精彩成功的军旅青春剧!</h3> <h3>文工团解散、满山遍野烈士墓碑前,只有参战军人来祭奠等情节,都是触动我泪点的细节,都让我百感交集……含泪看完《芳华》,数度落泪,哽咽在喉。冯小刚导演这部以军旅生涯为背景的爱情剧情片,还原了上世纪70、80年代的那些人,那些事......为《芳华》流泪,我不尴尬;为《芳华》流泪,我依然男儿;为《芳华》流泪,我愿给你诉说……</h3> <h3>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和远方,是我们的《芳华》,是盛开的绒花。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份回忆。想起那个美好的青葱时代,不管多久,想起嘴角都会挂着甜。一代人的《芳华》已逝,愿心灵的芳华永存!</h3> <h3>结尾,让我引用冯导的一句话:天冷但让人心暖,希望热血的《芳华》带来一个有情有义的暖冬。严歌苓说,所有美好的爱情都带着哀愁,我想这是真的,而我觉得,所有过去的岁月,都应该指向救赎。哀愁也罢,欢乐也罢,都是没有根基的“冤枉受”,在2017年的岁末,我也以这篇电影《芳华》的影评,来作为收尾。芳华虽逝,真理之光却朝着你我闪亮。一年又一年……</h3> <h3>字幕弹出,绒花响起,没有一个观众站起来,大家静穆着,沉浸着情节,感受着感受。但第二场的观众已如潮水涌入,在进出的错乱中,好多鹤发老人,好多垂髫儿童。“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铁骨绽花开,滴滴鲜血染红它……”韩红纯净的声音唱响这首《绒花》时,已是片尾,已然恍若隔世,几乎所有的人仍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我知道,大家之所以不愿离去,是因为当一个远去的时代以一部电影的形式重新浮现的时候,谁都想以沉默加以挽留,尽管那个时代不如人所愿,哪怕那个时代千疮百孔!</h3> <h3>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生命的深泉在涌动,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是无穷的希望,是力量的绽放,是勇气的勋章。美好的东西当然都是留不住的,正所谓刹那《芳华》大时代背景下一代人的青春,被欺负被误解,但最大的无奈还是被裹挟被汹涌的政治裹挟,被残酷的战争裹挟,被澎湃的经济裹挟在拍腻了喜剧片之后,冯小刚导演去拍"真正想拍的",其实这也是一种执念,放下执念才能挥洒自如,《芳华》让我看到了这种自如。</h3> <h3>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漓漓鲜血染红它!电影《芳华》热映,电影结束之后,很多人一直听完这首片尾曲《绒花》才肯走出影院。一曲《绒花》,时代的声音响彻了整个青春。《芳华》版《绒花》用的是韩红的翻唱,一曲《绒花》,宛如天籁,曲调悠扬,芳华难忘,再现那些年我们轰轰烈烈的青葱岁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