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马帮2023年G219自驾游之旅之六——令人失望的再到敦煌

刘建凌

<p class="ql-block">早晨的鸣沙山中门</p> <p class="ql-block">9月20日早晨5点50,南京马帮此次自驾游36人中有8个人前往敦煌鸣沙山拍日出。</p><p class="ql-block">我到过3次鸣沙山,这是第4次。以前登鸣沙山真没感觉累过,从山脚到拍摄点没有太大的不适感。其中有一次背着单反相机上去,风沙将我那只尼康35一70的镜头吹卡住了,无法转动变焦。当时,国内只有北京和广州可以维修尼康镜头,我去北京在宣武门新华社楼下的尼康镜头修理中心,花了三千多块钱才将那镜头修好。后来上鸣沙山,我再也不敢带单反相机上去了。2015年8月,我在鸣沙山拍日出时,抓拍到一红衣女。只见她沿着沙脊往我拍摄的方向上行,不时地还用自拍杆自拍。当时,正好起风了,在早晨的黄金光下,扬起的黄色沙尘衬托着她那身红衣,十分养眼。我用手机抓拍了十几张照片。浏览一下,非常有冲击力。碰巧的是,我要赶回去开车,她要赶到停车场去上旅游车,我们同时进入出口道。她当然不知道她义务给我当了一把模特儿,我想想,还是叫住了她。在她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我拿出手机让她看了几张照片,她十分惊喜,让我发给她。这时,我才知道她是重庆沙坪坝小学的教师。我征求她的意见,如果用了这些照片,她是否介意肖像权?她连忙表示不介意不介意。回到南京,我在2016年举办的个人书法摄影展中用了不少她在鸣沙山照片,并且在我的摄影集中选作为封面照,只有征得她的同意才行。</p><p class="ql-block">可是现在再登鸣沙山时,体力明显弱于8年前,中途休息了十几次才登上山顶,如果没有一点毅力,那一定是上不去的。</p><p class="ql-block">我们一共上去了5个人,年龄最轻的是陶有正(今年63岁),年龄最大的是崔瑛(今年70岁),我和雄鹰都是69岁。佳鼠也64岁了。</p><p class="ql-block">登山时,有一群玩直播的中国大妈在我前后,一会儿对粉丝们说,我喘得要断气了,你们要给我加油哟,要送我喜欢的东西哟。一会儿又说,这沙山上太难走了,往上一步要下滑一步,我真的要精疲力尽了,哥哥姐姐们,要支持我哟,千万不要关屏哟,要点小红心哟,要点在看哟!我爱你们!(飞吻)。到了山顶,她们坐了一长溜,架上直播架不停地说着,还发什么功。</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国人中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7点23分,太阳从对面的沙山上露出了小半个脸,随后跳啊跳就升到了半空中。这时,沙山上明暗对比十分强烈,沙脊分界线就像斧劈一样整齐,非常壮观,可以说,用手机随便拍一张都是美片。</p><p class="ql-block">我和巴蜀雄鹰、陶总每人花了150元乘坐沙漠卡丁车冲下山来。那驾驶员在沙山上驾车已是老手,把那小车开得要飞起来一样。巴蜀雄鹰说,哥们儿哥们儿,我们年龄大了,你就悠着点儿开吧。那驾驶员嘴上应着,手脚并不听话,依然飞快地带着我们在沙漠里冲浪。大约快到5分钟时,车已到月牙泉上方的沙山上,那是车的终点。</p><p class="ql-block">下沙山很容易,我蹦蹦跳跳地就到了山脚下。</p><p class="ql-block">再访了一遍月牙泉,便返回停车场,驱车前往敦煌莫高窟。</p><p class="ql-block">进莫高窟要提前3天在网上预购门票,而且只能买应急门票。到了莫高窟才知道什么叫应急门票,那就是只能看九层楼的大佛窟,进去后也只能在佛脚那儿停留几秒钟,绝对不允许拍照,出来后往西还开放4个小窟,几乎没有任何吸引力。</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敦煌景区也像其他景区一样,远远的(车行20多分钟)建游客中心,所有的人必须乘坐景区车到核心景区,打着所谓保护XX的旗号,实质上既赚门票钱(都是失控的高票价)又赚车票钱,倒霉的是游客,既费钱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p><p class="ql-block">现在离国庆黄金周还有十天,但已经人满为患。待到那几天时,这儿估计只有人挤人,人看人。</p><p class="ql-block">我这是第5次到敦煌,以前写过多次敦煌,被报纸和刊物发了不少。那时的敦煌很朴实,可以自己随意溜达。最初两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还可以在窟内拍照(我还存了不少莫高窟的照片)。而现在是,你预约购票,你去游客中心排长队上景区大巴昏昏沉沉走上半个小时,你下车后随着人流经过党河桥到莫高窟牌坊处挤着拍照打卡,再挤着去看九层楼主窟(排队要排数十分钟至二三个小时,再在佛脚下停留几秒钟),再排长队去看4个小窟,既不能停留欣赏墙上的壁画,又不能停下来拜拜里面的佛像,更不能拍照留念,只能是打卡一下,到此一游,对别人说,我去过敦煌了,如此而已。</p><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说,行文至此,多少还是要介绍一下莫高窟的基本知识: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也是一座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宝库,是唐朝中期以来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史的形象反映,其大量的壁画是展示中古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的画卷,为今人研究民族关系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中允许我们看一看的九层楼大佛殿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据记载这座大佛造像修建于唐朝,形象非常丰盈圆润,是典型的唐代风格。据说当时武则天当政,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就对民间宣扬自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所以当时的造像我们如今看起来还能发现有很多女性特征。九层楼前后经历了几次重建。从最初只有两层,一直到了民国时期才改建成了九层。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红色飞檐的雄伟建筑,又是后来1986年由敦煌研究院重新加固维修的。</p><p class="ql-block">离开敦煌,我们驱车90余公里到达玉门关遗址。王之涣的一首边塞诗《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将征夫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玉门关成为难以抹去的时代记忆,让世人记住了这座玉门关。</p><p class="ql-block">玉门关是古代丝绸之路必经关隘,也是重要的军事关卡。其实历史上玉门关并不是眼前的这一座,而共有3处,分别是西汉玉门关、隋唐玉门关和五代宋初玉门关。据景区的文字介绍,从东汉中叶到隋唐时期,玉门关一般认为设在汉代关址以东约200公里的唐代瓜州晋昌县北,即今天安西县城东50公里处的疏勒河南岸双塔堡附近。隋唐玉门关关址南北长约160米,东西长约155米,东、西开门,关周围有护城河。1958年修建水库时将关址淹没,只有冬季水库干涸时才露出水面。唐诗里面的“春风不度玉门关”,说的应该就是眼前的这一处遗址。</p><p class="ql-block">这儿四周是茫茫戈璧滩,骄阳似火,紫外线照射超强,非常炎热。但在树阴下,人会觉得十分凉爽。</p><p class="ql-block">这座遗址名气大,但是真没什么东西好看,仅仅是在自己自驾游的地图插上一面小红旗而已。</p><p class="ql-block">出了玉门关,我们和陶总两辆车又返回敦煌市去处理汽车保留的故障问题,后于晚上8点左右到达西部重镇柳园。</p><p class="ql-block">明天将入疆,到达新疆东部的巴里坤草原。</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车冲下鸣沙山</p> <p class="ql-block">王培富摄</p> <p class="ql-block">王培富摄</p> <p class="ql-block">王富摄</p> <p class="ql-block">蒋年顺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