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是首歌

江南笑(彭毓川)

<h3>相逢是首歌</h3><div>文 彭毓川</div><div>&nbsp;</div><div>1961年秋季小学毕业考入南京市第六中学。该校已有百年历史,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任校长。</div><div>一、我的母校</div><div>南京六中是我的母校。校园中心有一栋独立的坐北朝南的建筑,高高耸立在青石台上。从白下路走进学校大门,直行白色拱门,放眼就能看见淡蓝色的三个大字--行知馆。东南西三面都要拾阶而上,才能进入蜚声遐迩的行知馆。四面玻璃的三层楼房,藏书无数。大厅宽敞,阅览桌排列整齐,空间高度高,光线特别好,它就是纪念陶行知先生并以行知二字命名的行知馆。实际是六中的图书馆。</div><div>行知馆门楣上挂着一幅行知馆大匾,是由创校人姚文彩先生题写。陶行知,姚文彩二位老先生都是徽州歙县人。南京六中前身曾名安徽中学,传承了许多的治学理念,非常经典。学校自然环境优美独特,干净整洁而又古色古香,清风吹拂,书声散发的氛围,多了一份发奋的意境。</div><div>行知馆四周与木质的回廊相通,内侧两旁是婆娑的夹竹桃,春天开着红花;中间长方形的庭院花园栽着时令花草;外侧两旁是一栋栋教室与回廊相连。雨雪天从教室经回廊到行知馆,衣不粘雨雪。东教室旁是大操场,操场北头就是大礼堂,南头是音乐教室,墙外就是著名的白下路。 </div><div>操场的东墙外就是由中华门开出的客运列车,穿白鹭洲经总统府,然后开往南京下关火车站的铁路从市中心穿过。1962年后此铁路撤离市区,改道由中华门经雨花、江宁、绕行。此铁路废弃后则改称为长白街至迄今。&nbsp; </div><div>西教室房外有路可通向二部操场(习惯称),素园,校办工厂和苗圃画房。走进校门左侧高中部大楼前有一棵粗壮高大的含羞树和百叶窗气象观察站。</div><div>自小升初入学六中,我的初中高中学习阶段都是在这里度过。1968年1月我又从这里出发应征入伍参加人民海军。</div><div>可惜这所百年老校,几年前与其他中学合并,被格式化了。得此消息,嘘吁惋惜,泱泱不快,心里知道这是教育改革中优化组合,汨汨之音带来的阵痛,主要是留恋传统和内在情感的使然。但南京六中严以治学,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却流淌在心间飘香。初中班主任杨先柱老师,高中班主任黄兆珍老师都是我的恩师。他们都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人,老师们的爱心和师德风范影响我一生。</div><div>二、人要懂感恩</div><div>最近有老同事问我:你不是中文系专业毕业,文学基础怎么这样好?我说过奖了。其实,我是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却喜爱文学,这应该是六中给我打下的厚厚的基础,至今受益无穷。</div><div>记得入伍到部队后,我被分配在一线值班部队担任炮手,专业训练跟1964年入伍的老兵施能琪学习。我这位师傅非常聪慧,智商很高。他手把手教我,传授严格的岗位专业军事技能。非但如此,他还将自己长期实际操作中摸索的一套炮弹入堂的稳、准、猛、狠和快速闪身击发的诀窍,传授给我。此法,一旦发现敌情,能先于敌,快于敌,制敌于前,掌握战术主动。经考核,担任一线战备值班。施能琪,他是我过命师傅。</div><div>基层部队常演出节目,但又缺乏文学范本。首长叫我编创锣鼓词 、快板书、相声、三句半以及节目之间串词。我如实报告:“我不行,从未写过,不懂创作,能否另选他人。”得到回答是:“执行命令。”无奈只好闷头摸索动笔。当时正值文革期间,条件有限,参考资料只有“解放军报”和“人民海军报”,别无他选。但部队纪律严明,战友们保家为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于牺牲的精神十分突出,眼前练兵涌现出的英雄事迹和好人好事深深鼓励着我。于是决定以身边的战友为素材,紧贴部队战备训练为主线展开。当节目文稿编写脱稿出后,集思广义,首长审查把关,加上战友表演临场发挥出色,共创节目的精彩,充分体现集体智慧。节目不但活跃部队文娱生活,激发士气,并多次汇演获奖,为单位赢得荣誉。年终,被评为“五好战士”,喜报寄到家中,温馨荣光。</div><div>一年后,我被调入团部机关工作。这都得益于南京六中受教润泽,衷心感谢我的母校,感恩我的老师,同时也感恩部队领导的培养。天天面对大海,宽阔了心胸,磨练了意志,经历了暴雨波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确立人生的坚定性。</div><div>三、心路历程今年秋日,原六四届初三(6)班同学要在金陵大聚会。老班长朱一平在网上发帖召唤,声声触动人心,感觉热呼呼的。得此消息,有感少小同窗,相逢古稀,间隔53年,时光荏苒,弥足珍惜。当晚,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作了楹联一副,展示初中老同学过去和现在所走的心路历程:</div><div>上联 “昨天的路,思念的火,岁月蹉跎,五湖四海,风雨雷电,改革开放,春潮在望,步步震撼。”</div><div>下联 “今日的天,心里的梦,国泰平安,一带一路,虎啸龙吟,复兴中华,秋实炫煌,处处奇葩。”</div><div>横批:“苦尽甘来”。</div><div>四、永远的初三(6)</div><div>初三(6)班上同学是1961年秋季9月经考试入学,当时才12、13岁,是带着红领巾跨入六中大门的少男少女。班上同学大部分来自于白下区、秦淮区、建邺区和南京军区卫岗小学,人数以白下区居多。</div><div>初二上时,年少活跃,喜乐好动。淡化新生入学的新奇和陌生感。此时班上参加市里少年大合唱,人人佩戴红领巾,穿白衬衣、蓝裤子(正值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是少儿最高的礼仪标配),心高采烈地集体前往南京一女中大礼堂。登台后,由文娱委员许应佳同学指挥大家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等耳熟能详的少儿歌曲。初二下学期同学们摘下红领巾,集体退出少先队。时光荏苒,转眼“接班人”已成“退休人”,有趣的是这一跨度,瞬间用了55年。</div><div>初三毕业是1964年7月。按学校惯例称为六四届初三(6)班。刚入学时,学校教导处已按姓氏笔画顺序排列,为班上每一位同学都编写一个序号。我是49号,这个号码储存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保存到现在已半个多世纪。</div><div>初三(6)毕业考入高中的同学,应该1967年7月毕业考大学,但全国学校停课闹革命,学生无人管。他们破例,随大流在学校里多呆一年。&nbsp; </div><div>1968年9月,同学们响应国家和政府号召,纷纷自愿到新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山下乡插队落户。开始被称作“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后期又获得一个新称号:老三届,再后来又有了“返城知青”名头。</div><div>他们没有沉默,从艰难困苦中闯过来了,还有承载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一种精神,凝聚不屈的力量,提供前行的动力。他们是一代最了不起的人,个个出彩,意气风发,走在大路上。中华文明能够延续五千年,这绝非偶然,离不开精神的引导。</div><div>正如电影《红十字方队》主题曲唱道:“你曾对我说,相逢是首歌,心儿是年轻的太阳,真诚也活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