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今天离开平遥古城,前往临汾。</p><p class="ql-block">沿途去了王家大院、广胜寺、飞虹塔。</p><p class="ql-block">山西的晋商大院数不胜数,其中最出名的大院莫过于王家大院和乔大院了,王家大院是官宦人家而乔家大院是商贾之家,建筑规模上,乔家大院比王家大院小四倍,但乔家大院因为一部电视剧火了起来,门票也比王家大院贵了一倍不止。这两个大院都在平遥古城的周边,当地人都推荐王家大院,我们也就选了王家大院。</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堪称是明清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数代人耗时三百余年,及全族之力建造而成。整个建筑集官、商、民、儒四位建筑风格于一体,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整个王家大院一共有二百三十一个院落,两千零七十八间房屋。由中轴线将这些院落串联起,在天空看,整个王家大院形似一个“王’字,深刻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对联堪称一绝。比如:“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西东”、“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心田似海集百川方见容人”、“静以修身 俭以养性。入则笃行 出则友贤”、“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对联太多太多了。喜欢对联和书法的朋友,王家大院值得一去。</p><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最出名的特色,就是它的三雕艺术——砖雕、木雕、石雕。</p><p class="ql-block">乐善堂,阁楼上以木雕、砖雕刻画出琴棋书画的主题。门边垫石也是莲花石雕,名为“一路连科”,寓意事事如意,步步吉祥。</p><p class="ql-block">主人生活的院子内的础石,有鼓形、瓶形、瓜形、六面锤形。最精美的是正窑前檐的天圆地方宫灯造型柱础石,分上下七层,各层依次雕刻鼓、锦缎、蝙蝠、祥云、如意、草龙回纹、钟形底座等,合起来就是天圆地方、前程似锦、福祥如意。</p><p class="ql-block">“凝瑞居”后院是砖、木、石三雕艺术保存最完好的院落,凤戏牡丹、喜鹊登梅、琴棋书画等图画组成窗户小景,显示出无穷的趣味。10块青石浮雕墙基石分别雕刻着“五子夺魁”“指日高升”“飞马报喜”“麒麟送子”“天马行空”等等图案。</p><p class="ql-block">“养正书塾”竹门石雕,代表孩子小时侯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日后才能节节高升。私塾里面最引人注目的是两只石猴子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寓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猴与侯谐音,寓意辈辈封侯,所以成为游人抚摸和拍照的对象。</p><p class="ql-block">行走在王家大院里,一直赞叹着当年大院主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怪不得王家大院也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 “华夏民居第一宅”。</p><p class="ql-block">大院里还有一个地方让我特别喜欢,就是花园,看惯了江南园林的精巧雅致,而王家大院同样以景借景,依山造景多了分大气和气宇轩昂。</p><p class="ql-block">王家家训借用北宋贤士张思叔的《座右铭》立下:“凡语必忠信,凡行必笃敬。饮食必慎节,字画必楷正。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做事必谋始,出言必顾行。常德必固持,然诺必重应。见善如己出,见恶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未深省。书此当坐隅,朝夕视为警。”</p><p class="ql-block">有机会去山西,王家大院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王家大院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假如将山西古建筑按颜值排名,那么临汾洪洞的广胜寺单凭一座飞虹塔就能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飞虹塔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飞虹塔为楼阁式塔,琉璃塔,呈八角形共十三层,塔通高47.31米,全部由砖砌而成,十字歇山顶。飞虹塔底部周长136米,外形轮廓由下至上逐层收缩,形如锥体。塔中空,有踏道翻转,可攀登而上。各层皆有琉璃出檐,塔底层设有回廊,回廊南面入口处突出一间二层屋。底层塔心室内有琉璃藻井。</p><p class="ql-block">飞虹塔是在明代的时候重建的,所用琉璃也都是明代,距今五百多年,这座塔凝聚了古人的大智慧,历经16年方建造好,整座琉璃塔在阳光的照耀下更为壮丽,赤、橙、黄、绿、青、蓝、紫,胜似道道彩虹,闪闪发光,欲飞似动。因为这一奇妙的景色,人们称为“飞虹塔”。</p><p class="ql-block">我们赶上雨天,雨中的飞虹塔又是另一番味道。</p><p class="ql-block">水神庙内的元代壁面以祈雨、行雨、酬神为主线,整个壁面分东、西墙和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墙六大块.布于殿内四墙的壁画,高5.5米,总长34米,总面积190 平方米,记有《龙王行雨图》、《祈雨图》、《元杂剧图》、《捶丸图》、《下棋图》、《渔民售鱼图》、《王宫尚宝图》</p><p class="ql-block">《王宫尚食图》、《王宫梳妆图》《古广胜寺上寺图》等十余个故事图画。</p><p class="ql-block">这些700多年前的壁画布局严谨,造型生动,色彩浑厚,极富艺术表现力。壁面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也相当丰富,堪称我国风俗神话题材的壁画杰作。尤其是《元杂剧图》,绘有人物中,生、旦、净、末、丑一应俱,服装、道具、乐器、舞台等也都刻面的十分精细,是难得一见的元代杂剧史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p><p class="ql-block">非常遗憾的是还有一部分壁画被美国人弄走,收藏于美国两个博物馆中。</p><p class="ql-block">为了保护文物,寺内不能打电筒也不能拍照,但寺外桌子上有一门画册,关于壁画的细节和故事都可以了解到。</p><p class="ql-block">上世纪 30 年代,范成在广胜寺发现了价值连城的《赵城金藏》,建筑学家梁思成又发现了独具特色的广胜寺古建筑,震惊中外。</p><p class="ql-block">所以,飞虹塔、《赵城金藏》、水神庙元代壁画,并称为“广胜三绝”。</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一直对“解小手”、“解大手”有所疑问,为什么上厕所叫这名呢?直到今天,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问祖,才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和解手的由来。</p><p class="ql-block">元末战乱之后,朱元璋统一天下,但是,此时的江山已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巩固明王朝的统治,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p><p class="ql-block">据记载,从明洪武三年 (1370年) 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明朝先后数次从山西的平阳、潞州、泽州、汾州等地,中经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处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后,向全国广大地区移民。通过这种方式,明初经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往全国各地的移民,达百万人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选山西呢?因为山西在元末的战乱中保持了相对的和平。另一方面,正好那些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而中原一带的老百姓也纷纷往那里逃。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一地的人口就达到了4103450人。明朝移民,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传说,当时移民中的一些不愿意移民的男女老幼被反绑着双手,在官兵的押解下上路了。需要大小便的时候,就冲着押解的兵率喊一嗓子:“解开手,我要方便。”时间一长,懒得多费口舌,只喊一声:“解手。”从此。大小便又多了一个代名词“解手”。</p><p class="ql-block">对于大槐树寻根,我的体验感不太好。进去大殿后本想随意看看,立马有工作人员问你姓什么,帮你找祖宗牌位,的确,一千多个姓氏的牌位不太好找。找到后,工作人员又递给你四支香,叫你祭拜一下祖先。然后就跟你说,香也上了,祖先也祭拜了,可以捐100元200元留下姓名什么的。我扫了66元,给了我一份小礼物。</p><p class="ql-block">对于当年大迁徙这事,是不是全国各地的祖宗们都来自于山西大槐树,网上争议很大。我家霏爸也说他家祖宗是从山西出去的。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可以网上多查一些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部分内容来自知乎,感谢原作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3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p><p class="ql-block">旅行第九天,终于见到了壮观的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霏爸说在山西境内看壶口瀑布比陕西那边壮观。而且这两天降雨,景区里小小溪流潺潺,成了孩子们玩水的好地方。好多家长吼着:“别玩了,全身湿完了。”小孩子哪管这些,玩得尽兴得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整个山西都在下雨吧!</p><p class="ql-block">为了欣赏中国最美的“悬塑绝唱”,专门从壶口瀑布开车二个小时到了隰县。隰县小西天原名千佛庵,明崇祯七年 (1634年)由东明禅师创建,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p><p class="ql-block">整个寺院依凤凰山叠造,高低错落,地尽其用。因为雨天,寺院内的刺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p><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看到一红门白洞,匾题“小西天”。楹联为:“慕西天,念西天,西天常蕴心底;仰彼岸,思彼岸,彼岸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穿过一隧道再拾级而上,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位于寺院的二层,其内雕塑就是千佛庵,以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弥勒佛5尊主佛为核心,主尊佛分别有胁侍菩萨,在周围塑造十大弟子、六小沙弥、琉璃胜境、六欲之天、十大明王、天宫乐伎等塑像群。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此大雄宝殿的彩塑并不以这几尊主佛闻名、而是以琳琅满目、规模宏伟的满殿悬塑著称。在这大佛龛上端的空中楼阁上有很多乐伎悬塑群,雕琢精细、小巧优美。如在阿弥陀佛龛、释迦牟尼佛龛、毗卢遮那佛龛的二层平台和南山墙上部就有天宫乐伎阵容。其平台中间为一佛,两侧各有五位天宫乐伎。右起第一尊为弹琵琶乐伎,其头戴宝冠,面相丰圆,着天衣长裙,身饰嘤珞、臂钏,左手托琵琶上部,右手正在拨弦。腰身前倾,体态婀娜。其他乐伎也大都手执乐器,身段妖娆,在天宫中曼舞飞绕。这大小千余尊悬塑金碧辉煌、精美绝伦、各像大小不等,亭台楼阁层叠有致。</p><p class="ql-block">这些悬塑,最大的造像3米多高,小的仅手指甲大小,塑身上用到的金箔,只有一张A4纸的1/12薄,所有来殿内参观的人都惊叹不已。</p><p class="ql-block">讲解员说疫情前来的游客多一点,疫情三年几乎没人来,今年又慢慢恢复。也许是交通不便,专程来小西天的游客并不多。</p><p class="ql-block">静处一隅,时隔四百多年,它依旧如此璀璨。</p><p class="ql-block">小西天千佛庵填补了中国佛教彩塑艺术史上的空白,确实堪称“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小西天拍到大麻雀喂食小麻雀,小麻雀一吃完麻麻喂的虫虫,就会躲到大殿牌匾后。</p><p class="ql-block">离开小西天返回太原,走的国道,雨天,大货车太多,路况不理想。花了4个半小时,有点辛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3年7月4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p><p class="ql-block">拍了些可可爱爱的出土文物。</p><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是鸟尊。</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只能提前三天在公众号里预约,参观时间大约三到四小时。</p> <p class="ql-block">晋祠</p> <p class="ql-block">山西行,在很多寺院里看到一千多年的槐树、柏树。今天走进晋祠,这棵种于西周初年,迄今三千年,虽然树身已经倾斜,仍然龙蟠虬曲,郁郁葱葱,被称为晋词三绝之一。</p> <p class="ql-block">晋祠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次山西行,去了佛光寺、清凉寺、净土寺、双林寺、镇国寺、永安寺、华严寺、广胜寺、晋祠……</p><p class="ql-block">每个寺庙顶上左右两侧都有神兽护殿,造型凶猛中带了几分可爱。</p><p class="ql-block">鸱吻又名螭吻,中国古代神兽,中国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的第九子,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唐朝以前的鸱尾加上龙头和龙尾后逐渐演变为明朝以后的螭吻。一般被认为是龙的第九子。平生好吞,殿脊的兽头之形是其遗像。这个装饰一直延用到21世纪。在古代中国宫殿建筑中,五脊六兽只有官家才能拥有。部分民居会有小巧的螭吻。螭吻喜欢东张西望,经常被安排在中国宫殿建筑的屋脊上,做张口吞脊状,并有一剑以固定之。泥土烧制而成的小兽,被请到皇宫、庙宇和达官贵族的屋顶上,俯视人间,真有点“平步青云”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意味。因此,狻猊、囚牛、獬豸、凤、狎鱼们流传到民间,就有了俗化的名字,分别为:走投无路、赶尽杀绝、跟腚帮捣、顺风打旗、坐山观火。</p><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是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顶上的一对鸱吻造型。它们是中国古建筑上最大的琉璃吻兽,高达 4.5米,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修葺补制,所以造型差异较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问女儿:“山西行,印象最深,最喜欢的建筑是什么?”</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华严寺。”</p><p class="ql-block">而我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是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小西天。</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此话一点不假。如果你喜欢历史、喜欢古建,山西值得你慢慢去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