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蟒蛇</b></p><p class="ql-block">蟒蛇(学名:Python bivittatus)是蟒科,蟒属大型爬行动物。常见的体长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p><p class="ql-block">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善攀援,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整个吞食下。可吃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冬眠4-5个月。</p><p class="ql-block">在交配季节,蟒蛇发情时,雌性从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分泌出其特征气味以引诱雄性,雄蟒会跟踪气味找到雌蟒,相遇后即进行交配活动,交配过程可长达3小时,产卵数8-103枚,孵化55-61天即破壳。</p><p class="ql-block">该种分布于中国、印度、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等亚洲国家。</p> <p class="ql-block">形态特征</p><p class="ql-block">视频蟒蛇为什么能吃下巨大的猎物?</p><p class="ql-block">体长常见的3-5米。头颈部背面有一暗棕色矛形斑,头侧有一条黑色纵斑从鼻孔开始,经眼前鳞、眼斜向口角。眼下亦有一黑纹向后斜向唇缘,下唇鳞略有黑褐斑,头部腹面黄白色,体背棕褐色、灰褐色或黄色,体背及两侧均有大块镶黑边云豹状斑纹,体腹黄白色。</p><p class="ql-block">头小,吻端较平扁,吻鳞宽大于高,背面可见,鼻孔位于鼻鳞两侧,鼻间鳞长度不到宽度的1.5倍;其后为一对较大的前额鳞;额鳞成对;眼中等大,瞳孔直立,椭圆形;眼前鳞2,;眼上鳞1,较大;眼后鳞3或4;眼下鳞1;头顶、颞部均为较小的鳞片;上唇鳞11-13片,第1、2上唇鳞有唇窝;体鳞光滑无棱,颈部54-64行,中段64-72行,肛前40-44行;腹鳞窄小255-263片;肛鳞完整;泄殖肛孔两侧具爪状后肢残迹,尾下鳞63-71对。[5]</p><p class="ql-block">蟒没有毒牙?!关于蟒,这些你也未必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栖息环境</p><p class="ql-block">栖居于热带、亚热带低山丛林中,需要常绿阔叶林或常绿阔叶藤本灌木丛,以及良好的洞穴供休息及隐蔽。[5][6]垂直栖息高度为海拔10-4050米。</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善攀援,可长期生活在水中,嗜昏睡,夜行性、杂食性。[5]该种喜热怕冷,25℃时活动状态一般;30℃以上时很活跃;20℃时不活动或少活动;15℃时便开始呈麻木状态;温度持续在5-6℃以下时,蟒蛇即死亡。当室温上升到35℃以上时,不喜活动;在强烈阳光下曝晒过久也会死亡,取食温度要在25℃以上。</p><p class="ql-block">活动情况因季节不同而异,冬季一般不活动,气温回升到25℃以上时,仅中午之后短暂出现。在春、秋季节,日出后活动,夜间少活动。高温天气多夜间活动取食,午后常躲藏阴凉处休息。高热过后开始变得活跃。雨天活动少,刮大风时则进入洞中隐蔽。有群居冬眠的习性,冬眠期约4个月,寒冷地带约5个月。冬眠大多利用自然洞穴、兽穴及岩窟。</p><p class="ql-block">捕食时常慢慢爬行接近猎物,迅速咬住后用身体缠绕致死,并压扁成长条形,然后分泌唾液,使食物润滑吞食。可吃10-15千克重的山羊、鹿、麂、猪等动物,常食鼠类、鸟类、爬行类及两栖类。[5]蟒蛇食量较大,一次可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该种消化力强,除猎获物的兽毛外,皆可消化,但饱食后可数月不食。</p><p class="ql-block">蟒蛇捕到猎物,无论其体型大小,都是不经咀嚼方就把猎物吞下。蟒蛇的这种吞食方式主要来源于它们下颌的特殊结构。下颌骨由彼此独立的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交替运动,为了更好的进食,蟒蛇在竖起前身同时,将嘴张大,咬住猎物,然后再闭合上下颌骨,依次让每个上下颌轮换的运动。如果这时有其他动物来进攻,它便立即将已吞进肚的食物吐出后逃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分布范围</p><p class="ql-block">该种分布于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香港、云南、西藏自治区),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爪哇,苏拉威西岛),老挝,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p><p class="ql-block">蟒蛇</p><p class="ql-block">引进地区:新加坡、美国(佛罗里达州)。</p><p class="ql-block">繁殖方式</p><p class="ql-block">蟒蛇要经过2-3年的生长,性器官才基本发育成熟,其生殖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上。1条雄蟒可先后与数条雌蟒交配。成熟特征为:雄蟒身躯修长,尾部瘦尖 ,生殖孔两侧的钩长,外露明显,生殖孔两侧受到按压可见生殖器官。雌蟒身躯肥胖,尾部稍丰满,生殖孔两侧的钩短,不明显外露,生殖孔两侧受到按压时不见生殖器官露出。</p><p class="ql-block">蟒蛇夫妇</p><p class="ql-block">蟒蛇的交配期一般在3-8月份。蟒蛇发情时,雌蟒从皮肤和尾基部的腺体分泌出其特征气味以引诱雄蟒,雄蟒会跟踪气味找到雌蟒,相遇后即进行交配活动,交配过程长达1-3小时。交配后,雌蟒开始受精,孕卵约121-140天,此期间不进食。</p><p class="ql-block">孵化时间与外界气温有关,一般常温情况下为60 天左右。孵化时雌蟒用身体围绕成塔状或帽状的窝,盘伏在卵堆上,靠节律性收缩肌肉使体内发热。在整个孵化过程中,雌蟒不进食,不爬动。孵化期间雌蟒不能承受惊吓。卵被连续孵化55-61天就陆续破壳,这时卵壳失去韧性,幼蟒会用头及身体猛烈撞击并撕咬破壳而出。</p><p class="ql-block">蟒蛇产卵时间为3小时左右 , 有时持续几天,产卵数8-103枚,卵为白色,每个重100-130克,长7-10厘米, 宽5-6厘米,呈长椭圆形,似鸭蛋大小。产完卵的雌蟒,有护卵习性,一般此时期也不进食,继续消耗体内营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