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公元1858年,德国数学家 莫比乌斯(1790—1868)和约翰里斯丁发现,把一根纸带扭转180度后,把两端在粘合在一起做成纸带圈,这样的纸带被称为 "莫比乌斯带".</h3> <h3> 莫比乌斯带具有魔术般的特性,普通纸带有两个面(即双侧曲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而这样的纸带只有一个面(即单侧曲面)。</h3> <h3> 这样大名鼎鼎的"莫比乌斯带"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吧?</h3> <h3> 制作材料:1.长纸带 </h3><h3> 2.双面胶 </h3><h3> 3.记号笔</h3><h3> 4.剪刀</h3> <h3> 制作过程:1.剪一段双面胶,贴在长纸带的一端(使用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的纸带会有更好的实验效果)。 </h3><h3> 2.将纸带另一端扭转180度,再与另一端粘合,让两端的正反面粘在一起。</h3> <h3> 3.用记号笔在纸带的中间画一条线,保持笔不动,拉动长纸带。 </h3><h3> 4.沿着画出的线,将莫比乌斯带从中间剪断。</h3> <h3> 5.剪完后,将长纸带拉开伸展,然后再按照第四步的方式将展开的长纸带再一次沿着中心线剪开。</h3> <h3> 以上就是"莫比乌斯带"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发现?为什么"莫比乌斯带"会这样的神奇?怎么会一直剪不断呢?</h3> <h3>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你会发现:笔不动仅仅拉动长纸带,却能在纸的正反两面都画上线,第一次剪开长纸带,得到的是一个更大的纸环。</h3> <h3> 第二次剪开长纸带,这次依然没有剪断,却得到了互相套在一起的两大纸环,但是它不再是莫比乌斯带。</h3> <h3> 那么,这样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会得到哪些应用呢?</h3> <h3> 运用莫比乌斯带的原理,我们可以建造立交桥和道路,避免车辆和行人的拥堵。另外,在游乐园中的过山车也是运用莫比乌斯带的特性,来使过山车在轨道上两面通过的。</h3> <h3> 莫比乌斯带的概念还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艺术和工业生产中。</h3> <h3> 车站,工厂的传送带是常见的"常圈"结构,缺点是传送带的一面会有较多的磨损,也有人会将传送带做成莫比乌斯带的形状,使应用力分布到"两面"延长了传送带的使用周期。</h3> <h3> 计算机的打印机色带也做成了莫比乌斯带结构,1982年美国的D.M.沃尔巴等人成功地合成了莫比乌斯分子,形似一个弯曲翻转的形状物,这种分子同样具有许多神秘的性能。</h3> <h3> 甚至还有人提出生命遗传的DNA双螺旋分子结构模型(即怪圈结构),不论是在数学,逻辑学,生命遗传或是在大脑思维,人工智能领域,甚至是音乐和绘画流域,怪圈研究的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h3> <h3> 科学家们通过对"莫比乌斯带"原理的合理利用,已经钻研出了许许多多的发明,但是还有更多的科学成果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去发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