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提起大同,人们常会想到“一黑一白”,“黑”即煤炭,大同有两千年的产煤史,大同煤矿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煤矿;“白”指白面,“山西刀削面”就源自大同。游大同,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等名胜都是热门的"打卡地”。而要说到大同古城,即平城古城,则知者寥寥。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前,我与朋友游大同,恰住在平城古城旁的一家快捷酒店,于是抽时间到古城城墙上转了一圈。</p> <p> 不知平城古城也不为怪。大同处在中原与漠北的分界点,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处,历来为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在中原与漠北的争锋中,大同古城(平城古城)建了毁,毁了建,几经反复,时有时无。北魏的都城平城早已消弥在历史的硝烟中。现代尚存的城墙遗迹为明洪武年间大将军徐达在辽、金、元旧城基础上增筑的,而今天所见的平城古城城墙,是本世纪初在明城墙基础上修复、增筑或新建的。</p> <p class="ql-block"> 登城墙,跑得最快的是我们家小坦克,一转眼就没了影。平城城墙略呈方形,南北稍长,整个城墙延绵约五公里;古城东西南北各置一城门,皆有瓮城;城墙上原有望楼五十余座,其中东北角的洪字楼被称为“望楼之最”;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波光映城廓为古城一景。城内的景象却有些荒凉,除城中心尚存一些零星古建外,其余多为民居、农田和荒地。也难怪,自清初多尔衮下令“斩墙屠城”,古城几近荒芜已三百多年了。</p> <p> 大同古称平城、代郡、云州等。历史上的大同更像是“云”,诡谲多变,战乱不断,兵祸连连。多尔衮“斩墙屠城”仅是大同屡遭兵燹中的一例。西汉初年,守卫代郡(代国)的汉将韩王信(非军事家韩信),因抵挡不住匈奴的侵扰而叛乱,汉高祖刘邦亲征平叛并迎击匈奴,反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今大同马铺山),后刘邦采陈平计侥幸逃脱,史称“白登之围”。刘邦跑了,平城百姓却难免兵祸。</p> <p> 打架靠力气,打仗靠实力。刘邦在平城吃了亏,仗却打不起了。秦末至西汉建国,中原经历了农民大起义、楚汉相争等八年战乱,民生凋敝,国力衰微。被逼无奈,西汉对匈奴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和亲退让方略。“和亲”是刘邦的谋臣娄敬(刘敬)策划的,说汉公主与匈奴单于成亲,其后代即是汉的外甥,哪有外甥打舅舅、外孙子打老外公的道理。和亲退让方略,是否有点汉代版“韬光养晦”的意味?</p> <p> 和亲退让最极致的事件是“吕后受辱”。刘邦死后,匈奴冒顿单于传书吕后,说你现在是寡妇,我是鳏夫,我们俩正好各取所需,云云,这对大汉国母、大汉王朝是天大的羞辱。真不知一代巾帼女强人吕雉吕娥姁是如何咽下这口气的,竟然还回信说,老妇年迈貌丑,请另寻他人吧。也有咽不下这口气的,比如镇守代郡(雁门郡)的飞将军李广。唐王昌龄《出塞》诗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p> <p class="ql-block"> 行进于平城城垣,感觉城墙格外高大宽厚,过一辆大型卡车没问题,非一般州县古城所能比拟,这与北魏在此建都有关。北魏的鲜卑族原是依附于匈奴的小民族,汉代北匈奴败北后,鲜卑人趁机占领了漠北,魏晋之后,鲜卑人又趁十六国之乱南侵,其中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将都城由盛乐(今呼和浩特附近)迁至平城。鲜卑人注重与汉文化接轨,学汉语着汉服,改汉姓遵汉律,新建的都城也要有长安洛阳那样的规制。</p> 北魏不仅大力推行汉化政策,而且极力推崇佛教。时城内寺庙百余,僧尼三千;城外倾国之力,在云冈开凿石窟,雕琢大佛,至今风采依然。有意思的是,云冈大佛的形象,都是北魏历代皇帝的模样,其寓意不言自明:皇帝即佛,我鲜卑小民族统治你大汉并各民族,尊奉的是皇权天授的王道。现今平城古城内的华严寺、善化寺、法华寺等,建成的时间虽晚,但都香火旺盛,这或许与历史的传承不无关系。 <p> 发生在平城的故事,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杨家将》了。杨家将的故事多为虚构,而其中的一些人物却真实存在,例如杨令公杨继业。杨继业(杨业)原为北汉大将,人称“杨无敌”,后被迫随旧主降宋。辽侵夺燕云十六州后,杨业与潘美(即小说中的奸臣潘仁美,实为宋开国元勋,忠臣)多次带兵征讨,收复云州等失地。杨业之子杨延昭、孙杨文广也都是北宋抗辽名将。平城(云州)自辽代始,改称大同。</p> <p> 这次游平城并不在计划之列,与古城中的大同九龙壁失之交臂,甚是遗憾。大同九龙壁原为明朝代王府的照壁,比北京北海九龙壁早建二百年,体量大三倍。明末李自成进军大同,代王朱传齌全家被满门抄斩。清初清军两次攻打大同,围城九月不破,多尔衮恼羞成怒,破城时下令斩墙屠城,十万兵民尽遭杀戮,包括代王府在内的城中房屋尽焚,城墙拆去五尺,大同变成了一座死城。唯九龙壁留存至今,成为平城风云的见证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