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迹与昆仑古村

致虚守静

<p class="ql-block">  从青海茫崖沿315国道一路向西,海拔从3000多米骤降至1000多米。这就进入了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呈现在眼前。这个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沙之海洋。它宛如一个巨大的黄色巨兽,横卧在昆仑山脉和天山山脉之上间,绵延不绝,一眼无际。漫漫黄沙在狂风的裹挟下,形成无数高低错落的沙丘,犹如大海中汹涌起伏的波涛。</p><p class="ql-block"> 这片沙漠中的生命迹象极为稀少,却也有着顽强的存在。耐旱植物如骆驼刺,紧紧扎根在沙土中,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忽而,一阵风吹过,扬起的沙尘弥漫在天地之间,仿佛将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混沌之中。</p><p class="ql-block">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大自然的杰作,既有着令人敬畏的威严,又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进入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首先便达到若羌县。若想了解新疆地域之广大,从若羌县就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若羌县总面积高达20.23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浙江省的面积总和。 若羌县地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它是中国辖区总面积最大的县,</p><p class="ql-block"> 若羌县历史悠久,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它见证了王朝的更迭,“婼羌”原为国名,西汉时称“婼羌”,公元前176年更名为“楼兰”,后又历经变迁,于光绪二十九年改名婼羌县,属焉耆府辖。新中国成立后,属库尔勒行署辖,1958年起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959年正式更名为“若羌”。</p> <p class="ql-block">  边塞诗是这样描写沙漠景色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小视频可以领略一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沙。黄沙漫卷,贴地而刮,环境险恶。沙粒打到车身上啪啪作响,能见度很低,驾驶要加倍小心。</p> <p class="ql-block">  就是在这个黄尘散漫遮天蔽日的地方,沙漠深处有一个赫赫有名的遗址让我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就是古楼兰王国。</p><p class="ql-block"> 楼兰王国是西域古国名,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国都楼兰城,遗址在今中国新疆若羌县境内。</p><p class="ql-block"> 楼兰王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当时它是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国家,以其繁荣的经济和文化而闻名。楼兰王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p><p class="ql-block"> 楼兰王国的繁荣持续了数百年,但在公元4世纪左右,它突然神秘消失,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关于楼兰王国消失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包括气候变化、战争、疾病等。</p><p class="ql-block"> 楼兰王国的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包括楼兰古城遗址、楼兰古墓群、楼兰文物等。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西域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p><p class="ql-block"> 岁月给楼兰古国蒙上了的神秘的面纱,如今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试图前往探秘的人是很多的。网上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说参观楼兰遗迹每张门票高达3500元,且不对外国人开放。</p><p class="ql-block"> 然而实际情况是因特殊原因,楼兰古城从未对外开放过。因此每人收取3500元钱的门票费的传言更是无稽之谈。网上的说法全然不可信!</p><p class="ql-block"> 带着不能亲眼目睹楼兰遗迹的遗憾,只好将在网络上看见的楼兰遗迹图片与大家分享。也算了此心愿吧。</p> <p class="ql-block">  岁月掩埋了曾经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  楼兰故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曾经的繁荣,建筑面积和规模很大。</p> <p class="ql-block">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里曾经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这里通往一个古老的村落,叫昆仑古村。</p> <p class="ql-block">  从若羌继续西行,就达到且末县。且末县是仅次于若羌的大县。面积高达14万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个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库拉木勒克乡,地处昆仑山脚下,又称“且末昆仑古村”。这里的烽火台、干打垒的房屋等历史遗迹分布各处。是一个至今还飘着炊烟的活化石村落。这里生活着100多户维吾尔族群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地 政府为昆仑古村修建了很气派的牌坊。目的是拉动当地的旅游业。</p> <p class="ql-block">  村庄的房屋以土坯房为主,原始而简陋。在沙漠边缘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好在这里背靠巍巍昆仑山,有雪山滋养,有面积不大的绿洲为伴。村庄中白杨成荫,村庄前后有绿色的麦田和金黄的菜花。由于昆仑山冷气随山谷下沉,这里气温比沙漠腹地低十来度。</p> <p class="ql-block">  我将车停在村中的土路上。几乎没有看见村民。</p> <p class="ql-block">  有雪山的滋养,这里有田畴和水利,是昆仑古村人赖以生存的前提。</p>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昆仑古村利用其壮丽的山川、草原和花海等自然景观,以及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的传统的民居建筑,形成相互映衬的旅游元素,带动古村落焕发出新生。</p><p class="ql-block"> 加之当地特色美食,如釜做锅贴肉、石头烤库麦其、鸽子汤等。以及维吾尔族,他们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如舞蹈、音乐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与。</p> <p class="ql-block">  这放置在巨石上的岩羊角,不知是不是一种图腾物。</p> <p class="ql-block">  古烽火台,宽大厚实但不高峻。</p> <p class="ql-block">  土屋,古道,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  巍巍昆仑,横亘于村落之后。其间有辽阔的草场。</p> <p class="ql-block">  简陋的木栅栏,土黄的路与屋。诠释着生存的艰辛。</p> <p class="ql-block">  只有这高大挺拔的白杨树,显露出古村落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  土坯房实在过于简陋。</p> <p class="ql-block">  我在游览古村落的两个小时里,只遇见一个村民从高大的杨树林中走过。时光在这里似乎是静止的。整个村庄显得荒寂而寥落。</p> <p class="ql-block">  村前村后的麦田看起来还是郁郁葱葱的。</p> <p class="ql-block">  路上遇到的骆驼也不知是野生还是家养的,正处在换毛季,外貌实在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  拜访昆仑古村要从且末县离开主干道,往南驱车上百公里,来到 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沿。昆仑古村总体感觉是名声响亮,但内容不多。有些名不副实。</p><p class="ql-block"> 但考虑到荒凉沙漠中的这点绿洲,仍养育着一方人,再联想到这里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的小宛国的属地。心中便释然了不少。</p><p class="ql-block">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小宛古城位于山区,以养畜为主。且从库拉木勒克村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以及相关考古发现等方面,都可以印证其与古小宛国的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发思古之幽情,亲临实地抚摸昆仑山脚华夏跳动的脉搏,穿过千年漫长而悠远的岁月,搏击那万里弥漫的滚滚黄沙,才能体会昆仑古村存在的历史及现实意义——有这样一种文明,在黄沙肆虐的条件下历经千年而未被湮灭,这本身就是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