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 /></h3><h1> 给力!《山间马铃奏响脫贫致富曲》</h1><h1> 被丹凤电视台拍摄成电视记录片啦!</h1><h3> 喜訊:由张钉民摄影、撰文《在丹凤》12月23日头条刋发的《山间马铃奏响脱贫致富曲》被丹凤电视台精心改编成电视记录片,经过两天紧張的外景拍摄,已于今天上午九時許圆满封镜。该记录片已进入后期制作中,预计在2018年元月中旬正式上映,敬请大家届时收看。</h3><h3> 現場花絮攝影:張釘民</h3><h3> 2017年12月25日</h3> <h3> </h3><h1> 《自强自立 · 脱贫致富》</h1><h1> 《山间铃响马帮来》</h1><h3> 一一专访丹凤赵户岭马帮</h3><h3> 早就有拍丹凤赵户岭马帮的想法,经驱车前往赵户岭与马帮帮主何军长、赵书亮敲定了今天的马帮跟拍计划。</h3><h3> 凌晨五点我拿上像机,背上行囊驱车消失在黑暗中直奔赵户岭,半小时后当我到达赵户岭时,马帮帮主军长、书亮、老赵、何宁已经喂好马,并且将马鞍、货框、沙桶全部架在马上,我们打过招呼后便由军长带领头马出发了,由于天还未亮,他们打着手电,沿着赵户岭的盘山公路一路向南,黑暗中只有马蹄声和马帮的马铃声回荡在山野里,我开车一会前一会后,开始了我一天的马帮跟拍。马帮马队在行进过程中, 两大帮主军长在前,帮主书亮在后,中间老赵、何宁相互照顾,当马队行进到环东大道龙驹山庄大门口前,东方才露出鱼肚白,经过一个半小时,马帮经过丹江四桥、刘家湾顺利到达丹凤河南寨子沟,书亮告诉我,这里的活是从马路边将:2000块砖、二立方沙子运到:600m以外的工地,按照正常收费标准应收:1400元,但这顾主与他们是要好的哥们,所以只收:1000元,他们立即进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军长书亮老赵何宁两人一组,在马的左右开始装砖、装沙,十分钟后马匹由书亮牵着头马沿着非常难走的地地椤边的坎坷小道,艰难的行走着,每匹马左右各装:40块砖,40kg左右,运沙的马匹所装沙的重量也在:40kg左右,军长用锄头沿路修理难走的路,而老赵与何宁一个在起点,一个在终点,我开始了我的拍摄工作,上跳下窜,吆五喝六,经过三个半小时,马帮用七趟完成全部运输任务,我们一起在四桥羊肉泡馍馆用了午餐,又匆匆赶往月日的黄芩沟。</h3><h3> 从四桥南头到月日黄芩沟距离是:7km,我和马帮用时:50分钟,中午一点开始了第二个工地的的运输任务,同样:装砖、装沙、装水泥,我随马队一起上山进沟,黄芩沟的路崎岖不平非常陡、直觉陡峭,好几个地方于由下雨的塌方,路只有20cm宽,让人不寒而慄,但军长书亮、老赵何宁他们如履平地一般,不时的与我交谈,路越来越难走,坡度越来越陡,经过四十分钟的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到运输队工作的终点,我已大汗淋漓,全身湿透,但他们估计一个单趟1.5km,耗时40分钟,我看着军长书亮、老赵何宁他们四人在如此艰难的环境里谈笑风生,特别是军长一直同我开玩笑,我们一直在回忆我们在一起上初中的时候,经过七个小时、七趟,2000块砖、2立方米沙子、10袋水泥的运输任务,顺利安全完成,雇主付人民币2900元。我们在幕色中开始返程,我时而前、时而后,选择拍摄地点,为记录马帮的活动忙前忙后,为了记录马帮夜间返程的场景,我在赵户岭半岭上将车调头用车灯弥补路上路灯的不足,九点半返回军长家,他们卸下马身上的砖框、沙桶,马鞍,开始喂马,为明天的工作开始了准备工作,我与他们握手致意道别后,驱车沿盘山公路一直向下。</h3><h3> 回到家,放个像机,洗漱完后脑海里回想起马帮帮主军长、书亮的话,我们这个马帮成立于2007年距今已有:10个年整,由当初的二匹马发展成今天的这样壮大,每年的收入除去马匹的更新、马饲料等成本费用外,每个人有5万元的纯收入,我们就是要自强自立,自己靠双手发家致富,不等不靠国家,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要抓住这个好时机,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让我们的日子比蜜甜!今天他们每人全天行走的距离大约在40km, 每个马匹行走的距离在80km,全天二趟活总收入3900元,马帮非常辛苦,他们就是用自己的血汗、艰辛理直气壮、堂堂正正的挣常人挣不了的那份钱。我从凌晨五点半起床,六点出门与马帮全天在一起十六个小时,已经非常疲惫了,对于我今天全天的跟拍的我,非常值得,非常满意!</h3><h3> 想着我的老同学军长家里:500余平方米的两层大楼房,儿孙满堂,家庭幸福,其乐融融,我心里非常欣慰。放下手中的手机,看着窗外夜深人静,大街上暗淡的路灯下,几个年轻人的身影在不时的晃动,而我的脑海里依然是那马帮的马铃声声……</h3><h3> 2017年12月22日凌晨二时许 </h3><h3> 于陕西省丹凤县广场南路家中 灯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