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叔三婶》作者:邯郸市教育局杨华云

杨华云(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原书记)

<h3>三叔三婶</h3><div><br></div><div> 作者:邯郸市教育局杨华云</div><div> </div><div><br></div><div> 春节,往年的习惯,我们全家人都会在家陪伴父母。今年,我特别想念远在天津的渐渐年老的三叔三婶。</div><div> 三叔今年77岁,三婶今年76岁。堂弟在美国,堂妹一家人回山西过年去了,天津只有老两口。去天津看望他们,给老人家拜个年,免得寂寞。大年初二下午,我们一家三口和二哥乘高铁就出发了。</div><div> 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到了三叔三婶家。一进屋,按老家的习惯,我们给三叔三婶磕了头,拜了年。老人家高兴得前仰后合,忙着拿好吃的,拿好喝的。望着老人忙碌兴奋的身影,使我想到了很多……</div><div> 我对三叔印象最深的是,他和蔼、和气,没有家长们、大人们那个架子。不爱发脾气,能和小辈儿们一起玩。三婶在我印象中总是那么慈祥,有学问。心态平和,说话都没有大声,有老师风范。因为我们大家庭没有分过家,我们跟三叔三婶之间感情都很深!</div><div> 三叔三婶从小爱学习,学习好。三叔从小从老家出来,跟父亲在大名县上学,学习刻苦,成绩也好,还是学校学生会体育部长。三婶的父亲是一名受人尊敬的农村教师,重视教育子女。 三婶姊妹八个,都上学,学有所成。三婶在初中和三叔是同班同学,学习很好,还是班长。都是学生干部,接触比较多,彼此都有好感。但那时并没有表白……1960年,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等学府</div><div> 三叔三婶相亲相爱、两情相依,是一对名副其实的模范夫妻。他们喜结良缘,得益于鸿雁传书,终成眷属。他们入学后,一个在西安,一个在天津。很少再能见面,彼此你来我往,情书不断。信中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七年时间,爱意渐深,两颗年轻热烈的心紧紧地依在了一起。1967年,三叔从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毕业留校,三婶从河北大学毕业,在天津第一师范学校工作三年,他们在天津结婚,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多少年过去了,他们始终相濡以沫,相敬如宾。</div><div> 三叔恪尽职守,他把全部的身心都奉献给了心爱的军营。无论是在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部当秘书,还是在解放军运输学校当科长,还是在总后勤部天津物资局当副政委,他总是兢兢业业,扎扎实实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1983年,他作为优秀的年轻军官被全军选派到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之后,任命为解放军青藏公路兵站部副政委。巧合的是,二叔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后,在青海恰卜恰兵站工作了好几年。踏着二叔的足迹,从北京步入雪域高原,面对恶劣的高原环境,他一心投入工作之中。亲自走到每一个基层兵站,与战士同吃同住,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受到了基层官兵们的爱戴。但身体素质越来越差,长期带病工作,出现胃出血,吃药也止不住。最终不得不带着对雪域高原的留恋,回到天津住院治疗。病好后,又全身心投入了工作。</div><div> 三婶一直没有离开过挚爱的三尺讲台,她把教育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无论是在天津第一师范,还是在下瓦房中学,无论在天津师范专科学校,还是在天津师范大学。她始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她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在她的学生当中。有省委书记、市长、县长,有科学家、军人、企业家。她总是鼓励他们,多做工作,多做贡献,她从不通过学生谋取私利。由于三叔和三婶长期两地分居,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她还操持家务,带两个孩子,为家庭也做出了最大的贡献!</div><div> 想到这些,不由得我对三叔三婶由衷的敬佩。他们的人品、学识、能力,将会一直影响我们后辈们的成长。</div><div> 天津两日,时间虽短,使我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从老人的脸上我们看到了喜悦。临回邯郸,我给三叔三婶约定,会经常来天津看望,每年春节必来拜年!</div><div> 老人不图小辈儿们做啥贡献,看望也是尽孝。盼望三叔三婶健康长寿快乐!</div><div> 侄儿记于2017年元宵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