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平分为两个奖项,一个是“他的诗作多姿多彩,充满崇高理想” ,另一个是“他对当今丹麦生活的真实描写”。两位获奖者都来自丹麦,分别是:卡尔·阿道夫·耶勒鲁普和亨利克·彭托皮丹。</p><p class="ql-block"> 亨利克·彭托皮丹,1857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腓特烈西亚市的一个牧师家庭。亨利克·蓬托皮丹出生在日德兰半岛的弗雷德里西亚镇。他的父亲是一个激进的神学家,母亲来自于一个政府官员的家庭。他的父母一共生有十六个孩子,蓬托皮丹是中间的一个。</p><p class="ql-block"> 1864年,他的家乡遭到普鲁士和奥地利军队的占领和洗劫。一家人无奈搬到了兰德斯,这是日德兰半岛的另一个城镇。然而,入侵者的破坏已经给彭托皮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乃至他在后来作品中也曾几次对这一场侵略进行过表述。</p><p class="ql-block"> 在此之后,彭托皮丹没有延续父亲较为激进的教会传统,相反地,他进入了哥本哈根的波利泰克学院。但到了1879年,他却中断了他几乎完成的工程学研究,随即离开了哥本哈根,直到1910年,他一直住在西兰北部。</p><p class="ql-block"> 1877年到1882年间,他在由他哥哥经营的一所民间高中当老师。</p><p class="ql-block"> 1881年,彭托皮丹在乡村与一个恬静庄重的家家女结婚,同时开始了写作生涯,并很快出版第一部小说集《破断的翅膀》,此后定居于妻子的家乡奥斯比。</p><p class="ql-block"> 彭托皮丹在其早期作品中探讨了自然与文化、环境与人类愿望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愤慨以及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其中,较著名的有《乡村景象》《云》等。</p><p class="ql-block"> 1888年,彭托皮丹的第一次婚姻结束了,他的妻子回到乡下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她是一个农村女孩。</p><p class="ql-block"> 直到1890年,彭托皮丹相继出版了十多本书,但他最著名的是他的后期作品、三部大型小说系列:《应许之地》三卷,《莱克·佩尔》八卷和《德多德斯里格》五卷。这些讽刺小说中的所有主人公都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或社会,但他们的努力却导致了在环境的重负下的幻灭和衰败。</p><p class="ql-block"> 《应许之地》三部曲描绘了一幅心理肖像,一个宗教理想主义者伊曼纽尔·汉斯特德牧师的愿望,诱惑,以及最终的毁灭。庞托皮丹想要通过个人和他们在社会、宗教和政治冲突中的命运,呈现现代丹麦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1892年,他娶了安托瓦内特・柯福德,他们有两个孩子。而几乎与此同时,当其他一些作家仍致力于个人主题,厌倦了持续不断的议会危机时,彭托皮丹却嘲笑起了政府的失败。他也就此开始抨击那些容忍落后的懦弱的人。1891年至1895年间,彭托皮丹出版了后来被称为他代表作的三部曲《天国》。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他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转折时期丹麦农村的壮丽景象以及农民的特殊心态。</p><p class="ql-block"> 彭托皮丹的作品大多以农村为背景,以现实主义手法真实生动地展现出丹麦的生活图画,以及丹麦人民的情感世界。作品风格清新、活泼,赋予小说一种独特的感人力量。</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1917年他和另一位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彭托皮丹是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也是丹麦最重要的散文家之一。作家晚年还写有小说《男人的天堂》和自传《寻找自己》等。</p><p class="ql-block"> 1943年8月21日,他于哥本哈根的郊区夏洛滕隆逝世。</p><p class="ql-block"> 丹麦作家。1857年7月24日生于日德兰半岛腓特烈西亚的一个牧师家庭,1943年8月21日卒于哥本哈根。曾在哥本哈根技术大学学习 ,当过数学和物理教师。</p><p class="ql-block">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小说《农村景象》、《农舍》和《云》等反映了农村生活和穷苦人民受剥削蹂躏的情景。</p><p class="ql-block">三部曲《天国》写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青年牧师甘愿到穷乡僻壤当牧师,最后被送进疯人院的故事。《幸福的彼尔》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死人的王国》反映人民悲观失望的情绪。晚年创作小说《男人的天堂》和自传《寻找自己》。</p><p class="ql-block"> 彭托皮丹是丹麦布兰代斯所倡导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真实生动地描绘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丹麦社会的现实,展示了丹麦人民的内心世界,抨击了自私虚伪和因循守旧等恶习。</p><p class="ql-block"> 由于他的作品“真实地描写了当代丹麦的生活”,1917年他与丹麦另一位作家卡尔·耶勒鲁普同获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幸运儿彼尔》是由丹麦导演比利·奥古斯特执导,埃斯本·司米德·詹森、卡塔林·格雷-罗森塔尔主演的剧情电影。该片于2019年4月20日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举行亚洲首映 。</p><p class="ql-block"> 影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一个纯真的年轻人追求进步、锐意改革,却在社会上屡遭挫折、终老田园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幸运儿彼尔》很见导演功底,导演将一个悠长又流畅、雅致又深厚的故事改编成一部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在剧情阐释上,导演拿捏有度,平和的上帝视角,讲述着寻找内心、认识真我和体会他人的历程。在导演具有强大叙事能力的镜头下,那些交错的眼神、摇摆的姿态、丰富的景致,每一帧都在刻画着人物的心理,传递着情感的交互,书写着冥冥中已注定的人物命运。</p><p class="ql-block"> 书中描写的时代,正值丹麦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的时期,电影为观众勾画了这一时期丹麦社会的风情画卷。</p><p class="ql-block"> 他不是惊艳之作,但它对“原生家庭”的“解剖”,是细腻的、深刻的,是有温度的,是直指人心的。</p><p class="ql-block"> 比利·奥古斯特的叙事和影像都很“古典”,人物的“立体感”很“古典”,影片的感染力也很“古典”——年届七旬的他给我们带来这部“古典的”佳作,是他创作力衰退后的一次闪亮的“回勇”。</p><p class="ql-block"> 托皮丹花了长达10年之久的时间精心构思创作的作品。在这部鸿篇巨制中,作者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主人公埃曼纽尔出生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受到进步思潮的影响,不满于优闲舒适的资产阶级生活,立志深入农村进行改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离开了家庭和未婚妻来到农村。</p><p class="ql-block">在农村,他和农家女汉西诺结了婚,生了3个孩子。他和富裕的家庭断绝了关系,完全过着农民的生活。但他在农事方面是外行,故种下的庄稼总无法丰收,一家人过着贫困的生活。他的改革社会的计划也始终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埃曼纽尔积极参加了为农民谋福利的人民党活动,可是人民党在议会里被保守党击败,失望的农民对埃曼纽尔产生了怀疑和不满。</p><p class="ql-block">他的儿子得了耳炎。由于他阻止妻子请医生,孩子的病急剧恶化,终于不治而死。儿子的死使得他们夫妻间产生了隔阂。</p><p class="ql-block">一天下午,埃曼纽尔外出散步,偶遇一群来自哥本哈根的客人,其中便有他过去的未婚妻。当他同他们相聚时,他禁不住又怀恋起往日优雅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不久,村里有位中学校长逝世了。这位校长曾经为农民做过不少好事。在葬礼上,埃曼纽尔登台发表演说,抨击农村的落后面貌以及农民的惰性和偏见。结果,他被轰下了台。村民中有人叫他滚回城里去。心灰意冷的埃曼纽尔终于放弃了农村生活,离别妻子,回到了哥本哈根……</p><p class="ql-block">在三部曲《天国》中,作者以准确而又细腻的笔调塑造了埃曼纽尔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丹麦青年的复杂形象,从而使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而埃曼纽尔的故事又是在一幅丹麦农村的巨大画面中展开的。在这幅巨画中,读者既可以目睹群众集会、宗教节目、圣诞庆祝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场景,也可以观赏如诗如画、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色和大自然风光,还能够结识那一个个心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又因此具有了相当的广度。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结合使《天国》成为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幸福的彼尔》(1898—1904)</p><p class="ql-block">这部长篇小说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主人公彼尔和作者一样,出生于牧师家庭,却破坏了家庭的传统,不愿当牧师,动身到哥本哈根去,渴望当一名工程师。精明强悍、富有才华的彼尔以他具有创造性的的技术设计引起了金融资本家的兴趣,他在哥本哈根的“上流”社会中取得了荣誉和光辉的成就。但是在和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结婚的前夕,彼尔却感到空虚,于是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去。但是农村中宁静的生活、和牧师女儿的婚事都未能给具有创造天性的彼尔带来幸福。晚年他过着朴素的劳动者的生活,可那时候已有许多人由于利用他的设计而名利双收。</p><p class="ql-block">彭托皮丹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有一个特点:喜欢用理想的目光看待一切,因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巨大冲突时,他们内心的平衡也就永远被打破了。彼尔也是这么一个人物。借助于这种类型的人物,作者既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力地批判了宗教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从而使作品充满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亨利克·彭托皮丹(Henrik Pontoppidan,1857—1943),丹麦小说家,一八五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上的一个小镇弗里德里卡。父亲是个乡村牧师。一八六三年,全家迁居让德斯镇。一八六四年,他目睹德、奥两国占领了他的家乡,这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治愈的创伤。彭托皮丹从小便酷爱自由,对家中那种让人窒息的宗教气氛极为反感。高中毕业后,他违背父亲的意愿,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进入哥本哈根理工学院,立志做一名工程师。后因受哥本哈根艺术环境和政治形势的影响,他改变初衷,爱上文学,转而渴望成为一名作家。于是他放弃学业,前往瑞士、德国、意大利等地旅游。回国后应聘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同时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经常在各报刊上发表文章,他的短篇小说颇受编辑赏识。</p><p class="ql-block">一八八一年,彭托皮丹和一个恬静庄重的农家女结婚,同年出版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剪掉的翅膀》。这些短篇小说都以农村为背景,描写的大多为作者所熟悉的贫苦农民。此后,他相继出版了小说《农村景象》(1883)和《农舍》(1887)。这些作品多数讲述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黑暗的愤慨以及对穷苦农民的同情。作品充满了大自然和乡土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在早期,彭托皮丹的文学才华主要表现在短篇小说上,但早在他刚涉足文学创作时,他就开始构思一部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长篇巨著。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十年的经营,他的长篇三部曲《乐土》(1891—1895)终于问世。这部巨著以转折时期的丹麦农村为背景,以人物的命运变迁为主线,深刻地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永恒冲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做埃曼纽尔的年轻牧师。他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厌恶城市文明,不满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生活,立志要深入农村进行改革。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离开了哥本哈根的家和未婚妻,来到边远地区的农村。他断绝了和家庭的关系,娶了一个农家女为妻,完全过着农民的生活。可是他因不懂农事,连一家人的生活也都难以维持,他那套改革农村的计划也始终得不到农民的理解和支持,最后落得个妻离子死,只身回到哥本哈根,成了个无家可归的人。他确信上帝已经完全抛弃了他,终因精神崩溃,在寂寞和孤独中死去。在《乐土》中,作者对自己塑造的这个年轻知识分子脱离现实的言行虽然作了某些嘲讽,但对他的命运和遭遇还是颇为同情,因为作家自己就是一个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可是要想改变现状又深感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除《乐土》外,彭托皮丹的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幸福的彼尔》(1898—1904)。这部小说的主题依然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而且明显带有作者的自传色彩。</p><p class="ql-block">彭托皮丹还写有长篇小说《死人的王国》(1912—1916)和《男人的天堂》(1927)。前者反映了作者对一九一年自由派胜利后的丹麦政治发展表示不满,对新时期各方面毫无进展感到忧虑;后者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立的丹麦,抨击了置身事外的实利主义。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他还写过一些有关心理、美学和道德问题的中篇小说,如《纳泰沃特》(1894)、《加姆勒·亚当》(1895)和《霍伊桑》(1896)等。晚年著有回忆录《寻找自己》四卷(1943)。</p><p class="ql-block">彭托皮丹被誉为丹麦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一九一七年,他和另一位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共同被授予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人们以此表彰他“真实地描写了当代丹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一九四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彭托皮丹在哥本哈根去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