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告边区同胞书》手稿揭开永定解放前夕的一段小插曲

郭大侠

<h1>  近日,笔者收藏到了一份书写于1949年7月4日,落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区纵队司令部的《告边区同胞书》手稿原件,从而揭开了永定解放前夕的一段小插曲——</h1> <h1>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迅猛发展,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向敌人发动全面进攻,国民党政府面临土崩瓦解。迫于国内形势的转变,时任国民政府永定县县长的赖作梁于5月底派出代表到广东大埔百侯,与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代表张昭娣、赖祖雄谈判和平起义事宜,并于6月上旬宣布起义。6月3日,中共永定县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随后县军管会在岐岭会议上确定全县划为9个区,准备接收国民党县、乡政权。6月6日,原闽粤赣边纵队第七支队负责人蓝汉华、丘锦才率部配合永定县委从湖雷开赴永定县城,接收国民党保三团一个连的武装。6月14日,闽西接管团随同闽西南联合司令部17团和县军管会进入永定城接管,当晚在永定初中召开欢迎大会。6月20日,召开全县军民联合大会,庆祝胜利接管永定,宣布永定和平解放——这是永定第一次解放。</h1><h1><br></h1> <h1>  正当永定人民为和平解放而感到欢欣鼓舞之时,6月,从淮海战场战败后在浙江、江西一带收拾残兵败将,重起炉灶成立第二编练司令部(即闽浙赣边区司令部,因其收受的为原十二兵团残部,又称十二兵团或胡琏兵团,全军约有15000人)的胡琏在解放大军追赶下,从江西分两路逃窜,一路由赣南入粤东平远,过蕉岭,经梅南到潮汕。一路是由赣南入闽西武平,经上杭到永定,准备再由峰市入大埔到潮汕。<br>  此时闽粤赣边的国民党地方政权大多已被中共地方武装所摧毁,胡琏军队的粮款毫无着落,南窜的败军各部就象蝗虫一样,逢人就抓,逼着“搞粮食去”,弄得多的吃得好,弄得少的吃得差,逃到哪就吃到哪。</h1><div><br></div> <h1>  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早就觉察到胡琏兵团南逃的企图,1949年6月边区党委给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信,就胡琏兵南窜广东的可能性和目的意图,及边区党委对边纵(即闽粤赣边纵队)兵力的布置等问题作了报告,并“望中央令南下大军早日来我边区,帮助巩固与展开现有局面”。 </h1><h1> 1949年6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在永定湖雷成立,同时将永定游击队、永和埔靖独立大队整编为闽西南联合司令部独立第一团,团长赖祖雄,政委赖大超。7月初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发表《继续进攻,彻底消灭残敌》的文章。针对南逃胡琏兵团的企图和敌人必败、人民必胜的道理及边纵队的部署、对敌斗争策略等问题作出了客观的情况分析和具体指示,这就为胡琏军队大量涌入,给当地造成的短暂严峻形势,作了政治思想上、组织保证上和军事行动上的充分准备。7月3日,边区党委就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作了深刻的分析和重大部署,并发出指示:由于中央决定今年全部解放华南,不让残敌负隅,因此赣南残敌在我主力威胁下,不敢在赣立足,正南逃苟延残喘,胡琏残部万余人,一部由汀州向上杭、武平挺进;一部由寻邬向平远推进,窥我兴梅。估计敌人的企图,主要是抢夺粮食,占我韩江已解放之若干市镇及交通要道。如我方主力未南下,我又不能给以痛击,敌可能逐步侵入农村基地。因此,这一反抢粮保家乡的斗争,将是华南解放前夕的一次残酷斗争,绝对不能忽视。……此次作战任务,第一为保护夏收,不让敌人抢粮。第二掩护各地基地安全,完成培养干部工作。第三隔断敌人于各个据点,以便在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歼其一部。因此,必须广泛开展地方团队及民兵的游击战争,深入敌人心腹,破坏敌人交通,肃杀敢与敌人接头向我进攻之地反头子,捕捉敌人交通采买人员,务使敌人失却手足耳目,抢粮无法实现,便于我集结主力歼其一部……我们还应在党内外广泛宣传教育,动员一切力量,参加这次的反抢粮、保家乡的战斗。</h1> <h1><font color="#010101">  边纵西南联合司令部认真贯彻执行边区党委的战略部署,对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紧急布置。同月,边纵队司令部、政治部还发布<b>《告边区同胞书》</b>和《告国民党官兵书》。号召广大人民团结一致对付国民党败军,并警告国民党军官应认清形势,调转枪口,站到人民一边。</font></h1> <h3>这是笔者收藏的《告边区同胞书》手稿原稿</h3> <h1><b> 告边区同胞书</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亲爱的各界同胞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由于南下的解放大军的奋勇前进,迫得逃亡粤赣闽一带的残余匪军,急急忙忙地向粤赣逃脱,溃退下来,夺路逃生,使我解放了的粤赣东南锁,长期遭受了残敌的蹂躏。</b></p><p class="ql-block"><b> 今天,我们要告闽边区同胞的是,这些残匪的数量当然不多,但他北方退下来,企图逃闯潮汕台湾去的一群饥饿的野兽,急于逃命,所以,此队残匪来得凶残、凶暴,所到之处,大肆奸淫、烧杀抢掠,目前正面临夏收季节,敌人必将四出抢掠。我人民辛劳所获得粮食,一冬所收,生存所关,我们必须快收快藏,莫让敌人抢去。</b></p><p class="ql-block"><b> 亲爱的同胞,全国的胜利就在眼前,解放大军开始继续南追,这是溃军残匪,一路上无粮无钱,又无伪政府做事,军情不闻,到处孤立,士气消存,军心涣散,前无救应,后有追兵,眼看就要路绝,我们已布置了天罗地网,他们必将最后覆没的命运。</b></p><p class="ql-block"><b> 我们告许以往曾经做坏事的人们,你们现在不可再为匪作恶,自绝于人们,这是一个最好时机,同时我们热诚地号角边区同胞,迅速动员起来。</b></p><p class="ql-block"><b>(一)保卫家乡,保护夏收,消灭南溃残匪。</b></p><p class="ql-block"><b>(二)建立民兵,侦察敌情,配合主力作战。</b></p><p class="ql-block"><b>(三)清讫公粮,支援前线,争取边区全面解放。</b></p><p class="ql-block"><b>(四)实行减租、减息,组织农会,建全农村政权。</b></p><p class="ql-block"><b> 亲爱的同胞们,一致奋起,围困逃敌,我们会把他们全部蓻旋,彻底歼灭的我闽粤赣边区的地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中国人民解放军边区纵队司令部</b></p><p class="ql-block"><b> 一九四九年七月四日</b></p> <h1>  就在这份《告边区同胞书》发布后不久,7月17日,胡琏兵团的354团,从上杭分六路进入永定,一路进驻永定后,一面组织“永定善后委员会”,委派其部属担任县长,一面去附城乡村拉丁抢粮,还派军队到湖雷、岐岭、古竹、湖坑等地骚扰,在奥杳九十九岽与我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联合司令部17团和县独立一团发生激战后,退回永定县城。另一路进驻坎市,在扶助坎市镇公所的同时,派出军队到虎岗、高陂、田地等地骚扰,此时,闽西南联合司令部第15团驻守西陂。8月12日,胡琏兵团354团一个营,从高陂桥分兵两路,一路从北山、上洋;一路从黄田、下寨坪子直扑西陂天后宫。15团立即投入反击战斗,激战两个多小时,毙伤354团30余人(其中伤中校团副1名),8月23日,胡琏部500余人败退逃离永定。</h1> <h1> 9月1日在湖雷詹屋坪召开“庆祝永定解放暨永定人民民主政府成立大会”,江岩任县长,赖祖雄、罗才任副县长,全县各界数千人参加了大会,中共闽粤赣边区党委书记魏金水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br>  至此,永定正式宣告解放。</h1> <p class="ql-block">1950年元旦中共永定县委机关全体干部及工作团成员合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据闽粤赣边老同志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离休干部丁奕楼老同志2022年(时年89岁)回忆,部分照片中人物姓名如下:</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第一)陈友莲 (第二)丘阿鑑 (第三)丁奕楼 (时任通讯员,健在)(第四) 丁奕坤 (第五)葛阿见 (第六)温绿(健在) (第七) 林芳芳</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第五)赖务元</p><p class="ql-block">三排左起:(第四)江联芳(第五)丁天生(时任保卫员)</p><p class="ql-block"> (第八)罗禄(第九)赖芳卿</p><p class="ql-block">四排左起:(第三)苏童(时任县委秘书)</p><p class="ql-block">(第四)丁汉(时任组织部长)(第六)王振先(时任宣传部长)</p><p class="ql-block">五排左起:(第四)陈月清(健在) (第九)林宜庆</p><p class="ql-block">六排抱小孩:杨狗</p> <p class="ql-block">离休老干部丁奕楼在辨认照片中的人物(摄于2022年3月11日)</p> <p class="ql-block">丁奕楼手迹</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 1、本文主要参考资料为1994年版《永定县志》和秦梓高的《胡琏兵团窜犯潮汕简况》</p><p class="ql-block"> 2、《告边区同胞书》手稿原件和1950年永定县委成员照片为永定收藏协会江志中收藏品。</p>