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同芝加哥这个城市紧密相连的作家,除诗人桑德堡外,最著名的大概应该是小说家海明威了。<br>1899年生于芝加哥西郊橡树镇的海明威,是六个小孩中的老二。他在这里读完高中,接受他一生中仅有的正规学校教育。父亲是一个医生,喜爱大自然及户外活动,经常带他到附近的树林里去观察大自然,过户外生活──远足、露营、钓鱼和狩猎。他的母亲是一个有天份的歌唱家及音乐教师,常带他去芝加哥的歌剧院和博物馆,让艺术启迪他的内心世界。他们一家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在教堂里他参加唱诗班,听讲道,培养他的精神生活。后来他还学拉大提琴。<br>在中学里,海明威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球队、辩论队、剧社和校刊等。对身边事物的敏锐观察,使他为校刊写的诗和短篇小说,都活泼生动,栩栩如生。他一生中许多令人叹服的作品大多是写他亲眼所看的人物、地方和事件。18岁中学毕业后他到《肯萨斯市星报》担任记者,学会了以经济简短而不滥情的笔调,用细节具体地描述逼人凝视的人类共通经验的本领。我还清晰地记得,当年读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时的惊喜经验,给了刚开始写诗的我不少的启示与营养。<br>海明威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奖。自1961年去世后,这么多年来世界各地的读者仍沉浸在他的冒险故事里,新的一代读者更在他的故事里找到了全新的意义。1992年,一个叫橡树镇海明威基金会的组织在当地政府及文化机构与伊利诺州艺术局的资助下,将海明威出生并住了六年的维多利亚式房子内外修复一新。房子内部的陈设与布置,充分展现了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另外在离这栋房子几步之遥的橡树镇艺术中心,有一个海明威博物馆,馆内收藏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及文件,包括女护士艾格娜‧凡‧柯劳斯基(长篇小说《再见了,武器》女主角的原型)解除婚约的信件、彰显海明威喜爱大自然与艺术,还有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和电影的许多特别展览。当然还有一间出售他写的及别人写他的书、视频及海报招贴等的礼品店。故居和博物馆的服务人员大多为义工,可以看出来他们都以有海明威这样的同乡为荣为傲,对他及家人的故事都朗朗上口,如数家珍。我们去参观的那天,游客不多,陪伴我们的导游非常热心地告诉我们一些书本上找不到的趣闻,如海明威专横的母亲一直希望生一对双胞胎,所以她要海明威同他的妹妹穿同样的衣裳。她笑说这也许是为什么海明威一生中处处都要装得那么有男人气概吧。<br>关于1961年62岁的海明威在他同第四任妻子玛莉住的爱达荷家里举枪自杀的事,我一直不相信一般的江郎才尽的说法。写了那么多部风靡一时轰动世界的畅销小说,其中有些还被拍成了热门的电影,而且连诺贝尔奖也得了,即使不再写一个字,那些评论家的风言风语又能奈何他什么呢?<br>但他终究还是自杀了,为什么呢?最近出版的《巴黎无尽头──海明威同他首任妻子的真实故事》似乎提供了一些线索。<br>同他的首任妻子海德莉一样,他们都来自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家庭。海德莉的酗酒的父亲在她13岁时因生意失败而饮弹自杀,1928年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海明威父亲的身上。他们还各有一个自杀的兄弟。其实从1920年当28岁的海德莉在一个十月的聚会上认识21岁的海明威开始,她便知道他有这个自杀的倾向与潜在因子。她了解他那些捕获美国读者想象力的美丽纯朴的著作─不事修饰的短句, 如歌的旋律,挽歌般的重复,几乎是大自然本身的威力与浪漫的形象化─其实是他对抗死亡的手段。在他们结婚之前,海明威在他火热的信中向海德莉倾诉他的痛苦,使她担心他会自杀。 “你不至于消沉得渴望死亡吧?” 她在1921年7月写给他的信上说,“关于这点,我能对你说的最无情的话是,记住:它会真的杀死我─你得活下去─为你也为我的幸福。” 1922年他们结婚后,海德莉从她严重的忧郁症里解脱了出来,找到了她坚强健康的自我与本性。讽刺的是,也使她得以安然度过日后海明威对她的背叛。而婚前缺乏安全感、动荡不安、无法专心的海明威,这时也定下心来,集中精力全面发挥他的天份。<br>1927年,海明威移情别恋,同海德莉离婚后同富有的《时尚》杂志主编珀琳结婚。但在这之后,那潜藏在他性格角落里的吹牛与残酷的天性开始占了上风,自杀的念头又不断浮现,他只好用拼命喝酒拼命工作来抵御,身体健康及创作力也开始走下坡。虽然后来他又结了两次婚,同海德莉也一直保持着友谊,但再也无法回到第一次婚姻所带给他的安定与幸福的感觉。在他自杀前写的回忆录《流动的盛宴》中,他说: “我但愿我在爱上她之外的任何人之前便死去。”</h3> <h3>橡树镇海明威的故居</h3> <h3>2006年非马摄于橡树镇海明威的故居前</h3> <h3>2006年非马摄于橡树镇海明威博物馆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